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經] 《五戒相經箋要》第十一集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22-04-14 19:23:24
五戒相經箋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一集)  2009/6/17  中國山東省海島金
山寺  檔名:WD11-003-0011
  《五戒相經箋要》。佛陀教育網路學院的同學,大家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繼續接
著前面一段經文。大概我們簡單的再重複一下,我們前面學習到本經正宗分第一段經文,
在這段經文佛給我們講,犯殺戒,有三種方式奪取人的生命,第一個是自作,第二個教人
,第三個是遣使。自作是自己本身去殺人,第二個是教旁邊的人去殺人,第三個是遣使,
就是殺的對象並不是在眼前,請人去找那個人,把那個人殺死,這叫遣使。遣使就是我們
現前社會上有一些職業殺手,專門替人家殺人賺取錢財。所以有一些人他用錢去請職業殺
手,把他想要害死的人把他殺死,這類是遣使。所以我們第一段經文看到殺人、奪取別人
生命有這三種,這三種犯了其中一種,只要把對方的生命真正殺死,這在五戒來講,優婆
塞(受了五戒就是優婆塞)就犯了不可悔罪,不可以接受懺悔。不可以接受懺悔,也就是
說已經喪失掉優婆塞的資格,也不可以再重新受戒。
  犯不可悔罪,把人殺死,也必須要具備五種因緣,這樣才構成不可悔。五種因緣第一
個是人,就是他所殺的對象是人,不是畜生,他殺死的是一個人,不是殺死一個畜生。第
二個是人想,他的意思主要是要殺人,不是殺畜生,也就是說他的動機是殺人。從這個地
方我們就知道,這個並不是誤殺的,不是因為要殺害其他的動物誤殺把人給殺死,所以動
機他主要是要殺人,這叫人想。我們現在的話講叫動機,他的動機是要殺人。第三個殺心
,第四個興方便。殺心就是他起了殺心,興方便就是付諸行動,方便就是起心動念要殺人
,他在行動裡面,用什麼樣的手段方法,這叫興方便。所以有了殺心,這個心起來了,要
把某某人殺死這個心起來了,興方便就是付諸行動。殺心跟興方便,就是我們這段經文講
的自作、教人或者遣使,這三種方式皆是以殺心而興方便。第五個因緣,前人命斷。前人
命斷就是他眼前這個人,他要殺的這個人命被斷掉,真的被殺死了。如果具備這五緣就構
成不可懺悔的罪過,所以叫不可悔。這是五戒,包括出家沙彌戒或者八關齋戒,在小乘戒
的結罪來講,必須具備這五緣,這樣才構成不可悔罪,如果不具備這五緣,是中品可悔或
者下品可悔。
  如果這五緣都具備就不可悔,這也是跟大乘菩薩戒結罪不同的地方。所以小乘戒比較
容易持,因為他一定是造成一個事實了,這個事情已經造成一個事實,這樣才定罪。就如
同我們世間法律一樣,你有證據,已經構成這個事實才定罪。所以小乘戒偏重在戒事相。
大乘菩薩戒就不一樣,它偏重在心地戒,你起心要殺人、要殺害眾生就結罪。如果要殺人
,在菩薩戒來講就犯了重戒。所以菩薩心地戒他主要在起心動念,在這個地方結罪。五戒
很明顯,我們一看就知道,偏重在事相上的結罪,從身口事實的行為、造作來論罪的。受
了五戒,如果具五緣去殺死人,就犯了不可悔罪。不可懺悔就是不可以再受戒,不管大乘
戒、小乘戒都不能再受。不可悔主要是不能依作法這個方式來懺悔,我們一般講作法懺。
作法懺就是在三師面前,或者傳戒師、引禮師,或者有道德學問的師長,或者在佛菩薩像
前發露懺悔,這叫作法懺。如果犯了不可悔,作法懺這個方式是不可以懺除的、不可以接
受的,所以叫不可悔。只有依大乘法修取相懺,見到好相,罪業懺除,才能夠重新受戒。
破戒的罪,依大乘取相懺見到好相,罪業懺除,可以不墮三惡道,因為破戒就要墮三惡道

