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何當初是混線營運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4-11-04 04:19:14
※ 引述《Lumia920 (路米亞920)》之銘言:
: 最近松山線要通了,因為營運方式改變,捷運公司也宣導依照顏色+編號來搭捷運
: 其實在板南線剛通車時期,早就是五種顏色了(只差是南勢角北投、新店淡水)
: 既然很早就規劃L型路網了,為何一期路網竟然是採取南北大動脈的營運方式
: 而且還營運了十幾年,為何當初硬要混線營運呢??
之所以會有隨時間消失的北投-南勢角,台電大樓-西門或淡水-新店等混線營運模式
是為了在一期路網通了,但二期路網卻還沒通的情況下
達成路線使用的最高效率所拼湊出來的營運模式
那為何當初興建時不提高高架路段比例降低地下路段比例,變成除了棕線跨松山機場段跟
橘?
這樣除了轉彎會變慢以外不是都比較好?畢竟捷運提早通車(蓋高架的速度好像也比蓋地下

(不過這樣的話綠線北門段大概得改走重慶北路跟雙子星D1基地的一部份,紅線中正紀念堂

別跟我說景觀問題,復興南北路在最繁華的市中心就照樣高架蓋上去了,而且現今捷運路網

(信義路在捷運興建前本來也是林蔭大道,但捷運完工後也沒變回林蔭大道所以不算...)
至於轉乘...弄不成平行轉乘的就通通比照松江南京那樣不就好了?只是從地下搬上來變高

(話說台北車站,忠孝新生,中山跟民權西路和大坪林當初怎麼不弄成像松江南京一樣車站
結?
作者: abc480528 (Treebase)   2014-11-04 08:04:00
轉彎半徑,轉彎半徑,轉彎半徑...
作者: spiritman (偏要用一卡通<3)   2014-11-04 08:37:00
忠孝新生應該是因為在蘆洲線興建前期 還有光華橋
作者: pfry19855 (Peter In Highway)   2014-11-04 08:57:00
當時新店線過台大就要高架啦...南港線過後山埤也要高架全部被沿線民眾聯合議員施壓改成地下然後淡水線開工前市議會還有聯合決議:舊北投站至圓山應全部改為地下興建
作者: WeAntiTVBS   2014-11-04 09:25:00
但是內湖線卻是有點相反 沿線居民與民代都傾向高運量且地下化 後來不知怎的變成現在跟木柵線銜接且高架化(大直、松山機場這兩站除外)
作者: Howard61313 (好餓)   2014-11-04 09:34:00
你舉例的車站都不是十字型交會,怎麼比照
作者: valkyrie3812 (鬥天使瑟蕾娜)   2014-11-04 09:39:00
因為內湖線有箱函,蓋地下化會更久。
作者: pfry19855 (Peter In Highway)   2014-11-04 09:39:00
內湖線一開始居民民代是全力支持地下高運量,後來有一派說法認為與其等待地下高運量遙遙無期不如先有就好內湖人就妥協了XD
作者: valkyrie3812 (鬥天使瑟蕾娜)   2014-11-04 09:40:00
南港那段如果是高架出土延汐止的大概不會受台鐵三線化影響。。。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動Aaron)   2014-11-04 11:42:00
明明景觀問題很重要 不然機捷台北車站怎麼地下化?顆顆至少我很喜歡目前規劃 原po請勿為酸而酸~
作者: ultratimes   2014-11-04 11:59:00
淡水線有台鐵路廊,文湖線又是中運量,如何比照?忠孝西路-忠孝東路四段高架,不敢想像
作者: pfry19855 (Peter In Highway)   2014-11-04 12:11:00
可以想像啦,就曼谷BTS那樣
作者: thecynic (Pipe Dreamer)   2014-11-04 12:12:00
古亭 - 東門是要拆中正廟圍牆嗎...
作者: ultratimes   2014-11-04 12:30:00
公園路接羅斯福路不地下也接不了,除非改走中山北路這樣紅線台北車站又要往東移了
作者: tomashsue (onlyone)   2014-11-05 15:26:00
走高架依台北現況非降速營運減少噪音不可到時通勤時間多一倍不只,誰要搭
作者: ultratimes   2014-11-05 15:36:00
降速也只有深夜會降吧降速多一倍不只,你乾脆說多十倍算了,越誇大越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