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The Opening of Wisdom-Eye〉
達賴喇嘛尊者
三學(Trisiksa)──二、增上心(定)學(Adhisamadhi-siksa)
已經描繪了增上戒學的輪廓之後,接著我們要來略論第二個增上學即定(samadhi)
的修行。我們之所以先處理戒學,是因為一個人只有經過戒學的訓練之後才可以修定。通
常心(citta)並不固定停留在一個對象上,因為它飄忽不定,被不同感官領域的對象所
吸引,但是經過訓練它可以定在一個點上或是完全的專注。當我們的心專注在一個善法上
而不被干擾,然後達到一境性就稱為定。
關於心的專注,三摩地或定可以分成好幾個層次。這些通常要先經過降伏較低程度的
欲望──五蓋(nivarana)得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之後才能開始。當禪支
(dhyananga)的因素生起之後,就會進入安止定(arpana-samadhi)。禪定有兩種,世
間的和出世間的。世間的又可以分為色界和無色界,色界有四禪定,無色界有四無色定,
合為八種定的境地(bhumi)。如果正確的修行,一個人是可以達到此色界和無色界的四
禪八定,接著才能實現滅盡定(samadhi-paramita)。
如前所述,定可以分為世間的和出世間的。此處,我們必須了解「世間的」是指所有
眾生居住的三界(loka-dhatu)。因此世間定是由世間的因產生世間的果,可以得到此生
和來生的平靜喜樂,往生天道。出世間意指導向解脫的定,禪觀的對象是捨念
(nihsvabhavata)和無我(anatmata)。為了達到世間和出世間的定,首先必須開展止
和觀(samatha-vipasyana)。雖然在禪修一開始好像是針對這些個別的定進行開展,但
是最終這些定境還是必須連在一起開展。所謂的「定」是指讓浮躁無常的心平靜,所謂的
「慧」是指參透存在的三個特徵:無常、苦、無我,又稱為內觀。
至於它的順序是先止而後觀,或是稱它為定(bhavana),包括徹底的檢視。一旦心
已經建立止禪之後,進入禪觀就有可能了。心靜之後就像平靜的湖面才可能看到魚兒的游
動。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心堅定穩固在它的對象之後,就不容易被干擾。這種狀態是非常重
要的,當安住在此狀態時是在善業中,是非常有能量且是很美妙的果。
開展禪定有五個主要的障礙──五過失,它們是妨礙和擾動平靜的來源。分別是:1.
懈怠(kausidya)產生沮喪,以致無心於修定。它的對治之方是精進的欲念(chanada)
。2.失念(musitasmrtita)於定境,碰到這種狀況必須保持正念,讓心專注在禪修的所
緣上。由於失念,專注的所緣就消失於心,因此對治的方法就是正念(samyak-smrti)。
3.接著是心的昏沉掉舉(nirmagnata-auddhatya)。「昏沉」意指心變得沉重,對於所緣
失去覺知,處於封閉不再前進的狀態。「掉舉」是因為心無法堅定在所緣上的一種散亂狀
態。這兩種障礙妨礙了清明的思惟能力。4.隨順上述兩種障礙不作行(samskarasecana)
,也是定的一種妨礙。在這種狀況下,已經知道心被昏沉和掉舉所壓服,但是仍不願意努
力去開展對治之方,把心導回平靜。5.有時候又做得太過頭,把對治之方在不需要的時候
用力過猛,稱為作行。這是無知的修行方法,也無法讓心專注在所緣上。
除非做到了這五過的對治方法,否則是無法得到完滿的禪定。訓練心避免這五種過失
,我們有八種對治之方,稱為八斷行:
‧信(sraddha):對治懈怠。
‧欲(chanda):對治懈怠。
‧勤(viyra):對治懈怠。
‧安(prasrabdhi):對治懈怠。
‧念(smrti):對治失念。
‧正知(samprajanya):對治昏沉掉舉。
