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二十五佛史 之三

作者: newpp (!!)   2016-08-25 12:42:44
五、二十六佛略史
(一)燃燈佛(Dīpankara Buddha)略史
現在這劫稱為賢劫(Bhadda kappa),因為會有五尊佛出現世間。
距今四阿僧祇又十萬劫前,那劫稱為精髓(Sāramanda,核醍醐)劫,
有四尊佛出現世間,首先是唐杭卡拉(Tanhankara)佛、美唐卡拉
(Medhankara)佛和薩拉囊卡拉(Saranankara)佛這三尊佛出現世間。
接著的中間劫(Antara kappa),當時是從人類壽命十萬歲的減劫,
善天(Sudeva)王統治著喜樂城(Rammāvatī)。
燃燈(Dīpankara)菩薩圓滿波羅蜜後,在兜率天享受著天界的生活。
在一萬個輪圍界天神們的請求下,燃燈菩薩在阿沙哈(Asālha)月
(六月至七月)的滿月日入於善天王的善慧(Sumedhā)王后之母胎。
十個月後,菩薩誕生於世。
燃燈王子在奢華的環境下成長。成年後,他繼承了王位。
燃燈佛的不共特點
燃燈佛在距今四阿僧祇又十萬劫前出現世間。
燃燈佛的出生地是喜樂城(Rammavatī)。
他的父親是善天(Sudeva)王,母親是善慧(Sumedhā)王后。
他住在天鵝殿(Haṃsa Pāsāda)、蒼鷺殿(Koñca Pāsāda)和
孔雀殿(Mayūra Pāsāda)三座黃金宮殿。
他擁有三十萬個宮女。他的王后是紅蓮(Padumā),
王子是牡牛肩(Usabhakkhandha)。
燃燈菩薩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騎著象出家的;他修習苦行十個月。
燃燈佛的兩位上首弟子是善吉祥長老(Sumangala Thera)和
提舍長老(Tissa Thera);他的侍者是善來長老(Sāgat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歡喜長老尼(Nandā Therī)和
善喜長老尼(Sunand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毘帕利樹(pipphala; pipphalī,長胡椒)。
他的男施主〔外護〕是搭普沙(Tapussa)大富長者和
跋利卡(Bhallik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希莉瑪近事女(Sirimā Upāsikā)和
果娜近事女(Konā Upāsikā)。
他的身高是八十腕尺。
燃燈佛時人類的壽量是十萬歲。
燃燈佛般涅槃後,他的教法再運行十萬年就消失了。
燃燈佛為善慧(Sumedha)隱士授記
四阿僧祇又十萬劫前,在人類壽量十萬歲時,當時燃燈佛還未成佛,
我們的喬達摩菩薩也還未被授記,他投生在不死城(Amaravati)
的一戶婆羅門家,名叫善慧(Sumedha),他們家財萬貫。
他精通三吠陀(Veda)及各種學問。
在善慧智者還很年輕時,他的父母就去世了,他家總管把他父母及
祖先所遺留下來的龐大財產移交給他。
有一天,他在樓上獨自盤腿靜坐,思惟了生死輪迴之,因此想要出家
來尋覓尋覓趣向涅槃之道以解脫生死輪迴。
善慧智者想要出家修行,於是要把家中龐大的財產交給國王,
但國王不想接受,要他依照自己所想要的方式來處理。
於是善慧智者就在不死城的各地擊鼓宣佈,然後對大眾做了大布施(dāna)。
做了大布施後,就到喜瑪拉雅山的如法山(Dhammika)去出家修行。
原本他住在帝釋天王請毘首羯磨為他建造的優美禪修園。
後來他觀察到欲樂的危害,於是離開那間草舍(pannasāla,葉庵),
改住在樹下,並以樹上掉下來的水果為食。
後來他精勤地禪修,甚至決定不躺下來,只以坐著、站立與行走
三種姿勢連續不斷地禪修。
在七天之內,他證得了四禪八定與五神通(abhiññā)。
後來,燃燈佛出現世間,由於善慧隱士完全沉浸在禪悅之中,因此沒
有察覺到佛陀出現世間時的各種瑞相。
燃燈佛在四十萬位阿羅漢的伴隨下來到喜樂城(Rammāvatī),
住在善見寺(Sudassana)。
喜樂城的居民禮敬、供養燃燈佛後,坐下來聆聽佛陀說法。
佛陀開示後,他們邀請了佛陀及比丘僧團隔天的飲食供養。
隔天,喜樂城的居民準備「無比大布施」。
他們建了一座特別的建築物,接著清掃城市,在道路兩旁放置了水壼
、花、香蕉樹、旗和布條。
接著,市民就去修補佛陀即將走進城的道路。
他們用土來修補不平的道路,並在道路鋪上一層白沙,再撒上一些花。
當時,善慧隱士從禪修園飛起來,在空中看到喜樂城的居民為修路與
佈置而愉快地忙碌著。
因好奇心而在眾人面前飛了下來,問他們為何愉快地在修補道路。
市民回答說,燃燈佛已經出現世間,他們是為佛陀修補道路的。
當時,善慧隱士心想:「我將在燃燈佛這大福田種下殊勝的善種子來修善業。
能夠親眼見到佛陀出現世間的這個時機是非常稀有難得的。
現在我已經遇到難得的機會,我不可錯失良機。」
於是善慧隱士請求市民分配一段路給他修補。
市民認為他是一位神通廣大者,因此分配給他一大段不平且不易修補的道路。
當時,善慧隱士省思佛陀的德行而感到非常地喜悅,
心想:自己有能力用神通來修補這段道路,但假如如此做,
並沒有特別殊勝之處,因此想要用自己的體力來修補這段道路。
他親自從遠處搬運泥土來修補不平的道路。
當善慧隱士還來不及完成修補道路的工作時,
燃燈佛與四十萬位阿羅漢已經到來。
善慧隱士目不轉睛地凝視著燃燈佛,
心想:「今天我應當在燃燈佛面前奉獻自己的生命。
願燃燈佛及四十萬位阿羅漢從我的背上踏過,
就有如走過寶石色的橋一般。以身體作為佛陀與阿羅漢們的步道,
必定會帶給我長久的利益與安樂。」
如此決意後,善慧隱士解開髮髻,俯倒在地,猶如一座紅寶石色的木板橋一般。
當時,善慧隱士俯倒在地,心中生起發願成佛的想法,
