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想表達的是
如果執政者硬要推,什麼語言最終都能普及化。
現今的局勢,
蔡英文推 2030 雙語政策,
柯文哲推 2026 北市國中小100%全雙語,
侯友宜推 2030 新北雙語城,
盧秀燕聘請外師人數 110 年、 111 年連續兩年全國之冠。
以上不僅要推,還拿出來當政績廣告,
這樣態勢,雙語政策會走不下去嗎?
有老師提到多少年動盪換英語普及,
這部分也同意,不太可能完全無痛達成雙語普及。
仔細看國家發展委員會的 2030 雙語政策、教育部的 2030 雙語國家政策(110至113年)
所謂 「 2030 雙語」,
僅僅是增加了雙語教學的學校與課程,
根本不是全學校全課程雙語或全英語教學。
: 雙語政策於大專校院推動雙語標竿學院,並設立學士到博士班英文撰擬研究報告及授課目
: 標;高中以下國民教育則期於2030年逾90%學校落實全英語授課。廖咸浩說,政府可設想
: ,若美國人使用孟加拉語來學習物理,成效到底如何?若非英語科系或母語出身者,卻使
: 用英文來授課,屆時學生學科讀不好英語也不會進步,更可能影響中文能力。
: 廖咸浩說,中文母語仍須花時間學習才能運用思考,「語言的漁網要縝密才能捕捉知識,
: 漁網縫隙大,只會捕捉到粗陋的知識」。沒有知識便沒有創造力,更不會有競爭力。政府
: 不能把英文當成教學工具,一定要改弦易轍。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2030雙語政策
2030 年時則有 6 所標竿大學與 30 所標竿學院。
110 學年大專校院學校數共計 149 所,其中大學 126 所、學院 11 所、專科學校 12 所
2030 年時,標竿大學與標竿學院中
至少有 50% 的大二學生在聽說讀寫達到 CEFR B2 以上的流利精熟程度,
同時至少有 50% 的大二學生與碩士學生其當年學分中的 50% 以上為全英語課程。
標竿是 50%-50%-50%
全國 100% 高中以下學校落實「英語課」採「全英語」授課,
且每 3 所學校就有 1 所於「部分領域課程」實施「雙語」教學。
英語課採全英語授課,算是對英語教師過份的要求嗎?
要求全國低於三分之一的學校,部份領域課程雙語教學(非全英語教學)
從頭到尾要做到「全英語」授課的,
只有 6 所標竿大學, 30 所標竿學院裡 50% 學生的 50% 學分課程,
以及英語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