‧思(samskaracintana):對治不作行。
‧捨(adhivasana):對治作行。
藉著這八斷行的增長,禪定是可以開展的。現在我們要討論心的九種狀態、六種力量
和四種活動,以及如何因為此而達到禪定。
九心住
‧心內住(Cittasthapana):這是心首度變得不受外境影響的一種狀態,能夠安住
在禪修所緣上。
‧心等住(Cittapravahasamsthapa):是心識之流的建立,藉著把心強制在所緣境
上一再思維,使得心能夠安住在所緣上一段時間。
‧心安住(Cittapratiharana):當心被干擾時,能夠立即把心「帶回」到禪修所緣
上。
‧心近住(Cittopasthapana):當心被限制在所緣境的時候,能夠加以擴展。
‧心調順(Cittadamana):心的調順,是透過看清散亂念頭和煩惱的過患,同時意
識到定的利益,因此努力掃除前者而建立定境。
‧心寂靜(Cittasamana):心的寂靜,與定敵對的感覺被平伏了。如果心還渴望感
官對象而因定生起厭倦感,那麼它可以說完全安住在寂靜的狀態下。
‧心極寂靜(Cittavyupasamana):最微細平靜的心。在此狀態下就算是最微細的染
污都要靠邊閃。
‧心專一趣(Cittaikotikarana):此刻心變得好像是不受干擾的溪流,專心一意的
流動。
‧等持(Samadhana):當達到這種狀態時,因為心已經很自然的專注一趣,因此無
需再用功行了。
六力
‧聽聞力(Srutibala):聽聞上師開示或是閱讀有關修心的方法,這是第一種力量
‧思惟力(Asayabala):藉著不斷思維的力量,建立自心的定境。
‧憶念力(Smrtibala):如果心受到其他對象的干擾,要藉著這個正念的力量回到
禪修所緣境上,並安住在其中。
‧正知力(Samprajanyabala):藉著這清楚理解的力量,我們知道煩惱的過患以及
禪定的利益,讓我們願意安於禪悅。
‧精進力(Viryabala):這個善巧的力量,保證我們的心不受到煩惱的侵擾。
‧串習力(Paricayabala):以定自然而徹底的認識心,不需要再強力的運用正念或
清明的思惟了。
四作意
‧力勵運轉作意(Manonivesapravartak-manaskara):藉著這個作意讓心進入禪境
‧有間缺運轉作意(Vicchinnapravartak-manaskara):雖然一開始心可能專注一段
時間,但是散亂心時而生起,昏沉掉舉隨時而來,這個作意可以使心回到禪境上。
‧無間缺運轉作意(Avicchinnapravartak-manaskara):藉著這個作意,心能夠安
住在禪境上一段較長的時間,而不受干擾。
‧無功用運轉作意(Ayatanapravartak-manaskara):當所有干擾定的障礙都已排除
,透過這個作意,心能夠不用力而保任在禪境上。
禪定成就
對於定所牽涉到的相關問題作了概述之後,接著要解釋經過九心住、五過失和它相對
應的八斷行,以及六力、四作意最後如何達到禪定。
如我前面所述,第一個力量包含聽聞上師說法,讓心能知道有關於定的知識。已經聽
聞這些法教以及有意願習定的人,不能讓他們的心受到外相的迷惑。當心已經建立起堅定
的禪境,這稱為心的第一個狀態──內住。雖然心已經建立了禪境,但無法集中在同一個
境上很久,心中的念頭傾洩而出就像瀑布的水一般,念頭有如真實的洪流生起。事實上是
,心一直都處在這樣的狀態,只是從來沒有覺知它而已,因為我們從來不曾轉而內觀自心
。現在因為修習正念和正知,心已經開始轉而內觀,這些念頭變得清晰了。就好像上了一
條大而擁擠的高速公路,除非我們仔細檢視不同的車種和人數,否則一個粗心的人無法知
道有多壅塞,同樣的情形,心現在開始知道念頭的複雜以及它是如何組成的。這不能看做
是修行上的過失,而是當我們開始專注的時候很自然就會發生的經驗。
當經驗到心的第一個狀態時,藉著第二個力量──思惟力,心不斷的重複安住在禪境
