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德國要最好的避免一戰失敗從而引發之後的連鎖反應,只要做到一點就好了:棄
奧保俄。
1873年,俾相為了怕普法戰後法國報復,因此找了奧、俄兩國結成了「三帝同盟」,孤立
法國;但1878年的柏林會議讓德俄出現嫌隙、1886年的保加利亞危機讓奧俄關係破裂,同
盟無法繼續維持,此時俾相的選擇是繼續維持德奧同盟,同時跟俄國簽了一個不上不下的
「再保險條約」來維持兩國關係。
1890年,威廉二世為了尋求和英國結盟的機會,選擇不和俄國續簽再保險條約,自此失去
盟友的俄國必然的在1891年的「法俄同盟」中倒向法國,而一邊說著要和英國結盟、一邊
卻又發展「大海軍政策」而讓英國感受到被挑戰的威廉二世,也當然沒有成功拉攏到英國
,可以說英法俄這三國走到一起,是德國反覆無常的外交政策一手造成的。
我認為德國在19世紀末能把握的時機有兩個:
第一個時機、也是最佳時機,就是1886年三帝同盟破裂時,此時德國應該放棄奧國,選擇
和俄國結成更穩固的同盟。
對俄國來說,她在19世紀的擴張目標主要有巴爾幹、近東、中國三個,無論哪個都和主要
眼光放在歐陸的德國不起衝突,就算是在積極擴張海外殖民地的威廉二世時代,德國的主
要目標也是非洲。相反地,若是能得到德國的支持,俄國進軍巴爾幹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少了德國撐腰的奧國根本無法反抗,或許透過策動、資助激進民族主義份子,就能讓這個
脆弱的多民族帝國在19世紀末解體,達成其「解放斯拉夫小兄弟」的目標也說不定。
對德國來說,若能和當時處於和英國進行「大博弈」爭鬥的俄國結盟,聯手挑戰英國,對
德國的非洲夢、更重要的是威廉二世本人的超越英國,達成世界第一海權夢也更有幫助,
在德俄聯手瓦解奧國後,德國也可以「吸收」奧國的德意志民族區域,擴大自己的帝國。
因此我個人認為,三帝同盟瓦解時,是德國拋棄奧國這個拖油瓶的最佳時機,一個穩固的
德俄同盟,才能有效的嚇阻英法。奧國跟俄國在巴爾幹先天上的衝突是無法避免的,德國
不可能同時擁有這兩個盟友,俾斯麥的三帝同盟打從一開始就不會成功,從他在1878年柏
林會議選擇了支持奧國,就註定將俄國這位盟友推向了敵人(法國)一邊。
第二個時機,就是1890年再保險條約結束時,德國此時放棄海外擴張,和英國結成穩固的
同盟。
對英國來說,英法兩個殖民帝國在非洲、遠東都是對手關係、而英俄更是有著被稱為「大
博弈」的競爭,在1891年法俄同盟結成後,英國若能在歐陸獲得德國這個盟友,對其本身
一定有幫助;相反地,德國若是能不挑戰英國海外殖民勢力,專注於歐陸,也能避開和盟
友的利益衝突。不過,威廉二世的非洲夢阻擋了此條路線的進行,我個人也對英國是否會
坐視德國在歐陸成長持懷疑態度,因此此條路線比較不可靠。
總的來說:路線一(德俄同盟)>路線二(德英同盟)>史實(德奧同盟)
其實很難把德國在外交上的失敗歸咎於一個人,你要說俾斯麥沒錯嗎?我認為俾斯麥在三
帝同盟破裂時依然選擇挺奧國就是個不明智的選擇;你要說錯都在威廉二世身上嗎?他選
擇不續簽再保險條約,試圖和英國修好也並無不可,但他其後發展海軍的舉動又觸碰到了
英國的雷點。
俾相想和俄國交好,卻在奧俄起衝突時不願果斷放棄奧國,而送走了俄國這位盟友;威二
想和英國交好,卻又去觸碰人家的地雷,而推開了這位潛在的盟友。兩人都沒有把握住機
會,把強大的盟友推向了敵人一方,終究造成了死對頭法國得利,自己最終落得只剩一個
拖油瓶跟一個臨時找來的背骨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