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有篇歪樓去討論募兵制,不過這篇只是想要討論一下精兵政策的議題。
眾所周知,德國國防軍之父塞克特被視為一戰後德軍重整軍備的重要人物,他在一戰結束
後提出精兵政策的理論,他認為一支規模不大但是裝備與訓練精良的陸軍,在往後的戰爭
中將足以擊敗規模較大但是素質不高的對手。他相信一戰已經證明由徵兵制塑造的大規模
兵力缺乏機動力和突破能力,尤其是義務役的訓練和裝備都較差。
塞克特因此在一戰結束後不久就提倡改採募兵制,但是他也理解到動員後備人力的可能性
,所以仍草擬了軍事動員的計畫。他認為精兵政策可以確保短期衝突或有限衝突中,德軍
或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但是如果短期作戰受挫,德軍就有必要動員大規模的兵力以應付
總體戰的兵力需求。
塞克特無法釐清常備軍精銳與動員後備役單位之間應如何配合,所以他的理論通常採模稜
兩可的姿態。值得注意的是,他並不認為精銳的常備軍應該在動員後稀釋到擴充的兵力中
,而應該與動員部隊分開。此外,塞特克也不甚支持承平時期的徵兵,認為職業軍人以外
的平民只需要一些基礎的學校軍訓即可,連戰技都不用在平時教學;他還認為義務役直到
開戰後再取得武裝即可,平時的軍費支出應集中於職業軍人的裝備與訓練。
塞克特的威望很高,但是德軍內部有許多軍官仍質疑他的思考有嚴重的缺漏,比如說只憑
數十萬精兵,只怕很難擊敗遠多於此的鄰國大軍,後備役的重要性能比塞克特預計的更為
關鍵。
在1935年後,德國重新開始全面徵兵,並且認為塞克特的理論有許多缺陷,但是塞克特提
倡的精銳單位與動員部隊高低搭配的概念仍然存在於德軍之中,法國戰役中德軍就是以不
過數十萬的主力單位瓦解了英法聯軍的防線,非主力的單位雖有貢獻但重要性較低。
在此同時,法國的戴高樂也提出很相似的意見。戴高樂認為法軍在戰間期的軍事改組使得
法軍過於仰賴軍事動員。他認為法軍應該要編出一支強力的常備兵團,在面對衝突時足以
立即干涉,為更大規模的動員兵力爭取時間。基於法國內部對於軍事與政治關聯性的爭議
,戴高樂在二戰前被視為危險人物,直到冷戰期間才真正掌權。
總結來說,這些軍事家認為常備軍的用途是用來應付「短期危機」,但是常備軍無法應付
總體戰,所以常備軍爭取來的時間就要用來進行軍事動員。
參考資料:
Hans von Seeckt and His Vision of a ‘Modern Army’, Matthias Strohn
Churchill and de Gaulle: The Geopolitics of Liberty, Will Morrisey
其實關於法國、德國在18到20世紀之間,Nation in Arms和職業軍隊兩個概念之間衝突的
研究還蠻多的,而且大多牽扯到政治與社會的因素。
題外話,塞克特認為二十萬精銳即能應付短期決戰,雖然這個觀點顯然有問題,但是如果
是二十萬精銳德軍,讓國府拿來對付侵華日軍,感覺真的可以把日軍打爆耶,看來六十個
德械調整師的計畫真的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