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為何台灣非要蓋一堆無腦高公設住宅?

作者: wegary (wegary)   2015-11-20 16:27:44
答案很簡單
對商人來講 能多賺為啥不多賺?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公設面積是不會消耗容積率的
所以每多蓋一坪公設面積 只需要負擔多一坪的"營造成本"
但是確可以多賣一坪市價單價
這也是為啥很多建商公設能衝多高就衝多高
假設就兩個建案都在隔壁
容積率一模一樣 土地持分也一樣 室內空間也一樣 單價也一樣
假設今天單價一坪要賣80萬, 土地成本一坪則是300萬 營造成本一坪則是15萬
我來問問每個網民 如果您是建商 下列兩種你會想要當哪一個建商?
A建案
主建物20P + 陽台2P + 公設14P(公設比38%) = 36P 土地持分3P
B建案
主建物20P + 陽台2P + 公設 8P(公設比26%) = 30P 土地持分3P
蓋A建案一戶的營造+土建 成本是 36P*15萬 + 3P*300 = 1440萬
蓋B建案一戶的營造+土建 成本是 30P*15萬 + 3P*300 = 1350萬
好 那今天假設單價都一樣要賣80萬的話... (反正現在消費者只會在意單價)
賣一戶A建案可以拿到 36P*80萬 = 2880萬
買一戶B建案可以拿到 30P*80萬 = 2400萬
請問賣一戶A建案可以賺比較多 還是賣一戶B建案可以賺比較多?
對買方來講當然室內面積越大越好
但是不要忘了 建商開張作生意 當然是同樣單價同樣土地成本之下
能賺越多越好
極少數建商怎麼可能放著這個不去賺 !!!!!!
另外看公設比也不準確啦
附屬建物還有車道跟車位登記面積都是一堆魔鬼細節 要偷的東西弄點技巧太容易了
大多數無知的人只會看公設比多少 然後單價多少 就衝下去了
真的是傻傻
房屋有太多眉角
還有公設比高也不見得是壞事情
假設一個建商今天公設比38% 然後 泳池 SPA 廚藝 音樂 鋼琴 KTV 電影院 都有
另一個建商今天公設比35% 只有 建身房 大廳 梯廳 空洞的管委辦公室
那後者這個建商就很糟糕了
我再打個比方
今天假設同樣買兩包麵粉要作兩種蛋糕 尺寸都一樣
一個賣600元 上面有水果有花邊 五顏六色卡通圖案 包裝漂亮 還送玩具 成本200
一個賣400元 上面只有幾片腰果 包裝樸素 成本150
請問前者蛋糕會滯銷嗎??? 錯了 不但小孩喜歡 另一半也會覺得你很有誠意
而且業者也會賺更多 大家都開心 蛋糕周邊業者也會賺錢
前者的蛋糕適合浪漫 有面子 小孩開心
後者這種蛋糕適合那種喜歡便宜又大碗吃粗飽的族群
沒有所謂哪一種好或不好
但是我相信大多數蛋糕業者一定決得作前者比較好 可以賺比較多
房屋也是一樣
房屋的挑選有很大的比例是要看女性的感覺
多少女性購屋就是看上好看的大廳 漂亮的公設 精美的中島夢幻廚房 ... etc
時間到了 不說了
作者: amaisar (阿!麥煞)   2015-11-20 16:31:00
推青埔王!!
作者: goodideals (= =)   2015-11-20 16:40:00
推長知識
作者: shonbn   2015-11-20 16:44:00
只有一點我有意見 消費者只在乎單價? 是閉著眼睛買嗎35% 38% 以上 的確是公設內容有影響力 但追求實惠的人很多
作者: pds1 (莫對惡人慈悲)   2015-11-20 16:46:00
梯廳、機房及安全梯,依建築法規應該只是一定比例內不計入容積,所以,你一段就是錯的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5-11-20 16:55:00
消費者十之八九是無腦阿賈伯斯說的
作者: magickevin (快樂是種天賦)   2015-11-20 16:58:00
就是 消費者"不"只在乎單價,才會來吵公設比阿 = ="
作者: roors (輕熟男)   2015-11-20 17:14:00
pds1,162-2表示 其增加面積不超過容積的15%,可不計入容積
作者: pds1 (莫對惡人慈悲)   2015-11-20 17:28:00
對 所以第一段就錯了 建商不可能無限制蓋公設公設超過一定法規限制的部分就是計入容積
作者: ghjkl1478 (kiki)   2015-11-20 17:44:00
roors 你自己貼的不就說了不超過15% 問題是現在公設都超過15啪 那請問多的要塞哪? 不就容積嗎? 早就說了建商不是白痴 一般房子(非豪宅)公設能少就不會多啦
作者: roors (輕熟男)   2015-11-20 17:51:00
162-1 15% 162-2 15% 不過我只是想表示,建商一定會塞到法定的30%,因為可以多賺30%的錢錢錢阿!!!!!喔,我不是建商,我是荷包扁扁的小小小買方。以上都是我過去做仲介,後來做政府官員,現在做買方的心得我還在想,這波下跌會是真跌還是修正,銀行放款達到實價的8成,如果真的跌到銀行的鑑價了,會是一種甚麼樣的市況?
