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四部宗義11

作者: FHShih (hou)   2021-03-30 15:40:13
洛桑卻配格西 講授
一個人死了之後,他的前五根識與前五根都轉為習氣的方式到來世,之前要
經過中有的階段或中陰身的階段,原先轉為習氣的前五根識與前五根這二組,前五
根會先形成,也就是從習氣的形式轉成五根,這時候是中有或中陰身的五根。
五根形成之後,接著才產生前五根識,亦即在中有階段由習氣轉成五根與由習氣
轉成五識,這五根比五識形成在先,透過五根作為不共增上緣,接著才產生五識。
同樣,當中有或中陰的有情死亡的時候,中有的前五根與五識一樣會轉成習
氣的形式去投生。假如投生為人,這時中有的識,它會與父精母血結生相續,一旦
結生相續,就是人的第一剎那,這時候最先形成的還是前五根,接著以前五根做為
不共增上緣再產生前五識。所以在這整個過程可發現,不論在中陰的有情階段或投
生為人之階段,先形成的都是前五根,而後形成前五識,所以前五根的形成永遠都
在前五識之前。在五根裡面,眼根主要是讓眼識能看到色,它不能讓識聽聲或聞
香、嚐味等,它所產生的眼識,就只能看色。對眼識來講,它是一個不共的增上
緣,它讓眼識產生的作用是只能看到色,不能聞聲等。
如眼根是眼識產生的不共增上緣,同樣的其它四個根,也是四個根識的不共
增上緣,後面這四個根識,也有其各自不共的作用,如聽聲、聞香等之作用。所以
前五根識的產生,必然有賴於各自的五根才能產生。
在根現量的定義裡面,第一個是「依於自己的不共增上緣具色根(淨色
根)」,這個就像剛才講的主要是前五根;「之後所產生已離分別」,如果是現前知
的話,一定是已離分別,如是分別就必然不是現前知;「新的、不受欺誑的明
瞭」,這是量的定義,所以整個合起來就是根現量的定義。假設這個定義裡面只有
第一條件,「依於自己的不共增上緣具色根之後所產生認知」,這個是根識之定
義。根現前知的定義是:「依於自己的不共增上緣具色根之後,所產生已離分別的
明瞭」,扣掉了「新的不受欺誑」時,就成根現前知的定義。如果是根現量的定
義,就是剛剛所講的條件全部具備時,就是根現量的定義。
總之,少了「已離分別,不受欺誑」,這是根識的定義;少了「新的不受欺
誑」這二個條件的話,是根現前知的定義;如果所有的條件都具備,是根現量的定
義,即「依於自己不共的增上緣之後所產生已離分別、新的、不受欺誑的明瞭」。
不是根現前,也不是根現量例子,就像看見藍色雪山的眼識,看見藍色雪色
的眼識,它是依於自己不共增上緣之後所產生的認知,它不是「新的、不受欺
誑」,但是它是根識。如果是看見色法眼識的第二剎那,它是根現前知,而不是根
現量。看見色法眼識的第一剎那,它既是根識也是根現前知,也是根現量。所以根
識範圍最大,它包含了根現前知,根現前知的範圍又大於根現量,所以這二者都是
三句關係。根識包含根現前知,根現前知又包含根現量。
前五根的現前知有:眼根現前知、耳根現前知、鼻根現前知、舌根現前知、
身根現前知。這五個現前知還可以分三類,比如如眼根現前知可以分成,屬於量的
眼根現前知、屬於再決知的眼根現前知、屬於顯未而定的眼根現前知,其它四個根
現前知也都可以分成三類。
凡夫只能透過前五根的認知去了解境,無法透過第六意根的認知了解境,這
裡主要是說第六意現前知,也就是凡夫沒有第六的意現量,除非修習止觀證得神
通,才有能力依由第六意現前去了解到對境,而得到意現量。一般沒有止觀的凡
夫,了解境的只有前五根識。凡夫要能依於第六意現前的認知去了解到境,必須要
先證得止觀,亦即要證得色界的四靜慮,依於靜慮而得到神通,這個神通本身就是
意現前知,這樣才有辦法了解到對境。即凡夫要透過意現前知去了解境,必須要有
止觀,透過證得初禪以上的定,產生神通才有辦法了解。凡夫,無法依於第六意識
現前了解到細微的無常、無我、解脫、一切相智、前後世等內容,唯有聖者階段,
透過瑜伽現量才有辦法如實了解。
意現量定義:「依於自己不共增上緣— 意根— 之後所產生的已離分別、新
的、不受欺誑的明瞭」。定義裡面有提到「依於自己不共增上緣—意根」,這個
意根與前五根不同,前五根是色法、是物質,但是意根是識、是認知、是心王。一
個意識要產生,並不是依靠屬於色法的前五根,它主要是依靠屬於認知的第六意
根,而且意根是在一滅之後,下一剎那的意識就產生了,亦即意根一滅,緊接著意
識就產生。
假如這個定義裡面,它只有講說「依於自己不共增上緣— 意根— 之後所產
生的明瞭」,光是這樣的定義,是意識的定義。但是,如果是「依於自己不共的增
上緣— 意根— 之後所產生的已離分別的明瞭」,扣掉「新的」跟「不受欺誑」,
這個是意現前知的定義;如果所有內容都具備時,就是意現量定義。
沒有證得神通的凡夫,他心相續當中的第六意識,幾乎都是有分別的,凡夫
心續中也有無分別的第六識,但是凡夫自己並不知道。凡夫的心續中不會有意現