  在序分的經文,佛給他的父王講,受了五戒,「當成佛道」,就是受了五戒之後,應
當可以得到成佛。可見五戒是成佛之因,我們不可小看。受了五戒之後,如果犯了戒,比
如說犯了嚴重的戒,犯了不可悔罪,或者犯比較輕的,沒有懺悔,就常在三途受苦。犯了
不可悔罪墮三途,這個我們比較沒有疑問;如果犯了中品可悔、下品可悔,而沒有去懺悔
,是不是也會墮三途?因為俗話也常講,惡業不要以為它小,我們就不改過來,如果你小
惡不改,它就不斷的累積,累積的時間久了,小惡就變成大惡,罪業就愈來愈多、愈來愈
深重。罪業多了,罪業深重,當然會墮三惡道。為什麼?因為沒有改過,沒有懺悔。因此
我們受了戒之後,不是說懺悔法就不需要,實在講還是要時時懺悔。懺悔也就是時時反省
,時時檢點,時時改過,我們持戒才會不斷的提升。所謂戒有下品戒、中品戒、上品戒,
我們總希望能夠提升到上品戒,最上品的就成佛。我們從前面經文來看,五戒持圓滿就成
佛,這個我們也不能不知道。祖師在《箋要》裡面,他也給我們提醒,破戒之罪雖然可以
由取相懺來懺除,可以不墮三惡道,但是他的世間性罪還是存在的。所以因緣聚會的時候
還是要去還債,所謂欠命還命、欠錢還錢,要去酬償夙債,除非你證果入涅槃,或者念佛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得到究竟解脫,不受業報。我們上一集講到這一段,這一段我們
也是要常常提醒。
  性罪跟遮罪,這是兩種。性罪就是自性的罪過。「性」,我們用個比較白話來講,叫
做性質。用我們現代話來講,性質,也就是說那樁事情的性質。殺盜淫妄這四樁事情,本
身的性質就是有罪過,所以叫做性罪。也可以講自性之罪過,因為罪過會障礙我們自性,
障礙我們明心見性,以佛法來講就講得比較深入。一般人我們跟他講,性質是有罪的,一
般人比較容易理解。所謂性罪就是不論你處在什麼樣的環境,或者是中國人、外國人,有
文化水平的地區,或者沒有文化水平的地區,「若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均屬本
質之罪惡行為,稱為性罪」。所以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佛也給我們講,造了地獄的罪
業,不管羌胡夷狄(羌胡夷狄是中國古人對外族的稱呼),就是不同種族、不同族群的。
不管你是那一族的,信仰什麼宗教,或者沒有宗教信仰的,你只要造了這個業,果報都一
樣的。不是說中國人造了這個罪要下地獄,外國人造了殺盜淫妄,他就不用下地獄,事實
不是這樣的。事實上你只要造了這個罪業,不管你是中國人、外國人,果報都一樣,所以
稱為性罪。你相信它,果報是這樣;你不相信,說是迷信,你造了這個罪,還是要受這個
果報。不是你說是迷信,沒有那回事情,就不用受果報,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你不相信
,果報還是一樣。所以它是事實真相,事實就是這樣,不管你信不信,它都是一樣的。這
是講性罪。
  另外方面講的遮罪,是「伴隨性罪所引起之各種過失」。遮罪我們簡單講,遮罪本身
是沒有罪過的,比如說五戒,飲酒這條戒就屬於遮戒,它不屬於性戒。所以我們學習到第
五條戒,我們就知道飲酒戒是中品可悔、下品可悔,飲酒這條戒不像前面殺盜淫妄,這個
有可悔、有不可悔的。飲酒這條你犯了,都是可悔,它只是分中品可悔、下品可悔。為什
麼?因為它是遮戒。這條戒本身不是性戒,它是遮戒。遮戒用我們現代話講,就是預防的
、防範的,遮就是防範的意思。你守了這個戒,防範你去犯前面四重戒,它是預防作用的
。因為酒本身沒有罪過,是因為人喝了之後會喪失理智、會做錯事情,會發生不好的事情
。比如說現在世間各國的法律規定得很嚴格,喝酒都不准開車的。為什麼喝酒不准開車?