心想:他自己可以在當天就成為一位阿羅漢,但這並沒有特別殊勝之處。
他想在泥坑上禮敬燃燈佛,作為一座橋來為他獻出生命,
以此無比的善業證得佛果後,將把無數的眾生從生死輪迴的苦海中解救出來。
當時,善慧隱士的心已傾向成佛,
而且他已經具備被授記的八種條件,即:
1.生為人身;
2.生為男性;
3.具足體證阿羅漢果的條件;
4.遇到一尊活著的佛陀;
5.是一位相信業果法則的出家沙門或隱士;
6.具有四禪八定與五神通;
7.增上行善法(adhikārakusala):願為燃燈佛奉獻自己的生命;
8.有極強想要成佛的善欲。
知道善慧隱士具備了這八種條件,
燃燈佛走到臥在泥地上的善慧隱士面前,
運用神通觀察善慧隱士未來是否能實現他的願望。
省察後,燃燈佛知道「善慧隱士在四阿僧祇與十萬劫後,
將會成佛,名為喬達摩(Gotama)。」於是就為善慧隱士授記。
(二)憍陳如佛(Kondañña Buddha)略史
燃燈佛出世後再經過一阿僧祇劫,憍陳如(Kondañña)佛出現世間。
在圓滿了十六阿僧祇又十萬劫的波羅蜜後,
憍陳如菩薩在兜率天享受著天界的生活。
他接受了諸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入於喜樂城(Rammavatī)
善喜(Sunanda)王的善生(Sujātā)王后之母胎。
由於菩薩屬於憍陳如族,所以被稱為憍陳如王子。
憍陳如佛的不共特點
憍陳如佛在距今三阿僧祇又十萬劫前出現世間。
憍陳如佛累積了十六阿僧祇又十萬劫的波羅蜜。
憍陳如佛的出生地是喜樂城(Rammavatī)。
他的父親是善喜(Sunanda)王,母親是善生王后(Sujātā Devi)。
他統治國家一萬年。他擁有三座黃金宮殿,即:
純淨殿(Suci)、善淨殿(Suruci)和清淨殿(Subha)。
他的元配是純淨王后(Rucidevī)。
有三十萬個舞女和宮女取悅和侍奉著他們。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乘坐駿馬拉的馬車出家的;他修習苦行十個月。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賢善長老(Bhadda Thera)和
善賢長老(Subhadda Thera);
他的侍者是阿那律長老(Anuruddh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提莎長老尼(Tissā Therī)和
優婆提莎長老尼(Upatiss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沙拉善樹(Sālakalyāni)。
他的男施主是索納(Sona)大富長者和伍巴索納(Upason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歡喜近事女(Nandā Upāsikā)和
希莉瑪近事女(Sirimā Upāsikā)。
他的身高是八十八腕尺。
憍陳如佛時人類的壽量是十萬歲。
憍陳如佛為當時是勝利(Vijitāvī)轉輪王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憍陳如佛的時代,我們的菩薩是一位轉輪王,
名叫勝利(Vijitāvī),他統治著明月城(Candavatī)。
憍陳如佛在一兆位阿羅漢的伴隨下來到明月城(Candavatī)。
當菩薩勝利王聽到佛陀到來時,便熱情地接待,
並為他們安排住處及邀請佛陀與其弟子們第二天的飲食供養。
隔天,勝利王為佛陀及僧團準備飲食,並舉行了供養儀式。
用餐結束後,佛陀作了隨喜的佛法開示。
在開示結束時,勝利王邀請佛陀與僧團在明月城度過三個月的雨安居。
在整個雨安居期間,勝利王對以佛陀為首的僧團作了前所未有的大布施。
當時,憍陳如佛為勝利王預言說:「在三阿僧祇又十萬劫之後,你必將成佛。」
憍陳如佛般涅槃後,他的教法再運行十萬年就消失了。
(三)吉祥佛(Mangala Buddha)略史
從憍陳如佛之後又經過了一阿僧祇劫,
在某一劫中有四尊佛出現世間,
他們是吉祥(Mangala)佛、善意(Sumana)佛、
雷瓦達(Revata)佛和索毘達(Sobhita)佛。
在圓滿了十六阿僧祇又十萬劫的波羅蜜後,吉祥菩薩投生到兜率天,
在享受著天界的生活後,他接受了一萬個輪圍界天神的邀請,
下生人間,入於較上(Uttara)城較上(Uttara)王的
較上(Uttarā)王后之母胎。
當時,較上城勝過世間的所有城池。
吉祥佛的不共特點
吉祥佛在距今二阿僧祇又十萬劫前出現世間。
吉祥佛累積了十六阿僧祇又十萬劫的波羅蜜。
吉祥佛出生在較上(Uttara)城。
他的父親是較上(Uttara)王,母親是較上(Uttarā)王后。
他統治國家九千年。他擁有三座黃金殿,即:具名殿(Yasavā)、
具淨殿(Sucimā)和具嚴殿(Sirimā)。
他有三萬個宮女。他的元配是亞莎瓦提(Yasavatī)王后。
他的兒子是具戒(Sīlava)王子。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乘坐名為黃白(pandara)的駿馬拉的馬車
出家的;他修習苦行八個月。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善天長老(Sudeva Thera)和
法軍長老(Dhammasena Thera);
他的侍者是巴利搭長老(Pālit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希瓦拉長老尼(Sīvalā Therī)和
無憂長老尼(Asok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龍樹(Nāga)。
