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語] 南懷瑾老師:十六特勝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8-10-19 08:35:59
: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
《大般若經》:
「菩薩摩訶薩大乘相者,謂四念住。云何為四?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
住,四、法念住。
身念住者,……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審觀自身:
於息入時,念知息入;於息出時,念知息出;於息長時,念知息長;於息短時,念知
息短。
如轉輪師或彼弟子,輪勢長時,知輪勢長,輪勢短時,知輪勢短。是菩薩摩訶薩亦復
如是,念知諸息,若入、若出、長短差別。
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於所緣境上尋找施設義不可得自方
成立但觀待依賴因緣)而為方便,於內身住循身觀,熾然精進,正知具念,調伏貪憂。」
《菩提道次第廣論》〈奢摩他〉:
「淨行所緣者,由此所緣,能淨貪等增上現行,略有五種,謂:不淨、慈愍、緣起、
界別、阿那波那(安那般那)。…緣阿那波那者,謂於出、入息,由數觀門,住心不散。」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8-10-19 23:58:00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