怕發生車禍,車禍嚴重就鬧出人命,它是預防這個。這是講到性罪、遮罪,很多戒是屬於
遮罪,遮是預防的。像我們《沙彌律儀》有十條戒,大家都聽過,前面殺盜淫妄是性罪,
後面可以說都是屬於遮戒,就是預防的、防範的。
  我們接著再看下面的經文。經文,諸位同學如果有課本,自己可以翻開課本;如果沒
有課本,我們銀幕上都會打出字幕,大家看字幕。我們接著看下面的經文:
  【復有三種奪人命。一者用內色。二者用非內色。三者用內非內色。】
  我們先念到這一段。『復有三種奪人命』,「復」就是還有。因為前面經文給我們講
,有三種方式奪取別人的生命,接著說還有三種方式奪取人的生命。這三種方式有『內色
』、『非內色』、『內非內色』,這三種。下面的經文就給我們解釋這三種,我們接著看
經文:
  【內色者。優婆塞用手打他。若用足及餘身分。作如是念。令彼因死。彼因死者。是
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因是死。亦犯不可悔。若不即死。後不因死。是中罪可悔。】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給我們解釋用內色去殺人的。什麼叫『內色』?「內色」就
是用自己身體、四肢去奪取別人生命的,就是把人給打死的。『優婆塞用手打他』,「用
手」就是沒有拿武器,赤手空拳用手打他,用手。用手把一個人活活打死,大部分打成重
傷是我們比較普遍可以看到的,但是如果有學過武術的人,他真的赤手空拳、用手就可以
打死人,因為他學武術,打人都是打要害,打中要害就要人的命了。像我們中國,一般這
種武術打拳的,打拳的打中人的要害,那人真的就被手打死了。在外國我們看現在西洋拳
擊,現在在一些運動場合裡面,這種比賽也常常看到,拳擊比賽。在拳擊比賽當中也有人
被打死的,當然他們是為了比賽去打死人的,不是跟他有什麼仇恨去打死對方的。但是有
學過這種拳術的人,他故意要去打死人,他是可以辦得到的。所以,「優婆塞用手打他」
,這在中國外國都有,包括古印度。我曾經看過電視,泰國拳也是類似西洋的拳擊,打起
來也是很凶狠,被擊中要害,真的是可以打死人。
  除了用手之外,『若用足及餘身分』,「足」就是用腳,用腳踢。在我們中國,拳術
也分南拳北拳,北拳比較重腳,南拳比較偏重在手。所以你用腳踢,也可以把人踢死,踢
中要害就把人給踢死了,這是用足。「及餘身分」,除了手足之外,手足是比較普遍的,
其他的,比如我們現在講用柔道,或者摔跤,或者像日本相撲,兩個人吃的肥肥胖胖,撞
來撞去,相撲,就是用身體,除了手腳,其他的部分也可以致人於死地。所以內色就是用
我們的身體,從頭到腳,用我們這個身體把對方打死,這個就叫內色。
  用自己的身體不管那一個部分,要去殺死人,他心裡『作如是念:令彼因死』,他的
念頭就是要那個人死,要取他的生命,「彼」就是對方。那個人因為這個原因被打死,優
婆塞就是犯了不可悔罪,犯不可悔。『若不即死,後因是死,亦犯不可悔』,有的人他被
打成重傷,打成重傷他沒有當場死掉,送到醫院死了;或者送到醫院路途當中死了;或者
過了幾天,是因為被打成重傷這個原因死掉的,這樣也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不因
死,是中罪可悔』,就是說把人打成重傷,沒有把他打死。但是這個人過了沒多久也死了
,但是不是因為被打傷這個原因死的,是其他的因素死去的,還是有罪,是中罪可悔。因
為畢竟把對方打成重傷,雖然沒有打死,後來也不是因為被打成重傷死的,是其他原因死
的,還是有罪。因為你打人,要人的命,但是沒有把對方殺死,這樣就沒有構成不可悔罪
,是中罪可悔。這是用內色去奪人命。我們接著看下面的經文:
  【用非內色者。若人以木。瓦。石。刀。矛肖。弓箭。白鑞段。鉛錫段。木段。打他。作如是念。令彼因死。彼因死者。是罪不可悔。
若不即死。後因是死。亦犯不可悔。若不即死。後不因死。是中罪可悔。】
  這一段是『用內非內色』。所謂「內非內色」就是自己親自用手抓著東西,前面非內
色他是拿著東西丟過去的,遠距離丟過去的。這裡講內非內色是你手抓著東西,比如說抓
個木頭,或者瓦片,或者你拿個石頭,或者拿刀、拿矛、拿弓箭,種種的武器,就是你所
拿的。像我們中國古代講十八種武器,刀槍劍戟,各種武器,舉出幾樣東西,我們要以此
類推,你只要手拿著東西。過去在台灣,我也有看到人家打架,剛開始在喝酒,大家都是
好朋友,喝醉起了口角,起了爭執,就打起來了。打起來,喝酒不是有酒瓶嗎?我看有一
