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oo.gl/VsKWTi 圖文好讀版
二、關中水利的沒落
http://goo.gl/7oImkz 西漢關中水利設施與大倉分布圖,紅星考古已挖掘探勘,
綠三角據史書位置推測,洛渭漕渠史書無載考古發現
西漢關中是護衛長安的京畿重地,布有重兵,常徙民以實,經濟地位特殊,〝漢興
,立都長安,徙齊諸田,楚昭、屈、景及諸功臣家於長陵。後世世徙吏二千石、高
訾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於諸陵。蓋亦以彊幹弱支,非獨為奉山園也。〞(漢書‧地理
志);漢武帝北伐匈奴,更需大量人力物力。關中食之者眾,要維持龐大開支,主要
有兩種方法:
一、增加生產
二、調度他處物資
兩者皆需建設大規模的水利設施,關中水利建設除鄭國渠為秦所建外,大多為漢武
帝時期新增
漢武帝雙管齊下,分兩頭進行,一方面興建灌溉渠道,增加關中糧食生產;另一方
面開通漕渠,將其他地區的資源向關中集中,跟水利建設配套的倉儲也大量湧現。
倉儲不僅是儲存物資的地點,更位處交通要道,因此大型倉儲本身除了倉庫建體外
,還有一連串為保護倉庫所建的城牆、武庫,並且駐軍保護,形成以倉為主的倉城
由於大倉位置特殊,常會形成以倉為中心的賦役圈,透過水陸運輸掌握區域內糧食
流通,關中以太倉為儲備中心,並非各地糧食全往太倉送,前線轉運倉,部份截留
賦役圈的糧食,或轉運倉間互相調撥,不經太倉,以節省運輸成本
東漢關中最大的改變是帝都的轉移,東漢都洛陽,關中失去帝都地位,並且國策趨
保守,〝初,帝在兵閒久,厭武事,且知天下疲秏,思樂息肩。自隴、蜀平後,非
儆急,未嘗復言軍旅。〞(後漢書‧光武帝紀),大戰過後休養生息,軍事行動減少
,而關中久經戰亂人民離散,大量物資的需求消失,首當其衝是運輸用水利設施;
其次,關中沒有中央經濟支援,地方又疲於應付安置人民,水利設施的維護不若西
漢,渠道漸漸失能,中央只好下令修渠〝(元初二年)辛酉,詔三輔、河內、河東、
上黨、趙國、太原各修理舊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疇。〞(後漢書‧安帝紀),
具體施行情況史書無載,之後除樊惠渠外,沒有新修設施,維修又不到位,水利條
件惡化,東漢後期氣候漸漸轉為乾冷,農業生產趨於惡劣
開頭就拿最明顯的漕渠與京師倉談起
漕渠
http://goo.gl/8GWP2P 西安城北的漕渠走向和遺跡
是時鄭當時為大農,言曰:「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中上,度六月而罷,而漕水道九百
餘里,時有難處。引渭穿渠起長安,並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徑,易漕,度可令
三月罷;而渠下民田萬餘頃,又可得以溉田:此損漕省卒,而益肥關中之地,得穀
。」天子以為然,令齊人水工徐伯表,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通,以漕
,大便利。其後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頗得以溉田矣。(史記‧河渠書)
(元光六年)春,穿漕渠通渭。(漢書‧武帝紀)
弘羊又請令吏得入粟補官,及罪人贖罪。令民能入粟甘泉各有差,以復終身,不告
