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羅馬與迦太基之間:漢尼拔的南義戰略[1]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6-04-09 01:17:48
這篇不知道能不能釣到幾位板友......
大家好,我又來寫讀書心得了,這次要講的是Between Rome and Carthage: Southern
Italy during the Second Punic War (Cambridge, 2010),作者是Michael P. Fronda,
書名翻譯成中文就是《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第二次布匿克戰爭中的南義大利》。
我是在找迦太基的資料的時候發現這本書的,本書的主軸在研究第二次布匿克戰爭期間的
南義大利,當時漢尼拔在義大利橫行,意圖支手拆解羅馬在南義大利的軍政體系,但雖然
有部分城市倒戈,整體來說效果不如預期,最終導致漢尼拔在戰略上的失敗。
我過去看的一些比較普及性質的書籍(敘事性)通常都只點到說「羅馬和南義大利的盟約比
預期中強」這種廢話,這本書的焦點就在於破解漢尼拔戰略失敗的根本原因。
在序章之後,作者首先以四個篇章分別介紹阿普利亞、坎帕尼亞、布魯提與大希臘西部、
南盧卡尼亞與大希臘東部四個不同地區在216 BC夏天那場史詩般的坎尼會戰後的狀態。
阿普利亞
本書的第二章先講阿普利亞(Apulia)。阿普利亞是義大利半島的「鞋跟」的部分,也就是
義大利的東南部。這裡是漢尼拔在西元前216年夏季的坎尼會戰全殲羅馬野戰軍主力的鄰
近地區,或許對該戰役的心理衝擊相當深刻,但是各城鎮的倒戈與否還有更深的因素。
216年夏天,幾乎在坎尼會戰結束後的當下,普利亞當時的最大城市Arpi立刻反叛,隨之
許多城鎮也都高舉反旗,成為第二次布匿克戰爭期間南義大利倒戈浪潮的濫觴。Apri並不
是被迦太基攻陷或逼降的,相反的,Arpi是在坎尼會戰後主動與漢尼拔談判並倒戈的,當
時漢尼拔正在休整大軍,準備從薩莫奈進軍坎帕尼亞。
和Arpi一起率先倒戈的還有四座小城市,似乎也都是和迦太基人談判後主動起義的。這些
城鎮中的貴族意見並不統一,因此在宣布倒戈後仍有部分地方派系意圖倒回羅馬陣營,漢
尼拔知悉後曾處決背叛者。
作者推論Arpi等城市會倒戈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地方派系之間的鬥爭,羅馬在征服南義大利
的過程中幫助一些親羅馬的地方派系掌握市政權力,因此坎尼會戰後與羅馬有宿怨的派系
便試圖利用此一契機來扳倒既得利益者,並希望能藉此機會瓦解羅馬的霸權。
這些地方派系之所以會有倒戈的情形完全是基於自己的利益,屬於投機主義者,因此後來
戰況逆轉後也多有意圖向羅馬輸誠者,甚至是先前反羅馬最力者也曾想重回羅馬旗下──
只要羅馬能給出個好報酬。
阿普利亞地區的倒戈多少與漢尼拔的大勝和反覆擄掠有關,但該地區的農業型態地廣人稀
,即使漢尼拔在部分城鎮的郊區燒殺擄掠也很難造成決定性的壓迫,並且許多城鎮受到的
殘害較倒戈者更甚卻也未起義,足見地方派系的鬥爭才是此一區域的主要因素。