作者: pds1 (莫對惡人慈悲)   2015-11-20 17:56:00
我不是建築專業 不過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作者: roors (輕熟男)   2015-11-20 17:56:00
有沒有前輩要發表高見?
作者: hcbd   2015-11-20 20:37:00
所以買房看主建有多少比較重要…
作者: ghjkl1478 (kiki)   2015-11-20 21:03:00
是阿 買房就看主建 車位 總價而已 其他都是假的啦什麼公設比有的沒的 說實在的沒那些資訊總價也一樣有時還會多看個陽台大小
作者: planta (小盆栽)   2015-11-20 22:17:00
專業文,原來如此。推。
作者: DAVIDC   2015-11-20 22:48:00
這才是正解壓
作者: didarlook (小星)   2015-11-20 23:08:00
專業,不過我覺得如果公設剛好是你常用的設施,反而是加分。
作者: SDboxer (慵懶大喵~)   2015-11-20 23:08:00
又來群魔亂舞了嗎?還閒謠言不夠多 亂說還底下推專業~第一段公設不算容積就錯很大!是部份公設有條件及比例可不計容積 再來主法建築法施行細則還要參考地方法規取其嚴格的 連縣市都沒還可以亂扯一堆!最近很忙等有空再寫打臉文 先自行google建築法 不計容積!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5-11-20 23:50:00
真跌下去就看有沒正常環貸和銀行壓力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21 01:52:00
公設比不同,單價不會一樣。規定的公設就這麼多,公設比差很多表示一層八戶平民宅或一層一戶豪宅,單價會差很多一般公設比是受一層幾戶以及坪數影響最大整棟共用的公設則跟總戶數分攤分母多大有關
作者: SiFox (疝氣の嚕嚕米)   2015-11-21 02:56:00
我只看 總價/實坪。實坪是自己絕對用的到的空間。額外貴的價格視為加價購,看公設有無符合自己需求跟麥當勞點餐一樣,主餐先選定~套餐組合看個人預算口味!XD(以上純粹無腦買方的角度,樓上大大們建商角度...無感)
作者: Best5566   2015-11-21 09:23:00
反詐騙 沒什麼驚人論點
作者: hcbd   2015-11-21 09:51:00
買方在意的真的只有主建,但是賣方怕的就是只看主建的買方40坪3房含車位,結果主建超寒酸根本垃圾賣屋手法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21 10:29:00
每個家庭著重點不同,有人要好品質。有人要省錢我家有大樓也有公寓,兩種各有優點公寓華廈是典型主建物超高。很少公設覺得公設不值那就看公寓華廈吧,挑出其中不錯的但即使之前法規很鬆,沒大廳沒二電梯二樓梯沒休閒公設,華廈基本公設也往往上看15-20%以現在建蔽率,得退縮蓋更高,而高樓安全標準也更高精簡不必要公設的新大樓,不佔容積公設坪也最少25%-30%' 相對35%高公設若少個5%才約2坪而那2P只有營建成本沒土地成本,成本頂多值30萬以2000萬總價來說,只省30萬卻少掉垃圾分類,省掉小圖書室小健身房……成本全回饋給你也沒人愛誰要花多幾百萬買跟華廈一樣沒公設的陽春大樓建商也蓋不出省幾百萬的,因為土地容積成本沒變買了公設幾百萬公設是假象,其實你買的是主建容積
作者: AMPM ( )   2015-11-21 11:32:00
我是女生 我朋友們(女生)都不喜歡太多公設 太多公設都會直接跳過 雖然建商要多賺 但是民眾的需要可能建商沒在聽 就用市場機制來驗證吧
作者: kenation (BBS-KEN)   2015-11-21 16:43:00
從購屋者的角度來看,公設20-30%室內坪數差距也可能只差個兩三坪,用來換個公設好像也不會虧太多了(不管這公設提供的是心理或是實際層面的價值)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15-11-21 17:58:00
一般自住三房兩廳兩衛,差10%37.5,41.4 差4 大概差100萬-200萬如果不常使用那些公設,且還有額外管理費。停車場先不算,但機械和平面也是差了快5坪,有些蓋平面又要包在公設9坪200萬-250萬變成270-450萬遇到沒良心計算的建商灌坪數 可以差四百到七百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5-11-21 23:56:00
4坪沒有差這麼多,因為那不是容積坪只有營建成本。大概不到50用公設去算單價只是讓你感覺爽的數字遊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