[新聞]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日、德、義3位科學家因「理解複雜物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10-05 18:33:50
標題: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日、德、義3位科學家因「理解複雜物理系統」獲殊榮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3975909
閻紀宇 2021-10-05 17:58
https://i.imgur.com/M51klUm.jpg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位得,左起:真鍋淑郎(Syukuro Manbe)、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帕里西(Giorgio Parisi)(AP)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由日本科學家真鍋淑郎、德國科
學家哈塞爾曼、義大利科學家帕里西共獲殊榮,得獎理由是「對世人理解複雜物理系統做
出突破性貢獻」。真鍋淑郎與哈塞爾曼是氣象學家,帕里西是理論物理學家。
帕里西(Giorgio Parisi)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新台幣3330萬元)獎金的半數,真鍋
淑郎(Syukuro Manbe)與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則均分另外半數獎金。
真鍋淑郎高齡90歲,目前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服務。哈塞爾曼
本月底也將過90歲大壽,目前是德國漢堡(Hamburg)普朗克學會氣象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y)研究員。帕里西現年73歲,目前是義大利羅馬大學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教授。
https://i.imgur.com/E1A8mYA.jpg
研究混亂渾沌、看似隨機無序的現象,找出描述與預測的方法
瑞典皇家科學院(Ku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指出,今年3位得主的共同點在於,
他們都是研究混亂渾沌、看似隨機無序的現象,找出描述與預測的方法。真鍋淑郎與哈塞
爾曼為地球氣候做出物理學模型,量化各種變數,讓我們得以準確預測全球暖化,從而為
地球氣候的知識、人類如何影響地球氣候的研究奠定基礎。帕里西則對無序物質(disor-
dered materials)與隨機過程(random processes)的理論做出革命性貢獻。
https://i.imgur.com/5ucB7nY.jpg
真鍋淑郎的研究顯示地球大氣層中與日漸增的二氧化碳濃度,如何導致地表溫度節節高升
,並在1960年代開發出地球氣候的物理學模型,首度揭示輻射平衡(radiation balance
)與氣團(air masses)垂直傳送的相互作用。哈塞爾曼則在1970年代建立連結天氣(
weather)與氣候(climate)的模型,並且設計出方法來發現自然現象與人類活動對氣候
的影響。
https://i.imgur.com/9dGoi1w.jpg
帕里西在1980年前後發現無序複雜物質內部隱藏的模式,對於複雜系統理論做出非常重要
的貢獻,協助人們理解與描述許多看似完全隨機發生的物質與現象,而且從物理學延伸到
數學、生物學、神經科學、機器學習等領域。
https://i.imgur.com/WpzxrpA.jpg
諾貝爾物理學獎,121年、219位得主
諾貝爾物理學獎在1901年首度頒發,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遴選,第一屆得主是發現X射
線(X光)的德國科學家倫琴(Wilhelm Conrad Rontgen)。1901至2021年的121年間,諾
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115次(6年從缺),得主共219人,美國電晶體與超導體權威巴丁(
John Bardeen)是唯一兩度獲獎者(1956、1972)。
歷年得主之中,包括偉大的居禮夫人(Marie Curie)在內,只有4位是女性(1903、1963
、2018、2020),極度陽盛陰衰。最年輕得主是1915年的英國X射線晶體學家布拉格(
Lawrence Bragg),25歲時與父親威廉(William Bragg)一起獲獎;最年長得主是2018
年的美國雷射光學大師艾許金(Arthur Ashkin),以96歲高齡摘下桂冠,2年後過世。
去年的物理學獎由3位研究黑洞(black hole)的學者潘洛斯(Roger Penrose)、根策爾
(Reinhard Genzel)、吉茲(Andrea Ghez)摘下桂冠,其中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吉茲更是
諾貝爾物理學獎史上第四位女性得主。
https://i.imgur.com/o9DmNL7.jpg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左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吉茲(Andrea Ghez)、
潘洛斯(Roger Penrose)(AP)
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是華裔得主最多的諾貝爾獎項,總共6位,包括:1957年的楊振寧與李
政道(宇稱不守恆原理)、1976年的丁肇中(發現J粒子)、1997年的朱棣文(雷射冷卻
和捕獲原子技術)、1998年的崔琦(分數量子霍爾效應)、2009年的高錕(光纖通訊)。
6位大師除了高錕已於2018年病逝,其餘5位都健在,楊振寧更已高齡99歲。
今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將於12月10日諾貝爾(Alfred Nobel)忌辰當天登場,除了和平獎
在挪威首都奧斯陸(Oslo)舉行,其他5大獎項將在斯德哥爾摩(Stockholm)頒發,不過
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得主將留在自己的國家領取獎章、證書與獎金,同時線上出席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Stockholm City Hall)的典禮。
2021年諾貝爾獎得主公布時程(台灣時間)
