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在臺鐵使用電子票證的問題被拿出來熱烈討論
小弟大致上根據現行的營運規定與現場所遭遇的問題做個整理
1.撘乘自強號遭車長以現金先行補收差額,後續作法又一國兩制
目前受限於閘門管理系統的扣款設定不夠週全
因此在當時開放西部幹線全線使用電子票證乘車時
便有了自強號車長針對持電子票證超過70公里的旅客
先行以現金補收差額的制度
並告知旅客到站時應至補票處扣除剩餘車資再行出站
但對外公告的營運規定中並無述明相關的作為
不但造成旅客及現場作業人員不便,也產生許多爭議案件
另外,某些站為了避開人工扣款造成旅客投訴的麻煩
會直接告訴旅客直接刷卡出站即可
造成這樣一國兩制的問題
若簡單舉例來闡述,大概就是這樣的情況:
http://imgur.com/69ICyYt
2.旅客在旅途中所有的轉乘作為均無法判定
使用電子票證
僅能依據進出站刷卡的起訖站及時間點進行扣款
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強號70公里的認定上便有困難
因此在今年中左右才在營運規定中增加這樣的規定:
(三) 自強號乘車70公里(含)內之認定:
非指自撘乘自強號起算70公里,而是總合各級列車之撘乘及轉乘在
70公里以內,均收取區間車票價並享有電子票證優惠。撘乘自強號
於迄站時總里程超過70公里以上(包含所有轉乘),即就超過里程加
計自強號與區間車差額,莒光號(含)以下列車不額外補收。
因此大約可以歸納,只要符合兩點,就可以認定並收取自強價
A.起站到訖站總里程超過70公里以上
B.在這整趟旅程當中,只要有踏上自強號不管撘了多遠
3.出站時根本無法百分百準確判定旅客撘什麼車,誤扣情況多
閘門管理系統當然沒這麼厲害
能準確判定每個人到底是撘了什麼車來
因此只能依照某站什麼時段大約有自強號進站
預先設定自強號時間帶去扣款
但依據各站的站場動線、列車待避以及運行誤點狀況等等
隨時都有誤扣的可能性
至於12/9起的"智慧型閘門管理系統"
其實大概就是強化系統設定上的介面以及篩選機制
但主軸還是靠"時間"的概念去進行篩選扣款
所以未來誤扣的情況(不論是多扣少扣)還是都會存在
但至少發生的機率會稍微降低了些
因此也就藉此機會停止所有因超過自強號里程
在車上預收的現金補票作業,避免爭議
4.環島各站多卡通均可使用,乘車方向與里程的判定爭議
這是曾經發生過的真實案例
旅客使用電子票證從臺東撘乘307次至花蓮轉乘181次至臺中
但是實際上只被扣經南迴的金額
其實目前的系統只被灌輸了
不同站進出,撘乘超過200公里,在12小時內有效的規則
為了怕旅客的轉乘爭議
便無依照刷卡進出站的時間間隔去判定旅客是逆行或順行的設定
在臺鐵這樣特殊的環島鐵路網只能依照最短里程去計費
即便會這樣特別花時間去反向撘較遠的旅客不多
至於全程撘區間車環了半島,超過12小時被扣自強號票價
這個問題同樣無解,畢竟會發生這種問題的旅客也是少數
不過可以寫局長信箱檢附相關證明給臺鐵,價差是可以退還的
5.進站紀錄與列車方向相反之判定
這個問題跟上面的問題是差不多的
路線是環島的,對使用電子票證撘長途的旅客而言
進站紀錄與列車方向相反這件事就會很奇怪
畢竟旅客也是很規矩的搭車
依照這樣的邏輯要以無票乘車補票方式處理不是很公平
當然,這也是極少數的案例
簡要列出五大問題供大家參考,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