他的男施主是難陀(Nanda)大富長者和毘舍佉(Visākh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阿奴拉近事女(Anulā Upāsikā)和
蘇搭娜近事女(Sutanā Upāsikā)。
他的身高是八十八腕尺;他的身光散播並存續達一萬個輪圍界。
吉祥佛時人類的壽量是九萬歲。
吉祥佛為當時是善悅(Suruci)婆羅門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吉祥佛的時代,我們的菩薩是一位住在善悅(Suruci)村
名叫善悅(Suruci)的婆羅門。他精通三吠陀(Veda)及各種學問。
善悅婆羅門在聆聽了佛陀所開示的教法後,對佛陀生起了無比的信心
,並皈依了三寶。
他邀請了佛陀與一兆位比丘僧團隔天的飲食供養。
菩薩善悅婆羅門邀請佛陀後,思惟自己能夠供養比丘飲食和袈裟
,但不知如何為這麼多的比丘提供座位。
當時,帝釋天王的寶座熱了起來。帝釋天王知道原因後,便化做一位
木匠,手拿著斧頭來幫助善悅菩薩。
帝釋天王看中了一塊十二由旬的地,發願使地面變得平整後,
然後發願決意出現一座鑲有七寶的大會堂,接著再發願決意出現
一兆個比丘可以使用的座位及各種用品。
善悅菩薩看到這座會堂,非常歡喜,於是他在會堂連續供養了以佛陀
為首的僧團七天。
在大供養結束的那一天,他供養了所有比丘滿缽的精製奶油、新鮮奶
油等藥食,並供養了每位比丘一套三衣。
當吉祥佛對善悅婆羅門的供養做隨喜開示時,
觀察了善悅婆羅門的未來後,為善悅婆羅門預言說:
「在二阿僧祇又十萬劫之後的賢劫,你必將成佛,名為喬達摩(Gotama)。」
(四)善意佛(Sumana Buddha)略史
吉祥佛時人類的壽量是九萬歲,接著逐漸遞減到十歲;
當人類的壽量從十歲遞增到阿僧祇歲,再逐漸遞減到九萬歲的時候,
善意(Sumana)菩薩圓滿了波羅蜜,投生到兜率天。
他接受了天神與梵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入於梅卡拉(Mekhala)城
善授(Sudatta)王的希莉瑪(Sirimā)王后之母胎。
善意佛的不共特點
善意佛在距今二阿僧祇又十萬劫前出現世間。
善意佛的出生地是梅卡拉(Mekhala)城。
他的父親是善授(Sudatta)王,母親是希莉瑪(Sirimā)王后。
他統治國家九千年。他的三座宮殿是月亮殿(Canda)、
善月殿(Sucanda)和花冠殿(Vataṃsa)。
他的元配是花冠(Vataṃsikā)王后,她有六百三十萬個宮女。
他的兒子是隨喻(Anūpama,無喻)王子。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歸依長老(Sarana Thera)和
已修長老(Bhāvitatta Thera);
他的侍者是伍碟納長老(Uden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索娜長老尼(Sonā Therī)和
優婆索娜長老尼(Upason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龍樹(Nāga)。
他的男施主是瓦盧納(Varuna)大富長者和歸依(Saran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恰拉近事女(Cālā Upāsikā)和
優婆恰拉近事女(Upacālā Upāsikā)。
他的身高是九十腕尺。
善意佛時人類的壽量是九萬歲。
善意佛為當時是無比(Atula)龍王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善意佛的時代,我們的喬達摩菩薩投生為有大威神力的無比(Atula)龍王。
在得知佛陀已出現世間,在他的親戚朋友伴隨下,來到佛前,
對佛陀和一兆位比丘演奏天樂以示禮敬,並供養飲食及布施每位比丘
一套袈裟來做大供養,而且也歸依了三寶。
當時,善意佛預言說:「這隻龍王未來必將成佛,名為喬達摩(Gotama)。」
(五)雷瓦達佛(Revata Buddha)略史
在善意佛般涅槃後,人類的壽量是九萬歲,隨後逐漸遞減到十歲;
當人類的壽量從十歲遞增到阿僧祇歲,再逐漸遞減到六萬歲的時候
,雷瓦達(Revata)菩薩圓滿了波羅蜜,投生到兜率天。
在享受著天界的生活時,他接受了天神與梵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
,入於善穀(Sudhaññavatī)城廣大(Vipula)王的
廣大(Vipulā)王后之母胎。
經過十個月,菩薩從母胎誕生,猶如大鵝王從質多峰出現一般。
雷瓦達佛的不共特點
雷瓦達佛在距今二阿僧祇又十萬劫前出現世間。
雷瓦達佛出生在善穀(Sudhaññavatī)城。
他的父親是廣大(Vipula)王,母親是廣大(Vipulā)王后。
他統治國家六千年。他的三座宮殿是善見殿(Sudassana)、
應寶殿(Ratanagghi)和花冠殿(Avela)。
他的元配是善見(Sudassanā)王后,她有三萬三千個宮女。
他的兒子是瓦魯納(Varuna)王子。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乘坐駿馬拉的馬車出家的;
他修習苦行七個月。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瓦魯納長老(Varuna Thera)和
梵天長老(Brahmadeva Thera);
他的侍者是生成長老(Sambhav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智賢長老尼(Bhaddā Therī)和
