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太簡單就不選「食譜了」 :P
網誌在這裡 http://immigo.pixnet.net/blog/post/30210681
蕪菁這個食材我記得台灣不好找
但常常在奇幻文學,或以中世紀歐洲為背景的小說裡看到
西方的菜式裡也會看見
我看過煮熟後打成泥搭配牛排的吃法
蕪菁,英文是turnip
別稱諸葛菜、蔓菁、大頭菜(但我們習慣的大頭菜又是另一種)
中國也有,它很久前就在種了
詩經裡叫它「蔚」
蕪菁屬於十字花科,葉子跟塊莖都可食
日本好像都會拿來食用,但在伯斯我比較多看到吃莖的
底部白色,頂部是漂亮的紫色
削皮後的味道有點像白蘿蔔
聞起來很生,我就不敢生啃了
這次要用很簡單的方式嚐它
【蕪菁豬肉湯】
材料
蕪菁、洋蔥、豬肉、蒜頭、蔥、薑、鹽、雞粉、花雕酒
份量皆隨意,但薑及酒建議別過多,味道會很重
做法
1、蕪菁、洋蔥、豬肉切塊,蔥切段、薑蒜拍碎,
丟入一鍋水裡,再加點花雕酒。
2、煮滾後加雞粉、鹽調味,煮約20分鐘,蕪菁及洋蔥皆軟即成,
水太少就再加冷水。
心得
1、一開始以為會像白蘿蔔,所以有準備要久煮讓它軟,
沒想到它軟的速度比蘿蔔快多了,大概十幾分鐘就軟了。
2、口感可比煮軟的白蘿蔔,味道卻不像白蘿蔔那樣清甜,
反而明顯的有種蔬菜的味道,很像它十字花科的親戚–綠
色花椰菜的梗煮到軟爛後的甜味,有一點點點點點點沙沙
的,但只有一點點。
3、豬肉我用之前叉燒沒用的梅花肉/梅頭肉,帶點脂肪又不像
五花那麼油,也不像里脊那麼瘦。
逆紋切後煮熟不煮老,有豬肉的甜味又有彈性,
跟蕪菁還挺搭的(跟蘿蔔也很搭)
總之,這次就是抱著把蕪菁當蘿蔔用的感覺在煮啦!
4、原本還想加紅蘿蔔進去配色,但後來認為紅蘿蔔煮軟要花的
時間比上述所有食材還要久,反而不適合加進去,因為豬肉
會老,而蕪菁煮一小時以上會發生什麼事…我還不知道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