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中國五千年文明是不是假的?

作者: Reewalker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   2018-08-11 21:39:29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RRft_Ke ]
作者: md1011 (PlayFootball版)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中國五千年文明是不是假的?
時間: Sat Aug 11 16:27:39 2018
雖然第一篇文章的用意是要說現在的中國人沒文化,但是還是認真的來回答一下,
質疑有沒有五千年的文明是合情合理的,因為所謂的夏朝,目前為止都還是虛無的存在
都只是在春秋戰國裡面找到的文獻,有沒有這樣的存在目前都還是個問號。
但是目前在浙江杭州,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就有具備接近文明的三要素
城市的出现、文字的產生、國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城市的出現,也就是
人群聚集,城市是文明的標誌。
在七年級的歷史課本中還沒有提到良渚,多數人沒聽過,但是他的存在對長江流域的
文明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我就先提良渚最為人驚艷的玉器製作工藝,首先你要知道玉的硬度
是介於6.5~7。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想像一下下面的這些是如何完成。
玉琮王,中國國寶之一,重6.5公斤 (圖檔 22M)
https://c1.staticflickr.com/1/941/43966171201_725f931263_o.jpg
把圖片拉近看,中間的神徽,在4cm x 3cm的區域是這樣的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794/29027167557_e5e8e2f396_o.jpg
在1mm的寬度,有四條髮線一般的平行紋路,其中圖案上方是一個神,雙手張開騎在神獸
上,玉琮是祭祀的禮器,你會看到全中國出土的各種玉琮,都跟良渚的一樣,故宮也有,
我在長江上游的三星堆遺址也看過(約3500年前作品),你會發現其實玉琮在古代是無所
不見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814/43917850402_f0df363f49_o.jpg
這是其他的玉琮,工藝神乎其技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794/43966115521_2776b7d87a_o.jpg
玉權杖鐓
https://c2.staticflickr.com/2/1772/43917750382_c132532fc8_o.jpg
玉權杖瑁
看完簡單幾個作品,你如果對良渚文化還有興趣的話請繼續往下看,
如果只是工藝超強的話還稱不上是文明,再來看一下他們的生活方式
城市 - 城牆
判斷某種文化是否進入文明時代,還要看城內外有沒有巨大的建築工程、有沒有精巧
的奢侈品、是否出現了明確的社會分工和等級、以及在城內外有沒有大型水利工程等等。
如果只找到了一個簡單的土圍子或石圍子,那麼充其量只能算作是城市和文明的萌芽。比
如長江中游7000年前的八十壋遺址,雖然已經在聚落周圍建造了土牆,但因為聚落內部過
於簡單,所以還遠遠談不上文明。根據目前的發掘情況,良渚古城遺址的占地總面積足有
34平方公里,最週邊是複雜的水利系統和碼頭棧橋,接著先是一圈規模極大的外郭城,占
地面積達到了驚人的800萬平方米,總土方量超過1100萬立方米。論面積甚至比年代晚其
幾百年的石峁古城+陶寺古城之和還大,是千年之後二裡頭古城的2倍多。
從外郭城再往裡面進去,才是良渚古城的城牆,南北長約1800~1900米,東西長約
1500~17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雖然經過五千年歲月考驗,城牆的部分地段殘高依然達
到了4米多,城牆底部先墊石塊,寬度達40~60米(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
武年間建造的西安古城牆,底寬18米,頂寬15米),上面再堆築純淨的黃土,並且夯實。
除了沒有包磚之外,與日後中國傳統的都邑城牆相差無幾,甚至還要氣派一些。
浙江考古所王寧遠先生告訴我,據他的計算,古城城垣、外城以及水壩壩體,再加上
古城城內南北400米、東西600米的莫角山高大堆築台基的土方量,總計約1100萬立方米。
這是個驚人的數字。若以開採、運輸和堆築1立方米的土石各需要1人/日計,估算所需
3300萬人/日;若每天出工1000人,每年出工30萬人,整個工程需要連續建造110年。也許
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未必如此慢條斯理,而是集中在幾個較短的時段中特定季節完成的。
如果是這樣,則每天動員的人眾數量就更大。發動如此規模的勞工隊伍,對其令行禁止地
分配調度、為其提供包括工具、飲食等後勤保障和進行有效的工程質量監控,這是一整套
系統工程,而其背後一定存在着一個高度權威的社會動員和管理機制。推測它具有相當程
度的強制性色彩,當不為過!