善賢長老尼(Subhadd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龍樹(Nāga)。
他的男施主是紅蓮(Paduma)大富長者和昆將拉(Kuñjar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希莉瑪近事女(Sirimā Upāsikā)和
耶舍瓦蒂近事女(Yasavatī Upāsikā)。
雷瓦達佛的身高是八十腕尺。他身體的光芒日夜照耀遍及十方一由旬。
雷瓦達佛時人類的壽量是六萬歲,他住世五分之四壽量。
雷瓦達佛為當時是極天(Atideva)婆羅門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雷瓦達佛的時代,我們的菩薩是一位名叫極天(Atideva)的婆羅門。
他精通所有婆羅門的學問。
在遇見雷瓦達佛並聽聞開示後,極天菩薩皈依三寶。
他吟誦出一千首偈頌來讚揚佛陀戒、定、慧的功德,
並供養了價值一千個錢幣的上衣。
當時,雷瓦達佛為他預言說:「在二阿僧祇又十萬劫之後,你將成佛
,名為喬達摩(Gotama)。」
(六)索毘達佛(Sobhita Buddha)略史
在雷瓦達般涅槃後,人類的壽量是六萬歲,隨後逐漸遞減到十歲;
當人類的壽量從十歲遞增到阿僧祇歲,再逐漸遞減到九萬歲的時候
,索毘達(Sobhita)菩薩累積並圓滿了四阿僧祇又十萬劫的波羅蜜
,投生到兜率天。
他接受了諸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入於善法(Sudhamma)城
善法(Sudhamma)王的善法(Sudhammā)王后之母胎。
十個月後,菩薩從母胎誕生,猶如大滿月出雲翳一般。
索毘達佛的不共特點
索毘達佛在距今二阿僧祇又十萬劫前出現世間。
索毘達佛累積了四阿僧祇又十萬劫的波羅蜜。
索毘達佛的出生地是善法(Sudhamma)城。
他的父親是善法(Sudhamma)王,母親是善法(Sudhammā)王后。
他統治國家九千年。他的三座宮殿是白蓮殿(Kumuda)、
蓮華殿(Nālina)和紅蓮殿(Paduma)。
他的元配是瑪尼拉(Manilā)王后,她有三萬七千個宮女。
他的兒子是獅子(Sīha)王子。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乘坐飛翔的殿堂(pāsāda)出家的;
他就在這座殿堂裡修習苦行七天。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無等長老(Asama Thera)和
善眼長老(Sunetta Thera);
他的侍者是最高長老(Anom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娜庫拉長老尼(Nakulā Therī)和善生長老
尼(Sujāt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龍樹(Nāga)。
他的男施主是藍瑪(Ramma)大富長者和善授(Sudatt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娜庫拉近事女(Nakulā Upāsikā)和
質多近事女(Cittā Upāsikā)。
索毘達佛的身高是五十八腕尺。
索毘達佛時人類的壽量是九萬歲,他住世五分之四壽量。
索毘達佛為當時是善生(Sujāta)婆羅門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索毘達佛的時代,我們的菩薩投生在喜樂(Rammavatī)城
一戶婆羅門的家庭,名叫善生(Sujāta)。
在聽聞佛法後,他皈依三寶。他供養了佛陀及僧團三月雨安居期間的飲食。
當時,索毘達佛為善生婆羅門預言說:「這位男子未來必將成佛,
名為喬達摩(Gotama)。」
(七)最高見佛(Anomadassī Buddha)略史
在索毘達佛之後的一個阿僧祇劫是空劫(suñña kappa)
,完全沒有佛陀出現世間。
過後的某一劫,有最高見佛(Anomadassī)、
紅蓮花佛(Paduma)和那拉達佛(Nārada)三尊佛出現世間。
最高見菩薩累積並圓滿了十六阿僧祇又十萬劫的波羅蜜,投生到兜率天。
他接受了天神與梵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入於月亮(Candavatī)城
耶舍瓦(Yasavā)王的耶蘇陀羅(Yasodharā)王后之母胎。
奇特的事發生了,就在最高見王子懷胎的那一刻,由於王子的善業,
光芒照耀達八十腕尺,甚至勝過於日月的光芒。
經過了十個月,耶蘇陀羅王后在善月(Sucandana)園生出了最高見王子。
由於最高見王子在懷胎期間天空不斷地降下名為最高的寶石來,
因此在王子取名的那天,智者們把他取名為最高見(Anomadassī)。
最高見佛的不共特點
最高見佛在距今一阿僧祇又十萬劫前出現世間。
最高見佛累積了十六阿僧祇又十萬劫的波羅蜜。
最高見佛的出生地是月亮(Candavatī)城。
他的父親是耶舍瓦(Yasavā)王,母親是耶蘇陀羅(Yasodharā)王后。
他統治國家一萬年。他的三座宮殿是莊嚴殿(Sirī)、
近嚴殿(Upasirī)和增長殿(Vaddha)。
他的元配是希莉瑪(Sirimā)王后,她有兩萬三千個宮女。他的兒
子是優婆瓦納(Upavāna)王子。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乘坐金色的轎子出家的;他修習苦行十個月。
最高見佛的兩位上首弟子是尼沙跋長老(Nisabba Thera)和
最高長老(Anoma Thera);
他的侍者是瓦盧納長老(Varuna Thera)。
最高見佛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孫陀利長老尼(Sundarī Therī)和
