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孫家奪嫡的前事

作者: andy82116 (哭哭鯊魚)   2017-03-03 22:19:56
關於家主制度,我有拜讀了別人的論文,河北師範大學2012論文"漢代家庭繼承制度",才
覺得有這類的制度。以下寫出一些我覺得相關的文字。
前言:
漢代人們依然保有爵位制度,雖然爵位制度在史書上看不到,但在挖出來的斷簡殘篇還是
有提到一些。
爵位:
關於爵位的繼承,"二年律令"有提到"棄妻子不得與後妻子爭後"、"XXXXXX為縣官有為也
,以其故死若傷二旬中死,皆為死事者,令子男襲其爵,毋爵者,其後為公士。毋子男以
女,毋女以父,毋父以母,毋母以男同產,毋男同產以女同產,毋女同產以妻。諸死事當
置後,毋父母、妻子、同產者,以大父,毋大父以大母與同居數者。"有提到關於戶主死
亡,其親屬的天然繼承順位。
除了沒有指定時的順位繼承之外,還有提到"時父定爵士之",意思就是父親有權力將爵位
提早指定給後一輩繼承;"置後律"有提到這種指定繼承"後子"的身分還需要向政府登記,
此類的律法被視為是春秋戰國宗法制度的延續。
祭祀:
除此之外,祭祀也是宗法制度仍存在於漢代的證據。"仲舒繁露載漢一事:有人家祭,用
祝降神。祭畢,語人曰:適所見甚怪,有一官員公裳盛服,欲進而躊躇不敢進,有一鬼蓬
頭衩袒,手提屠刀,勇而前歆其祭,是何神也?主人不曉其由,有長老說:其家舊日無嗣
,乃取異姓屠家之子為嗣,即今主祭者,所以只感召得屠家父祖而來,其繼立本家之祖先
,非其氣類,自無交接感通之理。然在今世論之,立同宗又不可泛。蓋姓出於上世,聖人
所造,正所以別生分類。自後有賜姓、匿姓者,又皆混雜。故立宗者,又不可恃同姓為憑
,須審擇近親有來歷分明者立之,則一氣所感,父祖不至失祀。今世多有取女子之子為後
,以姓雖異,而有氣類相近,似勝於同姓而屬疏者。然晉賈充以外孫韓謐為後,當時太常
博士秦秀已議其昏亂紀度。是則氣類雖近,而姓氏實異,此說亦斷不可行。"
可以看到在這個家族裡,有死掉的祭祀之長、有長老、有選出一個異姓的繼承之人與祭祀
非嗣者不可進行。祭祀與爵位繼承兩者是相關的,從上面的繼承順位看到嫡長子仍然是被
極度看重的,漢書有"侯昌以商兄子紹奉祀封,八月,坐非正免。",侯昌選了非嫡子作為
祭祀之人,然後爵位就直接被拔了;當然也有立賢非嫡的,如"史記"有"慶中子德,慶愛
用之,上以德為嗣,代侯",石慶讓自己喜歡的兒子石德繼承自己所有。
另外,"漢書"又有韋賢的故事。"丞相韋賢以老病,錫金鞍車駟馬,薨於家。子弘為太常
丞,賢以弘當為嗣,太常職當陵廟,煩劇多過,敕令自免。弘懷讓不去官,及賢病篤,弘
坐宗廟事繫獄,未決。室家問賢當為後者,賢恚恨不肯言。於是門下生與賢宗家計議,共
矯賢令。使家丞上書,言大行以小子河南都尉玄成為後,玄成聞當嗣。即徉狂,驗。不得
已乃使封爵。上高其行。以玄成為河南太守,弘為大都尉,遷為東海太守,後玄成為列侯
。侍祠孝惠廟。"可以看到韋賢想要廢掉韋弘的繼承權又不敢直接廢掉,與韋賢死後宗家
長老偽造韋賢遺命讓韋玄繼承宗主的故事。
分戶:
"二年律令"也有提到財產的繼承。這裡所用的詞並不是家主,而是戶主。戶主繼承者,即
"後子",可以優先選擇可以繼承的土地,而之後戶主其他後人才能夠挑選戶主所剩下的土
地。當然,對於非第一順位繼承人而言,分戶是個好方法,"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可
以選擇放棄父親財產的繼承權獨立闖蕩,若分戶了沒有獲得土地,"它子男欲為戶,以為
其田X與之",可以在被繼承人死掉之後分得一點土地。
結論:
是故,家主制度我想是存在的,與祭祀、爵位、財產都有所關連。不過我覺得原標題還是
用的太過強烈了,應該改成家族的領導權比較合適。
上至世族下至豪族而言,祭祀權是宗族身分的重要權力,上有韋賢之嗣爭奪、下有鄉野逸
聞;對於家庭而言,戶主即為家主,如"後漢書"蔡邕一家"與叔父從弟同居,三世不分財
,鄉黨高其義。",蔡家顯然是不分家的大族,查看戶主即可知道蔡家家主為何。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03-04 02:50:00
蔡邕打從一開始不願意而被董卓強逼作官,到後來竟為董卓感傷,想必是略有體會鯊魚大前面寫的那篇,董卓的心路歷程?蔡邕本有機會被派為巴郡太守,逃離伴君如伴虎的董卓暴政,不曉得是他自己選擇不去,還是被董卓硬留下來的...
作者: khara (高陽酒徒)   2017-03-04 08:35:00
有正式爵位的確有承襲問題,而似未必與一姓之長有關。董卓是答應了蔡邕所推的某些改革,其一就是浮濫的廟號。結果這種浮濫廟號後來又被曹叡玩起來。(但整個南北朝一堆浮濫廟號後人不理,卻從唐朝起正式承認)儒家宗法制度在養生送死上計親等都相當重要。可是另一方面,秦始皇以來,連《公羊》都「譏世卿」,先不提官方學說理論與東漢實踐的落差,至少這種宗法名義在實權上、整家統率上功效如何值得懷疑。又所述漢律規範很多還是在個別家庭之內,似非整族。而蔡邕那種不分家的毋寧說是特例才會被「高其義」。宗親間彼此為合作必然會有某些協調,可這說不說得上像諸侯嫡子或大名家督般嚴重恐怕很可懷疑。像光武起家時的南陽諸鄧,感覺上就雖有合作卻未必有族長。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03-05 23:57:00
雖然最後宦官不是為董卓所誅盡 但從何進欲召董卓以除宦官來看 董卓專權時的宦官勢力應該相當小;偏偏蔡邕先前常被宦官惡搞 在此情況下蔡邕更能暢所欲言 董肥確實也"厚相遇待" 但顯然蔡邕還覺得有志難伸.."恨其言少(被董卓)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