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關於四時與干支紀月、序數紀月的關係。

作者: phragmite (Θ.Θ)   2022-07-26 18:49:31
老中內容農場有篇文章題為《從「歲次」與「年」說開去—關於書畫作品落干支款
的有關問題》,大意指月支、孟仲季四時等與節氣相符,與序數紀月不同。文中舉
例「丙申年立春在農曆乙未年的臘月二十五;臘月二十六寫作品,再落『歲次乙未』
的款,絕對錯誤;落『乙未年』的款是含糊其辭;落『乙未年臘月』『歲次丙申孟
春』的款是正確的。」又:「因有些月份別稱的含義與農曆二十四節氣相關聯,不
顧節氣隨意落款,也會鬧笑話。……如公曆2014年1月31日,這天是農曆正月初一春
節(癸巳年乙丑月壬寅日),而立春在正月初五(甲午年丙寅月丙午日),假如正
月初四有筆會,你落「甲午年孟春」的款,旁邊有農民朋友說『老師,明天才立春
呀!』,你回答『正月叫孟春,書上是這樣寫的』,恐怕說不服他。」
文章用標題還搜得到。關於四時節氣與序數月間的對應,我還真有點被說矇了。
首先,有評者說以立春為歲首,無疑是把四柱八字的干支曆摻和進來自誤誤人。
《尚書‧洪範 孔傳》疏:「《月令》十二月皆紀昏旦所中之星。若《月令》孟春
昏參中,旦尾中……季冬昏婁中,旦氐中;皆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
十五日有餘,分為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為節氣,謂月初也。一為中氣,謂月半
也。以彼叠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也。」釋義稱之為"天文月",腦霧讀不懂,猜想
以立春為歲首其來有自,只是沒延續實用。《史記‧天官書》:「正月旦,王者歲
首;立春日,四時之卒始也。四始者,候之日。」一般人想必都認正月初一為歲首
會覺得「乙未年臘月二十六日行款歲次乙未是絕對錯誤」這事荒唐。
至於干支紀月,《爾雅‧釋天》有月陽陰名:「在甲曰畢,在乙曰橘,在丙曰修…。
正月為陬,二月為如,三月為寎……。」早於二十四節氣確立,看似與節氣無關。
若《史記‧曆書》:「太初元年,歲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
,夜半朔旦冬至。」我會以為「畢聚」甲寅月單純指曆法上的一月,但月支月建源
於斗杓所指方位,實際與節氣相符而無關朔望,同於把太陽年分成二十四段,每兩
段合為一個月的天文月,就像農民曆的月干支跟著節氣走。如此,當使用寅月、陬
月、泰月、太簇這類干支衍生的別稱表示曆法上的一月時也是跟著節氣? 一月初但
立春前只能稱丑月、塗月? 這樣也挺好,有閏正月但不會有閏寅月。
《呂氏春秋》裡有含四立等十個節氣,四時依四立劃分沒有問題。《尚書大傳》寫
三正:「…,周以仲冬月為正…」加上冬至視為一年的起算點,所以聯想為仲冬月
從冬至起算,但事實又非如此,仲冬"月"還是從當月月朔起算。《禮記‧月令》用
孟、仲、季搭配四時代稱十二月但不知是哪種月,只說:「是月也,以立春、夏、
秋、冬…」沒有:「是月始於立春、夏、秋、冬」類似的內容。又各月配予十二律
如:「仲夏之月……律中蕤賓。……孟秋之月……律中夷則。」那麼,像潘岳《西
征賦》:「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歐陽修《秋聲賦》:「
夷則為七月之律。」其中,蕤賓、夷則對應著仲夏、孟秋,是否當是序數紀月的五
、七月,而非芒種至小暑、立秋至白露?
