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害到自己人!市調機構:僅 14% 中國電動車廠能實現獲利
https://auto.ltn.com.tw/news/26111/3
由於電動化時代到來,中國透過政府鉅額補助以及政策優惠,誕生出大量電動車品牌,同
時藉由補助實現低廉的售價,如今已經對傳統汽車品牌形成壓力,但國際市調機構《
Alixpartners》報告指出,到 2030 年中國也僅有七分之一的電動車廠仍實現獲利。
根據《Alixpartners》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電動車品牌多達 137 家,但透過分析指
出,即使到電動車預計大規模增長的 2030 年,中國電動車品牌也僅有 19 家能夠獲利,
甚至許多品牌都會陸續破產倒閉。
造成如此懸殊的獲利差距,《Alixpartners》分析是如今越演越烈的價格戰所導致,畢竟
在已經獲利的 BYD 等領導車廠不斷壓低售價的帶動下,即使是利潤率不高的品牌也只能
跟進壓低價格,最終便會造成許多車廠賠錢經營。
因此《Alixpartners》指出,屆時 2030 年將會有大量中國電動車品牌破產倒閉或是改變
經營策略,預計 2030 年僅存能實現獲利的中國電動車廠會佔據全球汽車市場 33% 份額
。不過在日本及北美等市場的規模會較小,因為對汽車安全的標準更加嚴格。
另外《Alixpartners》報告中還提出一項驚人數據,便是中國電動車品牌旗下的工廠加班
量相當誇張,這些電動車品牌的工人每個月額外加班時間高達 140 個小時,反觀傳統汽
車製造商的產線工人加班時數僅 20 個小時。
作者:
druu (聖菜>///<)
2024-07-16 12:52:00炒短線失敗?黨民不得不賠錢買爛車?
中國產業發展本來就是這樣啊 賠錢低價賣到對手都死光自己就能吃下銷售額了
台灣玩法是大家聯合漲價 政府查無不法然後車廠出來哭哭賺不到錢 是經銷商在賺 然後經銷商也來哭哭說是政府關稅 蜘蛛人互指圖
作者: SALEENS7LM (我愛我婆,更愛你的) 2024-07-16 13:16:00
中國再砸錢燒「新能源」垃圾,就算現在煉蠱,煉出來的也沒幾年可活,到最後活下來的反而是傳統油車企
作者:
chi17 (米蟲就是米蟲)
2024-07-16 13:20:00別怕,把大家都卷死了一切都會好起來
作者:
hank12332 (費蚊不吸血只發廢文)
2024-07-16 13:31:00聯合漲價也不是台灣專屬,美國也這樣子 XD這種價格戰只有在中國市場出現,算是世界奇觀
樓上去工廠領中國工人的薪水 台灣車價就能降了日美德系 原產國價格都不一定拼的國中國產 難不成全世界都聯合漲價
作者:
joiedevivre (難é“您éµç›¤ç³»? :D)
2024-07-16 14:15:00短期是有爽到消費者 平價車款豪華裝備
會很奇怪嗎?美國也是只有Tesla獲利,生存者只會更強.之前的Yahoo也是半淘汰了.
作者:
henrk (台北大肥貓)
2024-07-16 14:39:00所以那智傑當年做不起來很正常!!滿腦子只想賺大錢而不願意花錢投資,最後都是被淘汰的那一群!!當年韓國車也是賠一堆
作者: eryaniso ( ) 2024-07-16 14:43:00
爽到消費者不好嗎?
作者:
segio (初華)
2024-07-16 14:46:00中國市場大.天使投資多.玩的起.台灣淺碟就沒得搞...
作者:
TigraBoy (怕冷的北極熊)
2024-07-16 15:20:00這就中國市場玩法阿,其他產業也一樣,最後留幾家最大的
作者:
chigo520 (CHIGO)
2024-07-16 16:01:00爽到消費者不好麼
中國汽車市場增加了很多新玩家,汽車是重資產投資,新入局的一開始是不可能賺錢的。
作者: YummyLin2120 (濠繩再領2120) 2024-07-16 19:33:00
台灣完全是政治問題啊
作者:
rrazer (可以不要嗎)
2024-07-16 19:38:00中國的所有產業就是捲到大家沒辦法賺錢
作者: NEWinx (yoyo) 2024-07-17 01:58:00
聯合漲價會成功代表台灣人有錢啊,看看房市,一坪都一台車了,還不是人人搶買
作者:
TRYING (TEARS IN HEAVEN)
2024-07-17 04:56:00總比本島86%獲利 讓消費者可支配所得降低好吧我是不信台灣獲利的車商員工 每個都賺的盆滿缽滿 那賺的錢都去哪了? 有多少又是投入真正的研發 讓車子更好? 還是又都轉去買地 轉投資 搞貸款 搞保險 再搞影音 一頭羊扒它9層皮
作者:
WiLLSTW (WiLLS)
2024-07-17 07:07:00比較意外還有14%賺錢因為去年吉利老總才說新能源沒有一間賺錢的 還是他把傳統車廠也算進去喔…是2030能實現獲利
作者:
e2000 (e2000)
2024-07-17 12:19:00太陽能、光電、兩兆雙星產業、面板產業,哪個碰到中國削價競爭有活過來的?41樓你應該不是憤青吧?老闆賺了錢要幹嘛,財報都有麻,除了沒上市公司以外,錢到哪裡去,除非造假,不然應該知道台灣營業稅20%,人事的勞健保制度公司要負擔吧?覺得老闆不好的,跳槽看看自己值多少錢,多得是跳槽後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