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達真堪布 : 心到位了,一切都到位了。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19 04:59:04
  從發心本體的角度來分,可以分兩種,一個是世俗菩提心;另一個是勝義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是登地菩薩以下的發心;勝義菩提心是登地菩薩以上的發心。世俗菩提心可以
分兩個:一個是願菩提心;一個是行菩提心。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特別重要。
  對於初學者來說世俗菩提心特別重要,尤其是願菩提心特別重要。我們天天在講法、
聞法前念的: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這是願菩提心;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這是行菩提心。
這兩個都是菩提心,一個是為果而發誓,一個是為因而發誓。
  我們一定要反覆地這樣發願,反覆地這樣發誓。直到有一天,我們的相續中自然而然
就有那麼個念頭、有那麼個想法的時候,我們才算發出來菩提心。發出菩提心以後就好了
,那個時候修行一點也不難了,因為心到位了,一切都到位了。沒有發心之前無論修什麼
法、念什麼佛都不會有真正的收穫、不會有真正的成就,因為心沒有到位。
心不到位,做什麼事、修什麼法都不到位。
  我們要發菩提心,多多地發。有一天在我們的相續中有這個願、有這個心了,就沒有
這個“我”了,就只有菩提心了。然後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善事、都是為眾生、都是消業
積福。行住坐臥都是修行的過程,吃喝玩樂都是修持的方法,每時每刻都能增加我們的智
慧與福報。因為現在有我執我愛,所以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自己、都是煩惱分別、都是
執著、都是造業。
  業障深重,不怕!當我們的相續中真正能夠產生菩提心的時候,無論多重的業障都會
立即消失,無論多薄的福報都會立即增長。
-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
心若與四宏誓願合,則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無量無邊。
況身口意三業,恆以念佛利生為事乎哉。
心若唯求自利,不願利人。所行之事雖多,而所得之功德甚少。
況或再加以傾人害人之意,及自炫自矜之心。則所念之佛,所行之善,亦非全無功德。
實屬百千萬億分中,僅得一分半分。而其惡念之過,亦復不少。
故修行人,皆須善於發心,不止念佛人耳。
【印光大師文鈔、復馬契西居士書二】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7-11-19 11:09:00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1-19 22:09:00
阿彌陀佛!
作者: koalaq (忘了)   2017-11-27 15:54: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