同樣在阿普利亞,Canusium和Teanum Apulum兩座城市堅持抵抗,前者是距離坎尼最近的
城市,曾庇護了坎尼會戰中倖存的羅馬軍殘部(儘管被描述為心不甘情不願的),後者則曾
遭到漢尼拔的郊區大屠殺報復,但兩者都未因此歸降。
各城市的立場也與城內的文化與歷史變遷有關。Arpi早年是南義首屈一指的大城,並很早
就歸順羅馬,但在羅馬的霸權下頗不得志,被羅馬設置的拉丁殖民地四面封鎖,無法持續
擴展甚至蒙受損害,埋下叛變的遠因。
Venusia和Luceria原本就是羅馬南擴時建立的拉丁殖民地,向心力較強,但即使在拉丁城
鎮中他們也是羅馬最鐵桿的盟友;Canusium和Teanum Apulum則屬於薩莫奈城鎮,與阿普
利亞文明有世仇,並且長年競爭地域上的主導權,他們在羅馬體系下屬於受益者,所以可
能在Apri倒戈後堅持留在羅馬陣營。
坎帕尼亞
第三章是坎帕尼亞(Campania),義大利半島西南側的「腳背」。
與阿普利亞城市的投懷送抱不同,漢尼拔在此地嘔心瀝血的展開戰略攻勢,而且阿普利亞
的倒戈城市頂多算是羅馬的加盟店,漢尼拔在坎帕尼亞爭取到的盟友卻享有無投票公民權
,意義非凡。
為了迎擊漢尼拔的戰略,羅馬長期在坎帕尼亞部署四到六個軍團的野戰軍,只為了遏止漢
尼拔的進攻。漢尼拔最終未能自坎帕尼亞進軍拉齊奧,但這並不全然是因為羅馬的軍力阻
撓,有些城市如Nuceria和Acerrae寧願被漢尼拔屠城也不願歸順,同樣造成漢尼拔的困擾

坎帕尼亞的最大城市是卡普阿(Capua),漢尼拔爭取到這座大城的叛變是一大勝利,但如
同阿普利亞的Apri,在卡普阿的成功正是漢尼拔在坎帕尼亞最大的失敗,因為卡普阿的世
仇城鎮從此堅定支持羅馬。
根據李維(Livy)的描繪,卡普阿其實很早就有謀劃起義,不論這是否為事實,卡普阿確實
對羅馬欠缺向心力,並在坎尼會戰後如Apri那般急速倒向迦太基,在漢尼拔率軍施壓後立
刻倒戈。
坎帕尼亞和阿普利亞不同,城市和郊區的關係很緊密,屬於城鎮的密集區,漢尼拔的擄掠
可以對城內的居民造成立即性的衝擊。不過,這個因素並非決定性,因為很多城鎮仍拒絕
投降。
卡普阿欠缺向心力的主因在於卡普阿和Arpi一樣屬於羅馬霸權的受害者,他們握有無投票
公民權,軍事負擔卻比完全沒有公民權的同盟城市更重,不能投票的公民權好處有限,卻
限制了卡普阿的發展和自由。更重要的是,羅馬在坎尼會戰前再次向卡普阿索要人質,激
怒了卡普阿的公民。
卡普阿在起義時得到漢尼拔的當面允諾,要──套用正在競選美國總統的川普的語句──
「讓卡普阿再次變得偉大」,漢尼拔承諾要讓卡普阿成為南義大利的霸主,因而穩固了卡
普阿的倒戈決心。
由於卡普阿想要爭取的是自身的壯大,他們並未被動的支持漢尼拔,反而多次主動向周邊
未倒戈的城鎮發動攻略,而與卡普阿有宿怨的那不勒斯(Naples)、Nola、Cumae、Acerrae
和Nuceria諸城則因卡普阿的叛變而更堅定了抵抗的決心,與阿普利亞地區的狀況頗為雷
同。
布魯提與大希臘西部
布魯提(Bruttium)現在叫做卡拉布里亞(Calabria),是義大利半島西南部的「腳尖」的部
分,而大希臘(Magna Graecia)則泛指南義大利的足弓和西西里島。
漢尼拔在坎尼會戰後先在阿普利亞逗留了一些時日,然後途經薩莫奈前往坎帕尼亞,途中
