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秀吉曾拒絕出任將軍?

作者: Oswyn (Oswyn)   2016-12-09 03:55:01
認真但不專業的回一下
中世日本應該有很多慣例。
但真正的制式規定應該是律令制,雖然律令制整個日本早就被廢止與破壞。
但是在中央朝庭形式上還是有一定之上是照著律令制的在玩偶戲。
但隨著時間增加了一些律令制裏沒有的新設中央官職,謂令外官。
摂政、関白、内大臣、中納言、参議、蔵人、征夷大将軍、鎮守府将軍、
勘解由使、検非違使、追捕使這些常見的都是。
公家們來來去去輪流玩大風吹,今天你做一段時間後就辭掉換別家做。
其實誰做都沒差,反正從源平之後幾百年間早已政不出京城。
雖然是關在宮裏玩人生遊戲或說是昇官圖,但還是有些慣例、如極位極官。那一家能做
那些官位這並不是明文規定,只是家格、身份在那裏大家就照著一定的規矩輪流這樣每
家都有官能做。本來公家也有各種各樣的氏族,但藤原氏家大業大把其它氏族給擠掉了
大半。名人藤原道長有個稱號「一家立三后」,他的三個女兒分別當上了三個天皇的皇
后。
公卿為三位以上包含四位的參議是能昇殿晉見天皇,稱殿上人、家格為堂上家。
四位以下不含參議,不能昇殿的家格為地下家。
江戶幕府也有抄類似的萬石以下不能面見將軍。
這些都只是世襲、慣例並非不能打破沒有前例。戰国中前期地方大名、国人上貢買官位
一般都只能得到四位以下不含參議,最大原因就是因為中央的矜持。不能讓這些下等粗
人上清涼殿得到面見天皇的權力。
======================================
信玄一生極位只有從四位下、謙信為從五位下。而信長上洛時得到的官位為從五位下,
不到二年升正四位下,然後四年後就升為從三位参議能昇殿見天皇、得到勅許割蘭奢待
。這說明了只要拳頭夠硬,家世家格什麼的只是配菜,慣例什麼的就只是慣例。
======================================
轉到征夷大将軍,本是討夷之用。過去也沒在分麼家能就任,什麼氏族都可能當上各種
真人、朝臣、氏別。但有一個特徵就是從前能當上征夷大将軍的官位全都是能昇殿的。
能見到天皇得到信任就能派。
第一個可能打破慣例的是木曾義仲,最高官位只得到從四位下但允許昇殿;鄉下人拳頭
大上洛打朝敵才拿到的。最後(自)任征東(夷)大将軍然後就馬上爆死了、戰神源義經!
然後開鎌倉幕府的源頼朝,其家格也不高。父為從四位下、祖為從五位下。有可能就是
因為家格不高加上根據地遠離京城,所以才決定濫用為了討夷的軍事目的而生之征夷大
将軍的現地天皇代理權,首開了常設幕府。因為前面的源義仲才剛證明有拳頭就算家格
低大老粗也能要到将軍來當。源氏三代而亡後執權北條氏為維持幕府也是找了二任藤原
氏之後則改為親王來當人頭將軍。
而接續鎌倉幕府的室町幕府之足利氏,家格更低只是鎌倉幕府的御家人。
所以要說是因為源氏的血源什麼的才能開幕,感覺上完全不合理。很明顯的拳頭才是王
道。
======================================
而平氏不能開幕之說。
歷史上平氏在中央掌權的時間很短暫,可謂隨平清盛興也隨之衰,由其父平忠盛得到天
皇寵愛許以昇殿始。基本上當時平氏一門的公卿有16人、殿上人有30餘名,非平氏者非
人也。平氏本身就已經掌握政權,沒必要開幕才是事實。
======================================
就跟秀吉一樣已經由関白掌握政權,軍事上也牢握。不是不行而是不為。個人相信成為
天下人後的秀吉如果有意開幕那也是舉手而已,但真的沒必要。但接班的破綻也是他自
已造的,就算開幕府。跟鎌倉幕府在源頼朝死後就被北條氏給篡奪一樣,能逃得過嗎?
