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恕刪
關於義帝之死的出處目前有兩個。
一個出於高祖本紀跟項羽本紀,另一個出處在黥布列傳。
項羽出關,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
,趣義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陰令衡山王、臨江王擊之,殺義帝江南。項羽怨田榮,立
齊將田都為齊王。田榮怒,因自立為齊王,殺田都而反楚;予彭越將軍印,令反梁地。楚
令蕭公角擊彭越,彭越大破之。陳餘怨項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說說田榮,請兵擊張耳。齊
予陳餘兵,擊破常山王張耳,張耳亡歸漢。迎趙王歇於代,復立為趙王。趙王因立陳餘為
代王。項羽大怒,北擊齊。(高祖本紀)
漢之元年四月,諸侯罷戲下,各就國。項王出之國,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
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陰令衡山、
臨江王擊殺之江中。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
臧荼之國,因逐韓廣之遼東,廣弗聽,荼擊殺廣無終,(項羽本紀)
項籍之引兵西至新安,又使布等夜擊阬章邯秦卒二十餘萬人。至關,不得入,又使布等先
從閒道破關下軍,遂得入,至咸陽。布常為軍鋒。項王封諸將,立布為九江王,都六。
漢元年四月,諸侯皆罷戲下,各就國。項氏立懷王為義帝,徙都長沙,乃陰令九江王布等
行擊之。其八月,布使將擊義帝,追殺之郴縣(黥布列傳)
個人在此稍微推理一下,義帝到底是被誰殺害的呢?
這可能要先猜測一下司馬遷當時寫作的心態,會比較好說明下去。
司馬遷本身屬於項羽的同情者,雖然是這樣但並不代表他認同項羽所做的都是對的,他頂
多是認為項羽的失敗是咎由自取,可是又很同情他的失敗,因為如果他覺得項羽沒幹壞事
、沒有做錯什麼,那他大可以替項羽潤筆,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把項羽幹了些什麼
都寫了出來。
衡山王、臨江王、九江王都是由項羽封的,其勢力範圍都在故楚舊地。
而且吳芮早就認識英布了,甚至他還是英布的岳父。
陳勝之起也,布乃見番君,與其眾叛秦,聚兵數千人。番君以其女妻之。章邯之滅陳勝,
破呂臣軍,布乃引兵北擊秦左右校,破之清波,引兵而東。聞項梁定江東會稽,涉江而西
。陳嬰以項氏世為楚將,乃以兵屬項梁,渡淮南,英布、蒲將軍亦以兵屬項梁。
(黥布列傳)
這邊的番君指的就是吳芮。
司馬遷由於同情項羽的緣故,所以自然對那些背叛項羽投靠劉邦的人會比較不喜歡,尤其
是英布,因為這個人先叛楚投漢、最後又反叛劉邦,人品相當差。
相比之下吳芮投靠劉邦以後就相當老實,吳芮死後兒子吳臣繼位,在最後英布反叛時不但
沒有跟隨,反而是在英布戰敗跑路時出賣他,結果英布在逃亡途中被鄉民所殺。
布之初反,謂其將曰:「上老矣,厭兵,必不能來。使諸將,諸將獨患淮陰、彭越,今皆
已死,餘不足畏也。」故遂反。果如薛公籌之,東擊荊,荊王劉賈走死富陵。盡劫其兵,
渡淮擊楚。楚發兵與戰徐、僮閒,為三軍,欲以相救為奇。或說楚將曰:「布善用兵,民
素畏之。且兵法,諸侯戰其地為散地。今別為三,彼敗吾一軍,餘皆走,安能相救!」不
聽。布果破其一軍,其二軍散走。
遂西,與上兵遇蘄西,會甀。布兵精甚,上乃壁庸城,望布軍置陳如項籍軍,上惡之。與
布相望見,遙謂布曰:「何苦而反?」布曰:「欲為帝耳。」上怒罵之,遂大戰。布軍敗
走,渡淮,數止戰,不利,與百餘人走江南。布故與番君婚,以故長沙哀王使人紿布,偽
與亡,誘走越,故信而隨之番陽。番陽人殺布茲鄉民田舍,遂滅黥布。(黥布列傳)
黥布的本名是英布,但是司馬遷就是要寫成黥布,這是一種貶意。
那麼該說明一下義帝之死的經過。
我認為,司馬遷的記載並沒有衝突,因為項羽有可能是同時命令吳芮、共敖、英布這三個
人對義帝下手,項羽本紀上寫吳芮、共敖二人殺害義帝於江中,也就是可能是在船上殺害
義帝,然後屍體丟到江中,高祖本紀則是簡單寫說殺義帝江南,但是黥布列傳寫的很明顯
「其八月,布使將擊義帝,追殺之郴縣」,而前面一句是「乃陰令九江王布等行擊之」。
也就是說,英布是跟某些人一起行動,但這邊司馬遷故意不寫吳芮跟共敖的名字。
義帝有可能逃過了吳芮、共敖的船上謀殺計畫,也有可能吳芮、共敖兩人雖然接到項羽的
命令,但是他們不敢下手,畢竟殺害義帝這種事情雖然是上面交代下來,萬一項羽事後翻
臉不認帳要他們背鍋怎麼辦?