上。這樣的結果,心被此力量限制在禪境上,這時心進入第二個狀態──等住。此時念頭
時而生起而且干擾到心的專注,之後就逐漸止息,這時候禪者會第一次領悟到念頭的停止
。此時通常會出現兩個障礙:昏沉和掉舉。如果是前者,心會慢慢的陷入境中引發睡意,
而後者則是心開始散亂並追逐其他的對象。這些現象的結果就是禪者的定心缺乏力量。這
種情況出現時,禪者必須堅定不移地集中心智在禪境上,這種狀況就是第一個作意──力
勵運轉作意。
然而,如果心對於禪境已經感到疲倦的時候,它不斷地受到外境的干擾,此時必須再
次藉著第三個力量──憶念力,讓心專注在禪境上。這時候會達到心的第三個狀態──安
住。
如前所述,由於昏沉掉舉的影響,心不再充滿活力而陷入沮喪,要借助第三個力量的
指引回到禪境上。同樣的,當心開始擴張的時候需要正念的力量來加以限制,避免它又跑
到別的境相上。這是心的第四個狀態──近住。
當修定的時候,念頭和染污重複地出現,這是因為禪者不知道它的過患以及得定的善
果。藉著第四個力量──正知力,禪者可以注意到並了知這些過患,藉著這個力量適當地
對治它。這意指染污的生起已經被切斷了,心安住在禪境上,當這種狀況發生時,是心的
第五個狀態──調順。
有時心很容易變得不安於專注上,當厭倦生起時就是掉舉,藉著正知的力量了解掉舉
的過患,讓心不會接受厭倦,這是心的第六種狀態──寂靜。
修行到了這個階段,透過思惟未來的業報,雖然過失和染污習氣已經被壓服了,但不
代表它們不會再生起。因此禪者必須時時刻刻提高警覺。當這些習氣在心中生起,覺知的
重要性也在此時呈現,不管這些貪、瞋、無明習氣是以粗糙或是微細的形式呈現,透過覺
知的力量可以將它們息止。這是心的第七種狀態──最寂靜。
雖然從第三種到第七種狀態,心已經多少能夠專注到某一個程度,且能安住在禪境上
,偶爾會出現昏沉掉舉等染污的干擾,但總是隔有一段時間,此時定境又被打破,這時必
須借助於第二個作意──有間缺運轉作意來恢復。這項作意適合運用於所有第三到第七種
心的狀態。
假如禪者開展第三種憶念力和第四種正知力對治掉舉,以及第五力──精進力對治昏
沉,那麼這兩項染污(掉舉、昏沉)將不再生起成為定的障礙。這樣的結果就是,禪者的
修行就像一條沒有中斷的河流,以是進入心的第八種狀態──專注一趣。
當經驗到這種狀態時,如果禪者繼續堅定而謹慎地用功,昏沉和掉舉就不再有力量打
斷定境,進入到完全不受干擾和不動搖的階段,此時出現了第三種作意──無間缺運轉作
意。透過第六力──串習力,堅定不移且持續不斷地開展定境,禪境會變得非常清晰。在
這種狀態下,心無須用力,也不必透過正念和正知力量的支持,就能安住在禪境上。此時
禪者達到心的第九種狀態──等持。就如同一個人已經持誦經典很熟悉了,當他念誦時即
使心有旁鶩,也無礙於他的念誦,因為心早已經安住在境相上,堅定在那兒,無需用力也
不會受到任何障礙。禪定之流可以漂流很長一段時間,禪者無需用任何功行,這是第四種
作意──無功用運轉作意。因此心的第九種狀態稱為近行定(upacara-samadhi)。
九心住次第簡圖
聽聞力─→心內住
↓
思維力─→心等住←─→力勵運轉作意
↓
憶念力─→心安住←─→有間缺運轉作意
↓
憶念力─→心近住←─→有間缺運轉作意
↓
正知力─→心調順←─→有間缺運轉作意
↓
正知力─→心寂靜←─→有間缺運轉作意
↓
精進力─→最寂靜←─→有間缺運轉作意
↓
憶念、正知、精進力─→專注一趣←─→無間缺運轉作意
↓
串習力─→等 持←─→無功用運轉作意
即使是初學禪定的人,在他中心也可以找到平靜。當平靜的力量增強以後,他僵硬的
身心也會柔軟,這個僵硬、遲鈍、難以運轉的心伴隨著沉重和心智的怠惰,所有這些都是
煩惱、妄想(moha)的根本原因。當我們說平靜對治僵硬,意思是此平靜或寂靜會帶來身
心的輕安。在平靜的心中,喜樂會生起,因為這樣,心變得更能安住於禪境。平靜的心也
帶來安穩和放鬆的身體,身體的輕安對於禪修者非常有幫助。
