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拔的最佳解?
我覺得整本書最精華的就是第七章的結論了,作者在結論中花了一節在討論一個上千年來
的老問題:
漢尼拔到底要怎麼做才對?
這裡先不討論漢尼拔不要對羅馬宣戰或不要從阿爾卑斯山進攻這種前提,作者聚焦的是漢
尼拔在初步得勝後,應該要怎樣才能在戰略上有更大的斬獲。
古羅馬的李維就暗示過漢尼拔應該在大勝後直攻羅馬城,但作者認為既然漢尼拔的戰略以
分離各地城市為主,直搗羅馬顯然不在他的選項內,且此一作戰其實也很冒險。
相對的,作者認為可以研究伊特魯里亞(Etruria)和翁布里亞(Umbria)。
史實中漢尼拔並沒有在義大利中北部苦心經營,因此收穫很少。考慮到各種跡象與歷史演
變,伊特魯里亞的伊特拉斯坎人和翁布里亞的薩莫奈人都很可能是漢尼拔的潛在盟友,如
果投注資源,他們可能會是有利的同盟。
如果漢尼拔在坎尼會戰後不是往西走,而是往北走,那他會碰上的是一大批史實中不在主
要戰場的民族與城市,他們之中不乏受羅馬壓迫者,漢尼拔可以爭取他們的倒戈與支持。
誠然,往北走的話漢尼拔未必可以爭取到坎帕尼亞的卡普阿等城鎮的支持,但史實上卡普
阿根本是拖油瓶,並無太大助益,而阿普利亞則依然會在坎尼會戰後迅速爆發起義,布魯
提也依然會在迦太基分遣隊的號召下展開戰局。
在這樣的情景下,漢尼拔的戰線會從史實中的Apri─卡普阿東西連線變成義大利半島東南
側的南北線。由於坎尼會戰後要漢尼拔北進到伊特魯里亞和翁布里亞實顯困難,他大概會
受困於義大利中部的戰局中,與史實差距不大。
但,如果坎尼會戰不發生在坎尼呢?
在215 BC的特拉斯美諾湖戰役後,漢尼拔一路南下,再也沒回到伊特魯里亞,這可能是因
為他當時發現沒能贏得伊特拉斯坎人的叛變,羅馬對同盟的掌握程度超乎他的想像。
作者建議,或許,漢尼拔應該在215 BC的下半年繼續留在伊特魯里亞,並且不要過分向各
城市施壓,讓自己看起來既強大又穩重。同時,留在伊特魯里亞的話他距離羅馬只有幾天
路程,在這樣的壓力下羅馬不太可能採納費邊戰略,並且即使費邊仍能維持獨裁者地位,
他應會在216 BC展開大規模的戰略攻勢。
於是,我們得到一個「發生在伊特拉斯坎的坎尼會戰」,在距離羅馬這麼近的地區連續取
得兩次決定性的大勝(特拉斯美諾湖是第一次),伊特魯里亞幾乎肯定能被引發倒戈潮,正
如史實中的阿普利亞那般,並且漢尼拔可以立刻兵臨羅馬城下,讓羅馬陷入大恐慌,搞不
好戰爭就此結束。
更甚者,由於我們預期會在伊特魯里亞決戰,羅馬當不會把重兵部署於中南部,漢尼拔可
以在取勝後按照史實的路線繞半島東側往南走,沿途徵募盟友,最後使羅馬面對分散於南
北各地的起義。
確實,伊特魯里亞未必會很快就大規模起義,並且一樣會受地方派系的衝突所限制,但分
散且較史實更多的起義應該可以讓漢尼拔在戰略上的處境較史實為佳,有更大的機會擊破
羅馬體系。
其實,李維筆下的迦太基騎兵軍官Maharbal就曾說過漢尼拔的失敗不始自坎尼以後,而在
特拉斯美諾湖之時,作者似乎暗示著古代就有類似的思維。
另一個路線
作者提出的最後一個方向是在史實中的坎尼會戰後立刻強攻Canusium,當時城內有著坎尼
軍團(坎尼會戰的羅馬軍殘部),如果漢尼拔可以得手,那他不但又能消滅一萬名羅馬士兵
,攻佔一個史實中羅馬的堅定盟友,更可能擊斃或俘虜會戰中倖免的羅馬執政官C.