善意長老尼(Suman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阿珠納樹(Ajjuna)。
他的男施主是增喜(Nandivaddha)大富長者和
增嚴(Sirivaddh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青蓮近事女(Uppalā Upāsikā)和
紅蓮近事女(Padumā Upāsikā)。
最高見佛的身高是五十八腕尺;他身體照耀的光芒達十二由旬。
最高見佛時人類的壽量是十萬歲,他住世五分之四壽量。
最高見佛為當時是夜叉將軍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最高見佛的時代,我們的菩薩是一個夜叉將領,
他指揮著數千萬有大威神力的夜叉。
當他聽到佛陀已經出現世間時,就變現出一座飾以各種
美麗寶石的莊嚴大堂來,他對以佛陀為首的僧團供養了七天飲食。
在夜叉將軍聆聽供養的隨喜開示時,最高見佛預言說:「在一阿僧祇
又十萬劫之後,這個夜叉將軍必將成佛,名為喬達摩(Gotama)。」
(八)紅蓮花佛(Paduma Buddha)略史
在最高見佛般涅槃後,人類的壽量是十萬歲,隨後逐漸遞減到十歲;
當人類的壽量從十歲遞增到阿僧祇(asankhyeyya,不可數)歲,
再逐漸遞減到十萬歲的時候,紅蓮花(Paduma)菩薩圓滿了波羅蜜
,投生到兜率天。
他接受了天神與梵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入於素馨(Campaka)城
無等(Asama)王的無等(Asamā)王后之母胎。
經過十個月,菩薩在素馨(Campaka)樹叢誕生。
由於菩薩出生之時,整個印度(Jambudīpa,閻浮提)天空下著紅蓮花雨
,乃至到達周圍的海洋,因此在取名的那天,聞名的占相師及親戚
把他取名為大紅蓮(Mahāpaduma)。
紅蓮花佛的不共特點
紅蓮花佛在距今一阿僧祇又十萬劫前出現世間。
紅蓮花佛的出生地是素馨(Campaka)城。
他的父親是無等(Asama)王,母親是無等(Asamā)王后。
他統治國家一萬年。他的三座宮殿是上喜殿(Nanduttara)、
上權殿(Vasuttara)和上譽殿(Yasuttara)。
他的元配是優陀羅(Uttarā)王后,她有三萬三千個宮女。
他的兒子是喜樂(Ramma)王子。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乘坐駿馬拉的馬車出家的;
他修習苦行八個月。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沙羅長老(Sāla Thera)和
優婆沙羅長老(Upasāla Thera);
他的侍者是瓦魯納長老(Varun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羅陀長老尼(Rādhā Therī)和
善羅陀長老尼(Surādh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大索納樹(Mahāsona)。
他的男施主是更多(Bhiyya)大富長者和無等(Asam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露西近事女(Ruci Upāsikā)和
喜樂近事女(Nandarāmā Upāsikā)。
紅蓮花佛的身高是五十八腕尺。
紅蓮花佛時人類的壽量是十萬歲,他住世五分之四壽量。
紅蓮花佛為當時是獅子王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紅蓮花佛的時代,我們的菩薩是獅子王。
當紅蓮花佛在叢林入滅盡定時,獅子王見到後,
對佛陀生起很強的信心,牠以在周圍巡視來表達對佛陀的禮敬。
牠以非常歡喜的心吼了三次,並留在那裡七天的時間。
七天之後,紅蓮花佛從滅盡定出定,見到獅子王,發願說:
「願這隻獅子對僧團也有敬信心!」同時並決意僧團來到這裡說:
「願比丘們來到這裡!」片刻頃,數千萬位比丘來到了那裡。
當時,獅子王菩薩對僧團也生起了敬信心。
紅蓮花佛觀察並了知菩薩的心後,預言說:
「這隻獅子王將在未來成佛,名為喬達摩。」
(九)那拉達佛(Nārada Buddha)略史
紅蓮花佛般涅槃後,人類的壽量是十萬歲,隨後逐漸遞減到十歲;
當人類的壽量從十歲遞增到阿僧祇歲,再逐漸遞減到九萬歲的時候,
那拉達(Nārada)菩薩圓滿了波羅蜜,投生到兜率天。
他接受了天神與梵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入於幸運(Dhaññavatī)
城善天(Sudeva)轉輪王的最高(Anomā)王后之母胎。
經過十個月,菩薩在財勝(Dhanañjaya)園誕生。
在取名的那天,天空從滿願樹等降下各種衣物和裝飾品,猶如下大雨
一般,因此智者們把他取名為那拉達(Nārada)。那拉(nara)的
意思是適宜人們的裝飾品;達(da)是給與的意思。
那拉達佛的不共特點
那拉達佛在距今一阿僧祇又十萬劫前出現世間。
那拉達佛累積了四阿僧祇又十萬劫的波羅蜜。
那拉達佛出生在幸運(Dhaññavatī)城。
他的父親是善天(Sudeva)轉輪王,母親是最高(Anomā)王后。
他統治國家九千年。他的三座宮殿是勝利殿(Jita)、
戰勝殿(Vijita)和歡樂殿(Abhirāma)。
他的元配是勝軍(Vijitasenā)王后,她有四萬三千個宮女。他的
兒子是上喜(Nanduttara)王子。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步行出家的;他修習苦行七天。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賢沙拉長老(Bhaddasāla Thera)和
