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knuukyo:我另回一篇吧 12/12 01:20
這些搞九年一貫的輿論主事者
大多根本不是教育專業
偏偏自己又自恃根器不錯
心裡每每是這樣的算盤:
===
A:ㄟ嘿(吳宗憲語氣) 我可以用a領域跟b領域的知識作結合互通有無耶
這種會通思考領悟的方式實在是太棒了 我應該要介紹給每一個未來學生
相信成功的話 中華民國未來一定會很感謝我們這些人的啟蒙
是我們給未來的學生帶來新的希望
B:大老 您說的是 那要趕快推動 來證明我們真正有在作事
(趕緊普及到各個師範體系 速推九年一貫)
THEN
基本術科課程時間被壓縮 放入無關緊要又沒有師資的課程
這些課程每逢長官視察 就拿來逢迎拍馬作作門面 卻無實質內涵
===
個人主觀的意見:
這些把西方話頭當聖旨的人
行文莫不提到以人為本
談論總不忘夏山學校
但康德的人本是什麼背景 為什麼一堆神本主義的單位也有人本
去問他們 大概也一問三不知
以這個偽哲學假議題去設計出的教育架構
美其名為解救台灣學生
實則陷新一代師生家長於水深火熱之中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 在於他們腦袋想的
充滿太多 得名 得權 的欲望
這些欲望矇住了他們的眼睛
讓他們信以為 唯有大改 才能得到大功效
卻根本失去了方法論求效率講實際的精神
他們號稱是反傳統
實際上是非常傳統 只敢跟在別的國家屁股後面走
這意思就是:不是自己獨斷獨行 的確是有所本
(心態就是要委責和分擔責任 反正最後推給制度僵化跟老師不配合就好)
儘管他們不懂中華文化
倒是把"不敢為天下先"的字面精神發揮到淋漓盡致
然而中國人的文化精神 心裡想的只有"如何達到目的"
先把問題 目的徹底釐清後
只要能達到目的 就不僵化於各種可行方法
這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功利主義
是故
中國兵聖孫子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老子會說:以迂為直 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堅
(不僵化才能繞過僵化的環境因素 達成成功的目的)
所以中國的哲人會這樣思考:
不好改的環境因素 能不能在不要改它們的前提下找到更好的方法去達到目的
如果要改 能否盡量不驚動人事
如果不得不推翻 要用怎樣的方式可以更有效推翻 而讓後遺症越少越好
那時就不會只執著在 "喔 看到沒有 這是我的方法"
而是會不斷比較不斷推翻
在比較的過程中 這些哲人就會找心目中的高手去臨摹
想像他們在這個狀況會怎麼解決
中國人談功成身退
就是要你有成功 而不是只看到不眷戀權位的一面而已
然而台面上的看到的只是兩股僵化的東西在那裡互相折磨
你要用僵化的態度去對待環境
環境也只好用僵化的態度去回應你
這怎麼能說是有方法呢?
我舉日本那位提出中小學寒暑研究的先進
我們誰都不曉得提出者的名字
然而他比起台灣一些大名鼎鼎的傢伙
對於目的的成功顯然來得更有心
其他人或許也很有心 但心思放錯地方了(權名利害人不淺)
===
最倒楣的該屬那些台灣學生和那些本來對教育抱持高度熱誠的新進老師
小學:管多會被家長告 上課一半學生在後面走動聊天 也不能盯
中學:唉 怎麼每況愈下 這裡的修不好的部分 往後還有高中老師帶
高中:往後還有大學教授帶
大學教授:幹! 什麼鬼東西
學生A(挖挖鼻孔):這堂考試要讓我們OPENBOOK 不然我們評鑑給你最爛
===
最後我講一個經驗
學生原本多是很聰明很有靈性的
他們清楚嚴厲跟殘酷 放任跟愛護的分別
打罵的背後未必沒有愛
笑容的底層常常是冷箭
真正會管你特別多 督促你 扮黑臉給你看 當頭給你棒喝的人
反而往往是最親最愛你的
當個鄉愿的教育者跟輿論者很輕鬆
而且又有種種白臉該得的好處
然而這樣放任的背後 難道沒有問題嗎?
這我們心裡都清楚 不該視而不見
像人本教育用假哲學假議題設計的團體(我意思是他們根本不是"人本")
他們唯存的正面價值就是偶而可以抓到幾個真的不適任的老師
但更多情況是家長藉人本跟校方施壓 去縱容某些學生在學校胡作非為
假使有個確實評鑑教師適任性的方法 那麼人本根本可以就地解散了
因為那些僅存的正面價值 本來就是他們找不到正事時去作的事
在這不正的大名下 言亦不順 自然事不會成
我們不能因為一個邪教偶而會作些好事
就把這個邪教信以為是個好的宗教
本來就是兩碼事
中國人說:名不誤實 至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