當定境再進一步時喜樂會減弱,由平靜(upeksa)取代,心更能安住在定境上,體驗
到一種近行定(samadhi-upacara-aca-la-prasrabdhi),這已經即將進入初禪(dhyana)
。
以這種方式繼續努力修行,就會進入初禪。我們曾經說過有三個大的境地(bhumi)
,有時稱為三界(dhatu),可以進一步分成九地:
1.五趣雜居地(kama-bhumi)(欲界)
2.初禪:離生喜樂地(prathama-dhyana-bhumi)(色界)
3.二禪:定生喜樂地(dvitiya-dhyana-bhumi)(色界)
4.三禪:離喜妙樂地(tritiya-dhyana-bhumi)(色界)
5.四禪:捨念清淨地(caturtha-dhyana-bhumi)(色界)
6.空無邊處地(akasanantyayatana-bhumi)(無色界)
7.識無邊地(vijnananantyayatana-bhumi)(無色界)
8.無所有處地(akincanyayatana-bhumi)(無色界)
9.非想非非想處地(naivasanjna-nasamjnayatana-bhumi)或稱世間頂地(bhavagra
)(無色界)
這些連續的境界是透過不執著於本地而證得,以及認知到更上一地的利益和已經得到
這一地的利益,兩相結合而證得。這些禪定的證得,九地中的後面八地是很重要的因素,
藉著證得這八地我們可以轉生色界和無色界的天道(根據禪定的次第進入不同的境地)。
證得禪定的方法
我在前面講到,世間的禪定有兩種,色界和無色界,每一界各有四地。
每一地又各有兩個階段:近行定和成就。現在我要說明證得這些禪定的方法。
初禪:在近成就階段有六種作意。
◎了相作意(laksanapratisamvedi-manaskara)。
◎勝解作意(adhimoksika-manaskara)。
◎遠離作意(praviveja-manaskara)。
◎攝樂作意(ratisamgrahaka-manaskara)。
◎觀察作意(mimamsaka-manaskara)。
◎加行究竟作意(prayogajnistha-manaskara)。
那麼,這些作意有什麼作用?首先,當我們透過聞法和思法的智慧,了知欲界的過患
以及初禪的利益。透過尋(vitarka)了知哪些相是粗重的,透過伺(vicara)了知哪些
相是微細的。
當第一種作意(了相作意)經過修行轉化成內觀智,就成為第二種作意──「導向解
脫」意即勝解作意。
行者必須注意心識的延續有粗重的和微細的煩惱,禪定只能破除粗重的煩惱,而微細
的煩惱只能靠完滿的內觀智才能摧毀,那要到了知出世間法(lokottara)的聖道四果時
才能做到,而前面所述及的九地都還是屬於世間法。得到九地的禪定只能破除層次較低的
粗重煩惱。現在,在接近初禪階段,粗重的貪欲煩惱被摧毀了。透過內觀智的力量行者成
功破除粗重的貪欲煩惱。這稱為第三種作意──「遠離」貪欲煩惱(遠離作意)。
當持續修行此一作意,行者成功破除了中等的貪欲煩惱,這稱為第四種作意──「喜
樂的增進者」意即攝樂作意。
當強烈(粗品)和中等(中品)的貪欲煩惱被破除時,此時必須把心帶向微細煩惱(
細品),因為和粗重煩惱比較起來,它們非常不容易被察覺。因此第五種作意──「觀察
者」(觀察作意)就變得十分重要,因為它能夠察覺微細煩惱的呈現與否。
透過第五種作意看到微細煩惱,行者了知心識的延續仍然被煩惱所染污,認為必須去
破除它。對治這些微細煩惱的就是第六種作意──「成辦所作」的加行究竟作意。
這些作意成功之後,就會體驗到成就的果──初禪。這六種作意的特色是看到低階禪
位的粗重煩惱及其過失,當觀察高階禪位時則看到無過失且是平靜的。這種思惟的方法對
於行者走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道上都有幫助。
初禪有五個相應支:尋(vitarka)、伺(vicara)、喜(priti)、樂(sukha)、
