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古典時期的希臘,三槳座戰船(trireme)是海軍的主力船隻,曾經在波希戰爭和伯羅奔
尼撒戰爭中大展身手,但是到了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地中海各國的戰艦卻有持續增大的趨
勢,甚至出現了托勒密四世傳說中的四十槳座戰艦(tessarakonteres),而第一次布匿克
戰爭中羅馬與迦太基的海軍主力也早已變成五槳座戰艦(quinquereme)。
究竟希臘化時期為何會有這樣的大艦巨砲呢?過去早有一些學者提出不同的理論,有些人
認為接舷和砲擊在古典時代末期逐漸取代了衝撞的戰術,這些高大的戰艦甲板較高、乘載
人數較多,所以戰力遠高於過往的輕型戰船,建造這樣的大船也能用於展示國力。
William M. Murray的The Age of Titan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Hellenistic Navies (Oxford, 2012) 書名很誤導人,本書其實並不是在談希臘化時期的
各國海軍沿革、組織或戰略,而是在探討希臘化時期的大型戰艦究竟為何會蔚為潮流,並
且最後為何會在羅馬帝國初期迅速衰退,對古代大船的興衰有很新穎的理解。
背景
Murray從三槳座戰艦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後期的演變開始講,當時雅典享有優越的海事能力
,在艦隊戰術上通常以滲透突破和迂迴這兩招痛擊敵方船隻的側舷,但也曾以正面衝撞的
策略來嚇阻對手。
雅典海軍一開始只是用玉石同焚的正面衝擊戰術來嚇走對手,斯巴達的艦隊就曾被嚇得向
後退卻,但是雅典的勁敵科林斯則有更進一步的發展,科林斯海軍將船首的構造縮短並加
強防護力,此使他們的戰艦在正面衝撞中更具優勢。
正面衝撞並不是兩方真的呈垂直線以船首對撞,當時的槳帆戰艦通常會選擇去破壞船首側
邊的錨架或舷外浮木,但即使如此也需要承受極大的衝擊力,並且很容易導致兩方船隻的
毀損,所以加強船艏強度是取得優勢的前提。
然而,正面衝撞並不是一種在開闊海面上很管用的戰術,正常的作戰方法應該是想辦法滲
透過敵方的陣列或從側面迂迴,這樣才能猛擊敵方船隻比較脆弱的側舷和船尾,正面衝撞
最適合的場景其實是在狹窄的港灣之內,科林斯也確實是在這種狀況下用強化船首擊敗雅
典海軍。
伯羅奔尼撒戰爭後期,雅典曾派遣大規模的遠征軍到西西里島,結果在遠征期間與西西里
島的強權敘拉古爆發大戰,雅典軍試圖圍攻敘拉古,與雅典敵對但剛休戰的伯羅奔尼撒同
盟也緊急派人前往援助敘拉古進行防衛。
得知科林斯先前曾憑藉強化的船首挫敗雅典海軍之後,敘拉古也做了類似的戰艦改良,他
們還運用了很多其他的方法來殲滅雅典遠征艦隊,比如說發射火箭和放火船,派小船去進
行集中攻擊,還以浮橋來把雅典人封鎖在港灣內,最後終於殲滅雅典遠征艦隊。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後,西西里島的激戰主要發生在迦太基與敘拉古之間,雙方在多次
的戰爭中踏出了大艦巨砲的第一步──他們發明了四槳座和五槳座的戰艦,雖然一開始數
量可能不太多,屬於實驗性質。
在此同時,敘拉古也開始研發輕型的弩砲,但是儘管早期學者認為這與大型的戰艦有關,
實際上並沒有證據顯示他們當時有把弩砲裝在甲板上,要裝上海軍得等到更晚期,亞歷山
大和繼業者的時候。
在東地中海,大型戰艦的發展與古馬其頓有關,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大帝發展馬其頓海軍
的主要目的其實是攻略沿海的城市,為了達到此一目標,他們需要能夠壓制港口甚至自海