浙江考古所王寧遠先生,據他的計算,古城城垣、外城以及水壩壩體,再加上古城
城內南北400米、東西600米的莫角山高大堆築台基的土方量,總計約1100萬立方米。這是
個驚人的數字。若以開採、運輸和堆築1立方米的土石各需要1人/日計, 估算所需
3300萬人/日;若每天出工1000人,每年出工30萬人,整個工程需要連續建造110年。也許
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未必如此慢條斯理,而是集中在幾個較短的時段中特定季節完成的。
如果是這樣,則每天動員的人眾數量就更大。發動如此規模的勞工隊伍,對其令行禁止地
分配調度、為其提供包括工具、飲食等後勤保障和進行有效的工程質量監控,這是一整套
系統工程,而其背後一定存在着一個高度權威的社會動員和管理機制。推測它具有相當程
度的強制性色彩,當不為過!
良渚古城本身相比,其實更讓人驚歎的,還要數從西元前32世紀開始營建的古城週邊
水壩工程,整個水壩工程分為多個部分,高幾米到幾十米,寬幾十米到上百米,總土方量
超過288萬立方米。大壩分為高壩和低壩,總共11段。最長的塘山長堤長5公里,為內外雙
層壩體。合圍蓄水面積超過9平方公里。這些水壩功能包括灌溉,運輸和防洪,還有專門
的洩洪管道。高壩中的西壩區歷經5000多年悠久歲月,至今竟然還蓄著水,現為當地農業
灌溉和旅遊之用。而低壩區的塘山長堤,5000年來一直保護著南岸的百姓免受北面山洪的
衝擊。作為世界上最早的攔洪大壩,良渚水壩使得中國水利史一下子提前了兩千多年。
文字
https://goo.gl/2mLs4S
良渚文明的雛形文字,目前其實也有發現,現在收錄於《良渚文化刻畫符號》一書
,已經多達656個,其中有連片和重複出現的疑似文字,有不少和後來的漢字頗為神似。
制度
國家制度 - 雖然良渚文明的文字,迄今依然沒能破譯。但既然先民們能夠建設起如此
恢宏的古城,並且在幾個世紀內維持其運轉,又怎麼可能沒有一套相應的制度呢?
目前,已經可以確認的是,就跟全世界絕大多數上古文明一樣,良渚古國也是一個神權強
大、崇尚巫祝的國度。對於神明和宗教的共同信仰,是將良渚社會聯繫起來的重要紐帶。
根據良渚文明的探討可以參閱以下趙輝 - 良渚的國家形態
https://kknews.cc/culture/gqxnjze.html
沒落
根據猜測,良渚文化沒落可能跟氣候變遷有一定的關聯,當時有一波氣候暖化造成的
海水倒灌,導致的土然鹽化,還有身處低丘的水位上漲,都造成當時的居民沒辦法在當地
繼續生存下去,但是也許他們就是春秋時代楚吳越的最早祖先吧。
流落在世界各國的良渚玉器
https://read01.com/kEe8oxy.html
我所拍攝的良渚文物相本
https://www.flickr.com/photos/mengti/albums/72157672155759118
PS. 今年一月中國政府已經正式向聯合國申請將良渚納入世界文化遺產的程序。
※ 引述《Angelopoulos (失雨的小草)》之銘言:
: ※ 引述《botnet (殭屍網路)》之銘言:
: : 中國說他們是歷史悠久的民族
: : 有五千年的文明發展
: : 可是我看了看現在的中國人
: : 隨地大小便的,插隊的,公眾場所大聲喧嘩的
: : 四處造成別人的麻煩
: : 是各國的不歡迎旅客
: : 文明程度還輸200多年的美國人
: : 一點也看不出中國有五千年文明
: : 中國的五千年文明是不是假的?