他曾讓弟弟Mago前往布魯提,Mago不久即自海路返回迦太基報訊,布魯提交由Hanno負責
,後者直到坎尼會戰的一個月後才抵達布魯提。
布魯提的城市有很多都迅速起義,但是也有部分抵抗了很久,這主要是基於此一地區的城
鎮間特別複雜的恩怨情仇,又一次導致了不同派系的對立,使漢尼拔很難輕易贏得所有人
的支持。
大希臘正如其名,是早期希臘人在義大利南部的殖民地,羅馬比較晚才將此地納入勢力範
圍(皮洛士戰爭),所以各城市響應漢尼拔並不讓人意外,但是這些殖民地中的沿海文明與
較內陸的城市長期競爭,而各城市在羅馬霸權下的利弊得失也有所不同,導致各城市內部
的爭論有不同的結論。
布魯提內陸區的Petelia和Consentia兩座城市就是在坎尼會戰後繼續支持羅馬,即使羅馬
後來無力派遣援軍也都死守良久,前者被漢尼拔圍攻十一個月才投降,而後者則是在前者
淪陷後才向漢尼拔歸順。
作者推論Petelia和羅馬本城的關係很緊密,反而對布魯提的其他城市冷漠,所以才會抵
抗很久;Consentia相對來說是騎牆派,戰爭期間來回倒戈了好幾次。這兩座城的立場轉
換後迦太基開始向沿海攻略,但進度緩慢且始終無法奪下Rhegion這座要衝,導致布魯提
地區的戰略挫敗。
Rhegion只是布魯提沿海唯一沒陷落的城市,其他城鎮如Locri也都抵抗很久,這些城市有
著相當的希臘化認同,但漢尼拔是迦太基人,與大希臘的城邦曾有宿怨,而且當敵對城市
陸續起義後他們就更加不打算倒戈了。
無論如何,這些希臘化城市畢竟也仍有部分派系與羅馬交惡,漢尼拔於是善用外交手腕,
像過去的皮洛士那樣允諾各城市高度的自主,並且靠奇襲俘虜部分市民當作人質,最後終
於使Locri與漢尼拔簽訂了軍事同盟,雙方名義上平等,Locri還有外交與內政的自主權。
Locri的起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對羅馬霸權不滿,屬於羅馬治下的受害者,不過Locri
在被迦太基圍攻前當權者是親羅馬派,所以一開始頗顯遲疑,城市向漢尼拔投誠時親羅馬
派和羅馬在布魯提唯一的駐軍都逃往Rhegion,而反羅馬派則在趁機奪權後意圖重振Locri
在布魯提的霸權。
Croton是另一座布魯提地區的大城,該城一開始並未起義,並曾遭到已倒戈的布魯提城市
圍攻,城區被攻陷後許多人退守堡壘。布魯提聯軍未能攻陷堡壘,因此呼叫來迦太基部隊
增援,雙方隨後展開談判,但是Croton的一部分貴族不願意向布魯提人或迦太基歸降,最
後是剛與迦太基同盟的Locri收編了該城。
Croton是一個特殊的案例,該城市早已失去地域霸權並且也對爭霸沒有興趣,但又不願看
到自己的庇護者鞭長莫及,所以漢尼拔和布魯提人的承諾沒有吸引力,最終其背景因素使
其投向地方上的強權Locri,而不是轉向迦太基、布魯提人或堅守羅馬陣營。
布魯提地區唯一不肯起義的Rhegion是羅馬的鐵桿盟友,他們在歷史上其實不那麼忠貞,
在皮洛士戰爭中也因謀反曾遭到羅馬的處分,但是他們和布魯提人(Bruttians,布魯提內
陸)、盧卡尼亞人(Lucanians,布魯提沿海)都長期交惡,所以在漢尼拔終於走到他們面前
時堅決不肯倒戈。
漢尼拔對Rhegion軟硬兼施,軍事手段與外交手段並用,但是希臘化的Rhegion仇人眾多,
所以漢尼拔拉攏越多鄰近的城鎮(全部的布魯提城市和兩大沿海希臘化城市,再加上西西