生理學或醫學獎:美國學者朱利雅斯(David Julius)、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
tian)
物理學獎:真鍋淑郎(Syukuro Manbe)、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帕里西(Gi-
orgio Parisi)
化學獎:10月6日下午5時45分
文學獎:10月7日晚間7時
和平獎:10月8日下午5時
經濟學獎:10月11日下午5時45分
───────────────────────────────────────
物理學獎得主真鍋淑郎:研究原動力是好奇心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10050405.aspx
(中央社東京5日綜合外電報導)因奠定電腦預測氣候變遷基礎獲頒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
獎的90歲日裔美籍氣候學家真鍋淑郎,5日在自宅接受讀賣新聞專訪時笑容滿面表示,約
60年持續不懈進行氣候研究的原動力是好奇心。
美東時間5日清晨約5時(台灣時間傍晚5時),接獲來自瑞典皇家科學院告知得獎的電話
。真鍋當時在電話中表示:「是真的嗎?簡直不敢相信。」
瑞典皇家科學院曾於2018年把表彰對地球科學和數學等基礎研究有貢獻研究人員的克拉福
德獎(Crafoord Prize)頒給真鍋,瑞典當地電台今年把真鍋列為諾貝爾獎得獎熱門人選
之一。儘管如此,真鍋仍驚訝表示:「宇宙和基本粒子領域的得獎者很多,像我這種氣候
學家獲得青睞等從未聽聞過,更廣泛領域研究者成為青睞對象是非常棒的事。」
真鍋分析指出,本屆的頒獎決定「背景是氣候變遷已成為前所未見問題」,「全世界遭逢
大洪水、乾旱、火災和熱浪侵襲,日本每年也因豪大雨、強烈颱風而受害。很多人已意識
到氣候變遷的嚴重性」。
真鍋於1950年代赴美,利用高速電腦於1960年代後半發表大氣與氣溫關係的研究成果。真
鍋回憶指出:「那是掌握本質的研究,也是我的研究出發點。那是宛如全壘打般的論文。
」針對截至目前研究生活,真鍋表示,「並無真正辛苦」,一向秉持的氣候研究者信念是
「外出時氣候會變成怎麼樣以肌膚來親身感受。對不論什麼事都抱持好奇心至關重要」。
真鍋獲獎後在美國自宅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專訪時難掩驚喜表示:「物理學獎的頒
發對象通常是純粹物理學,對氣候變遷成為物理學獎頒授對象大感驚訝。以往也未曾見到
以此研究課題獲得諾貝爾獎者,自己感到非常光榮。」
真鍋針對專攻這次獲獎課題的研究契機表示:「在東京大學地球物理教室當時,已製作出
有助發展天氣預報的氣候模型,起初是基於好奇心從事研究。被召喚至美國後,可隨心所
欲利用電腦,著手開發全地球氣候模型,1960年代的美國在冷戰背景下處於激烈競爭中,
非常注重科學研究,電腦的導入也非常盛行,除了能被召喚至美國很幸運,電腦獲得急速
進步也很幸運,拜各種幸運紛至沓來才有今日成果。」
真鍋於1931年9月21日出生於愛媛縣宇摩郡新立村(現為四國中央市新宮町),父親是當
地開業醫,1958年獲東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並於1958年取得美國國籍。
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日裔美籍學者真鍋淑郎、德國科學家哈斯曼(Klaus
Hasselmann)及義大利學者帕里西(Giorgio Parisi)共享殊榮。
(譯者:劉學源;核稿:林治平)
───────────────────────────────────────
諾貝爾物理學獎聚焦氣候 凸顯人類面臨巨大威脅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10050411.aspx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5日綜合外電報導)
諾貝爾獎今天頒發物理學獎,由日裔美籍學者真鍋淑郎、德國科學家哈斯曼及義大利學者
帕里西獲獎,他們分別是兩位氣候專家及一位理論家,因為氣候模型及對物理系統的理解
而獲表揚。帕里西警告,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的巨大威脅。
法新社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時機,適逢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
(COP26)即將於下個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登場前夕,全球暖化將是首要議題。
真鍋淑郎目前任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高級研究員。他於1960年
代從事研究工作時,曾闡釋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與地球表面溫度升高的相互關係 。
他在地球氣候物理模型的發展上影響甚鉅,並致力於研究地球從太陽接收的熱能,如何以
輻射傳回大氣。
哈斯曼(Klaus Hasselmann)任職德國漢堡馬克斯普朗克氣象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y)。儘管天氣趨勢時而有混亂變化,他因為解決氣候模型如
何維持可靠而獲得讚譽。
諾貝爾委員會(Nobel Committee)讚揚他辨識出自然及人類活動共同引起的氣候「指紋
」,以及氣候變遷能多大程度完全歸咎於人為排放。
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在日內瓦指出,這次物理學獎顯
示「氣候科學高度受到重視,且理應受到高度重視」。
今天頒發的物理學獎是自1995年以來,首個表彰氣候研究的諾貝爾物理學或化學獎,當年
化學獎頒給關於地球臭氧層破洞的研究。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及氣候科學家曾共同獲得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但部分非
科學家否認全球暖化,並駁斥那是政治獎項。
任教於羅馬大學(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的帕里西(Giorgio Parisi),則因
為1980年代研究工作備受矚目,獲得一半物理學獎。諾貝爾委員會表示,他的當年研究是
對複雜系統理論的「最重要貢獻之一」。
帕里西的研究雖未聚焦氣候,但他在物理學獎公布後談及地球面臨的迫切問題。他表示,
在因應全球暖化方面,人類必須做出強有力決定,並非常快速採取行動,時間相當緊迫。
帕里西今天告訴記者,氣候變遷對人類構成「巨大威脅」,各國政府儘快採取行動至關重
要。
(譯者:陳正健;核稿:劉學源)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