緡。他郡各輸急處,而諸農各致粟,山東漕益歲六百萬石。一歲之中,太倉、甘泉
倉滿。(史記‧平準書)
時大司農中丞耿壽昌以善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五鳳中奏言:「故事,歲漕關東
穀四百萬斛以給京師,用卒六萬人。宜糴三輔、弘農、河東、上黨、太原郡穀足供
京師,可以省關東漕卒過半。」(漢書‧食貨志)
漕渠開通後並非漕運全經漕渠運往長安,渭河依然有運輸功能,漕渠的地勢平緩,
容易淤塞,需要時常清淤,河渠書所言「溉田」可能非指澆灌,而是淤灌。在漕渠
東、西兩端點各有大倉,東為京師倉、西為太倉,兩倉位置在長安建都後就是要地
,漢武帝順勢增強兩倉集收的能力,為大量動員儲備物資,從食貸志「用卒六萬人
」就知道日常維護漕運順暢,需要不少資源,元帝時期關東大饑,元帝本人又相信
輕賦役為仁政,中央財政控制力大減,漕渠的中央支援日少,淤塞日漸嚴重
京師倉
http://goo.gl/u8RKNM 京師倉遺址地形圖,上方紅色圈起處二華夾漕據研究應為漕
渠遺跡,棕色圈起處內虛線為城牆範圍
京師倉本為寧秦縣城所在,出土印有「寧秦」戳記的長條磚,漢武帝時期大興土木,
京師倉地勢險要,一面依山、三面鄰崖,在一側還有寬40米、深3.1米的溝渠,倉城
城牆東西長1120米、南北寬700米,周長約3300米
http://goo.gl/W3WQjv 京師倉倉城和京師倉1號至6號實測圖
http://goo.gl/0PZFSw 「京師倉當」瓦當
京師倉是溝通西漢東西兩巨倉(東:敖倉;西:太倉)的中繼轉運站,漕渠東端端點,
地處長安通往函谷關要道,水陸交通便利
為何需要中繼轉運?如果漕渠、渭河水位過高或過低對逆航的漕船有很高風險,需要
暫時停泊的糧倉,待水位正常起運;而水運狀況惡劣就轉成陸運,使供糧不至斷缺;
並積存附近水域賦役圈,之後集中運往長安,具有降低風險、增進運輸效益的作用
從漢書‧王莽傳得知至少王莽時期京師倉功能尚存
〝莽拜將軍九人,皆以虎為號,號曰「九虎」,將北軍精兵數萬人東,內其妻子宮中
以為質。......帑藏錢帛珠玉財物甚眾,莽愈愛之,賜九虎士人四千錢。眾重怨、無
鬪意。九虎至華陰回谿,距隘,北從河南至山。于匡持數千弩,乘堆挑戰。鄧曄將二
萬餘人從閿鄉南出棗街、作姑,破其一部,北出九虎後擊之。六虎敗走。史熊、王況
詣闕歸死,莽使使責死者安在,皆自殺;其四虎亡。三虎郭欽、陳翬、成重收散卒,
保京師倉。
鄧曄開武關迎漢,丞相司直李松將二千餘人至湖,與曄等共攻京師倉,未下。曄以弘
農掾王憲為校尉,將數百人北度渭,入左馮翊界,降城略地。李松遣偏將軍韓臣等徑
西至新豐,與莽波水將軍戰,波水走。......時李松、鄧曄以為京師小小倉尚未可下
,何況長安城,當須更始帝大兵到。即引軍至華陰,治攻具。而長安旁兵四會城下,
聞天水隗氏兵方到,皆爭欲先入城,貪立大功鹵掠之利。......賞都大尹王欽及郭欽
守京師倉,聞莽死,乃降,更始義之,皆封為侯。〞
據考古報告京師倉在東漢初期已經遭到廢棄,從幾個面向可以看出,首先最大的一號
倉圍牆被磚瓦窰打破,京師倉的建制居住跟倉庫分的很清楚,倉體建設很講究防火、
防潮、防蟲,最大的倉庫旁竟有燒磚瓦的窰,難以想像;其次,倉外空地放置大量生
瓦坯,可見廢棄後,這裡成為晒坯場;最後京師倉出土的柱礎石跟枋孔很完整,卻沒
留下朽木的灰痕,偌大糧倉也沒炭化種子的痕跡,可能東漢初期已經把倉體木柱用至
營建洛陽,餘糧運往其他地方,相關屬官裁撤〝(建武七年)二月辛巳,罷護漕都尉官
。〞(後漢書‧光武帝紀),京師倉走入歷史
