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 三個根 】 淨空老和尚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6-03 01:42:54
【 三個根 】
淨空老和尚
摘自淨空老法師講《華嚴經》,編號:12-17-1360
  經,不能不讀;教,不能不聽。我們今天,你看這些道理(大乘經教裡頭)我們能理
解,我們也講得很清楚,可是我們的境界為什麼轉不過來?這是什麼原因?自古以來許許
多多的學人,都犯了這個毛病! 能說不能行!
  這一樁事情,我初學佛的時候二十六歲,去請教過章嘉大師。跟章嘉大師談中山先生
的學說"知難行易",可是世間也有一些哲人講"知易行難"。那我們學佛,到底是知難行易
,還是知易行難呢?我就請教章嘉大師,大師告訴我,知難行易是對的。
我說明明經上你講我都懂得,我境界就轉不過來。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
那就是法身菩薩,那就是諸佛如來,我懂得,但我為什麼還是起心動念 ? 為什麼還是分
別執著 ? 我為什麼放不下 ? 我非常想放下,為什麼放不下 ? 老師講的話,"知難行易",
放下很容易,你為什麼放不下 ? 你知的不透徹! 想想這有道理,你知的不究竟,你是一
知半解。
這使我們想到古人有一句話說:『讀書千遍,其意自見』,為什麼要讀千遍?你那個
知有深度,行就容易了。我們年歲大了,毛病、習氣太深,境界轉不過來。我常常跟同學
們說,我這一生算是非常幸運,這一個行業,這一條路,章嘉大師教導我的,他老人家指
導我的,教我走弘法利生這一條路,我非常感謝他。每天沒有離開經典,每天跟同學們互
相研究、討論、學習,四十七年!四十七年沒有間斷,我這個知才有這麼一點點深度,在
境界裡面,才能轉到一點,轉的不多。如果用百分比來說,我轉的只是十分之幾的樣子。
一百分是圓滿,我只能夠轉到十幾分,大概不到二十分,可是就很有受用。
一般人可以說,也能講經,講的天花亂墜,他一分都轉不掉,還是凡夫境界。妄想、
習氣,遇到緣馬上就起現行,喜、怒、哀、樂、貪、嗔、癡、慢,境界風一吹馬上就動了
,什麼工夫都沒有。這曉得 『讀書千遍,其意自見』,這個道理太深。
  我們今天看出佛門同學的病根!所以不得不提倡,從頭來起吧!除這個方法之外沒路
可走!所以從頭來起,才特別提倡《弟子規》、《十善業道》,佛法《十善業道》是從頭
開始;中國幾千年傳統聖賢的教學《弟子規》是開頭。我們今天開頭,從頭來起。從頭要
能收到效果,需要用什麼功夫?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決定不能放鬆啊。
讀書千遍,我現在不要求你千遍,我要求三百遍。蔡禮旭居士講的《弟子規》,在香
港講的兩次,一次是八個小時,一次是四十個小時。四十個小時,你至少要聽三十遍,從
頭到尾聽啊,一天聽八個小時,五天聽一遍,五十天聽十遍,一百五十天聽三十遍,算是
半年吧,半年的時間,你把這部四十個小時的聽滿三十遍,你有底子了;然後再聽簡單的
,聽他那個八個小時的,聽滿三百遍,我相信你人變了,你從凡夫變成聖人了。
你不用這麼深的功夫不行啊,我們這個煩惱習氣太重!所以你自己好好想想,我這個
話是真的還是假的,你就曉得。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要後悔,也不需要憶念,過去已經過
去了。從今天開始,我要堅定信心,轉凡為聖啊,那你就對了。這從不真實你就走向真實
,轉不真實為真實。
  後面兩句"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清涼注解裡頭,注的雖然不多,但注的很好。
與前面"如夢不實,念念無常"。我們要想真的把境界轉過來,隨順無常去轉,就是我剛才
講的這個方法,我們可以試驗試驗。這個試驗不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兩年到三年足夠了,
這時間足夠了。這叫要真下功夫,功夫要綿綿密密,不能夠間斷。
真的,因為你這樣做法,就是佛家講的戒律、規矩呀。你守得住這個規矩,這是一個
軌道,你不能夠脫軌,守這個規矩,用二、三年的時間不間斷,心定了。
你看,"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就這麼個道理。
  我們現在心浮氣燥呀,妄想、分別、執著一分一秒都沒有間斷過,這是我們學習困難
功夫不得力的所在。譬如一個人生病,我們一定要把病源、病因找出來,然後對症下藥,
藥到病除。你不知道病根,不知道病源,你沒辦法對治呀。
那今天我們開了這個處方,諸位可以先試試,從《弟子規》下手,三百遍的學習圓滿之後
,你再接著學《了凡四訓》十遍、《太上感應篇》十遍、《十善業道》三百遍。
《十善業道經》也能夠學三百遍,你的根基就穩固了。然後無論修什麼法門,大乘小
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我相信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有成就,為什麼
? 基礎太好了。
我們今天學佛搞了幾十年,悠悠泛泛。這念佛,我們老老實實問一句,你往生有沒有
把握?說真實話,沒有把握,為什麼沒有把握?都是我們的根基不夠,如果真的根基扎的
好,哪有沒有把握的道理?
