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之銘言:
: 嗯,我記得本來是討論劉策待在薊州或者甚至不分兵會怎樣吧。現在換成反正袁
: 崇煥整個調度就不對就是了。
我討論的方向是這樣的,劉策不走,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袁崇煥認為劉策走能守
這個狀況下去討論
: 金,正確來說。這時候就叫清軍是改寫歷史沒錯。
: 所以金兵在北京晃了一圈之後不就往西南的良鄉、房山又晃了一圈嗎。
: 還是先地圖:http://ppt.cc/pVgp
: 其實關鍵只有一件,雖然袁崇煥調侯世祿去三河,但是他根本不在三河,卻出現
: 在順義。所以實際上清兵根本沒進攻三河,而是到了三河之後才問出侯世祿跑去順義
: ,然後皇太極分了兵把順義的滿桂和侯世祿打爆。而三河本身呢?雖然《明實錄》說
: 三河陷落,但從《清實錄》的記載來看,金兵只是抓了人教他們送勸降書到三河城中
: ,第二天就走人了。
: 這只應證了我之前的觀點:一,野戰明軍不是對手,甚至侯世祿不守三河跑了,
: 金兵也不想打三河,反而是跟上侯世祿追打。二,相對來說明軍純粹守城,就算跑了
: 大批主力,金兵也寧願去追打主力不想攻城,頂多經過順便勸個降就算了。
侯世祿,他去了三河不是不守三河這點是錯誤的,他是去到三河三河不准他進去
然後置通州就食,又被汙了兩千人,又跑到順義
這個過程三河沒有陷落,很多人都說三河被打下來了,金兵繞過去了,跑去順義進行
野戰,順義不准侯世祿和滿桂進入,被迫野戰,這邊有個問題,尤世威就沒有這個問
題
因此這邊證實了我的觀點,第一明軍不是不想守,是因為袁崇煥調兵導置的,即侯世
祿守三河但是他的炮也已經被袁崇煥汙走根本守不住,第二不是要打主力,而是金軍
沒必要打三河
: 至於侯世祿跑掉這件事,恐怕是他自做主張,不是袁崇煥的命令──袁崇煥的命
: 令是叫他守三河。三河在薊州到通州再到北京的直線上,順義卻在通州正北,恐怕他
: 是避戰了。這和什麼袁崇煥惡搞無關,就簡單的不守命令罷了。
這個是有嚴重關係的,我前面就是在計算袁崇煥以多少兵力來稱薊州兵力以足趕走侯
世祿
: 而順義呢?金兵也沒有進攻順義城池本身,只是在野戰中擊潰順義的明軍主力,
: 明軍跑得快沒追上殲滅,然後順義知縣主動投降,無血開城。
: 這又繞回原題:在明軍的機動力和正面作戰的能力都比不上金兵的情況下,守住
: 據點就是守住據點而已,並不影響沒有後方交通線的敵軍。在這種戰略困境之下只討
: 論在甚麼地方駐兵分兵就想限制住敵軍行動,那是不可能的。明軍能做的就是盡量守
: 住每個據點而已。這在遼西走廊可以勉強做到,但進入河北平原以後處處皆防處處都
: 是敵人目標,金兵大可挑簡單輕鬆地來打。就算順義、三河、密雲、沿邊所有據點、
: 北京周圍所有據點都鞏固了,能奈金兵何?
: 所以金兵在北京晃了一圈之後不就往西南的良鄉、房山又晃了一圈嗎。這還只是
: 小小嘗試深入一下,後面幾次入塞都跑到山東去了。明軍的機動性不夠,有機動性的
: 部隊戰力不強,要防禦的弱點太多的情況下,守住就很好啦,堵死金兵,想太多。
順義是不讓滿桂和侯世祿進去,但是他讓先到的尤世威進去了,也就是袁崇煥故意調
走守軍的,滿桂是騎兵,侯世祿沒砲(被袁崇煥扣走了),就算這兩個守城也擋不住
前面的文章講到,袁崇煥約一萬多出頭夠守,可是侯世祿約七千劉策一千多約兩千,兩
方兵力差不多,甚至劉侯兩人不僅先到也有足夠的火砲,不然袁崇煥也不需要扣火炮了
,那為何袁崇煥就是兵力以厚?劉侯兩人就是兵力太薄?
其次順義也有五千軍尤世威帶過去的,後來也被袁崇煥調走改換滿桂,奇兵沒有足夠的
火力守城的
明軍機動性不夠不是問題,重點在於戰爭不是打電動,不光只要有機動性就好
: : 這邊的內容是說,清軍數百人突襲,毛文龍部被殲滅,剩餘平民沒有反抗反而排隊被殺
: 遼民在戶籍上是屬衛所管轄,理論上這些人都是軍戶;平民當然不是沒有,但主
: 要是寄籍其他地方的商人之類。再說從鎮江發難到此時也過了四五個月,毛文龍沒把
: 這些人組織起來是誰之咎?毛文龍前不久可是練兵游擊呢?