京師倉存在的理由是長安為帝都,需要保證長安供給無虞,但東漢都洛陽,京師倉最
重要存在理由已然消失,而漕渠在西漢後期漸漸淤塞,運輸功能大減,王莽時代中國
大亂,無暇清淤,東漢建立更沒有理由花大量人力物力維持,京師倉跟漕渠一同沉埋
在歷史長流
羽陽倉與成國渠
http://goo.gl/SxkfHM 紅色所圈即為羽陽倉位置圖
羽陽倉位處羽陽宮與蘄年宮西方600多米處,由於出土瓦當沒有倉名,文獻失載,為
討論方便,以倉名所在地命名原則將此倉命為羽陽倉
羽陽倉地處雍縣、陳倉交會,為關中向西北和西南進出要地,位置重要,早年曾於附
近拾獲一枚「百萬石倉」瓦當,可能為此倉遺物,考古人員推測此倉可能有三個功能
一、類似京師倉為中繼轉運站,征集附近糧食向長安運輸或由向前線進發
二、郊祀祭器、祭品存放地
三、對外用兵的武庫
此倉據目前考古,多處礎石和地面上發現被火燒過呈木炭狀的圓木,曾遭火攻,但非
此倉遭廢棄主因,主因可能因汧河河水上漲被迫拆遷,遺址上的淤積層比耕土與擾土
層厚,顯示曾受汧水淹過一段時期,廢倉時間可能在王莽後期
http://goo.gl/XwQhtz 「百萬石倉」瓦當
http://goo.gl/Mj53xr 「蘄年宮當」瓦當
http://goo.gl/TwhZ3I 羽陽倉北壁剖面圖,現代耕土層厚0.3米、近代擾土層厚0.45
米、淤積層厚0.8米,淤積層土質細膩鬆散,明顯不同於其他土層
羽陽倉雖廢,可是東漢並沒有放棄此地經營,隨著雍營設立和征討西羌,雍營應有新
大倉設立,賦役圈以關中西部的渭水為主,要保障賦役圈糧食穩定供給,水利維護較
佳。東漢末期董卓封為郿侯,〝築郿塢,高與長安城埒,積穀為三十年儲,云事成,
雄據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三國志‧董卓傳),郿為成國渠渠首,郿塢本身
就是一座大型倉城,雖然金銀珠寶跟糧草在董卓死後被洗劫一空,但郿塢損害有限;
加上曹真補強的陳倉,〝(太和二年)真以亮懲於祁山,後出必從陳倉,乃使將軍郝昭
、王生守陳倉,治其城。〞(三國志‧曹真傳),雍、陳倉、郿三地成為關中防衛蜀漢
北伐重要據點。太和四年八月曹真多路西征蜀漢,因大雨回師,是年關中饑;隔年,
蜀漢北伐隴右無穀,為增強關中運補能量,水利設施勢必要補強或新設,於是選定舊
有的成國渠延伸
青龍元年,開成國渠,自陳倉至槐里築臨晉陂,引汧洛溉舄鹵之地三千餘頃,國以充
實焉。(晉書‧食貨志)
成國渠原有郿至槐里段,曹魏則向上開築至陳倉,增加雍、陳倉跟郿中間地帶的生產
力,增強原有賦役圈供應穩定度,此為曹魏在關中唯一的水利建設。從晉書文中能知
原有土地的鹽鹼化頗為嚴重,溉田可能指淤溉,以便改善土質
http://goo.gl/rzw5PI 曹魏成國渠上承汧水布局示意圖,藍色線即為曹魏成國渠
http://goo.gl/Bg1sXe 成國渠灌溉區示意圖,深棕色為新增灌溉區,淺棕色為原有
灌溉區
澂邑漕倉與洛渭漕渠
http://goo.gl/y6GHxu 洛渭漕渠路線示意圖
http://goo.gl/lESxcH 澂邑漕倉,取自http://goo.gl/p5wjAa 稼笠室的博客-西安
鐘樓博物館展出秦漢瓦當擷英
澂邑漕倉與洛渭漕渠史書無載,只能就出土資料與相關史事做推測,澂邑漕倉緊鄰龍
首渠與鄭國渠,賦役圈能量驚人,在北邊無戰事時,經洛渭漕渠向太倉輸送賦役圈糧
食,減少對關東漕糧的依賴,為長安重要供糧基地:戰時,則將賦役圈糧食截留向北
方調撥,不足透過洛渭漕渠補充,成為前線補給基地