所以最後還是要黥布出場,他忠實完成了項羽的命令,而且是「其八月,布使將擊義帝,
追殺之郴縣」,義帝知道性命危急想逃,但還是被追兵追上殺死。
那為什麼英布就敢殺義帝呢?
因為「項籍之引兵西至新安,又使布等夜擊阬章邯秦卒二十餘萬」,英布本來就是亡命之
徒出身,而且是個狠腳色,都肯執行坑殺秦軍的命令了,殺個義帝對他來講也不算什麼。
以共敖的立場來說,他原本是懷王的柱國,後來因為戰功被項羽封王,由於懷王被架空被
尊為義帝,但也可能是項羽藉此把懷王的牆角挖過來,再怎麼樣,懷王跟共敖之間也許還
有些往日舊情在,所以在執行命令或許心軟了也不一定。
那為什麼吳芮、共敖兩人在高祖本紀跟項羽本紀中寫成殺害義帝的兇手,因為高祖本紀跟
項羽本紀是在史記的最前面,而這兩個人又沒有列傳,對司馬遷來說,就算這兩人沒有殺
死義帝,但是還是得提一下,畢竟吳芮是背叛項羽的人、共敖是背叛義帝的人。
到了黥布列傳時,司馬遷在這裡花了不少篇幅。
先是「項籍之引兵西至新安,又使布等夜擊阬章邯秦卒二十餘萬人。至關,不得入,又使
布等先從閒道破關下軍,遂得入,至咸陽。布常為軍鋒。項王封諸將,立布為九江王,都
六。」
然後是「漢元年四月,諸侯皆罷戲下,各就國。項氏立懷王為義帝,徙都長沙,乃陰令九
江王布等行擊之。其八月,布使將擊義帝,追殺之郴縣。」
接著是「漢二年,齊王田榮畔楚,項王往擊齊,徵兵九江,九江王布稱病不往,遣將將數
千人行。漢之敗楚彭城,布又稱病不佐楚。項王由此怨布,數使使者誚讓召布,布愈恐,
不敢往。項王方北憂齊、趙,西患漢,所與者獨九江王,又多布材,欲親用之,以故未擊
。」
這邊提到只有九江王表面上還算是忠於項羽的,而項羽雖然看英布裝死很不爽,但還是因
為一直很看重他,沒有派兵征討他,當然這時項羽很忙,也沒那個時間去攻打英布。
漢三年,漢王擊楚,大戰彭城,不利,出梁地,至虞,謂左右曰:「如彼等者,無足與計
天下事。」謁者隨何進曰:「不審陛下所謂。」漢王曰:「孰能為我使淮南,令之發兵倍
楚,留項王於齊數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隨何曰:「臣請使之。」乃與二十人俱,
使淮南。至,因太宰主之,三日不得見。隨何因說太宰曰:「王之不見何,必以楚為彊,
以漢為弱,此臣之所以為使。使何得見,言之而是邪,是大王所欲聞也;言之而非邪,使
何等二十人伏斧質淮南市,以明王倍漢而與楚也。」太宰乃言之王,王見之。隨何曰:「
漢王使臣敬進書大王御者,竊怪大王與楚何親也。」淮南王曰:「寡人北鄉而臣事之。」
隨何曰:「大王與項王俱列為諸侯,北鄉而臣事之,必以楚為彊,可以託國也。項王伐齊
,身負板筑,以為士卒先,大王宜悉淮南之眾,身自將之,為楚軍前鋒,今乃發四千人以
助楚。夫北面而臣事人者,固若是乎?夫漢王戰於彭城,項王未出齊也,大王宜騷淮南之
兵渡淮,日夜會戰彭城下,大王撫萬人之眾,無一人渡淮者,垂拱而觀其孰勝。夫託國於
人者,固若是乎?大王提空名以鄉楚,而欲厚自託,臣竊為大王不取也。然而大王不背楚
者,以漢為弱也。夫楚兵雖彊,天下負之以不義之名,以其背盟約而殺義帝也。然而楚王
恃戰勝自彊,漢王收諸侯,還守成皋、滎陽,下蜀、漢之粟,深溝壁壘,分卒守徼乘塞,
楚人還兵,閒以梁地,深入敵國八九百里,欲戰則不得,攻城則力不能,老弱轉糧千里之
外;楚兵至滎陽、成皋,漢堅守而不動,進則不得攻,退則不得解。故曰楚兵不足恃也。
使楚勝漢,則諸侯自危懼而相救。夫楚之彊,適足以致天下之兵耳。故楚不如漢,其勢易
見也。今大王不與萬全之漢而自託於危亡之楚,臣竊為大王惑之。臣非以淮南之兵足以亡
