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基、道、果」初步有了整體的認識後,若能學習四部宗義(有部、經部、唯識
: 、中觀)的內涵,能夠正確掌握佛法智慧發展的階梯,而攝類學、心類學等又是學習四部
: 宗義的基礎,配合現觀八事七十義、地道建立,對於佛陀教法的解行,能夠有整體完整的
: 認識,進而總攝佛陀聖教三藏十二部,依之聞思修,於佛法世佈的不同所化機自利利他。
: 參考網址:台北市藏傳佛典協會(Tibetan Text Society)
: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
■ 補充——四部宗義的宗義建立
摘自:《宗義寶鬘》(5)-1
2005/04/16 教授師雪歌仁波切 釋法炬法師翻譯 釋見諦法師編輯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 調伏意樂
首先回顧一下剛才念的《二勝六莊嚴讚》(註1),藏文稱為ka-nya-ma。讚頌中提到龍
樹菩薩、聖天菩薩、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陳那菩薩、法稱菩薩等,還有功德光、釋迦光。
此讚頌文主要是要闡述什麼呢?主要闡述的是,要學習佛法,就要視二勝六莊嚴為師
長,要向他們學習。如何向他們學習呢?祈請他們的用意在學習四部論。學習中觀時就像
跟著龍樹、聖天菩薩;學習般若或廣行,就像跟著無著和世親兩位;學習《釋量論》,就
像跟著陳那和法稱兩位,學習毗奈耶(戒律)時,就像跟著功德光、釋迦光。在念誦時心
中就要想著,我們要效法他們來學習這四部論。
或許有人會懷疑,一般都說五部大論,為何這裡缺了《俱舍論》,只有四部?事實上
,《俱舍論》可說是學習《現觀》的一個助力,了解《俱舍》,可以幫助了解《現觀》。
不以承許《俱舍論》為主的原因是什麼?比如學習唯識宗的見解,有利了解中觀的原理。
同理,學習《俱舍》將有助於學習《現觀》。
應該善為持守我們的戒律,謹守身、語,依著毗奈耶持守我們的戒律。此外,還要如
理如法學習二次第—即甚深的空性見和廣大行。
講到戒時,就是學習毗奈耶;講到學習甚深空性就是中觀,廣大行就是現觀。為了增
長學習的深度,要運用量,使用我們的理智,這就學習《釋量論》的原因。
念誦《二勝六莊嚴讚》時,要從中體會出這樣的意義。總之,要透過毗奈耶謹守身、
語二門,之後要學習甚深及廣大兩個次第,以理智去觀察所學。可是學習這些大論,很難
馬上熟悉其內容,這就是為何要先學習宗義的緣故。學習宗義就好像進入大論的門檻一樣。
2.4.2.1.4.1.2.3 能詮聲
宗義講到毗婆沙宗分下來的主張中的「基、道、果」;其中「基」又分為「境」及「
有境」。我們講到有境的部分,而有境分三個科判:補特伽羅、識(這裡譯為「認知」)
,和「能詮聲」。現在到了「能詮聲」的部分。
主張一般可區分為基、道、果。「基」是指對境而言,「道」是在「對境」上加以無
錯謬的思惟,之後於無錯謬的思惟上加以修持,之後不斷往上增長,達最究竟時就會得到
果。
一般的詮釋是如此。因此我們會認為「基」只有「對境」,其實「對境」也涵蓋「有
境」,「境」可分「對境」及「有境」,「有境」本身也是「對境」,「有境」本身也是
「基」。
「有境」本身也可成為「對境」,但為何會成為「對境」?原因就是我們的心會有錯
謬,會生起執實,執一切為諦實存在,因此會生起煩惱和種種妄分別心。
這些是由哪裡生起的呢?是在有境上生起的。要滅除這些,就要在對境及有境上生起
如實了達空性智慧,無錯謬了知「境」和「有境」的究竟性質,如實了達的智慧要生起,
才能將它滅除。
在「對境」及「有境」兩者上我們都會生起顛倒心、執實的心、煩惱分別心。這就是
我們為何要修道,在心中生起證空性之道,才能讓這些不再生起,才能將根本的煩惱我執
,甚至所知障、煩惱障都斷除。
既然在「對境」及「有境」上都會生起這些,但在哪個上面生起會比較惡劣呢?在「