東漢雖然長安已非帝都,依然駐有京兆虎牙都尉,並且北方匈奴與羌亂不斷,澂邑漕
倉繼續西漢的任務,無事運補長安,有事運補前線;洛渭漕渠利用洛河決口泛濫故道
降低工程量,維修也較方便,有助於延長使用壽命,可能直到南北朝時期還保有部份
功能
小結
京師倉、羽陽倉與澂邑漕倉的命運,代表東漢中央政府對關中水道和軍事動用認知。
京師倉跟漕渠是一體兩面,可以說當漕渠不再有需求時,京師倉就失去存在意義;羽
陽倉雖然有需求,但水道已然改變,只好被迫拆遷,既然有需求,政府自然會找替代
品;澂邑漕倉既有需求,狀況也好,就延用下去
最後談談為什麼花不少篇幅談京師倉,魏延的子午谷戰略依本傳〝延每隨亮出,輒欲
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三國志‧魏延傳),京
師倉在潼關未建前,擔負就是後來潼關的任務:關中東大門,地處險要,水陸兩道要
地,從王莽傳也看出京師倉效果驚人,直到長安陷落、王莽身亡才投降,先不論潼關
在曹魏時期是否有經營,光據有潼關能如何?單單一個潼關跟據有京師倉有何差別?
後續的戰略就文中「韓信故事」而言,想要據有關中曹魏關中兵防不在潼關,在郿,
是否要分兵擊郿?郿可比修繕後的陳倉,沒內應想硬攻有這麼容易?
單據潼關等諸葛亮至,曹魏主力在洛,雙方勢必圍繞潼關附近爭搶,論補給距離曹魏
明顯優於蜀漢,不管水陸只要從洛就近補給,跟曹操時期已經不同,曹操後勤基地在
鄴,兩者差距不少;蜀漢從漢中往潼關運補則要從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故道間
選擇,不管那條都不好走,還要面臨來自郿的威脅
退一步說,如果曹魏選擇繞過潼關,主力與蜀漢在潼關對峙,分兵駐紮華陰,直接斷
蜀漢後路,又該如何應對?就算讓蜀漢取得戰術勝利,真的取得關中,以關中此時的
農業生產力養的起蜀漢大軍嗎?關中已經不是楚漢相爭的關中,生產力不可同日而語
最後,就算真讓蜀漢在關中立足,曹魏面對直接威脅帝都的蜀漢,戰略必須調整,本
來主要防禦孫吳的兵力勢必調動,演變成雙方放血的互相攻防,蜀漢有足夠人力經營
關中嗎?這樣雙方放血的局面最大獲益者是誰?是蜀漢嗎?是曹魏嗎?鷸蚌相爭,漁
翁得利
那,關中還值得冒巨大風險去搶嗎?
參考書籍
《新編秦漢瓦當圖錄》,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漢研究室,三秦出版社,1986
《西漢京師倉》,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1990
《陝西省志‧航運志》,陝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
《關中水利開發與環境》,李令福,人民出版社,2004
《中國古代灌溉工程技術史》,張芳,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舊史輿地文錄》,辛德勇,中華書局,2013
參考論文
〈陜西洛河漢代漕運的發現與考察〉,彭曦,《文博》1994年第1期
〈陝西鳳翔縣長青西漢汧河碼頭倉儲建築遺址〉,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寶雞市考古工
作隊、鳳翔縣博物館,《考古》2005年第7期
電子文獻
http://goo.gl/y2WhKE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