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用太難過。
桃園全區半年漲10-20%,平均大概15%
平均嘛 有人高有人低。
1250萬就是這波漲最兇的低總兩房。就是15-20%那批。
這價錢雖然稍有溢價(有但不多)
但現在要上車本來就只能買溢價。
就像你買台積電ADR,你說他溢價10%不想買
但人家就沒有要回到淨值的意思。
台積本體漲,ADR也不會等他,一樣維持溢價幅度衝上去。
確實溢價,但溢價才是現在的市價。
※ 引述《y77623 ()》之銘言:
: 當時真的覺得好像買到天花板,但仲介不停的勸說我,實價登錄是過去,最新有成交更貴的
: (後來發現都是套房的價位)。現在的天花板價是明年的地板價。錯過這個價位,就再也買
: 不回來了。
我是覺得房仲說的也沒有很離譜。
你買33,有沒有可能去談談到31 32?有可能。
但有沒有可能屋主直接不鳥你,反正33願意買的不差你一個。 也有可能
垂直跟過去比,確實晚一年少一台賓士。
但水平跟其他案件比,其實你買的也沒貴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