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公布液化區後的現象

作者: LaoFu (老夫)   2016-03-15 07:53:15
公佈土壤液化區後
清楚的看到台灣的新聞媒體有多惟恐天下不亂
也看到部分民眾根本不懂理性判斷
總而言之就像過去的新聞事件
一窩風的熱鬧一下而已。
甚至還有買方傻屌
以為可以用土壤液化來砍價
現在公佈的比例尺根本只能判斷該區域有風險
沒辦法鎖定在該建物坐落處
難道真的地震發生
所有圖表上看到的紅色高風險區
都會高潮噴沙噴水嗎?
自住客會想買的房子
不就是看上周遭的區域環境
老婆看的喜歡
自己能力也能負擔又剛好有需求而已
房屋不是海砂不是凶宅不會漏水這些問題顧到就好。
討論土壤液化紅區買不買的問題
就好像以核電廠為圓心
畫個五十公里的圓
圓內皆不考慮一樣。
核電廠是有問題沒錯
土壤液化也是有風險
但不斷的放大這些問題
難免是杞人憂天
所謂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
強震發生造成災情誰都不願
但就如鄰國日本
也不是一次一次的爬起來了嗎?
與其因噎廢食
不如學好哈姆力克
等到噎到的時候至少還有得救。
土壤液化簡單來說
就是大地震時土地被搖的不要不要的
地下水被壓密作用影響
被往上擠
水一來,土ㄧ濕
土壤顆粒間的有效應力下降
地下水繼續往上衝
土壤手拉手繼續堅持說不要
最後地下水奮勇一擠
衝破土地。
在這樣的過程當中
你如果還沒被衣櫥壓死
家裡也沒倒
那已經是萬幸
如果不趕快往外跑
那根本就是大傻屌
現在就更不用來擔心土壤液化的問題了
有這麼多心力
不如先想想地震發生時要怎麼逃生
緊急用品包準備好了沒等等問題。
根據專家評估
地震震度約六級才會引發土壤液化
六級的概念若不幸發生在台北
那多數30年以上的建物
基本上在液化發生前都非死即傷了
與其關注土壤液化
不然關注建物年齡老舊的問題
又要如何更新才是根本所在
跟風妄談土壤液化有多危險
根本是本末導置,除了顯的自己傻以外沒有其他好處。
作者: spencer222 (ddd)   2016-03-15 07:55:00
套住了
作者: kimkim9988 (阿金)   2016-03-15 08:04:00
中了嗎?
作者: keepstudying (keepstudying)   2016-03-15 08:07:00
雖然我不是很認為土壤液化決定一切,但你這種土壤液化根本不需要擔心的態度,完全顯示你是外行人你還是去多讀點大地工程的知識再來發言吧~是的~台灣都有核能發電廠了~還擔心什麼土壤液化?這句話你去跟炒房客講吧~不想知道台灣是高風險居住區的人,是投資客炒房客
作者: foone (請問甚麼)   2016-03-15 08:12:00
就殺價的一種理由,少見多怪,漲價理由也很多
作者: tipsofwarren (tipsofwarren)   2016-03-15 08:15:00
台灣有那麼多核電廠?我要壓低買店面 別阻止民眾無腦
作者: het97306 (a i b t)   2016-03-15 08:16:00
林泉打電動遊戲股都漲了,公布土壤液化,還能不跌嗎?
作者: wanderjay (努力脫離地心引力)   2016-03-15 08:18:00
悲憤
作者: LaoFu (老夫)   2016-03-15 08:19:00
k大,對於大地工程我真是外行,但全台能找到多少人是敢自稱是土壤液化的內行?學海本是無涯,大家不都是在針對自然的變化提出因應之道而已,你說你懂,風險多高,那又如何,你有解決方案嗎,有的話又有執行預算嗎?那怎麼又能肯定居民皆配合呢?您說的才是外行之言,只有批評及散播恐懼,卻也沒個解決辦法,難道要紅區居民全部搬家?
作者: cloud7515 (殿)   2016-03-15 08:20:00
抬價一堆理由 卻不給理由殺價?
