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cclestone (Freude am Fahren)
2016-10-12 00:51:52說實在的 這一連串的討論都沒有意思
為什麼 "某些科"的醫師勞動時間太長?
簡單說 四大科
就因為人力少 醫院工作整體loading不可能減少
工作時間 當然增加
某些小科 家醫科 復健科 皮膚科 精神科不要說工作時間長
甚至工作時間還比一般上班族短咧
問題就是在健保點質設計
還有壓力大的科 人數減少後 薪水沒有跟著增加
開放名額? 別鬧了 現在醫師整體總數並不算不夠
重點是寧可有人應徵熱門科R0, R-1, ...R-4...
寧可被當四年白工 也要選日後錢多事少的科
就算開放在多名額 也只會更多人去搶小科
台灣醫療 建保制度一直是公衛人鬥爭醫療人員的工具
共產主義思考下 只會崩盤而已
勞基法? 那只是洪慈庸轉移關說的焦點而已
過勞 也只是結果
人力不均 越累的 薪水越少 才是主因
※ 引述《Tomwalker (黃小羊)》之銘言:
: ※ 引述《hsnumax (^_^)》之銘言:
: : 標題: Fw: [FB] 洪慈庸 台灣值得更好的勞動/醫療環境
: : 時間: Tue Sep 20 16:06:23 2016
: 只針對RIFF推文回應,其餘恕刪。
: : 推 RIFF: 據我幾年來PTT觀察 醫生絕大多數是反對的 09/20 19:34
: 在PTT上觀察幾年,就要打翻醫生們直接在醫院、診所的工作體驗?
: 我的前輩們很多是醫院經營高層,講話不一定準。但是有在聯絡的同學們,
: 並沒有一個反對納入勞基法。
: : → RIFF: 醫生希望事少錢不變 不希望事少錢少 09/20 19:35
: : → RIFF: 比起錢少 他們寧願事多錢多
: 09/20 19:36
: 不止醫師,絕大部份的人都希望事少錢不變,甚至事少錢多,最好還能離家近。
: 長庚體系對於去厦門長庚支援的醫師,多給了近一半的薪水當補貼,但願意去
: 的醫師仍不多,必須要強迫輪調才有足夠醫師維持厦門長庚。
: 醫師都寧願事多錢多?
: 老一輩的醫師我不敢說,和我同輩的醫師們,現在很注重生活品質,不願為了
: 賺錢犠牲生活。
: 要我們犠牲一些生活來照顧病患或作學術研究,還是不少人的選擇。但只為了錢
: 的,現在很少了。
: 我畢業那幾年,急診科擴充人力很多,同學們的考量就有急診班上完,病人就交
: 給下一班醫師,不會有半夜突然被叫起來趕到醫院處理病人的狀況。當然急診的
: 薪水也不輸給其他大科。(皮膚科和眼科除外)。
: 過去在醫學中心等級的大醫院,住院醫師的薪水比一些區域型中等醫院要差,但
: 多數人仍想進入醫學中心,考量的是在醫學中心能學到更多、更複雜的病例。
: 當時區域型中等醫院,必須付出比醫學中心等級更高的薪水及相對較輕鬆的值班,
: 才能吸引到住院醫師。也因此,中型醫院的年輕主治醫師早幾年前就開始值病房
: 班了。到我訓練那幾年,長庚內科開始有招不滿的危機,也就開始試辦主治醫師
: 值班,一晚的價位開到10000,但仍要用半強迫方式才有人願意值。
: : → RIFF: 癥結主要在醫師這整個階級 09/20 19:36
: : 推 RIFF: 醫管絕對不是問題,只要納勞基法,勞動條件立刻改善一大步 09/20 19:39
: : 推 RIFF: 我來講白點: 揣測或有誤 09/21 15:25
: : → RIFF: 如果人手倍增 薪減半 事也減半 訓練期程也倍增 09/21 15:26
: : → RIFF: 這樣表示醫師升主治的年歲變晚變老,表示在退休前 擔任主治 09/21 15:27
: : → RIFF: 的年數變少。每少一年 等於少賺幾百萬。 09/21 15:28
: : → RIFF: 這樣大家懂了吧?
: 這是你根本不懂醫師訓練流程在亂猜。
: 人手倍增,事減半,薪不一定減半,訓練期程還是固定。
: 現在的狀況是六大科住院醫師人手倍增之後,人力資源可能都還不夠,還需要
: 主治醫師下來值住院醫師班、做住院醫師工作。
: 至於訓練期程,住院醫師訓練是看年資,每年每年的工作和學習目標都不同,
: 循序漸進的學會各科的疾病和各種事務,同時參與科內研究計劃。
: 這些訓練期程是由各專科醫學會設計,配合專科醫師考試。訓練期滿考試通過,
: 拿到專科醫師資格就能被聘任為主治醫師。
: 訓練醫院是否有主治醫師缺額是另一回事,若沒有缺額可留下,就要考慮開業
: 或轉去別的醫院。(很優秀到醫院想留人是另一回事)。台灣目前醫師和人口
: 比數在先進國家並不算特別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勻。專科醫師若不限定要留在
: 都市,不會找不到缺。
: : → RIFF: 此外 人手倍增表示將來出去自行開業的醫生數將大增。 09/21 15:29
: : → RIFF: 小診所獲利變超差。 懂? 09/21 15:29
: : → RIFF: 所以 醫生都不想要 醫學院增額 、不想要更多人手支援 09/21 15:31
: : → RIFF: 醫生寧可趁年輕 辛苦點熬一下。 09/21 15:31
: : → RIFF: 醫生主流都是很敢拼賺錢的。所以這議題在醫生階級內沒共鳴。 09/21 15:33
: : → RIFF: 你去看: 醫生開記者會公開抱怨這點的 極少。 09/21 15:34
: 醫生開記者會少,是因為忙到沒什麼時間開記者會。
: 若是上媒體的醫師,有人反對納入勞基法嗎?
: 臉書上可以去找找「醫勞盟」的專頁,看有多少醫師贊同醫勞盟的主張?
: : 推 RIFF: 工程師是自由市場 能不能升很難說 09/21 18:54
: : → RIFF: 醫生是員額管制的市場 不能一概而論 09/21 18:54
: : → RIFF: 議題其實很容易解決 但是問題出在不直誠 很多人不想直說 09/21 18:55
: 醫師對某些議題不想直說,有我們的考量。
: 但對工時、工作安全等等,很多醫師是直接說出想法、直接表態的。
: 不要把PTT上的「觀察」直接和現實世界劃上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