量,也不會有屬於再決知的意現前知,因為凡夫無法依無分別的第六意識,去了解
到對境。但是凡夫心續中會有意現前知,而且是不了解對境的意現前知,凡夫自己
也不知自己有這樣的意現前知,凡夫通常會運用的都是屬於有分別的第六意識。
對凡夫來說,凡夫的心續當中有可能有意現前知,但不會有意現量,也不會
有屬於再決知的意現前知,因為在凡夫的心續當中,意現前知產生的時間非常短,
短到就像一般所講的時邊際剎那這麼短的時間,這是凡夫無法查覺到的。亦即對凡
夫來說,會有時邊際剎那這麼短時間的意現前知,後面談到這個部份時,會再詳細
說明。
對修學佛法而言,前五根識與第六意識哪一個較為重要呢?其實是第六意識
對我們修學佛法來講特別重要。雖然前五根識對於境是非常清晰的呈現,但是要讓
我們的心變得越來越善良,或說要依心去行善、依心了解細微無常、空性,這些並
不是前五根識,它們沒有辨法轉為善。能夠轉為善,而且了解細微無常、空性,主
要是透過第六識,所以真正修行的下手處是第六意識。雖然前五根識看境非常清
楚,但是它有其侷限,也就是一定要在其週邊才看得到、聽得到,境不在時就無法
看得到、聽得到,但是第六意識無論境有否在前它都能去理解,這也是第六意識重
要性之一。
第六意識比前五根識重要的原因,比如說我們在睡眠時,前五根識都會停止
作用,但第六意識還在,所以睡眠時人不會死,這是因為第六意識還在。同理,入
定者,雖然前五識不起作用,但是不會說入定者就死亡,原因是因為第六意識還
在,但是如果第六意識不起作用時,我們就說這個人死了。
看文(49頁第12行,中文86頁)瑜伽現量的定義:「依於自己的不共增上
緣— 止觀雙運三摩地— 之後,現證『細品無常』與『粗品或細品補特伽羅無
我』的聖智」,就是瑜伽現量的定義。在藏文裡面「依於自己的不共增上緣—止
觀雙運三摩地— 之後」,並沒有「產生的」,這裡要加上「所產生的」,可能會
比較好。亦即:「依於自己的不共增上緣—止觀雙運三摩地—之後,所產生的現
證『細品無常』與『粗品或細品補特伽羅無我』的聖智」。但是這個定義裡面,
並沒有提到「新的、不受欺誑」的聖智,所以格西說:這個瑜伽現量的定義,可
以在定義中,加上「新的、不受欺誑」,或在術語裡面把瑜伽現量,改為瑜伽現前知。
瑜伽現量或瑜伽現前知,它屬於意現前知,這二者是被包含在意現前知內。
那麼,為何要單獨從意現前知內提出來說明呢?因為瑜伽現量或瑜伽現前知,只有
聖者才有,聖者以外的凡夫是沒有的,雖然它是屬於意現知,但把它單獨提出來說
明。
瑜伽現前知或瑜伽現量,它所了解的境,主要有三:1. 細品無常或細微的無常;
2. 粗品的補特伽羅無我;3. 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而且它是以現前的方式了
解。能現前了解這三種境的認知,只有聖者才有。凡夫要了解這三種對境也有可
能,凡夫是依於原因、理由才了解的,而且這個了解的認知是屬於有分別的比量,
並不是無分別的瑜伽現量。要現前了解到這三種對境的瑜伽現量凡夫是沒有的,只
有聖者心續當中才有。
瑜伽現前知主要要有三條件:1. 要依於自己的不共增上緣,也就是止觀雙運
三摩地。2. 它的境有三個,即:細品無常、粗品的補特伽羅無我、細品的補特伽羅
無我。3. 必須是聖者才有的認知。一般凡夫也會有止觀雙運三摩地,但是凡夫有的
止觀雙運三摩地之所緣非常粗,這裡的所緣主要是細品無常與粗、細品的補特伽羅
無我,相對於凡夫的止觀雙運三摩地,它的所緣比較細。
要成就止觀雙運三摩地,緣任何法皆可,如聲音、色法皆可,只要是存在的
現象都可當做止觀雙運三摩地的所緣。這些所知當中,如果是粗的所緣,未入道的
行者或外道也可以證得。成就止觀雙運三昧之後,進一步成就四禪或神足、神變
等,這些即使不是佛教徒,也有辦法成就。但是這裡所說的瑜伽現量,它所依的這
種不共增上緣— 止觀雙運三摩地就沒那麼容易,因為它的境,並不是很粗的所緣
境,而是很細微的細品無常以及粗品與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要成就緣這三種境的
止觀雙運就不是那麼容易的。
以緣補特伽羅無我的瑜伽現量為例,要得到現觀補特伽羅無我之瑜伽現量,
並不是一開始就可以得到的,必須透過理由去了解補特伽羅無我,產生了解補特伽
羅無我的比量。了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比量,即使未入道也能辦到,最晚在資糧道中
品,一定會得到了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比量。
一個行者,要從資糧道的中品晉升到資糧道的上品,這時他必須要有緣補特
伽羅無我的「止」;行者要由資糧道的上品晉升到加行道的第一階位煖位時,必須
在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之上,產生緣補特伽羅無我的「觀」,才有辦法進入加行道