勝友長老(Vijitamitta Thera);
他的侍者是瓦謝搭長老(Vāsetth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優陀羅長老尼(Uttarā Therī)和
帕古尼長老尼(Phaggunī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大索納樹(Mahāsona)。
他的男施主是伍嘎林達(Uggarinda)大富長者和
牛王(Vasabh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因達瓦莉近事女(Indāvarī Upāsikā)和
婉迪近事女(Vandī Upāsikā)。
那拉達佛的身高是八十八腕尺。
他身體的光芒日夜不斷照耀遍及十方一由旬。
在那拉達佛住世期間,由於佛陀的光明,
方圓一由旬的人們夜間不用燈火來照明。
那拉達佛時人類的壽量是九萬歲,他住世五分之四壽量。
那拉達佛為當時是隱士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那拉達佛的時代,我們的菩薩是一位隱士,
他在喜馬拉雅山建了一座草舍,並住在那裡。
他精通四禪八定及五神通。
由於悲愍菩薩隱士,那拉達佛在諸比丘和八千萬位證得不還果在家居
士的伴隨下,來到菩薩隱士的草舍。
菩薩隱士見到那拉達佛非常歡喜,就用神通變現出住處來供佛陀
及比丘們居住。
菩薩隱士整個夜晚都在讚揚佛陀的功德,並聆聽佛陀說法。
隔天,菩薩隱士以神通飛到北俱盧洲,
帶了很多各種飲食回來供養佛陀、比丘僧團和在家居士。
菩薩以此方式連續供養了七天,
之後以無價的喜馬拉雅山紅檀香來供養佛陀。
那拉達佛在作隨喜開示後,預言說:
「未來你必將成佛,名為喬達摩(Gotama)。」
那拉達佛般涅槃後,他的教法再運行九萬年就消失了。
(十)勝蓮花佛(Padumuttara Buddha)略史
在勝願劫(Vara-kappa)有最高見佛(Anomadassī)、
紅蓮花佛(Paduma)和那拉達佛(Nārada)這三尊佛出現世間。
從那拉達佛般涅槃後,這一個阿僧祇劫就結束了。
在距今十萬劫之前,勝蓮花佛(Padumuttara)出現世間。
那一劫是核心劫(Sāra-kappa),只有一尊佛出現世間。
在勝蓮花佛出現世間的這劫,是有福德之人居住的時代。
勝蓮花菩薩圓滿了波羅蜜後,投生到兜率天。
他接受了天神與梵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入於
漢沙瓦提(Haṃsavatī)城阿難(Ananda)王的
善生(Sujātā)王后之母胎。
經過十個月,菩薩在漢沙瓦提城的王家花園誕生。
當王子出生之時,下著蓮花雨,
所以他親戚把他取名為勝蓮花(Padumuttara)。
勝蓮花佛的不共特點
勝蓮花佛在距今十萬劫前出現世間。
勝蓮花佛的出生地是漢沙瓦提(Haṃsavatī)城。
他的父親是阿難(Ananda)王,母親是善生(Sujātā)王后。
他統治國家一萬年。他的三座宮殿是運人殿(Naravāhana)、
運譽殿(Yasavāhana)和轉權殿(Vasavattī)。
他的元配是富授(Vasudatta)王后,她有四萬三千個宮女。他的兒
子是較上(Uttara)王子。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乘坐飛翔的殿堂(pāsāda)出家的;
他修習苦行七天。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提瓦拉長老(Devala Thera)和
善生長老(Sujāta Thera);
他的侍者是善意長老(Suman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無量長老尼(Amitā Therī)和
無等長老尼(Asam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沙拉拉樹(Salala,一種香樹)。
他的男施主是度越(Vitinna)大富長者和提舍(Tiss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歡喜近事女(Hatthā Upāsikā)和彩色近事女(
Vicittā Upāsikā)。
勝蓮花佛的身高是五十八腕尺。
勝蓮花佛身體照耀的光芒達十二由旬。
勝蓮花佛時人類的壽量是十萬歲,他住世五分之四壽量。
勝蓮花佛為當時是地方首長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勝蓮花佛的時代,我們的喬達摩菩薩是一位名為結髪(Jatila)的
地方首長(Mahāratthika),他是一個千萬富翁。
他對以佛陀為首的僧團做了飲食與衣料的大供養,
勝蓮花佛在做隨喜開示後,對這位地方首長預言說:
「在十萬劫之後,此人必將成佛,名為喬達摩。」
(十一)善慧佛(Sumedha Buddha)略史
在勝蓮花佛出現世間的那劫之後,有七萬劫是沒有佛陀出現世間的空劫。
在距今三萬劫之前,有一劫是醍醐劫(Manda-kappa),
有善慧佛(Sumedha)和善生佛(Sujāta)這兩尊佛出現世間。
善慧菩薩圓滿了波羅蜜,投生到兜率天。
他接受了天神與梵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
入於善授(Sudatta)王的善授(Sudattā)王后之母胎。
經過十個月,菩薩在善見(Sudassana)王家花園誕生。
善慧佛的不共特點
善慧佛在距今三萬劫前出現世間。