作者: LaoFu (老夫)   2016-03-15 08:23:00
cloud大,殺價保證多的是辦法,談判這事本身就是門藝術,不過拿土壤液化來殺,那也太沒道理
作者: kming327 (johan)   2016-03-15 08:24:00
變嫌惡設施了
作者: Marty (DNA探針)   2016-03-15 08:27:00
其他條件一樣 能不選液化區當然不選 明知高危險還選 傻了??
作者: heuristics (阿弟牯)   2016-03-15 08:27:00
多空笑笑就好,政府下一步應該提出因應之道,畢竟上面住的是人,公佈放個屁就沒事了,不太對
作者: Marty (DNA探針)   2016-03-15 08:28:00
自住不選 換屋不選 投資也不選 房價當然會比同質的低
作者: C13H16ClNO (3955 老地方見)   2016-03-15 08:30:00
好啦 繼續井噴
作者: beeboy (beeboy)   2016-03-15 08:34:00
的確。 206地震倒塌的維冠無關液化,看來是有心人刻意放消息來掩蓋其他問題,目前看來大多數的人都中了驅虎吞狼之計,智力測驗結束。
作者: LaoFu (老夫)   2016-03-15 08:34:00
marty大,您說的對,能不要選就不要選,但人對於土地及周邊環境是有感情的,就像維冠住戶也想原址重建,全世界沒有兩個一樣的不動產,若真的不得不選其實也不用特別恐慌,若真要論風險大學周邊一樓餐飲樓上滿是套房的才可怕
作者: silencers (落葉歸根)   2016-03-15 08:34:00
今天要住的是自己,誰想在有生之年遇上家垮了的事
作者: LaoFu (老夫)   2016-03-15 08:37:00
heur大說的很正確,多空笑笑就好,政府要如何因應才是觀看重點
作者: beri   2016-03-15 08:55:00
液化區房子屋主願意健檢再來談
作者: fuxyou (丫狗)   2016-03-15 08:59:00
不覺得你的理論也可以套用在凶宅或海砂屋之類的嗎?
作者: satonoo (Moskos)   2016-03-15 09:03:00
看到這篇我都笑了 看來這次某些紅區的真是急到跳腳
作者: keepstudying (keepstudying)   2016-03-15 09:03:00
內政部公佈土壤液化的網頁都有順便貼上防制及檢查
作者: satonoo (Moskos)   2016-03-15 09:04:00
房子會不會倒 你們才不會關心這個呢 少在那邊假
作者: aimgel (aim.gel)   2016-03-15 09:04:00
想暗中出貨齁
作者: keepstudying (keepstudying)   2016-03-15 09:04:00
方法???拜託~大哥,你才稍微有點知識跟多看點常識不要搞得自己像個遊民一樣,什麼都不會只能出張嘴
作者: RuleAllWorld (生命剩下365年)   2016-03-15 09:04:00
很好的術語,筆記中
作者: LaoFu (老夫)   2016-03-15 09:19:00
k大,你火氣不要那麼大,你不懂沒關係,也沒人會怪你,不用緊張,我這邊跟你說明,土壤液化當然有事前補救的辦法,開挖地基灌土,擠壓砂樁等等,但這功法只能確保他媽地震來的時候可能不會土壤液化,但對於造成土壤液化發生的原因,六級以上強震卻沒什麼大用,事有本末物有終始,我一在強調與其在末端下功夫,在末端自己嚇自己,不如想想怎麼保障自己的生命做好震前防災教育,防震不僅是建築主體的加強,更有災後救援網路的整體規劃,你在那邊一直跟我嗆內政部實在沒個鳥用,紅區多大樓,光要整合大樓居民就累死你寶寶了
作者: HarryHTC (Harry)   2016-03-15 09:26:00
你一定是中了~~XD 想說服客人別砍價用這招似乎沒用話說現在這個時局 不用理由也要狠砍實價3成啊~
作者: keepstudying (keepstudying)   2016-03-15 09:28:00
你這種知識,只能說可憐。講個理由讓自己信服罷了講個理由讓土壤液化不成為砍價理由罷了,可憐至極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34:00
你這文章看完只有一個感想: 你中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09:34:00
高液化區確實可能影響房價,因為銀行鑑價調整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35:00
就一個掩耳盜鈴的傢伙,以為遮住耳朵鈴就不會響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09:36:00
風險大的利率和成數可能微調,影響買方負擔能力
作者: piyobearman (*~我愛熊愛我~*)   2016-03-15 09:36:00
恭喜你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36:00
你的文章沒說服力,是因為土壤液化危害311就展示過了土壤液化高風險區,房子在震的當下沒支撐性的先倒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37:00
