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叔聞說:
「徽宗末年,楊可試、楊可弼、楊可輔三兄弟,
精通易算、以及風角(音卦)、鳥占(鳥卦)、雲祲(雲卦)、孤虛(干支推算) 等
各種卜算吉凶之術,也極通兵法,因此三個都是名將。
他們在北伐遼國後回來,跟先父聊天時說到:
『幾年前在西京(洛陽)山裏面,跟一個老人談得很來,
他勸我不要當官、乾脆退隱山林,
我問說要退隱去哪,他笑說「想知道嗎?」,就帶我走進山裏,
有一個洞穴,老人走進去、我也跟著進去,
洞穴漸漸變小、最後要拉緊身上衣服才不會碰髒,再走三、四十步之後就變寬了;
沒多久後走出洞穴,看到田地、雞犬、當地居民,是很大的聚落,
走進一間屋子,有人來相迎、笑著跟老人說很久沒來了,
馬上準備酒招待我們,酒薄但味道很醇、香氣濃烈,
又殺雞煮飯,招待得非常殷勤。
老人問他「這個人想來住,可以接受他嗎?」
對方回答「這裏土地寬闊、人力正缺乏,有何不可?
只是住在這的人都彼此信任和睦,就算不同宗也聯成一氣,
我看你的相貌與姿態,不是貴官就是名士,
不過老人家會肯帶過來的,就一定是賢能的人;
這裡的衣物食物、牛隻牲畜、絲布等物資,
都不私藏、大家共用,因此大家可共同生活,
如果你要住進來,不要攜帶金銀珠寶、名貴布疋等寶物,
那些在這都沒用處,而且反而會引發爭端,所以空手而來就好。」
又指著一間屋子說「他也是剛來不久,帶了些綾羅綢緞珠寶,大家一起全燒了,
大家共享柴火、米、魚、肉、果子、布料,在這都不缺乏,
但須按人數分配土地,耕種或織布,不能全靠他人吃穿。」
我謝謝他的招待,他送我們出來,又告誡說:
「你如果太晚來,我們會用土封住洞穴,到時就無法進來了。」
到傍晚時,跟著老人從洞穴出來。
如今我們兄弟都要辭官去住了,你要一起來嗎?』
三兄弟完成手續、回到洛陽後,就把所有家產全換成絲線與布料,
都送入洞穴裏,準備如果天下發生紛擾時,就一起移居進去。
後來聽說楊可試穿著布衣在街上幫人算命,楊可弼在山裏結茅廬隱居不出,
因此就毫無他們消息,先人曾派人去找,但楊家故居都已經易主三次,
因此三兄弟去向就不得而知了。
到紹興八年 (1138) 第一次和議之後,金人歸還我們三京 (開封、洛陽、應天),
我到舊京查看故居狀況,突然有人問我「康通判家是在附近嗎?」,
拿給我一封信,竟然是楊兄弟的親筆信,
信中親切問候先父,還說「我在山裏,吃得好、睡得好,
整天都不覺得無聊,何必再求仙呢?希望你也能來。」
我請對方回報:說先父已在紹興元年 (1131) 就過世了,如今全家移居宜興,
等三京都穩定了,再帶著老母北歸,
請先生到時再通知我們,讓大家一起歸隱清境之地。
但沒多久後金人撕毀和議,我顛沛逃回江南,從此再無他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