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結局,我提供一個我還頗為認同的影評意見。
我瀏覽了一些國外影評,有部分影評的共同看法都指出了這部片的諷刺意義,
例如全片最為明顯的對於政治,宗教,法律等的嘲諷,
而關於結局或是男主角的作為,則是對於英雄主義的最大諷刺!
(以下有劇情)
那麼若從這個角度來看The Mist,可能會是一個有趣的出發點。
在電影當中,劇本設定了一個極端的場景,在這一個處境充斥著恐懼、未知、
以及對生命的威脅等因素。(呵呵!最近剛好再一次的念到Hobbes,雖然扯到這扯遠了,
但是我還是認為人在自然處境如何生存的課題在西方文化當中始終受到注目。)
而人在這一個處境當中的可能表現,就成為電影的發揮空間,
這樣的空間能否玩得好,端視於電影的製作與訴求是否足夠深刻與厚實,
而不淪為三流的驚恐片。
順此而論,劇中所凸顯的一個可能面向,便是嘲諷人在困頓當中,
常會尋求各種強而有力的依靠。有些人選擇相信自己。
有些人則會尋求互助,
那麼有遊戲規則的政治與法律規約就成為可能的選擇,
當然在此之間暴力與自利的陰影則是始終跟隨,因此規則無時不刻都會受到挑戰。
所以人們更常依靠的是在規則之外更有力量的聲音,也就是宗教訊息與英雄的降臨,
這部分也是我認同影評的地方,也剛好是全片著墨最深的部分,
但是西方宗教的教義與文化常是我看電影時的障礙,
因為畢竟不是在那個文化中長大很多東西都不是那麼的認識,
就好像叫西方人來看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他們可能會錯過很多笑點!
因此宗教的部分就先略而不論。
那麼對英雄主義的諷刺,最大的高潮就是在結尾的時候!
所有的人期望主角能夠帶領他們走出困境,而這些人還包含看似非常有理性的兩個老人,
他們深深信任著主角的英雄色彩,在一開始主角因為年輕人的犧牲而憤怒,
當燒傷的患者需要醫療用品時,主角更是義無反顧的組織敢死隊去拿藥,
雖然患者最後是死了,但是主角的英雄形象也同時鞏固了。
然而影評要提醒我們的是,拿藥的時候有多少人因此死亡,
在美國的戰爭片當中,最常聽到的是「不能讓弟兄孤單」,
因此常常為了救一個人死了一百個人,人命雖然不能以數字加減來算,
但也不應如此單面的以同袍情誼來壟斷意義。
回到劇末,男主角決定一個人承擔所有痛苦來被怪物虐死,
而讓其他人走得痛快,何其英勇。英雄形象,在這一刻完美的演出,
只是事與願違,導演嘲諷的殘忍,在下一刻讓許多觀眾措手不及而無法接受,
英雄這時還是英雄嗎??
看電影時常期望一個理所當然,當這一個期待被打斷時,難以接受是無可避免,
但電影有意思的就在這裡,走出順理成章的架構,或許讓人思考的空間就更大了!
主角當然有其他選擇,但導演的責任有時候不是設定最完美而合理的結局,
導演有時候也可以只是設定一個問題,一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