沒倒的之後是被淩遲,看著地表湧水屋子突然傾斜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09:37:00
台灣人很健忘的,還是交通方便工作多比較實際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09:38:00
即使中山區一片紅,降了我大概也還是買不起。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38:00
要倒不倒的斜屋,住也不是,拆也不是,租沒人要,賣不掉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09:39:00
不過臺北的斷層是評定為二類斷層,低活動率
作者: LaoFu (老夫)   2016-03-15 09:39:00
k大,人來的時候兩手空空,走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在我眼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39:00
交通方便工作多的綠白區根本很多,這次公佈並不全是壞事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09:40:00
真正危險是中部一堆超大斷層,且是一類高活動的
作者: hohohuang (懷念的季節)   2016-03-15 09:40:00
有趣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40:00
東邊的東湖南港汐止工作機會多,內科在西湖只上班不住OK土壤液化是給紅黃區補腳,但也是給綠白區支撐士林北投也是綠的,公館也是綠的,綠的地方很多
作者: LaoFu (老夫)   2016-03-15 09:41:00
kuma大跟visa大講的才是有要點可以討論,其中的著眼點才值得大家討論跟深色思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42:00
傳統文教住宅區的文山區也是綠到白為主
作者: jecko (振作....)   2016-03-15 09:44:00
土壤液化不是不能補救,只是錢你一定不想花,成本太重.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45:00
地質改良幾乎只有公共工程重大建設才會做
作者: jecko (振作....)   2016-03-15 09:46:00
就算補也不見得全好.能住綠的地區何必挑火紅的地區.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46:00
很多人罵政府隨便蓋個東西那麼貴,但不看裡面的工法成本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09:49:00
其實也不用改良土地,液化時只是承受力變差。所以只要全面都更,容積不變,地下多挖幾層多層地下室像個船一樣的超大筏式地基。把大樓壓力分散。就不太容易下沉。
作者: planta (小盆栽)   2016-03-15 09:50:00
紅色高度液化加速都更,漲;黃色,中度液化相對安全,必
作者: LaoFu (老夫)   2016-03-15 09:50:00
visa大,圖表才公佈一天,你對於台北市的掌握度就這麼高了
作者: planta (小盆栽)   2016-03-15 09:50:00
漲;綠色,低度液化人人想搶,稀有釋出,漲翻天,之前買方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09:50:00
這就像盆地蓋高樓要靠鋼骨甚至主動制震。營建成本會增加,但不是無解。解決原理就如大面積雪鞋,讓你分散接地壓。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52:00
的確不是無解,因為101就蓋在紅黃區上
作者: LaoFu (老夫)   2016-03-15 09:52:00
kuma大,講的很對,您認為土壤液化會增訂到不懂產估價技術規則裡面成為一種調整項目嗎?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09:53:00
新聞有說銀行會考慮,細節不明。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53:00
土壤液化區明訂登載配套應該是技師鑑定建物符合安全標準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09:54:00
銀行是一定會把風險轉嫁給貸款方,只是不知程度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54:00
政府公佈了五種自檢方案,顯然判斷液化危害是有辦法的也許只需要登載土壤液化危害程度即可,不用登載潛勢分級即便在紅區,但建物工法無安全疑慮,亦可登載無危害對買家來說白區無工法跟紅區做足工法登載內容會是一樣的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09:56:00