Terentius Varro。
在最保守的估計下,羅馬若失去坎尼會戰中幾乎所有的兵力,並同時折損全部兩名執政官
,其聲望必然迅速下跌。作者認為倘若此一作戰成功而羅馬依然拒絕承認戰敗,漢尼拔應
當要往南進攻Taras,把羅馬和坎帕尼亞留到後面再說。
Taras在214 BC周邊有大量的羅馬軍隊壓制不滿,因此此舉稍有冒險,但史實中塔蘭托早
在214 BC就已經有反羅馬的聲浪,若漢尼拔能在羅馬的重兵面前繼續逼近,反而能證明羅
馬的無力,Taras有很大的機會起義,隨之塔蘭托將與史實中的216 BC一樣處處烽火。
Thurii可能會和史實一樣不輕易轉換陣營,但漢尼拔應該要盡快向阿普利亞和布魯提出兵
,把戰火遍布開來,使保持忠誠的城市被孤立,並以主力向還未起義者施壓。
據作者估算,按照此一策略,漢尼拔在215 BC的時候便能在義大利南部締造打成一片的起
義城市,接下來就要重點進攻史實裡造成極大困擾的那些據點,比如說可能倒戈的Thurii
和頑強的Rhegion。如果能打下Rhegion,則墨西拿海峽將落入迦太基的監控下,羅馬會較
難威脅布魯提地區和西西里島。
如果敘拉古和史實一樣決定與迦太基同盟,Rhegion的易手可能會使西西里島的戰況翻盤
;又,即使Thurii和Rhegion急切難下,漢尼拔將主力南移依然可以使迦太基陣營在南方
大致拉出完整的陣線,可以互為犄角。
作者也考慮到漢尼拔主力南進可能會喪失北方的機會,Taras的堡壘問題依然可能存在,
而那些羅馬的鐵桿盟友也依然可能會抵抗很並召喚羅馬援軍。此外,在南義大利組成線式
陣線會讓南義大利看起來很像迦太基的附庸,從而遭到羅馬的政治作戰攻擊。
然而,想盡辦法在南方構築戰線有一個好處:只要能夠取得良好的軍港、橋頭堡和前進基
地,漢尼拔就有比較大的機會召喚迦太基盟軍或馬其頓盟軍,這是他史實中未能做到的。
不要忘記215 BC的盟約要求馬其頓滿足迦太基的求助,倘若漢尼拔在南方站穩腳步並伸出
橄欖枝,馬其頓大軍有可能迅速抵達。
即使馬其頓未能立即回應漢尼拔,此一威脅仍將使羅馬向希臘地區投注比史實中更多的資
源以抗擊馬其頓,甚至羅馬可能會害怕迦太基與馬其頓會師,從而捨棄費邊戰略與漢尼拔
盡快決戰,落入漢尼拔的下懷。
漢尼拔戰略的願景與困難
作者提到他的這三個構想(坎尼後往北走、北部坎尼、坎尼後強攻)都仍然有著嚴峻的戰略
風險,也都無法保證戰爭的勝利。
他的前兩個戰略著重於把戰火往北擴散,其中作者本人比較偏好在特拉斯美諾湖戰役後留
在北部的第二選項,不過這個選項要成功,漢尼拔必須在伊特魯里亞打出一場媲美坎尼會
戰的大勝,然後成功往東南突破,否則戰略依然會僵持。
如果漢尼拔想打一場長期的消耗戰,那第三選項的南進會是個比較適合的決定,因為他必
須在南方打出突破口,才能召喚母國或盟友的海外援軍。
無論如何,根本問題不變,漢尼拔爭取義大利盟友時還是得面對複雜的地方派系情節與各
城鎮利益的滿足,而在長期作戰中羅馬的金手指兵力和金手指補給也依然會持續施壓。漢
尼拔要比史實中有更好的結果,可能會需要把資源投注在關鍵的單一地區,並需要犧牲其
他較不重要的部分,有捨才有得。
最後,作者表示這些只是很娛樂性的意見,不需要太過深入的去研究各種方案的可行性,
反而應該要理解他提出這些假設的目的是為了凸顯出漢尼拔面對的困境是如何艱鉅。
其他
作者在結論中還稍微整理了前面提過的論點,像是地方派系啦、羅馬的政治作戰啦,以及
打敗漢尼拔之前與之後羅馬都是怎麼凝聚同盟的向心力的(軍事共同體),不過我覺得想要
更深入的理解應該要找原書來看,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的。
漢尼拔的戰略不應被視為徹底的失敗,他其實成功了一部分,只不過在局部成功的同時卻
出現了他沒有預期的其他戰略困境;同時,漢尼拔的作戰某方面來說其實是幫羅馬鋪平了
通往地中海霸權的道路,因為在激戰中羅馬壓倒了半島上大多數的地方派系,要直到百多
年後才有社會結構性的問題引發的同盟者戰爭(91-88 BC)。
漢尼拔曾被譽為戰略之父,後來又被不少人評為一名戰略失敗的的戰略之父,看完本書後
,我認為他的失敗很難歸咎於其戰略執行的謬誤,實在是環境太過困難,戰略設計時並未
想到效果不如預期且有太多副作用,而且他的作戰也確實造成了羅馬史無前例的危機,他
被稱為戰略之父當無謬讚。
附註:我的心得在布魯提的部分可能有誤,我還沒有看很懂各派系的文化背景與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