至於逸話中想借由義昭繼承足利幕府,照時序來看應該不太可能是真的。
然後秀吉很幸運的得到了一個天大的機會,就是関白相論。就借由當上関白復活中央權
威,很快速的重新統一了日本。
雖然就霸著不放就是了,造成秀吉能卡位當上関白的禍首近衛信尹就黑掉了。700年
來攝關家的傳統也不就只是個有歷史的慣例,而慣例就是來讓人打破的。
無念~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6-12-09 04:19:00
唯一還沒被取代的慣例大概只剩天皇了吧
作者: rommel1 (rommel1)   2016-12-09 06:16:00
南北朝的時候不是有兩位天皇互打 滅了對方?
作者: bluewild (bluewild)   2016-12-09 06:25:00
這超專業~
作者: y11971alex (Indigo)   2016-12-09 08:43:00
不對 樓上作廢
作者: Lissle (Lissle)   2016-12-09 17:26:00
南朝天皇原為正統,帝位被奪走,後代至今仍有人自稱是正統天皇(好幾年前有新聞)
作者: HAHAcomet (值得信任的彗星小天使)   2016-12-09 18:15:00
信長有面見過天皇嗎?
作者: Lissle (Lissle)   2016-12-09 18:47:00
都當到右大臣了,怎麼可能沒有
作者: borriss (松)   2016-12-09 18:57:00
南北朝之前是有換 之後才分裂
作者: wayland (電波鴕鳥)   2016-12-09 20:29:00
秀吉自許平氏之後,結果豐臣家的下場也跟平氏差不多慘...南北朝其實滿有趣的啊,最後足利尊氏漁翁得利
作者: kobilly (走來走去)   2016-12-09 21:04:00
謙信年輕時,也沒說是拳頭很硬時,他能面見天皇的理由是?
作者: borriss (松)   2016-12-09 21:37:00
http://i.imgur.com/02mi9HD.png 反正估一下就有了
作者: kpier2 (條漢子)   2016-12-09 23:49:00
仲介的是近衛前久... 時任關白
作者: borriss (松)   2016-12-10 00:12:00
天皇家就沒什麼實權了啊. 鎌倉那邊搞不好覺得你們分裂還更好操作 真的讓天皇回到位子上的要算信長之後了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6-12-10 11:46:00
兩皇並立還有一次大友皇子(近江)vs大海人皇子(吉野)雖然都還是皇子 但比之後的天皇還更有實權上圖旁邊小字是名諱嗎? 怎麼有兩個是X治不是X仁?
作者: Cassander (Cassander)   2016-12-10 21:36:00
名諱本來就不一定是X仁
作者: kji590929 (sky)   2016-12-10 23:15:00
好文推一個
作者: y11971alex (Indigo)   2016-12-13 06:19:00
大海人應該是推翻大友後才稱帝的吧 史書回溯年號而已類似建文元年=洪武三十二年這種說法 只是改成後代的另外天皇名諱不見得帶有仁 第一位帶有仁字的天皇是清和天皇 但要到後冷泉之後才成為慣例 之前的天皇的名諱就不一樣了 大友 大海人 大腳 輕 大炊 大伴 不一而足
作者: PrinceBamboo (竹取駙馬)   2016-12-13 21:43:00
不過巧合的是大海人皇子(天武天皇)和後醍醐天皇都是跑到吉野去另立朝廷 到底吉野這地方有何特殊之處呢
作者: y11971alex (Indigo)   2016-12-14 03:51:00
大海人是出家 後醍醐可能是想效法大海人故事 只是臆測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6-12-14 05:31:00
後醍醐據說是真的有樓上講的意思大友有無即位不知,但天皇地位是明治時代才追封的兩統迭立是鎌倉晚期幕府(北條)介入天皇家內爭而開始的鎌倉末期後醍醐(南)起兵失敗被逼退位,光嚴(北)繼位幕府滅亡後後醍醐復位但足利後來又擁光嚴上皇(為大義名分)起兵,最後打倒後醍醐擁光嚴胞弟光明(北)繼位,後醍醐(南)逃到吉野又宣布復位南北朝分裂開始,一直到後龜山(南)讓位後小松(北)才結束明治以前幕府中心史觀以北朝為正統,但明治後尊王(反幕府)思想才改認南朝為正統(皇宮前立楠木正成像,足利像被砍頭)
作者: y11971alex (Indigo)   2016-12-14 08:11:00
宮前還是要看別部穢麻呂像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