的煖位。一旦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觀」的同時,就證得了緣補特伽羅無我的
「止觀雙運」的三昧,然後從這裡(煖位)開始一直到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
加行道的這四個階段,都還是透過分別心去了解補特伽羅無我,而且都具有緣補特
伽羅無我的止觀雙運的三昧,但是還沒有辦法現觀補特伽羅無我,一旦這個三昧有
辦法現觀補特伽羅無我時,這個三昧的體性,就轉為瑜伽現量。
在世第一法位階段的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觀雙運的三昧,其實就是見道位第
一剎瑜伽現量的近取因,世第一法位的最後一剎那,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觀雙運的
三昧,它整個體性就會轉變為見道位第一剎那的瑜伽現量,這時具有瑜伽現量的補
特伽羅就從凡夫變成聖者。現觀這三種境的瑜伽現量,等於是有三種瑜伽現量,但
是這三種瑜伽現量是同時產生的,也就是現觀細品無常的瑜伽現量,及現觀粗品補
特伽羅無我的瑜伽現量,以及現觀細品補特伽羅無我的瑜伽現量,這三種瑜伽現量
是同時產生,但是是三個不同的認知。
這裡的無常是剎那剎那變化細品的無常,不是粗的無常。粗品的補特伽羅無
我,也就是補特伽羅常、一、自在空的補特伽羅無我;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也就
是補特伽羅自己能獨立實質空的補特伽羅無我。這個講法是從毗婆沙宗(扣除犢
子等五部)、經部宗、唯識宗、自續派都一致的。
剛才提到三種瑜伽現量是同時產生的,但是這三種瑜伽現量是不同的心相
續,也就是這三種瑜伽現量彼此的體性是異的,體性異是指相違,並沒有交集,但
是卻又是彼此輔助的。在成佛之前,這三種認知只能了解各自的境,如現觀細品無
常的瑜伽現量,只能現觀細品無常,它不能現觀粗品的補特伽羅無我,也不能現觀
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同樣現觀粗品補特伽羅無我的瑜伽現量,也不能現觀細品無
常,以及不能現觀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同理現觀細品補特伽羅無我的瑜伽現量,不
能現觀細品無常,也不能現觀粗品補特伽羅無我,等於各自現觀的境是分開的,但
是彼此是能輔助的。到了成佛之後,還會有這三個認知,而且心的相續是分開的,
但是到成佛之後,現觀細品無常的瑜伽現量,不僅能夠現觀細品無常,也能現觀粗
品的補特伽羅無我,以及現觀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同樣的,另外二種瑜伽現量也
是如此,也就是三個境都能現觀,每一個瑜伽現量都能現觀這三種境。
瑜伽現量要有三個絛件:第一,它一定要有止觀雙運三摩地做為它的不共增
上緣;第二,它的境必是細品無常或粗品補特伽羅無我或細品補特伽羅無我的任何
一個;第三,一定要聖者的心續中才會有。所以只要心續中有現觀這三種境的任何
一個的補特伽羅,他就是聖者,可以是聲聞聖者、獨覺聖者,也可以是菩薩聖者。
因為毗婆沙宗、經部宗不承許大乘,所以他們只承認菩薩聖者。不論這三乘的那一
類聖者,必然都會有現觀這三種境的瑜伽現量。
瑜伽現前知有屬於量的瑜伽現前知、屬於再決知的瑜伽現前知,但是它不會
有屬於顯而未定的瑜伽現前知。如果是屬於量的瑜伽現前知就是第一剎那,到了第
二剎那之後,就是屬於再決知的瑜伽現前知,但是不會有屬於顯而未定知的瑜伽現
前知,因為只要是瑜伽現前知,它一定了解它的對境,這個跟前面所說的前五根的
現前知,除了有屬於量以及再決知之外,還會有顯而未定知的情況不同,而且跟前
面的意現前知的情況也不同。也就是瑜伽現前知,只有屬於量與屬於再決知的瑜伽
現前知,不會有屬於顯而未定的瑜伽現前知。
屬於量的瑜伽現前知,再加以分類的話,可以依它的境,再分現觀細品無常
的屬於量的瑜伽現前知、現觀粗品補特伽羅無我屬於量的瑜伽現前知、現觀細品補
特伽羅無我屬於量的瑜伽現前知這三種。屬於再決知的瑜伽現前知,一樣可以分這
三種,亦即現觀細品無常的屬於再決知的瑜伽現前知、現觀粗品補特伽羅無我屬於
再決知的瑜伽現前知、現觀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屬於再決知的瑜伽現前知這三種。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1-03-30 21:2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