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選擇語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Buddha
[心得] 唯識論 從空義談中觀與唯識 (二)
作者:
WEINUO
(行人)
2017-11-11 23:42:59
繼續把全篇補完,這篇能補多少算多少,不然就再生第三篇
若發現宏印法師這篇文章有誤,請大家不吝指出
若只是不認同這一宗脈的佛學思想,那請尊重自己;
若說佛教界批判印順法師思想的人更多,所以可受公評,那我尊重你的意願。
以下接上文開始
了義與不了義的抉擇
我們談“空義”,事實上是在修行的理上抉擇了義、不了義,這個了義與不了義到底
和我們修行有什麼關係?
中觀人怎樣談空?唯識怎樣談空?印度的歷史上,為什麼要發展出中觀或者唯識?這
個理論很艱深、很複雜,還談到了義、不了義,到底了義、不了義和我們修行有什麼關係
?這兩者的關係相當密切。我曾說過:“理不徹,則事不圓”,“理”必須徹悟到不二的
中道,理不能徹,則事相上就不能圓滿。“事”落實於事相上的圓滿叫做“事究竟”,也
就是“波羅密”;波羅密的意思就是究竟到彼岸。比如說,佈施的行為要怎樣才能究竟到
彼岸?如果看相佈施,認為佈施的功德很大,這樣的人有沒有功德、有沒有福德?當然有
:所謂“善有善報”,佈施當然有幅報。如果把福德說是著相,功德就是不著相,這樣的
“文字”分別,事實上,是歷史上後來才分別的,古人並沒有這樣分,古人是說功德等於
福德、福德等於功德。佈施如果沒有般若與理相應,僅著人天相的修福,他的毛病只是不
能究竟到彼岸而已,不是沒有功德,如果說沒有功德那就撥無因果了,這就糟糕了。要能
究竟到彼岸必定要三輪體空——不執看於有佈施的人、被佈施的對相、所佈施的東西。所
以要便你究竟到彼岸則“理”要徹。
作者:
redbalon
(紅色男爵)
2017-11-12 00:22:00
未看先推,贊嘆印順法師,是為善知識。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12 09:13:00
唯識三性,之後還有三無性把相給空掉,所以才說唯識解釋了空是怎麼一回事.他們才會說把空講的清楚,才是了義經.文中說只空掉遍計所執,我覺得有點不太對,但也許我學錯了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1-12 12:29: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Xrd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12 14:24:00
依他起是因緣所生法,講不空,是不把緣生的相說是空,但因緣生是空是指性空.如果這樣理解會比較正確嗎.
繼續閱讀
[問題] 替長輩尋書 - 印度的佛教-水野弘元
howiech
<心得> 發心、祈願
TonyAnkh
[心得] 唯識論 從空義談中觀與唯識 宏印法師著
WEINUO
[心得] 菩薩行者施行佈施要注意的地方。
redbalon
[問題] 如來藏和梵我思想根本的差別是甚麼?
sdhws
Re: [討論] 日常生活工作即為修行。
redbalon
[法語] 單身濫交交有錯嗎? 行者需忠誠於一位伴侶!!!
feelthat
[討論] 日常生活工作即為修行。
redbalon
Re: 阿賴耶識是否與無常的觀念相悖
redbalon
Re: 阿賴耶識是否與無常的觀念相悖
WEINU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