里島上的敘拉古),Rhegion反而越堅持抵抗。
整體來說,雖然布魯提被預期是最容易爆發倒戈的地方,很多城市一開始卻堅守羅馬陣營
,迫使漢尼拔派遣Hanno領兵去一一逼降,而且最終也未能奪下全部城鎮,算是漢尼拔的
失算。
南盧卡尼亞與大希臘東部
第五章的南盧卡尼亞(Southern Lucania)是現在的巴斯利卡塔(Basilicata),夾在前面的
三個區塊之間,在屬性上則與布魯提一樣是大希臘地區。
南盧卡尼亞的最大城市是Taras(現在的塔蘭托),該城是地域上的強權,並曾長期與羅馬
衝突,其叛變並不讓人意外,但是Taras、Thurii、Metapontion和Heraclea卻都得等到
Locri和Croton起義的兩年後才加入起義行列,而大希臘地區還有Rhegion和Naples這兩座
城市始終拒絕倒戈。
Taras太慢回應漢尼拔的壓力,當漢尼拔終於掌控Taras的市區時戰局已經到達轉捩點,雖
然Taras帶動了一波叛變潮,兩年後卡普阿就被羅馬克復,戰況的平衡被打破。Taras的倒
戈還有一點值得研究,那就是與之敵對的Thurii竟然也很快加入倒戈,與上述的其他案例
不同。
作者先反駁了早期的經濟論點,他認為Taras並非基於商貿路線或護航負擔而留在羅馬陣
營,因為羅馬治下的Taras被要求承擔相當多的軍事責任,並且被布林迪西(Brundisium)
的奪取貿易優先權。
那麼又是地方派系的衝突嗎?Taras確實也對周邊的其他勢力(布魯提人、盧卡尼亞人)反
感,但衝突並不嚴重,而且雖然周邊有不少城鎮迅速倒戈,卻也有些盧卡尼亞城鎮和梅薩
比人(Messapians)維持在羅馬陣營。
盧卡尼亞人在羅馬霸權下不能向沿海擴張,因此於漢尼拔出現後出現相當高的反羅馬熱潮
,但比較南部的盧卡尼亞城鎮(比較靠近Taras)則較晚起義,這些盧卡尼亞城鎮以及Taras
本身的遲疑其實可能是基於羅馬在此地的大隊駐軍。
和其他城鎮不同,Taras從開戰時就長期駐紮著一個羅馬軍團(或者,軍團級),並且被夾
在布林迪西和Venusia兩個拉丁殖民地之間,羅馬在阿普利亞和薩蘭托半島的戰略優勢和
積極防衛更使Taras深陷監控,事實上就在坎尼的大敗後羅馬還緊急調動海陸兩方的兵力
到Taras周邊警備,也正是因為這些部隊的警備,馬其頓的外交使節一開始無法上岸。
塔蘭托也和其他部分城市一樣,有人質被羅馬握在手中,這多少也阻止了他們迅速叛變。
無論如何,到了214/213 BC,漢尼拔在坎帕尼亞的挫敗(他搶不到港口)以及他與馬其頓在
前一年的同盟使他轉進東南,希望在南方奪得一個大港來接應迦太基或馬其頓的援軍,
Taras也在同時開始由反羅馬派掌權。
(馬其頓的外交官沒辦法從布林迪西或Taras上岸,只好繞到Locri)
漢尼拔隨後向薩蘭托半島進軍,他在當地逐步壓制羅馬軍隊,並且羅馬人也在得知馬其頓
的動向後被迫調兵東去,這些戰況都使Taras在沉重的軍事與經濟負擔下萌生的反羅馬情
緒開始發酵。
然而最關鍵的還是在於羅馬突然處決了Taras的人質,其原因似乎是有人告發人質意圖逃
亡,並賄賂衛兵將人質處死。人質死亡的消息在Taras造成激烈回響,也使羅馬失去了最
後的籌碼。
Taras的反羅馬派最後終於將迦太基軍隊帶入城中,但羅馬駐軍與親羅馬派貴族仍堅守堡
