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龍芝大反攻:西方軍團的潰退
1919年四月底,伏龍芝率領的紅軍東方面軍南方集群發動反擊,試圖摧毀稍顯過度延伸的
白軍西方軍團,雖然未能得手,戰果畢竟頗豐。在托洛斯基的領導下,紅軍的戰力潛能得
到完全發揮,更強硬的紀律也逐漸被實施於軍中,儘管所謂臨陣脫逃者一律槍決的命令,
事實上完全沒有得到實施──相反的,紅軍鮮少嚴懲逃兵,只是不斷把逃亡者抓回前線以
補充消耗。
五月中旬,紅軍新任東方面軍司令薩默伊洛──曾於舊俄軍晉升至少將──決定以紅軍第
五軍團為主軸,向白軍西方軍團猛擊;在此同時,紅軍的第二、第三、第一與土耳其斯坦
軍團也都投入強力反擊。
紅軍的第二波反擊較第一波更為成功,白軍西方軍團經此打擊,向後敗退達七十公里遠,
不復能威脅窩瓦河;白軍奧倫堡與烏拉軍團也在激烈的戰鬥後無力繼續嘗試突破戰線。
五月下旬,紅軍實施了第三波反擊,在東線中央與北側分別投入重點攻擊。白軍西方軍團
此時已成功開始重整,並一度力阻紅軍第五軍團前鋒,得以開始組織比較有秩序的轉進;
在北側,直到五月底都仍呈現攻勢的白軍西伯利亞軍團因為過度延展,側翼更因友軍敗退
而暴露,在六月初遭到猛力打擊,終究與西方軍團一樣迅速敗走。
此外,紅軍在1919年夏季整合了西伯利亞西部地區的游擊隊與雜牌部隊,編成紅軍西西伯
利亞農民軍團。雖然裝備與素質較差,一開始也缺乏統一編制,該軍團持續增強,可對高
爾察克構成地區性的威脅。
重整軍容
高爾察克的東線白軍在五月份從勇猛進攻轉為大敗,然而他和他的部屬尚未放棄抵抗,西
方軍團與西伯利亞軍團在六、七月份且戰且退,雖然損失慘重,畢竟勉強保持了存續。
高爾察克的戰略預備隊被倉促投入,但是這些英軍協助編練與裝備的部隊尚未完全準備好
──尤其是五個地方師僅三個完成編組,其餘兩個被拆解分配給既有單位作為補充──並
且被過於分散的投入戰鬥,更在惡劣的戰局中出現一定比例的逃兵。
白軍在七月份曾試圖圍殲紅軍第五軍團,然而精銳盡出之後仍未能取勝,只得繼續退入西
伯利亞與土耳其斯坦。經過將近半年的激烈作戰,高爾察克的大軍竟被逼回老家,損失相
當慘重,雖然人員和裝備持續得到補充,組織戰力的水準已顯下滑。
不過白軍的多次局部反擊並非毫無效果,紅軍的進攻確實受到阻撓與減緩,部分單位也在
拉鋸戰中損失慘重。作為紅軍王牌單位之一的第二十五步槍師,師指揮部猝然遇襲而遭重
創,師長夏伯陽陣亡,成為紅軍在內戰期間最著名的「烈士」之一。
高爾察克理解到戰局的艱險,在七月下旬緊急進行了大幅的重組。在東線的北半部,新組
建的白軍東方面軍下轄第一、二、三軍團。在南方,奧倫堡軍團在五月份一度改名為南方
軍團,直到九月又改回原名。參謀總部另外還直轄幾個軍。原本的西伯利亞軍團和西方軍
團都被解編,烏拉軍團則在七月的苦戰中決心脫離高爾察克的指揮。
然而烏拉軍團並沒有向共產黨歸順,亦未選擇自力更生,而是選擇轉入南俄武裝力量的麾
下,因為此時鄧尼金的戰力正在持續膨脹,前景較顯美好。
戰略重心的轉移
高爾察克最早期望能動員出百萬大軍,然而在1918年年底實施總動員時,目標被修正為較
合理的七十萬兵力,並被規劃包含二十個軍與34個騎兵師。
實際上,臨時政府的兵力──即使包含遠東的謝苗諾夫、恩琴、帕瓦洛維奇,南方的安涅
克夫等半獨立的旁系部隊──始終未能達到帳面數字,在1919年春末夏初的全盛時期也僅
不足六十萬人,並於夏季開始漸趨下滑,更別提在這四、五十萬人之中,過半被部署於次
要戰區或用於後方綏靖。
與此相對的,鄧尼金的兵力或許沒有高爾察克多,卻相對比較集中於前線,較服從高層的
指導,戰鬥力也較高。當高爾察克退卻的同時,南俄武裝力量卻展開了猛烈的攻勢,此使
莫斯科當局心驚膽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