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唯識論 從空義談中觀與唯識 宏印法師著

作者: WEINUO (行人)   2017-11-10 00:57:32
這一篇有點長,這是必然的
大乘佛教轉化成漢傳佛教後,思想愈發擴散,很多名相和因果都不是簡單的三兩句能
講個圓滿~
當愈深入瞭解,就愈發現,現代書籍如此容易取得,能讓佛法更容易接觸人間
但也易造成聰明人的所知障愈深,這大概是始料未及的事
由於篇幅頗長,我會數段數段的整理,
整理的目的是因為宏印法師 早期曾在印順 法師身邊學習,所以要二者的思想脈胳
應該是有些相似,但對於有沒看過印順 法師著作的人可能會不太清楚宏印 法師在文中
的描述是以什麼立場及角度去詮釋,所以下面會稍做題解大意僅供大家參考。
這是在喇嘛網轉來的,裡頭應該是有些錯字,但我就不更動了。
從“空義”談中觀與唯識 宏印法師

  中國人接受印度的中觀般若而開展出天臺,中國人接受印度的唯識而開展出華嚴。華
嚴與天臺被稱為廣大悉備系統,地位是相當高的,可見要瞭解中國佛學的博大系統,也不
能忽略對中觀、唯識的研究。換句話說,如果對中觀、唯識有好的認識基礎,要瞭解中國
天臺和華嚴等思想就比較容易通達。
  今天要講的“從空義談中觀與唯識”,這個題目雖然比較學術性,但它和修行卻很有
關係。古時候的印度人不論那一宗、那一派、什麼法門,都不會為學術而學術,或者為學
問而學問,為研究而研究。因為印度的各宗教、各哲學,以及佛教裡面的各教派理論都和
修行、求解脫有密切關係。直到近代,才開始純學術的考證。
  我為什麼要選這個題一來談呢?可能我們近代在研究佛學、研究佛法都知道,“空”
這個觀念,這個道理是最困惑人的了。通常我們將“空義”簡稱為“空”,但是將“空義
”兩字連用的也有,像“中論”就出現“空義”這個名詞。那麼,並非到了大乘才開始談
空,原始佛教時代,小乘的部派時代,直到大乘應運而生的時代,都在談空,來到中國也
是在談空。曾終看到佛教的雜誌上,有一位余老居士在他的文章裡人聲呼籲:佛教下要再
談空啦!談空會導致人家的誤會,總覺得佛教是消極的、厭世的、否定的,空已經談得太
多啦!應該儘量談有,尤其是“真空妙有”的“妙有”應該多談些,才能使得佛教更積極
。我覺得他的用心可嘉,他的動機也值得我們諒解。但是事實上,“空”的觀念與修行足
有密切關係的,所以從印度歷史上各宗各派的佛教,直到中國歷史上各宗各派的佛教一定
都要談空,以後的佛教可能也是要談,不談也不行。像一般人常常將佛門稱為空門,出了
家就叫做遁入空門,這是不懂佛法才曾產生的誤會。事實上,正確的瞭解“空”;對一個
學佛的人是不可少的。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7-11-10 11:06:00
須菩提學阿羅漢就好了,還解空第一幹嘛?有沒有人想過阿羅漢有必要解空嗎?小乘的須菩提是阿羅漢大乘的須菩提大量提問菩薩道的問題發生什麼事了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17-11-10 12:18:00
本文的論點姑且不論,在歷史的爬梳上基本就錯了:如來藏/佛性系統早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大量進入漢傳佛教界,而且已經有許多研究成果。法華、華嚴、涅槃、楞伽、勝鬘等等重要的經典都是在此一時期傳入。亦非僅是經典傳入,在南朝也形成了學派,記得生公說法的故事嗎?那只是開端而已。其中關於佛性的討論,甚至是延續了數百年之久,直至隋唐之際成為玄奘大師西行求經的原因,豈是原文所說的那般……閱讀這一派師、弟的東西只能用臨淵履薄四字形容,啥時掉坑裡都不曉得……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10 14:38:00
阿羅漢也叫無學,對於斷煩惱不用再學了.進入菩薩道要學很多法門,是為眾生而學,這個是所知障,不曉得渡眾生的法門般若的空是菩薩道,一般人還是看看就好,乖乖從三學八正道學起,還沒到那個程度,別把這些都空掉了.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17-11-10 16:48:00
年代這玩意叫硬傷,難道我前面推文說的不是漢傳佛教,是印度佛教史嗎?其次,如果是先認同某種觀點,再去找理由,白話一點叫先射箭再畫靶。再者,對於這一派的東西,說臨淵履薄已經很客氣了,我在版面上也曾說過,教界批評反思的多了去。最後,魏晉南北朝佛教史很精彩的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1-10 21:59:00
請問...解空是?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7-11-10 22:16:00
中觀到唯識再到如來藏很簡單的理論演變結果到最後大家都知道中觀唯識,還是沒人知道空是甚麼這就是人生敢說自己開悟的歷史上沒幾個照樣念佛念咒求菩薩保佑~~~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10 22:56:00