壘並從鄰近地區增援,並成功擊退了漢尼拔的初步進攻。雖然漢尼拔無法奪下堡壘有負面
影響,羅馬將Metapontion的駐軍調走卻使該城也爆發叛亂,Heraclea也隨後跟進。
Metapontion的反羅馬情緒與前述的許多城鎮一樣,是一種失去昔日地位的報復情緒,並
受漢尼拔的解放宣言鼓動;Heraclea則是小城且與羅馬較友善,但當Taras起義後,他們
首當其衝,被迫向漢尼拔輸誠以免遭攻陷。
Thurii的反叛則很有趣,他們和Taras是世仇(Thurii是雅典的殖民地,Taras是斯巴達的
殖民地),雙方的人質同時在羅馬被處決,但Thurii一開始並未起義,還奉命派一支艦隊
向Taras堡壘內的羅馬軍運送補給,在此過程中遭Taras的親羅馬派攻擊而有多人被俘,最
後終於在軍事壓力下起義。
Taras:親羅馬、反羅馬各半,和Thurii有仇,和Heraclea位置很近。
Thurii:親羅馬、反羅馬各半,和Taras有仇。
Metapontion:反羅馬居多,和Heraclea有仇。
Heraclea:親羅馬居多,和Metapontion有仇,和Taras位置很近。
Thurii的案例顯示,雖然在其他案例中地方派系之間的衝突很重要,當鄰近的情勢急轉直
下,派系衝突可以被絕對的軍事與政治壓力所突破。Thruii也有羅馬駐軍,並且對於起義
頗有疑慮,但最後終於被迫向迦太基投誠,親羅馬派和羅馬駐軍於是倉促撤離。
在四個區域中,南盧卡尼亞可能是迦太基斬獲最多的地方,此一區域除了羅馬重兵死守的
拉丁城市布林迪西外全部倒戈,但Taras的堡壘內仍有羅馬軍隊頑抗,而堡壘控制著Taras
的碼頭,也就是到頭來漢尼拔依然沒辦法用Taras的港口來運輸部隊。
更重要的是Taras實在太晚倒戈了,坎尼會戰已經過了三年,最佳時機已過。
羅馬人的戰略反攻
從第二章到第五章,作者已經大致描述了影響漢尼拔戰略的因素與四大區域的主要案例,
到了本書的第六章,作者開始講羅馬如何逐步收復南義大利。
從216 BC的坎尼會戰後,漢尼拔在214 BC達到顛峰,但隨後戰況開始逆轉,雖然212 BC的
時候Thurii倒戈,情勢已經每況愈下,Taras在209 BC被收復,207 BC後迦太基於西班牙
被擊敗,漢尼拔也漸顯頹勢,Locri和Thurii在205和204 BC被攻克,漢尼拔最後於203 BC
黯然撤離義大利。
在漢尼拔戰略的高峰點(212 BC),羅馬失去了超過四成的同盟者(非公民)和大部分的夥友
(次等公民),也就是漢尼拔從羅馬奪取了超過二十萬男丁的人力資源,但這樣的戰果反而
成為他的絆腳石而不是踏腳石──他既沒有爭取到壓倒性的支持,也開始被同盟的求援所
牽制。
即使跌到谷底,羅馬依然能動員超過二十萬的男丁,無論其尚未叛變的盟友是否積極貢獻
兵力。在坎尼會戰後羅馬立刻組織兩萬五千人,包含兩個由原奴隸和罪犯組成的軍團;從
214到206 BC,羅馬每年都保持至少二十個軍團,帳面上共九萬正規步騎兵、輔助兵未計
,現代學者保守估計實額有七萬人。
李維(Livy)描述209 BC的時候,三十個拉丁殖民地中有十二個因為缺乏人力與軍費而拒絕
向羅馬提供兵力,從羅馬當局的驚訝來看這代表「直到209 BC前他們都一直在提供兵力」
!更可怕的是另外十八個拉丁殖民地竟然湊出額外的兵力來補上那些缺額!
