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大大熱心分享研究,
但總覺得推文沒說清楚,
直接回文點一下這篇研究的瑕疵之處。
: 按四折一計算,可得薯乾250斤」,再將第81葉~第82葉表中數值相除可得清季末葉1石折
: 合142.9688市斤。又第80葉:「市畝面積按1清畝=0.9216市畝換算。」
: 準此,〈清代各時期的糧食總產量估計〉的平均畝產量換算如下:
: (1)順治18年(1661年),257.9441市斤/市畝
: (2)康熙24年(1685年),265.5783市斤/市畝
: (3)雍正2年(1724年),280.7057市斤/市畝
: (4)乾隆31年(1766年),310.2572市斤/市畝
: (5)嘉慶17年(1812年),325.7295市斤/市畝
: (6)道光30年(1850年),325.7942市斤/市畝
: (7)光緒13年(1887年),310.262市斤/市畝
: (8)宣統3年(1911年),294.7489市斤/市畝
這段換算單位後重新再推估畝產量
依照市畝的有效單位只有四位,怎麼會得到小數點一位後的數字呢?
此瑕疵一 (數值有誤)
: 再查陸仰淵、方慶秋(主編),《民國社會經濟史》(1991年11月,中國經濟出版社,
: ISBN:7-5017-1439-8/F‧905)第401葉所開1931~1937年主要農作物產量,以1935年資
: 料最齊全,選取當中水稻、小麥、大麥、高粱、小米、玉米、甘藷、大豆、油菜籽、芝麻
: 、花生等糧食作物的產量,並將甘藷的數值除以4之後整理如下:
: 水稻:1031907千市擔(佔39.56%)
: 小麥:445023千市擔(佔17.06%)
: 大麥:158232千市擔(佔6.07%)
: 高粱:212454千市擔(佔8.15%)
: 小米:195961千市擔(佔7.51%)
: 玉米:178781千市擔(佔6.85%)
: 甘藷(千市擔值除以4):96223千市擔(佔3.69%)
依照甘藷96223千市擔數值回推,
百分比奚為收穫作物的百分比而非生產面積的百分比
(若為面積為何對甘藷做乾貨計量)
又由民國度量衡計量單位推估
此稱市擔應為100斤,是重量單位
: 大豆:178182千市擔(佔6.83%)
: 油菜籽:49812千市擔(佔1.91%)
: 芝麻:15317千市擔(佔0.59%)
: 花生:46291千市擔(佔1.77%)
: 搭配《民國社會經濟史》第399葉~400葉所開1935年各種主要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
: 水稻:334市斤 X 39.56%
: 小麥:136市斤 X 17.06%
: 大麥:158市斤 X 6.07%
: 高粱:188市斤 X 8.15%
: 小米:169市斤 X 7.51%
: 玉米:189市斤 X 6.85%
: 甘藷(市斤值除以4):269市斤 X 3.69 %
: 大豆:139市斤 X 6.83%
: 油菜籽:88市斤 X 1.91%
: 芝麻:76市斤 X 0.59%
: 花生:219市斤 X 1.77%
: 加權合計之後,糧食作物平均畝產量為231.3356市斤/市畝。
此處甚謬大麥 大豆 甘藷等物,既非經濟作物,又常見於雜作生產,
直接計入專屬生產面積絕非合理。
又水稻換算後只小數點後一位有效,又如何得出231.3356的平均值?
: 《清代農業的發展和不發展(1661-1911年)》第71葉史志宏先生另外寫道他:「曾對明
: 萬曆中期(1600年前後)的糧食生產做出過平均畝產1.65石,約合243市斤的估計。」此
: 值依前後文意,應為243市斤/市畝。
: 綜合上述資料,從明朝萬曆中期(1600年前後)至民國24年(1935年)期間,中國的糧食
: 平均畝產量變化狀況為:
: (1)明朝萬曆中期(1600年前後),243.0000市斤/市畝
: (2)順治18年(1661年),257.9441市斤/市畝
: (3)康熙24年(1685年),265.5783市斤/市畝
: (4)雍正2年(1724年),280.7057市斤/市畝
: (5)乾隆31年(1766年),310.2572市斤/市畝
: (6)嘉慶17年(1812年),325.7295市斤/市畝
: (7)道光30年(1850年),325.7942市斤/市畝
: (8)光緒13年(1887年),310.262市斤/市畝
: (9)宣統3年(1911年),294.7489市斤/市畝
: (10)民國24年(1935年),231.3356市斤/市畝
: 《民國社會經濟史》第401葉又說明1931~1937年當時中國的平均畝產量遠遜於列強:「
: 小麥單產中國比英國低126%,只及德國的1/2;水稻比日本產量低近20%,比印度的產量要
: 高些。另外從歷年單產比較看,1936年比1931年略有增加,但幅度不大。平均單產的變化
: ,正是衡量農業發展的主要標誌,表明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並無提高。」。事實上,自清代
: 嘉慶朝以後,中國平均畝產量就逐漸降低。再經歷天軍捻亂、宣統遜位、北洋混戰、國府
: 北伐等等的長期社會動盪,到了1935年(民國24年)左右的中國,糧食平均畝產量已倒退
: 到晚明的程度了,民間疾苦可知。
以清代農業發展一書的推估方式來看,
該書應有較為準確的糧食生產總值的資料可供比對,
如此與民國24年生產總值對比,應能推算20世紀的單位產量是否合理。
若是單位產量來到歷史新低,民國的人均攝入熱量也將來到歷史新低,
因就結論各式內戰造就的原因而言,戰爭造就的生產面積下降,絕對
遠超對平均生產力的損害。
如此以三百年來最多的人口,攝取三百年來最低的營養熱量,卻又未
發生三百年來最嚴重的飢荒,絕對是歷史上最值得研究的事件之一
抱歉未能就原始資料考證就提出疑義而言,絕對屬於不嚴謹的討論方式,
然而就結論 推倒方式以及計量數值疑竇,請容我先提出這些疑問。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