心一境性(ekagrata)。前兩者是對治內心的煩惱,喜樂是修行的成果,心一境性是前四
支的基礎。初禪中發現有尋有伺,這只能稱作「成就」,如果是無尋無伺,則稱為「特殊
成就」。
二禪:在每一禪的近行定階段,都有這六種作意。在此處也是透過它們察覺初禪的過
患以及二禪的自在。二禪的成就有四個相應支: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在這四支之
中,內等淨對治煩惱,喜樂是禪定的結果,心一境性是其他三者的基礎。「內等淨」是正
念、平靜、捨的集合名稱,因為它破除了煩惱。
三禪:如前一樣,在近成就階段六種作意都出現,讓禪者看到第二禪的過患,以及更
深一層的利益(邁向三禪成就)。出第二禪定之後進入三禪有五個相應支:念、正知、捨
、樂、心一境性。五支之中,前三支對治煩惱,第四支是果,第五支是前四支的基礎。
四禪:近行定階段與六種作意和前三禪的情況一樣。察覺到三禪的過患以及四禪的利
益,進而出第三禪定努力邁向四禪。四禪有四個相應支:念清淨、捨清淨、不苦不樂受、
心一境性。前兩支是對治煩惱,第三支是修行的果,第四支是前三支的基礎。
四禪的念特別稱為「清淨」,是因為它遠離了禪定的八項災患:尋、伺、喜、憂、樂
、苦、入息、出息。這八種惱患的確可以稱作是獲得禪定的荊棘。其中,前兩項是初禪的
災患,有如火災。因五根而生起的喜和憂是二禪的災患。因第六根生起的樂和苦是三禪的
災患。當成就第四禪時就脫離了這八項災患。
禪定的三業果
禪定的成就依恃個人的開展而定,每個人可能是強、中、弱不一定,轉生也是依此而
定。每一種禪定的三個力量有三個相等的業果。
微細法塵透過禪定的累積稱作異熟果(vipaka-phala)。當已經達到專注心的目標,
這是自然的結果,稱作等流果(nisyanada-phala)。修行結果得到一些物質上的必需品
或方便,稱為增上果(adhipati-phala)。
四無色成就
在證得四禪以後,行者對於觸摸、視覺等色法完全沒有興趣,即使是很微細的,取而
代之的是開展另一種念頭:「諸法就像空無邊際」。這時行者會堅定他的心念於此並加以
開展。經過禪修會達到空無邊處,到此地步之後,行者會繼續開展出另外一個念頭:「意
識就好像空無邊際」,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會達到識無邊處。證得這兩項成就之後,會察覺
到他們的禪修仍然有對象,此時會開展出一個念頭:「沒有一物是可以執取的」,因此達
到無所有處成就。最後,看到這三處最微細的境,行者還會進一步生起念頭:「既沒有粗
重的念頭也沒有微細的念頭」,就這樣達到非想非非想的成就,這項成就又稱為「世間頂
」。
經過這無色界,色蘊完全息滅了,只有四種名蘊。雖然色界的元素已經不存在,在此
時的生命依照定境的深淺可以長可以短,其光明亦可以強可以弱。轉生到無色界之後,如
果還持續不斷的修定,就可以在無色界中享有極長的壽命。
功德和神通
禪定的證得通常是不容易的,但它是非常重要的,由於禪定成就使得我們具足特殊的
福德智慧。佛教徒和外道都可以證得四無色定,但是外道卻把這當作是修行的終點(諸如
天神的祝福、與上帝合一、神蹟或是神通等等)。然而佛教徒卻把它當作是通往「道」與
「果」的途徑,這是經過智慧修鍊之後的體驗,這在稍後會進一步解釋。這些不同的證得
是「道」與「果」的先行者,因此行者還必須在證悟者的教導下繼續的修行和體證。
修習禪定證得色界四禪天,可以獲得四種無量(apramana)和五神通(abhijna)。
首先是四無量:慈(maitri)、悲(karuna)、喜(mudita)、捨(upeksa)。之所以稱
為「無量」是因為心所對境是無量眾生。慈是指開展自己的友善及於一切眾生,這是克服
了瞋心。悲是指當看到眾生受苦時願意去替他承擔並幫助他,這是克服了無情冷漠。喜是