面對高達二十萬的羅馬總兵力,漢尼拔的窘境是很明顯的,自從特雷比亞河後加入的一萬
四千名高盧兵,他就沒有得到過大規模的外來增援,儘管他的確在義大利徵募了一定數量
的盟軍,主要來自於布魯提,但其數量並不高。
羅馬用好幾支野戰軍去多方牽制漢尼拔,更向倒戈的城鎮進行針對性的施壓,而漢尼拔的
兵力不但持續流失,更被迫分兵防衛和監控各地的同盟城市,根本難以突破戰局。
如作者在前幾章所述,南義大利的不同地區的情況各有不同,因此忠誠與倒戈的城鎮如棋
盤般錯綜複雜,羅馬在坎尼會戰後第一時間投入的大量兵力有效穩固了尚存的盟友,並能
夠集中兵力與資源進行多樣化的作戰;相對的,漢尼拔幾乎只能被動的在各區域來回救火
,遑論反擊。
從214到212 BC,漢尼拔在爭取Taras和保衛卡普阿之間掙扎,他在坎帕尼亞的戰略防禦多
少拖延了他在塔蘭托的攻勢;在209 BC,羅馬同時向相隔頗遠的阿普利亞、Caulonia和
Taras三座城市進攻,從而攻陷了Taras。到207 BC的時候,漢尼拔終於開始考慮捨棄布魯
提地區以外的盟友,他已筋疲力竭。
是否要在各地分兵駐紮迦太基部隊是一個難題,分開部隊會削弱漢尼拔的主力,並且可能
會和同盟城鎮發生摩擦,但是不分兵駐守的話這些城鎮的立場可能會搖擺,並且未必有能
力抵擋羅馬的反攻。
南義大利的地方派系關係之複雜,以及倒戈城市各謀己利的行為,導致漢尼拔爭取到的多
是中看不中用的盟友,這些盟友會要求漢尼拔實現承諾、優先幫他們擊敗鄰近的對手,從
而破壞漢尼拔的整體戰略,但他們並不會提供漢尼拔多少額外的幫助,一旦戰局惡化就會
考慮返回羅馬陣營。
不如說漢尼拔能支撐那麼久,完全無愧於他在歷史上的威名,十足是一個戰史上的奇蹟。
他必須保護同盟、幫同盟擴張領土、爭取新的同盟、攻陷堅持抵抗者、威嚇或鎮壓背叛的
同盟,這麼多的工作卻只有那麼點持續減少的人力。
在坎尼會戰後的坎帕尼亞,羅馬的兵力如下:
216 BC 六個軍團(含兩個志願者,也就是奴隸和罪犯)
215 BC 六個軍團(含兩個志願者)
214 BC 四個軍團(兩個志願者軍團移去阿普利亞)
213 BC 兩個軍團(主戰場在遙遠的Taras)
坎帕尼亞作為南義四大戰區中最重要的一個,羅馬部署最少兩個軍團,兩個軍團對漢尼拔
的主力來說很少,但是漢尼拔不在的時候則顯得非常多。
坎尼會戰後的最初幾個月內,獨裁者M. Iunius Pera就帶著兩萬五千人(含八千新兵)挺進
Casilinum,在坎尼蒙受慘敗的C. Terentius Varro則把殘部14,500人交給裁判官M.
