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15.htm
北傳:雜阿含615經 南傳:相應部47相應10經
檢索 關涉主題:實踐/如何修四念處 (06/09/2014 11:54:41 更新)
雜阿含615經[正聞本777經/佛光本629經](念處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於路中思惟:「我今先至比丘尼寺。
」即往比丘尼寺。
諸比丘尼遙見尊者阿難來,疾敷床座,請令就座。
時,諸比丘尼禮尊者阿難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
「我等諸比丘尼修四念處,繫心住,自知前後昇降。」
尊者阿難告諸比丘尼:
「善哉!善哉!姊妹!當如汝等所說而學:凡修習四念處,善繫心住者,應如是知前
後昇降。」
時,尊者阿難為諸比丘尼種種說法,種種說法已,從座起去。
爾時,尊者阿難於舍衛城中乞食還,舉衣鉢,洗足已,詣世尊所,稽首佛足,退坐一
面,以比丘尼所說,具白世尊。
佛告阿難:
「善哉!善哉!應如是學四念處,善繫心住,知前後昇降,所以者何?
心於外求,然後制令求其心,散亂心不解脫,皆如實知。
若比丘於身身觀念住,於彼身身觀念住已,若身躭睡,心法懈怠,彼比丘當起淨信,
取於淨相,起淨信心。
憶念淨相已,其心則悅;悅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則猗息;身猗息已,則受身樂;
受身樂已,其心則定,心定者,聖弟子當作是學:『我於此義,外散之心攝令休息,
不起覺想及已觀想,無覺、無觀,捨念樂住;樂住已,如實知。』
受……心……法念[住]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相應部47相應10經/比丘尼住所經(念住相應/大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那時,尊者阿難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取鉢與僧衣,去某個比丘尼的住所。抵達後,
在設置好的座位坐下。
那時,眾多比丘尼去見尊者阿難。抵達後,向尊者阿難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
在一旁坐好後,那些比丘尼對尊者阿難這麼說:
「阿難大德!這裡,眾多比丘尼住於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後,次第覺知更卓越的特質
。」
「正是這樣,比丘尼們!正是這樣,比丘尼們!
比丘尼們!凡任何比丘或比丘尼住於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者,這應該可以被預期:
『他必將次第覺知更卓越的特質。』」
那時,尊者阿難以法說開示、勸導、鼓勵那些比丘尼,使之歡喜,然後起座離開。
那時,尊者阿難在舍衛城為了托鉢而行後,食畢,從施食處返回,去見世尊。抵達後
,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尊者阿難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這裡,我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取鉢與僧衣,去某個比丘尼的住所。抵達後
,在設置好的座位坐下。
那時,眾多比丘尼去見我。抵達後,向我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大
德!那些比丘尼對我這麼說:『阿難大德!這裡,眾多比丘尼住於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後
,次第覺知更卓越的特質。』
『正是這樣,比丘尼們!正是這樣,比丘尼們!
比丘尼們!凡任何比丘或比丘尼住於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者,這應該可以被預期:「
他必將次第覺知更卓越的特質。」』」
「正是這樣,阿難!正是這樣,阿難!
阿難!凡任何比丘或比丘尼住於在四念住上心善建立者,這應該可以被預期:『他必
將次第覺知更卓越的特質。』哪四個呢?
阿難!這裡,比丘住於在身上隨觀身,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
,當他住於在身上隨觀身時,生起身所緣的或身上的熱惱,或心的退縮,或向外地擾亂心
,阿難!那樣,比丘的心應該被另安置於某些能激起信心的相。
當他的心被另安置於某些能激起信心的相時,則欣悅被生;當已歡悅後,則喜被生;
當意喜時,則身寧靜;身已寧靜者,則感受樂;心樂者,則入定,
他像這樣深慮:『我為了利益另安置心,我的利益已完成,好了,現在我要撤回。』
他就撤回,不尋思、不伺察,他了知:『以無尋、無伺,
自身內有念,我是樂的。』
再者,阿難!比丘[住於]在受上……(中略)在心上……(中略)住於在法上隨觀法
,熱心、正知、有念,能調伏對於世間的貪與憂,當他住於在法上隨觀法時,生起法所緣
的或身上的熱惱,或心的退縮,或向外地擾亂心,
阿難!那樣,比丘的心應該被另安置於某些能激起信心的相。
當他的心被另安置於某些能激起信心的相時,則欣悅被生;當已歡悅後,則喜被生;
當意喜時,則身寧靜;身已寧靜者,則感受樂;心樂者,則入定,
他像這樣深慮:『我為了利益另安置心,我的利益已完成,好了,現在我要撤回。』
他就撤回,不尋思、不伺察,他了知:『以無尋、無伺,自身內有念,我是樂的。』
阿難!這樣有另安置後的修習。
而,阿難!如何有不另安置後的修習?