善慧佛的出生地是善見(Sudassana)園。
他的父親是善授(Sudatta)王,母親是善授(Sudattā)王后。
他統治國家九千年。他的三座宮殿是善月殿(Sucandana)、
黃金殿(Kañcana)和增嚴殿(Sirivaddhana)。
他的元配是素馨(Sumanā)王后,她有八萬四千個宮女。
他的兒子是井宿(Punabbasu)王子。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騎象出家的;他修習苦行八個月。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皈依長老(Sarana Thera)和
一切欲長老(Sabbakāma Thera);
他的侍者是海洋長老(Sāgar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喜樂長老尼(Ramā Therī)和
善樂長老尼(Suram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大團花樹(Mahānīpa,無憂樹的一種)。
他的男施主是優樓頻螺(Uruvela)大富長者和
耶舍瓦(Yasav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耶蘇陀羅近事女(Yasodharā Upāsikā)和
希莉瑪近事女(Sirimā Upāsikā)。
善慧佛的身高是八十八腕尺;
善慧佛身體照耀的光芒遍及各個方向達一由旬。
善慧佛時人類的壽量是九萬歲,他住世五分之四壽量。
善慧佛為當時是較上(Uttara)青年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善慧佛的時代,我們的喬達摩菩薩是一位名為較上
(Uttara,優陀羅)的青年。
這個名字意指他的德行比其他人還殊勝。
他在家裡對以佛陀為首的僧團做了價值八千萬財富的大供養。
在聽了佛陀的開示後,他皈依三寶,並在佛陀的教法中出家為比丘。
在做供養的隨喜開示後,善慧佛預言說:
「這位較上的青年未來必將成佛,名為喬達摩。」
(十二)善生佛(Sujāta Buddha)略史
善慧佛般涅槃後,人類的壽量從九萬歲逐漸遞減到十歲;
當人類的壽量從十歲遞增到阿僧祇歲,再逐漸遞減到九萬歲的時候
,善生(Sujāta)菩薩圓滿了波羅蜜,投生到兜率天。
他接受了天神與梵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
入於善吉祥(Sumangala)城學取(Uggaha)王的
發生(Pabhavati)王后之母胎。
經過十個月,菩薩從母胎誕生。
由於在王子出生之時,整個印度(Jambudīpa,閻浮提)
所有人們身心都感到快樂,因此在取名的那天,
智者們為王子取名為善生(Sujāta)。
善生佛的不共特點
善生佛在距今三萬劫前出現世間。
善生佛的出生地是善吉祥(Sumangala)城。
他的父親是學取(Uggaha)王,母親是發生(Pabhavati)王后。
他統治國家九千年。
他的三座宮殿是吉祥殿(Siri)、近祥殿(Upasiri)和歡喜殿(Nanda)。
他的元配是祥喜(Sirīnandā)王后,她有兩萬三千個宮女。
他的兒子是優婆先那(Upasena)王子。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騎駿馬出家的;他修習苦行九個月。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善見長老(Sudassana Thera)和
善天長老(Sudeva Thera);
他的侍者是那拉達長老(Nārad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那伽長老尼(Nāgā Therī,龍長老尼)和那
伽沙瑪拉長老尼(Nāgasamāl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大竹(Mahāvelu)。
這種大竹是一種很特別的竹子,這種竹子有很茂盛的葉子。
他的男施主是善授(Sudatta)大富長者和質多(Citt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善賢近事女(Subhaddā Upāsikā)和
紅蓮近事女(Padumā Upāsikā)。
善生佛的身高是五十腕尺。
善生佛時人類的壽量是九萬歲,他住世五分之四壽量。
善生佛為當時是轉輪王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善生佛的時代,我們的菩薩是一位轉輪王。
當他聽到佛陀已經出現世間時,就來到佛陀那裡,聆聽佛法。
他供養了以佛陀為首的僧團自己王家的七寶,然後出家為比丘。
後來,善生佛預言說:「未來他必將成佛,名為喬達摩(Gotama)。」
(十三)喜見佛(Piyadassī Buddha)略史
在善生佛出現世間的那一劫結束後,
距今一千八百劫之前,那是一個勝願劫(Vara-kappa)
,有喜見佛(Piyadassī)、見義佛(Atthadassī)和
見法佛(Dhammadassī)這三尊佛出現世間。
喜見菩薩圓滿了波羅蜜後,投生到兜率天。
他接受了天神與梵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
入於善穀(Sudhaññavatī)城善授(Sudatta)王的
月亮(Candā)王后之母胎。
經過十個月,菩薩在瓦魯納(Varuna)花園誕生了。
在王子取名的那一天,由於人們現出不可思議的歡喜,
所以把菩薩取名為喜見(Piyadassī)。
喜見佛的不共特點
喜見佛在距今一千八百劫前出現世間。