楚也。夫大王發兵而倍楚,項王必留;留數月,漢之取天下可以萬全。臣請與大王提劍而
歸漢,漢王必裂地而封大王,又況淮南,淮南必大王有也。故漢王敬使使臣進愚計,願大
王之留意也。」淮南王曰:「請奉命。」陰許畔楚與漢,未敢泄也。
楚使者在,方急責英布發兵,舍傳舍。隨何直入,坐楚使者上坐,曰:「九江王已歸漢,
楚何以得發兵?」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說布曰:「事已搆,可遂殺楚使者,無使歸,
而疾走漢并力。」布曰:「如使者教,因起兵而擊之耳。」於是殺使者,因起兵而攻楚。
楚使項聲、龍且攻淮南,項王留而攻下邑。數月,龍且擊淮南,破布軍。布欲引兵走漢,
恐楚王殺之,故閒行與何俱歸漢。
淮南王至,上方踞床洗,召布入見,布(甚)大怒,悔來,欲自殺。出就舍,帳御飲食從
官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於是乃使人入九江。楚已使項伯收九江兵,盡殺布妻子。布
使者頗得故人幸臣,將眾數千人歸漢。漢益分布兵而與俱北,收兵至成皋。四年七月,立
布為淮南王,與擊項籍。(黥布列傳)
這邊司馬遷明褒寫隨何的口才跟膽略,但是也暗貶英布這傢伙搖擺不定,接下來正式叛楚
以後很快就被項羽部將打爆,被打爆以後跟隨何走小路到了劉邦那,劉邦還一邊洗腳一邊
接見他,搞到他丟臉到差點就想自殺,然後看到他的軍營擺設、器具、食物、侍從官員都
跟劉邦是同等級的,馬上就又高興起來,想自殺的事就擺到一邊去。
然後寫到英布反叛
「上召諸將問曰:「布反,為之柰何?」皆曰;「發兵擊之,阬豎子耳。何能為乎!」汝陰
侯滕公召故楚令尹問之。令尹曰:「是故當反。」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貴之
,南面而立萬乘之主,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此三人者,同
功一體之人也。自疑禍及身,故反耳。」滕公言之上曰:「臣客故楚令尹薛公者,其人有
籌筴之計,可問。」上乃召見問薛公。薛公對曰:「布反不足怪也。使布出於上計,山東
非漢之有也;出於中計,勝敗之數未可知也;出於下計,陛下安枕而臥矣。」上曰:「何
謂上計?」令尹對曰:「東取吳,西取楚,并齊取魯,傳檄燕、趙,固守其所,山東非漢
之有也。」「何謂中計?」「東取吳,西取楚,并韓取魏,據敖庾之粟,塞成皋之口,勝
敗之數未可知也。」「何謂下計?」「東取吳,西取下蔡,歸重於越,身歸長沙,陛下安
枕而臥,漢無事矣。」上曰:「是計將安出?」令尹對曰:「出下計。」上曰:「何謂廢
上中計而出下計?」令尹曰:「布故麗山之徒也,自致萬乘之主,此皆為身,不顧後為百
姓萬世慮者也,故曰出下計。」上曰:「善。」封薛公千戶。乃立皇子長為淮南王。上遂
發兵自將東擊布。
這邊就寫到薛公分析英布只不過是個刑徒出身沒有見識,一定會用下策,叫劉邦不用擔心
反叛之後英布跟劉邦對話
上惡之。與布相望見,遙謂布曰:「何苦而反?」布曰:「欲為帝耳。」
劉邦:「你何苦要造反呢?」
英布:「老子想當皇帝罷了」
最後司馬遷的結語如下:
太史公曰:英布者,其先豈春秋所見楚滅英、六,皋陶之後哉?身被刑法,何其拔興之暴
也!項氏之所阬殺人以千萬數,而布常為首虐。功冠諸侯,用此得王,亦不免於身為世大
僇。禍之興自愛姬殖,妒媢生患,竟以滅國!
這是關於義帝之死個人的推論,當然不一定是正確的,或許可以提供成是一種解釋。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