指看到別人有快樂的事不管是物質還是心靈上的,都樂於隨喜替他感到高興,這是克服了
忌妒。捨是指在不能夠改變的情況下,也無所執著,它的開展導致怨親平等、愛憎平懷。
神通(abhijna)是經過證得四禪後所生起不同於世間的力量。五神通包括:
1.天眼通(divyacaksu):修得與色界天人同樣的眼力,能看到一切遠近、微細的色
相。
2.天耳通(divyasrota):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耳力,不論是多麼遠而微弱的聲音
都可以聽到。
3.他心通(p4aracittajnana):能夠知道別人的心意,擁有了知他人內心念頭的能
力。
4.宿命通(purvanivasanusmrti):「宿住隨念智證通」,意即能夠知道自己過去生
的相續,也知道別人的過去宿生,還能憶起過去世諸如出生的地方、名字、身分,
家庭以及其他許多的事情。
5.神變通(cyutyupapattijnmana):見諸有情死時生時,知諸有情隨於業趣。眾生
在六道往來中,依據他們的業力,能夠知道死時那一刻和轉生那一刻。
這些神通是色界禪定成就特有的,在無色界就不會生起。在無色界中有它自己的特質
,包括無念(asamjna-samapatti)和滅想受(nirodha-samapatti)。前者是以證得四禪
為基礎,在此狀態下所有粗重的概念都已經不存在。接著,到世間頂位時,就進入滅想受
的狀態,心識之流和心法可以完全停止到自己預先想定的時間。
對於那些真心修行三乘法教的行者而言,禪定成就是應該要做到的本分,如此才能具
足福德做更進一步的修行,開展無量的智慧。
以上是增上心(定)學的闡述。
注釋:
1.通常「citta」這個字翻譯為「心」。但它真正的意思是指整個的心理和情緒經驗,不
論我們是否能夠覺知到它。它包含:感受(愉快的、痛苦的、或是捨受);觀念,記憶
(能看的、能聽的、能聞的、能嚐的、能觸的對象和意識對象);意志行為(有意識的
、無意識的);意識。當我們翻譯「citta」為心的時候,必須記得它包含上述佛教名
相的意思。
2.五蓋:貪欲蓋、瞋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這五種妨害是得定的障礙。
3.內觀是以五蘊當作基礎並以它們的某些層面當作禪觀對象去開展。禪定的狀態和進行是
禪修者產生各種洞察和入神的經驗、以及不可思議的力量。這些事很容易誘使他離開修
行道,佛弟子應該要內觀五蘊的本質而不是外觀這些分散心神的事物。禪修者必須放捨
所有與這些有關的經驗。
4.在小乘傳統,五蓋會妨礙進入定境,通常以五力來對治。五力是:信力、精進力、念力
、定力、慧力。信力對治貪欲蓋,精進力對治瞋恚蓋,念力對治掉舉惡作蓋,慧力對治
疑蓋。
5.輕安在小乘阿毗達磨稱做「lahuta」,指身心狀態的輕盈、平靜、柔軟、可塑、熟練、
正直等因素。
6.在巴利經典中提到初禪,數度如此描述:「不再執著感官對象了。比丘們啊,心已經遠
離不善法了,比丘隨著有尋(vitakka)有伺(vicara),無所執著的初禪出現了,充
滿著喜(piti)和樂(sukha)。」
7.二禪:「經過有尋有伺的作用之後,而且藉著獲得內在的定境以及心一境性,他進入了
無尋無伺的狀態,二禪的三摩地出現了,充滿了喜和樂。」
8.三禪:「喜樂消退之後,他安住在平靜、正念、覺性中,經歷的這樣的體驗,聖者說:
『他充滿喜樂,內心平靜而保持查照。』如此,他進入第三禪。」
9.四禪:「在捨棄了愉悅和痛苦,消解舊有的喜樂和悲傷之後,他進入一個超越苦樂的狀
態──第四禪,在此狀態下他念清淨、捨清淨。」
10.諸神或是天人存在於許多不同的層級中(不是一般認為的天上,而是因為不同的業而
有不同的感覺器官和不同的認知,從而產生不同的體驗),區分如下:
欲界天:
四天王天(catur-maharajika-deva)
三十三天(traya-trimsa-deva)