Claudius Marcellus帶去坎帕尼亞南部的Nola和Suessula附近。
也就是說,即使漢尼拔在坎尼一口氣殺死了那麼多的羅馬士兵,羅馬依然可以在坎帕尼亞
北部部署堅強的防線,同時封鎖坎帕尼亞南部的兩條主要道路,當漢尼拔後來攻陷了
Casilinum,羅馬的回應是部署更多的兵力來穩定同盟城市的軍心並抵禦迦太基的攻勢。
在215 BC,費邊(Q. Fabius Maximus)在Puteoli佈防時駐紮了六千人;到了212 BC羅馬圍
攻卡普阿的時候,羅馬投入了三支野戰軍,完全是用兵力去輾壓。
漢尼拔不但沒有兵力優勢,還被迫去幫助卡普阿,後者在216 BC起義後就一直立場搖擺不
定,並在215/214 BC持續呼叫漢尼拔來幫忙他們攻略周邊地區。當羅馬發動政治作戰後(
善待人質、提供優惠條件),許多卡普阿貴族就叛逃了。
由於在坎帕尼亞的作戰過於僵持,漢尼拔開始把注意力轉到塔蘭托,但這樣的行為很快就
讓卡普阿飽受羅馬攻擊,使其開始軍心動搖,更甚者羅馬還向阿普利亞和盧卡尼亞持續進
攻,牽制漢尼拔的主力難以返回卡普阿周邊。
卡普阿的結局是被羅馬重兵包圍,漢尼拔雖曾返回卡普阿城外卻未能解圍,他甚至曾向羅
馬進軍以圖圍魏救趙,但羅馬人毫無反應,卡普阿最後終於投降,周邊的其他城市很多也
都迅速重新歸順羅馬。
阿普利亞比坎帕尼亞更慘,Arpi起義後只支撐了兩年就被羅馬收復(卡普阿撐了四年),儘
管漢尼拔在那裏留下了一支龐大的駐軍。羅馬先從附近的小城著手,最後以四個軍團發動
戰略攻勢,Arpi未戰先降,迦太基駐軍五千全無用處,阿普利亞的情勢開始崩壞。
漢尼拔後來曾在阿普利亞繼續征戰數回,但殘局難挽。
在南盧卡尼亞,Taras是漢尼拔的軟肋,此地的堡壘和港口仍握在羅馬人手中,漢尼拔只
奪下市區。由於駐軍頗多,堡壘難以攻陷,漢尼拔於是決定以圍困來迫使堡壘投降,但羅
馬的海軍佔了優勢,結果最後塔蘭托和迦太基竟遲遲無法讓堡壘缺糧,反而是塔蘭托遭到
羅馬的戰略封鎖。
Taras最後遭羅馬強攻得手,城內的守軍有背叛的嫌疑。其他的許多城鎮我就不一一細講
了,基本上都差不多,都是在漢尼拔救援不及的狀況下被羅馬逼降或攻陷。
所以,漢尼拔應該怎麼做呢?
附帶問一下,有沒有推薦的關於迦太基的書?
作者: neuralandre (七彩喇叭手)   2016-04-09 01:41:00
坎尼會戰後聽部下的話直接進攻羅馬城 也許戰況改觀
作者: GTHO (多龍少將)   2016-04-09 05:50:00
推有趣,重點是勝利並沒有帶來穩定獲利吧
作者: taiwanvictor (晟宇)   2016-04-09 09:32:00
最近廣場出版的波利比烏斯《歷史:羅馬帝國的崛起》第二版出爐,但還是只有節錄(希臘化世界很少),不過倒是保留了加太基史料。然而小弟只讀過一次,對背景不熟悉,還不能置喙啊!至於李維的書則有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的中譯本,也是節錄,軍事部分很少(畢竟是給法政學生用的……)小弟倒是有個疑問,坎尼會戰後的羅馬軍團數量是不是有刻意增加?而且連冬季也有軍事行動嗎?因為我對羅馬軍團的印象還停留在兩個執政官各率領兩個軍團的情況,而且冬季和希臘人一樣少打仗……
作者: fatisuya (伊達楓)   2016-04-09 09:40:00
看的懂英文真好
作者: BillHuang (能登かわいいよ能登)   2016-04-09 18:21:00
我都看羅馬人的故事ww
作者: fatisuya (伊達楓)   2016-04-11 12:20:00
大陸今年會出一本《迦太基必須亡》(暫定)你可以關注,我肯定會買,三民好像有英文版。
作者: dfgtyu0000 (備用草)   2016-04-11 16:26:00
卡普啊是不是斯巴達克斯那個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