有境」上生起的的煩惱比較惡劣,力道比較强。比方說我們會執外在的事物為諦實存在,
也會在「我」上執諦實存在,這個「我」就是「有境」。但哪一個力道比較强呢?在「我
」上執諦實存在的力道比較强。
「有境」可分為補特伽羅、識和能詮聲三者。
補特伽羅可成為「對境」,由於補特伽羅會令心生種種煩惱;「識」也可以成為「對
境」,因於「識」也會令心生起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見解、我的苦樂受等,好像將
別人都摒除在外,全都以我的想法、我的見解、我的苦樂受為主。
能詮聲也是,會以「聲」為「對境」而生起執實的心。比如說我們希望有好名聲,好
名聲好像比任何東西都重要,而生起我要得到好名聲的執實,因而生起種種煩惱和分別心
等。
「有境」中的「能詮聲」重點是我們會以「聲」為對境而生起煩惱。當聽到惡言、貶
罰或批評時,會心生不悦。聽到讚揚時,會歡喜並想再次得到讚揚。這些言詞、讚貶是「
聲」,而我們會因音聲而生起種種煩惱。
《入行論》第六品講到「當聽到粗惡語時,要去思惟這些粗惡語無法傷害到我們的身
體,不會在身上造成傷口。要如何滅除不喜歡聽到粗惡語的不歡喜心,就是去看「聲」原
本的體性為何?這些言詞僅是空的,一點重量也沒有,根本傷不了我們。那心你為何要瞋
恚呢?還有講到「這些讚頌、美言是會傷害修行的,因為讚頌、美言會讓我們的心渙散、
高舉、自以為是個行者,修法的心自然會受到傷害,要將歡喜被讚頌的心滅除掉。
另外一個偈頌講到:小孩用砂堆成一個房子,萬一房子傾倒毁壞時,小孩一定嚎啕大
哭。站在大人的角度,看到小孩為了砂屋傾倒而嚎啕大哭,一定會覺得沒有意義,倒了沒
有關係呀! 同樣地,讚頌、美言沒有絲毫意義,沒有任何精華可取。此意也讓我們想到,
輪迴中一切事物、功德等,若重視它的話,就會如得不到他人美言、讚頌而使得心不高興
,就像小孩看到砂屋倒了就哭一樣。故我們可由「聲」來滅除煩惱。
一般來說,聲可分為:執受聲與非執受聲兩種。如(發自有情)生命之聲是執受聲,
水聲則是非執受聲。執受聲和非執受聲又各有示導的和非示導的兩類。
執受聲就是補特伽羅心識所攝之聲,非執受聲就是由四大種所攝之聲。為何會分為執
受和非執受?就是由聲的根源、源自於何處、為何種根源所攝受、所發出的聲音而分的。
若由四大種所攝、所發出的聲就稱為非執受聲。不是由四大種所攝,而由補特伽羅的心識
所攝的聲就稱為執受聲。
色、聲、香、味、觸中的「觸」又分為兩類:一為四大種能生之觸,另一為透過四大
種所變化的(四大種所造之觸)。色、聲、香、味這四類是為四大種變化所周遍的。依於
四大種而產生的四大種變化,又可分為補特伽羅心識所攝的,和補特伽羅心識所未攝的。
補特伽羅心識所攝的就稱為執受聲,不為補特伽羅所攝的就稱為非執受聲。
課本就舉例:「生命之聲是執受聲,水聲則是非執受聲。」比方說我在講經說法,是
補特伽羅心識所攝持的,所以是執受聲。
舉例說,釋迦牟尼佛說法時說「我」,及他化身為一位女眾,她講話時說「我」。兩
個一樣都講到「我」,這位化現的女眾所說的「我」是不是補特伽羅所攝的聲?不是。而
釋迦牟尼佛說法所講的「我」就是補特伽羅所攝的聲。
這又會牽涉到示導和非示導的問題。釋迦牟尼佛說法時所說的「我」為「示導聲」;
所化現的女眾講話所提到的「我」也是「示導聲」,兩者都是「示導聲」。又釋迦牟尼佛
拿起鈴摇一摇,所發出的鈴聲是不是示導聲?不是,它是「非示導聲」。「示導聲」是指
外在表情有補特伽羅樣子者所發的聲音。直接由釋迦牟尼佛嘴巴說出的聲音,或他化現出
來的女人嘴巴所發的聲音,二者都是示導聲,因為化現出來的從外表、表情看得出來是個
人,是補特伽羅,所以她的聲音是示導聲。釋迦牟尼佛是真正的人,另外那個不是人,但
兩個表面都是一樣,所以兩個聲音都是示導聲。而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是執受聲,他所化現
