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ouei (金山好吃粥,伸!)》之銘言:
: 恕只保留部份個人認為,較有討論空間的
: ※ 引述《onewalker (但願人長久)》之銘言:
: : 又《出三藏記集‧安玄傳》:
: : 「後有沙門維秖難者。天竺人也。以孫權黃武三年齎曇鉢經胡本來至武昌。曇鉢即法句
: : 經也。」
: 武昌 不代表 江左、江東,很明顯荊揚有別,自不在話下
: 我之前推文就沒擴及整個中國南方
: 事實上,荊州、揚州在孫權時代,即已為了建設武昌一事,而頗有對立意味在
: 譬如參閱《建康實錄》:
: "(229年)六月,蜀使衛尉卿陳震來慶踐位。帝乃立壇與蜀使盟約滅魏,中分天下...
: 時童謠云: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就建業死,不就武昌居"
: : 3.《高僧傳》:
: : 「(支謙)從吳黃武元年至建興中,所出《維摩》、《大般泥洹》...等四十九經,
: : ....皆行於世。時吳地初染大法,風化未全,僧會欲使道振江左,興立圖寺。」
: : 明確指出支謙在前,吳地初染大法。康僧會在後,欲使道振江左。
: 一、討論佛教史之前,最好先瞭解一下當時三國的外交時代背景
: 孫權黃武元年,實已給曹丕封為吳王,吳方史料也是自立皇太子之後
: 才有東宮一詞,例如《三國志孫登傳》:
: "黃龍元年,權稱尊號,登為皇太子,以恪為左輔,休右弼,譚為輔正,
: 表為翼正都尉,是為四友,而謝景、范慎、刁玄、羊[行首]等皆為賓客,
: 於是東宮號為多士"
: 頂頭既然仍尊魏國皇帝曹丕,則吳王不該存在東宮
: 東宮自東漢中期以後,就是專指皇太子了
: 不妨辜狗《先秦兩漢東宮稱謂考》,有蠻多舉證附說明
: 二、節錄《高僧傳》的同時,其上下文所交代的事件順序,也是很重要的
: 不曉得你是故意不引那一段前面的"使輔導東宮,與韋曜諸人共盡匡益"
: 還是不小心沒看到?希望只是後者
: 吳地初染大法,係建立在黃武元年即染,問題是這上述之輔導東宮,相互矛盾
: 更別提《三國志韋曜傳》的:
: "..遷太子中庶子。時蔡頴亦在東宮,性好博弈,太子和以為無益,命曜論之"
: 案孫和在孫登241年死後,才被立為皇太子
: 是故沒道理提前至22X年的黃武年間,即開始支謙的譯經生涯
看來東宮應該是指孫登死後(赤烏4年,241年)被立為太子的孫和沒錯。
(未引該句,因不覺得韋曜與孫登年代有問題,也未查閱《韋曜傳》。純粹失考)
但即便輔佐的太子是孫和,與支謙黃武3年已在武昌譯經,仍沒有矛盾。
綜合來看,支謙活動的軌跡似此:
黃武3年(224)
於武昌與竺將炎共譯法句經。
赤烏4年(241)之後 (?)
避地于吳,孫權使輔導東宮,與韋曜諸人共盡匡益。
赤烏10年(247)
康僧會初達建鄴,營立茅茨,設像行道。...號「建初寺」。
: : 4.佛教最初是由陸路傳入中國,這個說法並沒有什麼問題。
: : 可能因為你太想強調「東吳的佛教是由海路傳入,與北方佛教無關,而是獨立發展」
: : 的說法,才會說用「中原」兩個字較好。
: 早在漢末靈帝歸天時,牟子在交阯就有佛教的事蹟,但《高僧傳》的吳地並沒包含交阯
: 畢竟孫權尚未納交阯入版圖
: 所以建議討論時,連同先前的中原、江左、武昌等地,這些都要分開看
牟子理惑論爭議的太大了,暫時不論。
但康僧會在交趾時應已出家,顯示當地已有佛教的傳統。
: : 又,出三藏記集和高僧傳算是相當早,也有相當可信度的材料了。
: : 若要尋字摘句的或選擇性的說其不可信,恐怕有沒有太多其他更可信的材料吧?
: : 恰如其份的理解和判斷比較重要。
: 對啊!理解、判斷的基礎在於各別之區域地理觀念,真的不適合混為一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