上強攻碼頭的強大艦隊,而在這種任務中大型的戰艦比三槳座戰艦更能勝任。
西元前332年的泰爾圍城戰是古馬其頓海軍經過數十年發展的集大成之作,此前腓力二世
和亞歷山大已經進攻了多個沿海城鎮,勝負參半,所以在進攻泰爾的時候亞歷山大手裡有
著一支經驗豐富且亟欲證明自身價值的工程師。
泰爾淪陷後,亞歷山大鮮有運用海軍的需求,但他死後繼業者於東地中海激戰,其中德米
特里以大艦巨砲震懾各方,他曾在薩拉米斯大敗托勒密海軍,也曾圍攻羅德島未果,將亞
歷山大海軍攻港的技術發展到極限,相對的羅德島則將港口防禦的技術發展到極限。
書中也曾提到布匿克戰爭以及地中海槳帆船的戰術,並認為不能簡單推論說羅馬海軍是完
全以接舷戰當作目標,因為撞角、投射和接舷是互相關聯的戰鬥方法。
論述
Murray在書中整理了很多考古挖出來的撞角、彈藥,以及當時文獻中描述的各種資料,他
認為希臘化時期的大艦巨砲主要是用於「港口攻防」,而不是傳統認為的艦隊決戰。
德米特里在死前向安納托利亞遠征時曾部署的大船,以及其他繼業者如利西馬科斯和托勒
密海軍曾建造的巨艦,這些都是特化於攻擊港口和船塢的兵器,而不是遠洋海戰的決戰用
戰艦。
港口一般來說是一座城池防衛較弱之處,但是守軍還是可以在港口內外部署各種防衛設施
,因此艦隊要將其攻陷就必須有相當程度──有時甚至與陸軍相當──的戰術兵器,比如
說各種投石機、弩砲、雲梯、攻城車和攻城塔,但這些大型兵器會需要穩固的重心,因此
需要建造大船艦來裝載。
然而,這種主要用於攻擊港口的大型戰艦在艦隊決戰時表現並不甚佳,艦隊的決戰主要是
靠著四和五槳座的戰艦,六槳座以上的巨艦在開闊的大洋上很容易被小船迂迴衝撞,必須
有強力的掩護,才能運用自身龐大船體和多數船員的優勢。
羅馬人對於這種大型的港口攻擊艦也有所認識,但是他們頂多造到六槳座,這是因為港口
攻擊艦的成本非常高,護航的需求更是如此,所以羅馬人的海洋戰略是以制海為首,等到
能用優勢的決戰艦隊取得優勢後,再把大規模的陸軍運到目標戰區,主要從陸地上進行攻
城,反正羅馬陸軍便宜又強大。
那麼,為何羅馬海軍就連六槳座都幾乎很少用到呢?主要是因為他們通常用海軍來進行封
鎖而不是強攻,而且他們的對手在羅馬進行圍攻的時候幾乎都已經失去了有效的艦隊戰力
,所以羅馬人不太需要這種港口攻擊艦就能達成港內的壓制。
羅馬人真正用上大批巨艦是在亞克興角海戰,在那次海戰中安東尼被描述以大型戰艦為主
力,結果被屋大維陣營的輕型戰艦大敗。Murray整理文獻與考古成果後,推論說這種傳統
說法並不正確,安東尼方面的巨艦其實只佔艦隊的百分之六,而且他裝備這些大船的目的
其實是為了反攻義大利,最後在海戰失敗時還想帶著大船逃跑也是因為對反攻義大利心存
幻想。
屋大維獲勝後成為奧古斯特,地中海進入羅馬帝國的掌握之中,再也沒有進攻港口的必要
性,因此古代槳帆船的大艦巨砲主義就此消失。
結論
我得說,我還真沒想過有這理論,原來繼業者那些超級大戰艦是用來進攻港口的,並且在
艦隊決戰的時候價值比較低。
話說回來,迦太基和羅馬都以四、五槳座的船隻為艦隊構成,顯然是以海戰為主要目的,
也很符合雙方需求;希臘化世界則因為各國的需求而產生這種港口攻擊用的戰略兵器,但
是很貴又很難使用。
安東尼在亞克興角海戰的失敗也與船種沒有太大的關係,純粹是艦隊的狀態和人員素質的
不佳,而他準備的大船是為了用來進攻義大利的港口。
希臘化世界曾經有過成功的巨艦作戰案例,但那些案例需要艦隊決戰中的優勢,而後來的
繼業者多半沒有那個本錢,也未能以優秀的手腕把僅有的實力運用在最好的局面上,往往
放任大船在開闊的海面上被擊潰,也因此徹底輸給了以五槳座以下的船隻為主體的羅馬海
軍、羅德島海軍等對手。
這本書引用的資料不少,整理的表格也很多,我覺得最有趣的是有很多考古挖出來的東西
,作者也說他的不少推論源自於這些考古,是早期很多學者沒辦法參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