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rdaeron: character的定義,google就有了。需要自己定義嗎? 08/12 21:40
:→ Lordaeron: 再教你一個,syllables要套中文如:"我", 要算一個? 08/12 21:45
:→ Lordaeron: 台灣注音就要三個符號了。怎麼辨? 08/12 21:46
雖然已經跟粵文、粵語無關了,還是再回一下好了。
http://www.mebag.com/index/cuyu/list.asp
上面是文字學術語規範研究-基本術語漢英對照與索引
可以看到我們在中學學的所謂「獨體(獨體字)為文,合體(合體字)為字」
(獨體的例子有:木、日、下等象形、指事字
合體的例子有:林、森、超等會意、形聲字)
在英文的術語分別為single-element character及composite character。
基本上漢字皆為Character是沒什麼問題的,並非L大所說"不一定是character"。
另外音節的概念可以看一下維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llable
A syllable is a unit of organization for a sequence of speech sounds. For
example, the word water is composed of two syllables: wa and ter. A syllable
is typically made up of a syllable nucleus (most often a vowel) with optional
initial and final margins (typically, consonants).
照此說明,unbelievable有12個alphabetic character,5個syllable。
注意此word最後音節並非以母音作為音節核,所以解釋只說明"通常為元音(vowel)"
而注音符號只是拿三個符號表示一個音節(Syllable),不代表有三個音節。類漢語拼音
以wo(聲調暫且略去)兩個alphabetic charater表示一個音節,但這不代表"我"有兩個
音節。
漢字與其他拼音字母相比,特殊之處在於其清一色以一個character表示一個音節。(不過
這僅限中文及其他以漢字書寫的漢語方言,日文中漢字可以容納一個以上音節,學過日文
者自然知道。)
另外回復YoursEver板友,其實拉丁字母中也有類似漢字一般將Character合在一起的字母
先上維基百科中的條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ypographic_ligature
典型的例如德文中使用的β(其實這是希臘字母XD,但我不會打),這個字母代表ss。
百科中有更多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當然,和漢字廣泛地利用六書法則造字相比,拉丁
字母中這種連字為數並不多。
另外CCY大也別再用侮辱性字眼回復L大了,雖然我能理解您會如此不耐煩,但我很怕您被
水桶啊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