: : 有沒有八卦阿?
: 當然是假的啊
: 什麼五千年
: 從信史來看
: 商朝遷都到殷時才有歷史證據
: 大約是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
: 加上現在2018
: 中國歷史也才3300年左右而已
: 然後在1260年
: 中原文化第一次被元朝所毀滅
: 所以中原文化才維持2040年而已
: 然後假如明朝有恢復中原文化吧
: 也才維持276年
: 然後清朝又維持268年的異族文化
: 假如中華民國有恢復中原文化吧
: 在民國39年就被馬列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
: 所以中原文化,東湊西湊 不過2350年而已
: 哪來的五千年文化
: 你要信中國有五千年文化
: 為何不乾脆信韓國有七千年文化
作者: duriamon (亞門)   2018-08-12 01:00:00
推,做學問本來就該實事求是,如果一件事有證據輔佐,就不應該眛著良心拒絕它。
作者: a00080245 (啊)   2018-08-12 04:08:00
推!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8-08-12 07:50:00
可是良渚文化跟現在中共吹的二里頭文化間沒有承繼關係石峁跟陶寺跟二里頭間反而更有關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18-08-12 13:55:00
二裡頭有兩三期的遺蹟,你說吹的是幾期?
作者: bxdfhbh (bxdfhbh)   2018-08-12 13:58:00
二里頭有四期,鼎盛時是三期,第四期估計進入商朝了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18-08-12 13:59:00
另一個,玉琮顯示了上古關內地區的各地文明上層是認同同一种文化語言,這就表明他們之間是有交流的
作者: gundam0079 (隨意挑選歡淫試插)   2018-08-12 20:58:00
長江流域至少也要到西周才加入華夏體系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8-12 21:24:00
那麼屬於哪個文化體系?
作者: gundam0079 (隨意挑選歡淫試插)   2018-08-12 23:22:00
華夏與非華夏 有體系與沒體系之別 我不是把非華夏當成貶義的蠻夷喔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8-13 00:18:00
哪請問上古埃及和現代伊斯蘭埃及是一個系統嗎?難道亞力山大城現在不是埃及國土?長江流域現在不屬中國嗎?
作者: gundam0079 (隨意挑選歡淫試插)   2018-08-13 09:21:00
中國歷史五千年是奠基於所謂的中華文化這個意識二里頭與夏朝的關係都難以證明了 何況是五千年前在黃河流域認知不到的長江流域文化還是有證據說良渚文明就是三皇五帝的其中幾個並成為當時的部落共主?希臘化時代的古埃及才會討論亞歷山大城 如果討論的主題是古王國新王國時期的古埃及也不會把亞歷山大城納入討論對象
作者: shihpoyen (伯勞)   2018-08-13 12:37:00
中華文化是兩邊的融合吧
作者: saram (saram)   2018-08-13 23:59:00
東方人愛說文化正統互正統文化.喜歡劃界畫線.但西方人不愛這一套.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8-08-14 17:48:00
如果現在屬於中國的就算,那中國也能算草原文化跟高原文化畢竟新疆跟內蒙古、西藏〝現在〞都屬於中國二里頭明明跟良渚文化沒有承繼,硬要拉進來不同體系扯蛋二里頭明明是面向草原的陸權文化,跟石峁、陶寺相關性大很多,跟良渚那面向海洋的海權文明就是不同要說交流,二里頭更多是歐亞草原的文化遺存,跟良渚有交流但兩者明顯是不同文化的承繼
作者: md1011 (PlayFootball版)   2018-08-15 13:23:00
可是整篇文章只有比較二里頭的城牆size 沒有說繼承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