喜見佛出生在善穀(Sudhaññavatī)城。
他的父親是善授(Sudatta)王,母親是月亮(Candā)王后。
他統治國家九千年。他的三座宮殿是善淨殿(Sunimmala)、
離垢殿(Vimala)和山窟殿(Giriguhā)。
他的元配是離垢(Vimalā)王后,她有三萬三千個宮女。
他的兒子是金飾(Kañcanāvela)王子。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乘坐駿馬拉的馬車出家的;
他修習苦行六個月。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守護長老(Pālita Thera)和
一切見長老(Sabbadassī Thera);
他的侍者是索毘達長老(Sobhit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善生長老尼(Sujātā Therī)和
法施長老尼(Dhammadinn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卡庫達樹(Kakudha)。
他的男施主是孫達卡(Sundaka)大富長者和
如法(Dhammaka)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毘舍佉近事女(Visākhā Upāsikā)和
法施近事女(Dhammadinnā Upāsikā)。
他的身高是八十腕尺。
喜見佛時人類的壽量是九萬歲,他住世五分之四壽量。
喜見佛為當時是迦葉(Kassapa)婆羅門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喜見佛的時代,我們的菩薩是一位名叫迦葉(Kassapa)的婆羅門
青年,他精通三吠陀(Veda)。
在聽聞佛陀的教法後,他生起很強的信心,
建造了一座價值一兆個錢幣的大寺院,並供養給以佛陀為首的僧團。
在做供養善業的隨喜之時,他受持三皈依及五戒。
喜見佛為坐在僧團中間的迦葉青年預言說:
「在一千八百劫之後,這位迦葉青年必將成佛,名為喬達摩(Gotama)。」
(十四)見義佛(Atthadassī Buddha)略史
在喜見佛般涅槃後,人類的壽量是九萬歲,隨後逐漸遞減到十歲;
當人類的壽量從十歲遞增到阿僧祇歲,再逐漸遞減到十萬歲的時候
,見義(Atthadassī)菩薩圓滿了波羅蜜,投生到兜率天。
他接受了天神與梵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
入於淨美(Sobhana)城海洋(Sāgara)王的
善見(Sudassanā)王后之母胎。
經過十個月,菩薩在淨財(Sucindhana)花園誕生。
在取名的那天,人們世世代代長久以來藏在地下的財寶
由於忘記埋藏的地點再度發現了,因此把王子取名為見義
(Atthadassī)。巴利的(Attha)有義、利益或道理的意思。
見義佛的不共特點
見義佛在距今一千八百劫前出現世間。
見義佛的出生地是淨美(Sobhana)城。
他的父親是海洋(Sāgara)王,母親是善見(Sudassanā)王后。
他統治國家一萬年。他的三座宮殿是不死山殿(Amaragiri)、
善山殿(Sugiri)和運載殿(Vāhana)。
他的元配是毘舍佉(Visākhā)王后,她有三萬三千個宮女。
他的兒子是岩石(Sela)王子。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騎著名叫善見(Sudassana)的駿馬出家的;
他修習苦行八個月。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寂靜長老(Santa Thera)和
近寂長老(Upasanta Thera);
他的侍者是無畏長老(Abhay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達磨長老尼(Dhammā Therī)和
善法長老尼(Sudhammā Therī);
他的菩提樹是素馨樹(Campaka)。
他的男施主是納庫拉(Nakula,鼬鼠)大富長者和
牛王(Nisabha,尼薩跋)大富長者;
他的女施主是瑪琪拉近事女(Makilā Upāsikā)和
善喜近事女(Sunandā Upāsikā)。
見義佛的身高是八十腕尺。
見義佛的身體光芒可不斷地照耀十方達一由旬之遠。
見義佛時人類的壽量是十萬歲。
見義佛為當時是蘇希瑪(Susīma)隱士的喬達摩菩薩預言
在見義佛的時代,我們的菩薩是生在素馨(Campaka)城的蘇希瑪(Susīma)
。當時,他被全世界公認是非常有德行的富有婆羅門。
在把自己所有的財產布施給窮人、無依者等之後,
他前往喜馬拉雅山附近出家為沙門。
他獲得了四禪八定及五神通,並教導人民善行是善法
,不善是不善法,他等待著佛陀出現世間。
後來,見義佛出現世間,在剎帝利、婆羅門、居士、沙門、四大王天
、三十三天、魔羅、梵天八眾之中開示佛法,當時蘇希瑪(Susīma)
沙門也在眾中聽聞佛法。
他運用神通前往天界,從三十三天帶回來天界的曼陀羅花
(mandārava)、紅蓮花、刺桐花(pāricchattaka)等。
他變現出一座各處都有花所裝飾的大堂。
接著,他舉著一支天界曼陀羅花的大傘蓋來向佛陀致敬。
當時,見義佛為蘇希瑪沙門預言說:
「這位蘇希瑪沙門在未來的一千八百劫後必將成佛,名為喬達摩(Gotama)。」
作者: ffvbnm (夏雪宜)   2016-08-27 11:53:00
9月4日還有25佛史說法喔
作者: horcetian (提安霍爾斯)   2016-08-30 12:24:00
敢問樓上,在哪有說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