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ACH1BANA (西曹令史濟陰狼刃)》之銘言:
: 另外劉備「伐吳」這個慣稱容易誤導後人,「荊」是荊,「吳」是吳,
: 是春秋吳國故地、兩漢時的吳郡,「伐吳」概念就像杜甫詩裡的「吞吳」,
: 並未擺脫「削平江南,殺盡吳狗」、「先滅東吳,然後伐魏」《三國演
: 義》藝術意象。劉備的戰略意圖,在父祖為孫吳西線藩城的陸機記敘底
: 下很清楚:「圖收湘西之地」,就是難以放下湘水之盟後的荊州西隅
: (連搶回長沙、桂陽之心亦無,更不用說伐「吳」吞吳),而且荊州才
: 失陷兩年,在劉備及荊州人士治下十一年,將劉備與荊州籍諸將收復故
: 土、湘西之地的東征努力率稱為「伐吳」,反而就將新得才兩年的荊州
: 西部太早視為孫"吳"的固有疆域了,,在下儘量用保有解釋空間的「東
: 征」一詞。
這種後來人自以為是的太過理性的想法,恐怕也未必對。
驅策人的動力,相當多。
就算說理性分析吧,
也可以說劉備魅力來源之一正是他對屬下的重情重義。
關羽之死,他內心有多少盤算且不論,
他若是不有所表態,也可能對他的魅力有所動搖。
陸機固為一代文宗,
可是這麼個只知一味推崇其父祖,
只知崇拜「魏武」,高唱關背德的傢伙,
連華北政局他都拿捏不穩,硬生生把自己送上死路,
他焉能窺得劉備之底蘊?
引陸機的話,怕是未得一間。
要看恐怕還是得看真正時代或地域相近的人的評論。
劉曄說得很漂亮:
「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
他著墨點可不是「荊人必嗾備向吳」!
(另外注意:「為關羽出報吳不」也是魏人用語並非後世創作。
用吳以指代孫氏政權,怕並無不妥。)
更可留意史家陳壽怎麼寫的:
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用詞也不是「群臣(即便僅是荊楚人)請先主東征」。
而不管劉備是不是裝出來的,
「盛怒」這個態度意思就是沒得談了,
不管你是回到各幾郡或者怎麼分割,就是不想談。
這一直到劉備受重挫後才回歸現實。
我不是說人的動機就那麼單一,
不是說只允許為關張報仇這個解釋而全然排除奪土地、
為荊州派人心而動的動機。
但,後人分析這麼罔顧史料,
把一切說得好像全是馬基維利式的精密計算而全無情感,
怕也未必然吧?
至於以吳指代孫氏政權而用「伐吳」,
更是累見於史料。
劉曄所云「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
陳壽書先主「章武元年……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
張飛原本是「先主伐吳,飛當率兵萬人,自閬中會江州」遇害不果。
至於黃權,
「先主為漢中王,猶領益州牧,以權為治中從事。及稱尊號,將東伐吳」
他才勸諫。
而陳壽筆下,諸葛瑾在「劉備東伐吳」時,
「吳王求和,瑾與備牋」
看來伐吳一詞也並無不妥。
如果認為劉備這次居然只小家子氣到只想奪江陵,
那也未免太小看英雄劉備了。
成敗之數固非劉備之所先見,但他的志量也不是只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