軍戶?軍戶指是明義上的,明朝軍戶制度敗壞很快,明義上是軍戶,實際上和農民差不多
這是研究明使基本概念,如果軍戶有用就不會有家丁了
: : 清順治五年的人口調查滿清八旗男丁也才五萬多人阿,入關前也不過才六萬多丁,數百
: : 人是甚麼概念?我前面講的五千人又是甚麼概念?
: 你去看看《清史稿》〈忠義傳〉裏頭有哪個是死在毛文龍手上。〈忠義傳〉裡那
: 些才是貨真價實激戰陣亡的;讓金兵出動一定規模人數的同時造成相應的傷亡才有意
: 義,否則也不過是一場大型圍獵罷了──被五千人當對手和被五千人當獵物,這兩個
: 概念肯定很不一樣。
五千人就算是圍獵,你要花多少物資呢?總不能總是用一句打獵和吃馬肉解決吧,這概
念就如同早年台灣圍捕陳進興一樣
: : 為了對復毛文龍滿清出動十分之一的男性,襲殺毛文龍時出動了足夠守住尊化城的兵力
: : ,而出動那麼多人對復的只是一個誇大的對象?
: 打仗和打獵出動的人數再怎麼一樣,也不會有人搞錯這兩者的危險或風險。
戰爭和打獵的風險差異在大,相關物資的付出也不會有所改變,而戰爭有掠奪的收穫
對附毛文龍?你要收獲甚麼東西?
: 聖旨本來就是朱批,這和崇禎有沒有看過兩碼事。再說有甚麼理由請恩旨一定要
: 看?這有比其他軍國大事還重要?原疏上奏的前一天擾攘九年的水西剛平定獻俘太廟
: ,隔天就有延綏陝西剿流寇的戰報,這兩天恐怕塘報崇禎就看不完了。
: 崇禎自己批的諭旨是「借端凟奏」「瀆奏不倫」,就說這內容寫在奏疏上都嫌褻
: 慢,就你把它當寶當真。
: 再來,單純收屍距離翻案甚至翻逆案可遠的很,魏忠賢最後可也是崇禎命令收屍
: 的呢(雖然屍體早就沒了)?逆案可有翻?魏忠賢都可以收屍,那毛文龍收一收也不過
: 是隨手做的功德,要說這樣就叫給予正面評價,想多了。更何況崇禎的負面評價明明
: 就白紙黑字寫著,為什麼要無視呢哭哭。
內容不同,如果這邊是講萬曆或是天啟這些我一定同意你,很遺憾他是崇禎一個整
天看奏摺看很仔細的人
: 毛文龍的罪名還不至於斷子絕孫,他有什麼不能補?袁崇煥罪名編派的那麼重,
: 也不過是流放其妻子兄弟,其餘不問。與毛文龍有親戚關係的,毛承祿是叛變被誅,
: 毛雲龍是有罪革職,和毛文龍無關。《明實錄》(崇禎二年九月戊申)也就記載「奪毛
: 文龍世廕,毛雲龍除名」而已。
: 再照《大明會典》卷七十八〈風憲官提督〉的規定,廩膳科貢等生員「曾經犯罪
: 問革,…訪出、嚴行拏問革黜」,必須本人犯刑才會被革退,本來就與其祖上無關。
: 《大明會典》卷一百十九關於武官的〈考選〉甚至還記載「帶俸武職先雖犯罪,後能
: 改過自新,父祖雖為事或脫逃,子孫能自立行止、有守有為者,並許考選管事。」武
: 職自身犯罪,或者祖上犯罪的,也都有機會被選拔為武官,相對來說毛文龍子補生員
: 入太學沒甚麼好訝異的。
: 楊鶴因為剿流賊不力被崇禎下獄、流放並死於流放地,崇禎照樣是重用其子楊嗣
: 昌來剿寇,楊嗣昌請求特赦崇禎是理都不理,楊鶴死後楊嗣昌請恤典,崇禎也不准,
: 只准復官。這方面崇禎自有分寸的,沒你想的那樣株連無辜。
: 再來是毛文龍子毛承斗,後來改名為毛珏的這個人。照朱溶《表忠錄》〈毛將軍
: 文龍傳〉的記載,「鈺年十九,補學生杭州,後入太學。」,毛文龍死時毛承斗才九
: 歲,補諸生時十九歲,已經1638-9年,入太學怕是南明以後的事,這段時期兵荒馬亂
: ,找麻煩清算的對象大概也輪不到他,明末開門延敵的生員太多。
你舉錯例子了,楊鶴是1604年甲辰科進士,楊嗣昌是1610年庚戊科進士,兩個根本
不會有任何影響,除非判亂,毛鈺不同,毛文龍死的時候他甚麼也不是,這個才會
有影響,影響在哪邊?補生員
位置在哪?大明會典卷七十八,選補生員,你完全看錯文獻了,你看的地方是老師手冊
那段是一些老師的規定,選補生員的在上面
洪武二十九年規定"為本支親屬極刑黜退者"
正統元年令生員名缺、許本處官員軍民之家、及社學俊秀無過犯子弟選補
換言之毛鈺是不能補生員的,除非他老爸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