的是非執受聲。
另外的例子是釋迦牟尼佛摇鈴的聲音是不是「示導聲」?不是。因為不是從嘴巴說出
來的,但那是「執受聲」,因為聲音的四大種變化是由釋迦牟尼佛那裡出來的,所以是「
執受聲」但「非示導聲」。外面的車聲是「非示導聲」也「非執受聲」。這沒什麼難,只
要在字上了解即可。
(能達意以)示導有情之聲、語表聲和能表詮(意義)之聲,三者同義。
此中講到的語表聲:比方念經、念誦由嘴巴所發出念誦的聲音。示導有情聲指有情所
發出的示導之聲音。「示導有情之聲」是否能周遍「語表聲」呢?不能。如以釋迦牟尼佛
和他所化現出來的女眾所發的聲音為喻,釋迦牟尼佛所化現的女人的聲音不是「語表聲」
,但它是「示導有情之聲」。故《宗義寶鬘》說這三者是同義詞。
很多人不承許《宗義寶鬘》所說,因為其中有許多問題。不過,還是可以從中學一些
名相和意思。若經由辯經,可知它前後意思不一樣。它的意思是「語表聲」一定要是「示
導聲」,敲鈴或麥克風出來的聲音,是不是我的聲音?不是。是不是「示導聲」?也不是
。所以身、語、意有十個善業和惡業,但語業一定要示導聲,我嘴巴講出來是善業,從麥
克風出去的就不是善業,但聽者有在動腦筋改變陋習是善業,因此我們所造的善也必須是
補特伽羅心相續所攝的善,才能稱為善。
「語表聲」需要是「能表詮」,「能表詮」的意思是有意思,比如唵嘛呢唄咩吽要清
楚,若喃喃不清就不是「能表詮」。所以「能表詮」要清楚,不清楚就不是「語表聲」,
不是「語表聲」就不可能是語善業,語善業一定要是「語表聲」。這些可参考《俱舍論》
第四品裡的意思。
(不能達意之)非示導有情之聲、非語表聲、不能表詮(意義)之聲,三者同義。
這邊講的「非語表聲」並不是「無表色」。色可分為十一類,內五色、外五色,再加
上無表色。這裡說「非語表聲」,最主要是要區別前面的「語表聲」,這裡雖然也有表,
但並不屬於無表色。所以「非語表聲」不能涵蓋無表色,因為無表色裡沒有非語表聲,十
一種色中沒有非語表聲。
經、論二者都是名、句、文的集合體,它們被視為語音的總相,亦即不相應行。因此
,在這個宗派的教義裡,(原本相違的)色法與不相應行法,豈不是不相違了嗎?
我們知道「有境」可分為補特伽羅、心識和聲,這樣的區分是四宗均認同的。毗婆沙
宗說「經」是佛陀親口宣說的、「論」是追隨佛而行的後來班智達學智者所寫的,毗婆沙
宗認為這些是「不相應行」也是「聲」。
毗婆沙宗的思惟方式有點奇怪,他們認為經、論在所化機的心識續流上是有的,是被
名、句、文句所攝的總集合體。
比如說《心經》,《心經》是觀世音菩薩所講的,是他的「語表聲」嗎?但觀世音菩
薩一講出來聲音就沒有了,那我們就無法念《心經》或學習《心經》了嗎?這是個問題。
毗婆沙宗覺得我們還是可以學習,不過,觀世音菩薩的「語表聲」已經沒有了,可以學習
的是一個聲音相,是義共相的相。那個聲音相在哪裡?在我們心續上的一個聲音相,即心
續的名、句、文即是聲音相,或不相應行。
這樣說有其道理,所以其他宗派會肯定的說:《心經》是觀世音菩薩的語表聲。但毗
婆沙宗是如此想,他們說經跟論現在還是可以學習,是在聲音相上學習。聲音相是在自己
心相續上。
生:若不是在佛陀時代或觀音菩薩說《心經》的時候投生,或沒有學過經論,是現在
才投生為人,現在才要學,那不就不能學了嗎?因心中並沒有以前留下來的音共相的續流?
師:聲音相可以由心中生出。比方說我說杯子,我給你一個聲音相,你就有杯子這個
聲音相。你看到《心經》並且一念,自己心中就長出一個聲音相。我們看會感到有一點奇
怪,但他們講的還是有一點道理。
2.4.2.1.4.2 道的主張
以上將「有境」下的補特伽羅、心識、能詮聲都講完了,也等於講完了「基」的主張
。接著進入「道」的部分。
基分為「有境」及「對境」,在「道」上也要於「對境」及「有境」上思惟。要如何
思惟呢?思惟它是無常、苦、空、無我等十六個行相。
2.4.2.1.4.2.1 道之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