  那麼我再重復一遍,《弟子規》三百遍,《十善業道經》三百遍。不是叫你把這個經
念三百遍,念三百遍時間不多,我現在勸導大家的是聽,你聽這個講演聽三百遍。
專心去聽,一心一意去聽,戒定慧三學具足。
聽的時候,記住《起信論》裡面的教誨,不要分別執著言說,不要分別執著名相,聽
的時候不要去研究,不打妄想。離言說相,離名字相(名字相就是名詞術語),離心緣相
,只聽不去研究,這是什麼? 這是修定,這是修止、修觀! 止觀就是禪定啊,我用這個
方法修禪定。
  在佛法裡頭,諸位都知道"四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法門修的什麼呢?都
是修的戒定慧。換一句話說,修戒定慧的方法太多了。我們今天用這個方法來修戒定慧,
這方法方便哪。蔡居士在香港講的四十個小時,我在山上休養這段時間,我聽了十遍,我
很有感觸。我們聽就是遵循《起信論》的教誨,不分別、不執著言說名字,只是一味地聽
,決定不去探討、不去研究、不去討論、一直聽就對了。聽多了怎麼樣?耳熟,不必要去
記憶,境界現前,自然它就起現行,熟了它才能夠起作用。
這是我們讀這首偈,要知道在現前應該怎樣學習。為什麼一味去聽,不要去起心動念
,不要去分別執著,為什麼呢?"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你分別它幹什麼?你分別錯
了,你執著錯了,你只用聽,字字句句都跟自己的性德相應,《起信論》這個教誨妙絕了
,我們要會用。
影片 : http://edu.hwadzan.com/play/12/17/0/6607 15分20秒開始
=
近日念佛有感,深刻體會做人、學佛,"根" 之重要性。
發覺自己學佛的根,其實非常的淺疏、鬆散。
想到印祖所云,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
感恩念佛攝受,佛力加持、祖德庇蔭,重新讀《弟子規》,從障深愚痴中稍長些悟處。
覺察自己過往,雖習聖教,檢點心行之處卻是哀哉可悲。
究其原因,孝根出了大問題,古德曾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反觀自己,對待外人,一副貌似仁德學佛之相,內心實是骯髒不堪。
細微處看,生活中家人對自己的付出,往往視作稀鬆平常之小事,一點知恩感恩心都沒有
全然麻木不仁,不知不覺淪於禽獸都不如,妄稱學佛人,深感我真是無恥之徒。
古德曾說 :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深刻反思,確實是如此,反省自己很多過患,應該重新從《弟子規》好好扎根學習。
遵循老和尚常提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
前些日子,上了一位老師的課,這位老師很特別,曾經到過大陸湯池去 (老和尚當時提倡
弟子規的實驗地區),老師略談自己實修心得,完全依教奉行,老和尚說幾遍,就是真真切
切做幾遍。課堂中提點了我們一句,你們認為老和尚三百遍、一千遍是隨便喊的嗎 ?
我才明白,淨老和尚所言,真實語,如實語,真正的過來人,講真話。
這位老師分享自己努力的歷程,和曾經走過的彎路,勸勉我們,讓末學深感慚愧不如,
老師自己對往生淨土已有十足把握,也期勉我們一定務必要下真功夫,老實真幹到底。
這是慚愧初學近日學習有感,與諸位分享。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06-03 05:46: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6-03 16:57:00
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6-03 17:3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ewing (sewing)   2016-06-03 20:5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06-05 14:11:00
阿彌陀佛!
作者: oddman (人生酬業)   2016-06-07 21:47:00
南無阿彌陀佛(合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