夜摩天(yama-deva)
睹史多天(tusita-deva)
樂變化天(nirmanarati-deva)
他化自在天(paranirmata-vasavarti-deva)
色界天:
梵眾天(brahma-parisadya)
梵輔天(brahma-purohita)
大梵天(mahabrahma)
(初禪的弱、中、強轉生於以上三天)
少光天(parittabha)
無量光天(apramanabha)
極光淨天(abhasvara)
(二禪的弱、中、強轉生於以上三天)
少淨天(paritta-subha)
無量淨天(apramana-subha)
遍淨天(subhakrtsna)
(三禪的弱、中、強轉生於以上三天)
廣果天(vehapphala),第四禪轉生於此
無想有情天(asanjnisattva),沒有想念(無想天為外道所居)
善見天(suddhavasa),淨居的所在(三果阿那含聖者所居)
已經開展到無色界成就,集中心念達無想定者,轉生在無想有情天。進入不還果(三
果阿那含)即將證阿羅漢滅苦的人轉生在善見天。
───────────────────────────────────────
註1.四禪八定(色界四禪定,與無色界四無色定,此八個禪定合稱四禪八定),加上滅盡
定,合共稱為九次第定。證得滅盡定至少是三果聖者,且有現觀無我空性慧的內涵。
2.《雜阿含經》:「有二法,修習多修習,所謂止、觀。此二法修習多修習,得知界、
果,覺了於界,知種種界,覺種種界。如是,比丘!欲求離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
禪具足住,慈、悲、喜、捨,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令我
三結盡,得須陀洹;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種
種神通境界,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皆悉得。是故,比丘!
當修二法(止、觀),修習多修習,修二法(止、觀)故,知種種界,乃至漏盡。」
《大乘莊嚴經論》:「次說菩薩修習止觀。偈言:『普欲諸功德,是二悉應修,一分
非一分,修有單雙故。』釋曰:『普欲諸功德,是二悉應修者。若人遍欲求諸功德,
是人於止、觀二行,悉應修習。如經中說,佛告諸比丘:『若有所求,云何令得?諸
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乃至廣說。諸比丘!有二法應須修習,所謂止、觀。』」
3.九住心(九心住),《雜阿含560經》:「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
、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分別於法量度,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
使。……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於法選擇、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
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離諸使。」《瑜伽師地論》:「若於九種心住中
心一境性,是名奢摩他品。云何名為九種心住?謂有苾芻令心內住、等住、安住、近
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如是名為九種心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