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軍三次西征
一次打花剌子模
一次是長子西征
一次是旭烈兀西征
這有個問題 因為這樣的戰事橫跨多個語系
蒙古軍事怎麼克服語言不通的障礙呢?
語言如果不通 或者沒有當地嚮導的協助
怎麼能下決策讓散布各地的軍隊有策略的運動呢?
我們現在看地圖很清楚
但對當時的世界來說 蒙古軍的行進路線是否算是很大的冒險
因為很多路線其實蒙古人從來沒走過 對當地情勢也完全不了解
這種完全在陌生環境下進行的戰爭
有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
不知道是否有蒙古軍到底是如何克服這類困難的文章或者是討論可以參考嗎?
蒙古人下令調動各軍團,應該也是用蒙古語吧?應該不會出現語言不通的困擾。如果經確點說是佔領區統治,才應該有這個問題才對。
路線不是問題的,打下一處,找嚮導(會發財和保命)再打另一個, 就好了.
作者:
GTHO (多龍少將)
2016-03-08 10:14:00重點是蒙古大量使用附庸兵的部分指揮會有這個問題吧。自己人蒙古騎兵當然就是蒙古語,被征服地跑出賣國嚮導永遠不缺,蒙古自己的偵查更是常常比當地人更熟悉當地
整隻軍團的頭應該還是蒙古人,附傭兵再怎樣也當不了頭,只有接受命令的份。因此如果像原PO說下令給軍團,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語言不通的情形。若是軍團長下另給底下各部隊,有可能發生,不過應該都會準備好傳譯。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3-08 13:03:00〈元代的通事和譯史〉收錄在《元朝史新論》(1999)
作者:
kanako (我是香民)
2016-03-08 13:52:00突厥語族本身內部的差別很小,蒙古語跟突厥語也是同語系的前兩次西征多半在突厥人的地區活動,語言問題應該比較小對蒙古來說指揮漢人軍隊的語言問題可能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