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經時盡打妄想、打瞌睡,你要這樣罰你自己
——夢參老和尚
如何通過誦經調伏心性?「調伏」的含義很多,調伏你剛強的性格,要柔和圓融——不是
講調伏(性格),要調伏到相應。你要坐禪,調身、調心、調息,調到相應處了,就叫「
瑜伽」。要相應,必須經過調伏。包括你拜懺、禮佛、誦經,都必須經過調伏的階段。
例如,你念經的時候盡打妄想,不念經沒有事,一打開經本,一坐在那裡頭,有兩種情形
:一個是點頭打瞌睡,一個就是不曉得念哪兒去了。面對這種情形,你自己要罰你自己。
怎麼罰啊?從頭念起!看你第二遍還注意不注意?不注意,你再從頭念起,這樣就注意了
。
一個字、一個字地念,不是那麼容易的。說我一個字一個字就念,你念吧!讀誦大乘經典
,就是修行的法門。你念念能開智慧,念念能入定。我們念的經,一般說來能入定嗎?能
入定!念得你自己就變成像鏡子似的,照著這個經文,一照過去,相當快,時間非常短暫
。但是這個情形不多,怎麼不多呢?很少人誦經可以誦到定中誦的境界。
大家知道《華嚴經》,好讀嗎?有的修行人他不到一個鐘頭就誦完一部《華嚴經》,這叫
入定。這種功夫層次很多,有很多不同。一樣的誦經,你也是拿那本誦,我也是拿那本誦
,有的出聲,有的不出聲,有的金剛誦——所謂金剛誦是自己聽到,外人聽不到,綿密不
斷。同樣拿著本子誦,同樣也在修行,人家修觀的觀得相應了,你就觀不到,你一觀就睡
著了。他隨著文字觀的時候,眼觀鼻、鼻觀心,還要不失掉那個字,你能做得到嗎?
所以要調伏,調伏就是功夫。不斷禮佛、拜懺、誦經,都含著調伏的意思。
說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很不容易,大家試一試,讓你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你就
達到一心不亂了。你能不能每一念都從心起、能不能念念都歸心?你說念佛容易?要達到
這種境界,不容易!這就要功夫,就要修行。要是真正的修行,哪一個法門都好。
在修行的過程,一種是你自己在修行過程當中,你自己去體會,自己在那兒調。就像彈琴
似的,音調不好,你自己得調,把弦調得不緊也不松,才能彈出美妙的音聲來。你如果緊
了,嘣,一彈斷了;松了,什麼聲音也發不出來。
別人念也是念,你那樣念也是念,但是這裡頭的情況完全不同。跟大眾念,敲著木魚念,
那就不同了,你只要隨喜,你只能說種善根。要想修行,不是大家這麼一塊兒合著修行的
。喲,末法了,大家念一念,種種善根而已。要修行,那樣念是不行的,絕對不行。
還有些人,跟著大眾念的時候,他不曉得念到哪裡去了,他聽著人家念,他也跟不上,因
為他平常沒有隨誦。所以說調伏很不容易。
https://i.imgur.com/Xz9aB7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