中觀本身就是解空了。拿三根牙籤,自己在桌上擺上個三角形。細心去觀察,這個 "三角形" 到底是"有"還是"空" ?觀久了,自然可以體會緣起性空的道理,一切如幻有。我們一般沒學佛,會自然而然的執著於 "外相" 實有,進而產生眷戀或厭惡等心,學佛之後,第一步會學習觀緣起瞭解到緣聚則有,緣散則滅的道理,這樣就逐漸破除內心對外相實有的執取。但我們人內心深層有兩種執著,來自於分別心尚未破除,第一個就是前述講的執著有,第二個就是執著空。當學佛之後,練習了破除執有的方法,內心很容易自然的對於"空相"產生另一種執著,這樣的心就容易對如幻的現世產生厭離與放棄,這對初步對治貪愛執取是有效果的,但是若過分的偏執於"空相",這樣就容易形成另一種偏墮。所以還要透過因果不空的道理,將偏空的執著破除,以趣入非空非假的中道觀,這才圓滿契入實相。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7-11-10 23:29:00
我記得啦 總之最後都"不可說" 所以如來才說他什麼都沒說「庠痴不解 最省力氣」 恐怕要有體驗到的 才懂這種哲學(也不是什麼大智裝愚 而是連智都不想用了 懶了)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10 23:31:00
不可說的用意,在於要人們不要執著於可說的文字相。也就是四依法當中的 "依義不依語"。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7-11-10 23:36:00
是阿~解空突然又好像變得簡單惹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10 23:37:00
簡單與困難,不在於文字,在於生活上是否真的能放下。無論中觀、唯識、緣起性空、如來藏,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而出現的,並非用來讓人考據考古,爭論真假用的。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7-11-10 23:48:00
解空? .... 就如演若達多 : 「又不因迷 又不因悟」 供參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10 23:50:00
末學是這樣覺得,佛經確實深奧,但我們學習觀念要清楚,不要掉入古人那一種談玄的迷障中,似乎有哲理,卻又模糊~我們或許程度還很差,但初學基本上的觀念分明是很重要的~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1-11 06:57:00
謝謝b大的解說
作者: redbalon (紅色男爵)   2017-11-11 07:36:00
讚!佛法就是落實在生活中減少煩惱,不是拿來爭論用的。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7-11-11 07:40:00
但菩薩行者的發心既然還要幫眾生--那麼避免眾生受到像法的誤導 反而弔詭的應比聲聞行者"自己修自己的"-換言之 其他人"傳播錯誤觀念卻還有人相信" 不干己事而言 去辨明並"講出來以便提醒坊間" 這不宜視為爭論不自顧自修自己當自了漢 而挽救其他人不受像法誤導反而更屬於菩薩行者應有的心態 不是嗎?這確實是弔詭當然 是不是像法 這可以討論--我是指看待"A論證B錯"的"心態" 如果直接視為"爭論" 然後夸稱諸如:"勿爭論大家各修各的不是很好嗎"云云--這邏輯好像自了漢--我修的正確我解脫--你傳播錯的誤導人也無妨不甘我事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11 08:16:00
依解深密經的標準,五事具足者,才能依般若經修行.要具足五事,要是修行很久的菩薩,已經能除大部份煩惱才算五事具足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1-11 08:53:00
每一個言行,都會有其善意的初發心。是否真的維持善意,是否時刻留意,則是修行所在。
作者: redbalon (紅色男爵)   2017-11-11 09:46:00
讚嘆Cass學友,發心良善,希望大家都能持有正知正見,行八正道。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7-11-11 10:48:00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個最糟,因為很難再有進步空間,(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個還有救,但是面子問題,立場問題,也很難進展。有益的討論不會因為這兩種而出現,談菩薩談成佛還太早了,做人先做好再說。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11 12:53:00
就像六祖壇經講,菩提本無樹...本來無一物.這種境界就不是一般人學的來的,得先學另一位:心是菩提樹....時時勤佛拭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1-12 15:03:00
解空貪嗔傲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