或者我該這樣理解,以孟、仲、季細分四時畢竟還是四時,自當對應節氣;但孟、
仲、季加之四時用以代稱月分時,可以略稱。例如孟春之月略稱孟春,指含有立春
時點的正月。但這更沒道理,因為除閏正月外,正月可以沒有節氣立春,反倒是不
能沒有中氣雨水……欸,頭好痛。望板上能人點破。
==============================================7/27
一夜沈澱後回頭看自己糾結的點有些可笑,存活的官曆畢竟是陰陽合曆,指稱曆書
上的月,前綴或別稱詞源於繞日週期,也不會改變朔晦定義下的"月"。 孟春、孟
春之月兜不攏,四季改用序數月定義就解決了。
==============================================7/28
先前的疑問只需觀念上的澄清就沒事了,像曆朝皆以正月朔為歲首,這無庸置疑。
以目前見到的資料(西漢中葉至清)作幾點小結,方便諸位指正。
1、《尚書‧洪範 孔傳》疏:「《月令》十二月皆紀昏旦所中之星。…皆所以敘氣
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 十五日有餘,分為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為節氣
,謂月初也。一為中氣,謂月半 也。以彼叠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也。」這種
純陽的天文月/節氣月從未用在官曆中。
2、月建月支雖源於星斗方位而與節氣相應,但如1所述,官曆上的月支僅是單純依
附朔望月的數序,遇閏月則重複或不表,以數序月加"閏/後"兼以月朔日干支做
區別。
3、唐以後至清加入月干,曆書格式大致固定如圖所示
https://i.imgur.com/0kQbOWQ.jpg
月建遇閏重複或不表,月干支完全不受閏月影響,一樣是五年六十個月為周期。
4、個人以為與節氣脫鉤的月干支之所以消失在日常行文中,主要還是從數序可知
月支、從歲次年干可知月干,月干支變成是可有可無的重複資訊,不像日干支還
有檢覈校正的功能。
5、《尚書‧洪範 孔傳》疏:「。若《月令》孟春 昏參中,旦尾中……季冬昏婁中
,旦氐中;皆所以敘氣節也。」《史記‧天官書》:「立春日,四時之卒始也。」
傳統上的確是以四立劃分四季,但同月干支,四季也可定義依附於朔望月的序數
上,如春季指農曆一、二、三月。立春過後是春季,而孟春、孟春之月都指官曆
上的一月,所以老師、旁邊的農民朋友都沒錯。
6、如果遇二頭春如前年歲次庚子正月丁卯朔十一日丁丑立春、十二月辛酉朔二十
二日壬午立春,如果在十二月二十二日行款,歲次仍舊是庚子,但不能寫庚子
年立春,這個立春是屬於辛丑年的,否則得交代清楚如歲次庚子十二月二十二日
辛丑立春。二十三日行款歲次還是庚子,照農民朋友的意思此時寫孟春沒錯,但
這個孟春是屬於辛丑年的節氣,庚子年孟春早過去了,這時是庚子年的季冬之月
。老師揮春完卻與旁邊的農民朋友拌嘴打起來那畫面不敢想,此時還是避開與星
斗方位掛鉤的月別稱選擇其他用詞才好,如寫庚子年十二月,丑/塗/臨月勉強還
行,其他尚有臘月、汃月、嚴月、冰月、嘉平月、暮歲/節、窮稔/紀等等,再接
二十三日或交年日還一。
以上。
==================================================7/28再按
https://i.imgur.com/F324maZ.jpg
覺得自己溝通障礙已病入膏肓。有人問農民曆沒看到我說的節氣月呀…,這麼說也是
因為它藏在細節中。借這頁2021年1月的農民曆交代一下。
首先他有陽曆的2021年1月和1~5日,其次他有陰曆的庚子年的11月18~22日。
陰曆十一月小旁寫有建己丑斗宿,怪了十一月建子、十二月才建丑不是? 沒錯,所以
這個己丑其實就是庚子年節氣月第十二月的月干支,下面標註這個十二月開始於陰曆
十一月二十二日午初、終於陰曆十二月二十二日亥正,正是小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最
下面還寫著己丑月別稱季冬、臘月……直接餵毒給拿著農民曆參考落款的書法老師。
==================================================7/29補遺
算命喙,糊瘰瘰! 唬死人不償命。
《逸周書 周月》:「月周天進一次而與日合宿,日行月一次而周天,歷舍于十有
