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因應與pinjose在#1NxqTlZR (Christianity)的問答而開展的進一步討論。
1.幻影論
a.
否定基督完全的人性,
也有各種的否定法。
這各種的否定法未必都是幻影論。
例如說正教傳統的馬克西母否定耶穌有gnomic will(吃善惡樹後人增加的東西),
或者某些人否定耶穌有罪身/罪性,
這些觀點雖然在耶穌「完全的人性」上有爭議,
但未必是幻影論。
b.
幻影論的定義:認為基督的sarx(身體、人的外觀),
並非與我們一樣是「穩定的」、「物質的」、「生物性的」、
解剖學或生理學或基因學等等構造上與我們不同...等等,
並不只是要「不同」,還要產生「虛幻性」、不穩定性等等。
c.
故從這個角度,不觸及「受造」的概念,
現代人仍然能夠描述「完全的人性」,
或者與我們相同的人性/身體/外觀/實在...的內涵(哲學上稱為「實在性」)。
d.
故就算他不理解「受造」的概念,或者他不使用,乃至否定去脈絡的使用,
以致於他不用「基督人性受造」之類的表述,乃至拒絕使用這樣的表述,
仍不能跳躍至「幻影論」的批評。
e.
這就是我所謂蔡麗貞並沒有把人性跟受造性等同的原因。
蔡可能說有些人否定這些受造性到一個地步,甚至否定耶穌肉身的「實在性」,
但太多主流教會的人不會如此,
例如蔡所謂的:
====================
不會有情欲
不可能犯罪
沒有罪性的等等
他們覺得這樣比較安全
比較清高
====================
這種描述與否定受造性,本來就是平行的,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故蔡麗貞也沒有大書特書,把「必須承認基督人性受造否則是幻影論」擺在結論;
蔡麗貞比較明確表達的是:「身為明白神學脈絡的神學家可以承認基督人性受造;
而有人若否定基督人性到一個地步,會有幻影論的危險。」
因為「受造性」跟「人性」,在現代語境中是兩個平行發展的東西(參前面b.~d.)。
概念上若展開來,是可看出其重疊性的(參我寫的「人:從有限到無限」,
及「概念的鴻溝與跳躍」等系列文。);
但在現代語境中,卻不能直接用「否定受造性等於否定人性」,
因為有重疊,但亦有區隔或各自的概念獨立性。
2.
現代人在現代人觀的洗禮下,
並不認識或不熟悉希臘存有學傳統,
以及教父們在此傳統中對「創造-受造」二者區分的方法。
而事實上,對於希臘存有學傳統,
起碼東方教會是在一個「不斷修正」、歸回希伯來傳統的情況下運用之的。
故這樣的存有學傳統,本來就不應視為基督信仰的核心。
從信經字句上並不把這個牽涉希臘存有學的「受造」概念納入,
而是回歸到「人性」、「我們」等等較具體而無哲學背景的詞句,
用這樣的詞句來描述耶穌完全的人性,亦可看出信仰先賢的考量點。
事實上,改教運動的初衷就是要離開「經院哲學」對此傳統的鑽研與運用。
雖然希臘傳統不是應全然拋棄的,
而是需要「回到根源」的過程(德國觀念論到海德格等人的工作重點);
又雖然第三代的改教家幾乎又回到了「經院哲學」的傳統,
以致於產生後來敬虔派等生命傳統的反動。
總之,一種「去脈絡」的拿「基督人性受造」作為信仰的「石蕊試紙」,
是太過簡化了「受造」概念與「人性」概念各自的豐富性與複雜性,
並且製造了一些很難以化解的雞同鴨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