紅區舊建物大概是難以改善,只能等重建。但金店面釘子戶永遠是釘子,難以改變。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57:00
這個標記最後跟海砂屋一樣,符合規範就寫無,不符就寫有
作者: jecko (振作....)   2016-03-15 09:57:00
土壤液化通常發生在地底下10公尺至20公尺,若地下室有打到B5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09:58:00
而想知道實際氯離子就自費檢測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09:58:00
除非政府施展大絕招,不合安全標準禁止租售。把釘子金雞母掐死,都更就好推了。
作者: jecko (振作....)   2016-03-15 09:58:00
應該算安全,台北市很多華夏跟公寓連B1都沒有,若位於液化區
作者: jecko (振作....)   2016-03-15 09:59:00
6級以上的地震很難沒問題.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10:00:00
政府公佈的自檢是B3就安全,因為通常底下才是基層樁要打進地裡,一定要比地下室還低才能被包覆
作者: icevil (房租好貴)   2016-03-15 10:01:00
遇到地震 你跑出去了 然後你家垮了 我在非液化區 來不及跑但我家沒事,那我寧可選後者 你這真是謬論 八成是在液化區房屋所有人講的理論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10:01:00
當然底下打多深不知道,而地下室是肉眼可知的深度就是了
作者: jecko (振作....)   2016-03-15 10:04:00
有些制震宅光地下室就挖到B7,樁一定會打的更深.之前聽過余烈講,看地下室也是簡單判斷的方法之一.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10:18:00
那個6級應該是指震度,而不是地震規模吧。台灣的耐震規範最高也只到6級=強震區0.33g基本上屋齡40以上不要擔心六級震度的液化。因為房屋先垮了,有無液化都一樣。因為它耐震恐怕因為建材老化連震度5級都會垮
作者: aaboutt (Hybrid正夯)   2016-03-15 10:35:00
有道理,40年以上房子不用液化就會先倒了。疑,你是說台北市的ㄧ堆老房子嗎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10:41:00
是全台的超老房。臺北只是人多量大。不過要到6級不容易,921臺北只有4級。震度最高到7級,臺北101和翡翠水庫也只到6級頂喊到6級倒多少,其實有點恐嚇性的意味。先嚇自己,看能否逼出一些都更同意戶加上媒體喜歡一窩蜂....台灣最大威脅其實在南海上馬尼拉海溝每年累積錯動,累積幾百年沒大震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10:50:00
很多老人住慣老房子,也覺得自己等不到都更完成的那天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10:50:00
目前科學家是認為早就該有規模8.5以上地震
作者: visa9527 (高級伴讀士官長)   2016-03-15 10:51:00
跟這種人講啥生命危險他根本不理你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15 10:51:00
但卻遲遲沒發生,一旦大震,海嘯會侵襲南台灣
作者: beadba (bluewave)   2016-03-15 11:02:00
後面的房價走勢自然會說明大家的疑慮影響
作者: Flagellum (葡萄藤鞭毛)   2016-03-15 11:07:00
你不在意不代表別人不在意...在意的人多 價格就會影響連凶宅.風水 這種非科學的理由都能影響價錢了
作者: wu322016 (阿傻)   2016-03-15 12:39:00
路過 走錯板了 以為到了地科板
作者: CYAward (家教老師)   2016-03-15 13:30:00
買在紅區?
作者: planta (小盆栽)   2016-03-15 14:28:00
買綠區:稀有安全地段=有錢人怕死加價買=漲翻天買黃區:CP值最高地段=大家都想要=會漲買紅區:加速都更地段=預期心理=短多長空=還是漲
作者: cgavin (喔喔~~)   2016-03-15 16:01:00
哈哈,講那麼多..一樣價錢一個在低風險一個高風險 機能差不多的兩間房你會買哪一間
作者: Ensidia (要宅的這麼神是有難度的)   2016-03-15 16:33:00
拿土壤液化高風險區來殺 哪裡沒道理...不管怎麼說 同樣的房子 你紅區就是負面影響差不多的房子 差不多的地段 可以選你要買哪邊風水這種虛無飄渺的事情都能殺了有科學證據的反而覺得人家殺的沒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