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oyoman001 (兜圈兒)》之銘言:
將焦點先集中到「迴小向大」這一個議題上,以免回應的文章要處理的焦點過多,
影響讀者專注力。
請yoyo網友不宜只是自顧自看某些大乘佛經、聽自己想聽得那套,而不知有其他大乘佛經
提出不同觀點。而且其他大乘佛經也沒說法華經特別高一級、法華經的觀點就比其他大乘
佛經更權威似的。
聞思方面,首先要多聞。很多外道例如真佛宗 、如來宗弟子就是只活在他們自己的世界,
跟他們引經據典講東,他們只信他們自家的佛經(例如「真實佛法息災賜福經」)或自家
師傅所言而繼續回應西,不廣聞不慎思,這不是很讓人搖頭嗎?
以下的「大乘」佛經明言無法迴小向大。若你說這些跟法華經觀點不同的大乘經不準,法
華經及同觀點的大乘經較準,那麼你能否說說為什麼法華經比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更權威、
法華經比維摩詰所說經更權威;所以這兩經的觀點要退讓?
而且更麻煩的是,相關大乘佛經的流傳者們這樣不協調,般若經中流傳般若經主張的高見
、法華經中流傳法華經主張的高見,然後各經有志一同說是佛陀的意思,這搞成顯示佛陀
對菩薩乘修行的講話前後顛三倒四。結果你剛好只挑你愛聽得那套,把矛盾的其他套矇上
眼睛就以為看不見,這樣適當嗎?
你可以回應看看下方兩經的佛陀斬釘截鐵的明確宣示內容憑甚麼你就不相信。
: 比如說 某板有個文稱修阿羅漢無法成佛
: 阿羅漢只是個果位 就像是果報的意思一樣
: 此生廣修布施 得到富貴的果報
: 有因必有果 修四聖諦 得阿羅漢果位 如此而已
: 阿羅漢 辟支佛是小乘的果位 菩薩 佛是大乘的果位
: 小乘注重自己了生脫死 大乘則求利益眾生廣度眾生
: 所以小乘法門修了亦可以修大乘法門 是沒有互相牴觸的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22〈遍學品〉:
若菩薩摩訶薩作八人、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羅漢果、得辟支佛道,
然後入菩薩位,無有是處。(大正 8,381b15~17)
《維摩詰所說經》卷 2〈佛道品〉:
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
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
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
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
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
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
能得一切智寶。(大正 14,549b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