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十二緣起之流轉與還滅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2-18 16:14:28
※ 引述《happiness0 (卍Namo Amitabha)》之銘言:
: 【分享讀經】
: 爾時菩薩。至第三夜。觀眾生性。
: 以何因緣。而有老死。
: 即知老死。以生為本。若離於生。則無老死。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
: 。從因緣生。因於欲有色有無色有業生。
: 又觀三有業從何而生。即知三有業從四取生。
: 又觀四取從何而生。即知四取從愛而生。
謝謝分享讀經,三界又稱三有,欲界-欲有、色界-色有、無色界-無色有。
底下隨緣跟讀幾則相關經文:
《雜阿含299經》: 「佛告比丘: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餘人作,然彼如來出世
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
滅。」
《雜阿含296經》: 「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若佛出世,若
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
..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
《雜阿含366經》: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佛)告諸比丘: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獨
一靜處,專精禪思,作如是念:『一切世間皆入生死,自生自熟,自滅自沒,而彼眾生於
老死之上出世間道不如實知。』即自觀察:『何緣有此老死?』如是正思惟觀察,得如實
無間等起知:『有生故有此老死,緣生故有老死。』復正思惟:『何緣故有此生?』尋復
正思惟,無間等起知:『緣有故有生。』尋復正思惟:『何緣故有有?』尋復正思惟,如
實無間等起知:『有取故有有。』尋復正思惟:『何緣故有取?』尋復正思惟,如實無間
等起觀察:『取法(法的分類有色法、心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等)味著顧念,緣觸愛所
增長。』當知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
聚集,譬如緣油炷而然燈,彼時時增油治炷,彼燈常明,熾然不息。....如毘婆尸佛,如
是尸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皆如是說。」
《雜阿含369經》: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佛)告諸比丘:昔者毘婆尸佛未成正覺時
,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
二緣起逆順觀察,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緣生,有
老死,及純大苦聚集;……純大苦聚滅。彼毘婆尸佛正坐七日已,從三昧覺,說此偈言:
『如此諸法生,梵志勤思禪,永離諸疑惑,知因緣生法。
  若知因生苦,知諸受滅盡,知因緣法盡,則知有漏盡。
  如此諸法生,梵志勤思禪,永離諸疑惑,知有因生苦。
  如此諸法生,梵志勤思禪,永離諸疑惑,知諸受滅盡。
  如此諸法生,梵志勤思禪,永離諸疑惑,知因緣法盡。
  如此諸法生,梵志勤思禪,永離諸疑惑,知盡諸有漏。
  如此諸法生,梵志勤思禪,普照諸世間,如日住虛空,
破壞諸魔軍,覺諸結解脫。』
....如毘婆尸佛,如是,尸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
佛亦如是說。(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