個人,他就把兩個酒瓶拿來敲碎,酒瓶尖尖的,他就拿那個當武器。所以用手抓東西打他
,就是用各種東西、武器打他。『作如是念』,他當時的動機念頭,『令彼因死』,就是
要讓那個人,因為他去攻擊他,要讓他死。『彼因死者,是罪不可悔』,「彼」就是對方
,因為這個原因被打死了,優婆塞就犯不可悔罪。『若不即死,後因是死,亦犯不可悔』
。如果沒有當場死掉,後來因為是這個原因死的,也是犯不可悔。『若不即死,後不因死
,是中罪可悔』。如果沒有馬上死,後來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死的,這是中罪可悔。這是用
內非內色這種方式奪人命的。以上三種也是可以奪取別人的生命,佛又講了這三種方法。
接著我們看《箋要》的註解。
  箋【此三種亦皆殺法。所謂興方便也。手足身分是凡情之所執受。故名內色。木瓦石
等是凡情所不執受。名非內色。有處亦名外色。用彼內色。捉彼外色。故為雙用內非內色
也。因此方便而死。不論即死後死。總是遂其殺心。故從前人命斷之時。結成不可悔罪。
後不因死。則但有興殺方便之罪。未遂彼之殺心。故戒體尚未曾失。猶可殷勤悔除。名為
中可悔罪也。】
  這是《箋要》給我們解釋這段經文的大意。說『此三種亦皆殺法,所謂興方便也』,
這是講用內色、非內色、內非內色這三種也是殺人的方法,這個也是興方便,興方便就是
方法、手段。『手足身分是凡情之所執受,故名內色』,「內色」就是我們身體本身的,
身體本身的稱為內色,我們手腳、整個身體就是內色。『木、瓦、石等是凡情所不執受,
名非內色』,這是外面的東西,外面的東西是非內色,不是身體的部分,是外面的。『有
處亦名外色』,「有處」,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我們剛才講過,就是任何一種東西,
經文是舉出幾個例子,我們以此類推,不管你拿什麼東西,目的就是要致人死地的。所以
這是『用彼內色,捉彼外色』,就是他抓一樣東西來,手拿著那個東西。我們過去看電影
也常常看到,有女人要被侵犯,在房間裡面,她手摸到一把剪刀,她就握著剪刀把那個人
給殺死。這是舉出一些例子,「用彼內色,捉彼外色」,就是抓住一樣東西。『故為雙用
內非內色也』,「內非內色」就是你用手去抓東西,叫內非內色。『因此方便而死,不論
即死、後死,總是遂其殺心』。這是說不管是當場死亡,或者沒有當場死亡,後來因為這
個原因死亡的,總是達到他的目的,「總是遂其殺心」,就是達到他殺人的目的。『故從
前人命斷之時,結成不可悔罪』,當前這個人他的生命斷絕的時候,他生命一結束,他不
再呼吸、斷氣了,這個時候就結成不可悔罪,戒體就破掉了。只要這個人氣一斷,戒體就
破了,就結成不可悔。
  『後不因死,則但有興殺方便之罪,未遂彼之殺心,故戒體尚未曾失』。後來不是因
為這個原因死的,但是為什麼還有罪?因為「有興殺方便之罪」,沒有達到他的目的,「
未遂彼之殺心」,就是沒有達到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要致對方於死地,但是沒有達到目
的,這在一般法律講,叫做殺人未遂。殺人未遂就是他想把那個人殺死,但是那個人沒有
被殺死,沒有達到他的目的,這叫殺人未遂。所以這裡講未遂彼之殺心,沒有達到他的目
的。『故戒體尚未曾失』,這樣他這個優婆塞五戒的戒體還是沒有喪失掉,因為那個人沒
死。人死了,他戒體就沒了;那個人沒有死,所以他戒體沒有喪失掉,戒體他還是存在的
。戒體存在,因為有興殺方便之罪,『猶可殷勤悔除』,除滅這個罪,還是要懺悔,『名
為中可悔罪也』,這是中品可以懺悔的罪過。這裡重點就是可悔,一定要懺悔。如果優婆
塞犯了這個戒,戒體沒有喪失,但是要懺悔,這個不懺悔,罪過愈累積就愈重,將來會墮
三途的。所以重點還是在懺悔。
  廣化老法師下面有一個問答,我們還有一、二分鐘時間,把它念完。「問:受五戒若
犯一條,戒體全破否?答:若犯根本重罪,則隨犯一條,戒體全破。如人之胸、腰、頸、
心臟,皆重要部位,隨殺一處,是人即死,不須四處全殺也。」五戒,如果你犯了四重戒
,其中犯了一條不可悔罪,五戒整個戒體都破壞掉。此地用個比喻形容,好像我們人的五
臟六腑,重要的部位,你傷中其中一臟的要害命就沒有了,不須要每個地方都去傷害到。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一段。向下的經文,我們下一次再繼續來學習。
謝謝大家的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