二辰,終則復始,是謂日月權輿。……凡四時成歲,歲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
以名十有二月。月有中氣以著時應,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夏三月中
氣,小滿、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氣,小雪、冬
至、大寒。閏無中氣,斗指兩辰之間。……」
打從孟仲季+四時出娘胎以來就是代稱日月合宿、日行月一次而周天、必須以中氣
校正置閏的陰曆數序月,四時同樣依附陰曆數序月。即使四柱論命流傳,民間日常
用字對孟仲季四時的認知,從來不曾與"節氣月"有什麼關係,在那奇怪的農民曆出
現以前。
逸周書 https://i.imgur.com/G4VmWN6.jpg
四時纂要 https://i.imgur.com/3ZPC9ak.png
事物異名錄 https://i.imgur.com/tnzXCEZ.png
和名類聚抄 https://i.imgur.com/YXNZMl5.jpg
=====================================================7/31補遺
節氣月出現在民曆中可能是國府遷台後的事
一、國民政府遷台前官、民曆:
民國二年民曆正月:https://i.imgur.com/eZXx3Ec.jpg
民國改公曆為國曆,陰曆月分下標對照國曆起始日,與節氣
無關。此格式或為現今農民曆中節氣月建的參考。
民國十四年民曆正月:https://i.imgur.com/lu3PAqR.jpg
民國十八年時憲書正月:https://i.imgur.com/iF3ECHv.jpg
民國三十八年民曆正月:https://i.imgur.com/diwhxfK.jpg
民國三十八年時憲書七月:https://i.imgur.com/Mnmpdvo.jpg
二、遷台後對岸民曆:https://i.imgur.com/JFNg1Hb.jpg
三、日治時期台灣民曆與擇日通書:
大正三年台灣民曆五月:https://i.imgur.com/8iSrSuz.jpg
民國十一年羅傳烈通書正月:https://i.imgur.com/93jy1gF.jpg
民國三十三年洪潮和通書正月:https://i.imgur.com/KILcRNB.jpg
作者: phragmite (Θ.Θ)   2022-07-26 19:21:00
我甚至懷疑農民曆那干支紀月是方便批流年才加進來,原本月支像歲次一樣和天文脫鉤,只是單純對應序數一月寅、二月卯、三月辰這樣。
作者: vajra0001 (閒邪存誠)   2022-07-26 19:56:00
至少甲骨文是有在日 的部分是用干支
作者: phragmite (Θ.Θ)   2022-07-26 20:31:00
紀日沒問題,碑帖常見,像顏多寶塔四月朔干支就寫錯。主要是不知道衍生的月別稱是不是只合用在節氣月上。
作者: vajra0001 (閒邪存誠)   2022-07-26 21:16:00
我懂你
作者: phragmite (Θ.Θ)   2022-07-26 21:44:00
那農場文是真不對勁。如果看清時憲曆正月初一換歲干支然後月建直接寫在序數月旁,譬如康熙二十八年,歲次已巳,正月大、建丙寅,下注十四日卯正二刻立春。和現在被四柱八字攪和的農民曆寫法完全不同。爬了一晚,原來17年的農場文老中自己19、20帖早戰翻了雖然沒有明確釋疑,但月建既然與節氣無關,我想孟仲季加四時、月陽陰、消息卦、十二律等月別稱,廣義上與序數紀月相對應沒有人會覺得奇怪才對(可能命理師除外)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22-07-27 12:20:00
對不上很正常,漢代就已經發現會對不上了
作者: phragmite (Θ.Θ)   2022-07-27 13:18:00
的確《太初曆》後朔閏資料比較完整,但先秦也陰陽合曆本知對不上,才有個自的置閏月建規則。官方關心的是陽陰,我關心的是怎麼回嘴"旁邊的農民朋友"哈。補闕,陽「校」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