阿難!比丘不向外另安置心後,他了知:『我的心不向外另安置。』那時,他了知:
『前後無簡略,不另安置而解脫。』更進一步,他了知:『我住於在身上隨觀身,熱心、
正知、有念,我是樂的。』
阿難!比丘不向外另安置心後,他了知:『我的心不向外另安置。』那時,他了知:
『前後無簡略,不另安置而解脫。』更進一步,他了知:『我住於在受上隨觀受,熱心、
正知、有念,我是樂的。』
阿難!比丘不向外另安置心後,他了知:『我的心不向外另安置。』那時,他了知:
『前後無簡略,不另安置而解脫。』更進一步,他了知:『我住於在心上隨觀心,熱心、
正知、有念,我是樂的。』
阿難!比丘不向外另安置心後,他了知:『我的心不向外另安置。』那時,他了知:
『前後無簡略,不另安置而解脫。』更進一步,他了知:『我住於在法上隨觀法,熱心、
正知、有念,我是樂的。』
阿難!這樣有不另安置後的修習。
像這樣,阿難!另安置後的修習已被我教導,不另安置後的修習已被我教導。
阿難!凡依憐愍對弟子有益的大師,出自憐愍所應作的,我已為你們做了。阿難!有
這些樹下、這些空屋,阿難!你們要禪修!不要放逸,不要以後變得後悔,這是我們對你
們的教誡。」
這就是世尊所說,悅意的尊者阿難歡喜世尊所說。
註解:
1.「四意止;四念處;四念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四個深切注意的建立」(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並解說「巴利文無法顯示在PTT」一詞,
論師們有兩種解讀法,若解讀為「念+現起」(巴利文無法顯示在PTT),
則為「念住;深切注意的建立」,
若解讀為「念+出發點」(巴利文無法顯示在PTT),則為「念處;深切注意的基礎」,
前者強調「建立念的行為」,後者強調「應用念的所緣」,
雖然論師多傾向後者,但前者確定是更原始的。
10「淨信」(pasādo,另譯為「澄淨;明淨;淨心;信仰」),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信任;信心」(confidence)。
另外,「有淨信」(abhippasanno,另譯為「已大喜的;已信樂的;全面明淨的」),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有充分的信心」(had full confidence in)。
或者「已有淨信;有淨信;有明淨」(pasannan, pasannā,另譯為「明淨的;澄淨的
;已信的;已喜的」),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有信心」(had confidence in),
或「心理平靜滿足」(mentally placid, AN.1.44)。
3.「猗;猗息」,南傳作「寧靜」(passaddhi,另譯為「輕安」),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寧靜」(tranquillity)。
4.「身猗息/身止息/身得止息(SA);身獲柔軟(GA);止身;止息身(MA);身心安隱(DA)」
,南傳作「身體的寧靜」(kāyapassaddhi,另譯為「身體的輕安」),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身體的寧靜」(tranquillity of body)
[動詞「身寧靜;身變得寧靜」(kāyo passambhati),過去分詞「身已寧靜」
(passaddho kāyo)參照],並引註釋書的解說,
這是指「於三蘊(受、想、行)苦惱的寧靜(平靜)」。
依據阿毘達磨,身與心成對出現時,「身」都被解說為「心所」(cetasika),
也就是執行第二階段認知的功能,但這裡從字面上來看,
似乎只是指「身體」(physical body),「視為對一個經驗性質的活躍建樹」,並
在2010年8月3日的回函中進一步解說:「簡單來說,這意味著部分身體狀況決定體驗
是否為心的寧靜或心的擾動。請記得這是我的解釋。這裡的身,
巴利註釋採用為名身:『心理因素的聚集』(除了心之外)」。
5.「無覺、無觀」,南傳作「以無尋、無伺」(Avitakkomhi avicāro),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無想法與檢查」(Without thought and examination),
並說,註釋書解說為「不被雜染的尋,不被雜染的伺」,這似乎意味著他到達第二禪,
另參看《中部125經》。
6.「樂住」,南傳作「住於安樂」(sukhaṃ viharati,直譯為「樂住」),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幸福地住著」(dwells happily)。
「安樂」(另譯為「若樂」),南傳作「樂住」
(phāsuvihāro,另譯為「安住;安穩住」),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住於安樂」
(dwell at ease)。
7.「身身觀念處;身身觀住;住身念處;觀身如身;觀內身如身;內身觀」,
南傳作「住於在自己的身上隨觀身」(ajjhattaṃ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逐字直譯為「內-身-身+隨觀-住」),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住於在內在的身體凝視著身體」
(dwells contemplating the body in the body internally),
並解說「在身上隨觀身」(kāye kāyānupassī)是「以將之從其它隔離(如受、心等),
決定所緣(身)」
(“to determine the object (the body) by isolating it”from other things
such as feeling, mind, etc.),
「凝視著身只是身而已,不是常、樂、我、淨(美)」(one contemplates only the body
as such, not as permanent, pleasurable, a self, or beautiful),
其它「受」、「心」、「法」亦同。
8.「猗;猗息」,南傳作「寧靜」(passaddhi,另譯為「輕安」),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寧靜」(tranquillity)。
9.「前後無簡略」(pacchāpure ‘asaṃkhitta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它前後不被壓縮」
(It is unconstricted after and before),並引註釋書的解說,「前後」指的是
「自始至終」,一貫地。
感想:
念住時,專注所緣遇到困難時有兩種做法:
1.將心的目標轉向有信心的相,如佛陀十號功德,等到心達到喜的狀態後,
依南傳經文,再把心的所緣切換回念住;但北傳經文沒有提到將所緣切換回來
個人覺得南傳經文提供的方法非常實用
2.遇到困難一樣繼續保持所緣。一樣在原本念住的目標,之後一樣能使心達到樂的狀態
上述2.的方法只有南傳經文有提到,北傳沒有提到。
個人以為,初學者如我,我會覺得第一種較為容易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