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efEngineer (追求與尊重理性)》之銘言:
: ※ 引述《oitoe (isa)》之銘言:
: : 儒化的將軍?
: : 以父愛兒之姿,涵蓋國軍之咎之愛,
: : 掩護成年兒的作為。(明示當局毋妄動兒
: : 儒者該當如何評論?(唐、宋、漢,先秦,是否相同
: : 毫不避退役身份,亮出名號至敵營經商,又該如何?
: : 有無古例?
: 在下心目中的儒化是心懷天下並從自身作起,
: 所以應有大局觀並願意為眾人服務。
: 而勞爸作法應與儒化風格不同。
: 其次,就算將軍也同樣是拿國家錢作事,
: 其本質與志願役一兵一樣道理,退休後也就沒甚麼值得驕傲的。
: 最後,到對岸經商是個人自由,
: 我雖然不喜歡大陸人,但也沒理由反對他的個人意願。
: 個人以為,這件事就是:
: 兒子出包,老爸補洞,大姐提油救火。
: 與儒學、將軍及對岸都無關。
關於版友於在下前Po中提到,
「若儒學無法處理勞爸投敵之類的事,則沒有存在的意義。」
因為回文較多,故另開新Po說明交流。
首先在下自承對儒學還在學習當中,
許多觀念只能說是個人理解,不能作為代表性的發言。
個人認同傳統觀點:儒學的本質類似宗教,
解釋世界不可思議的存在(上天、上帝、神...)及相處之道,
並對人生方向提出建議以及執行原則的建議。
相較於佛道教,
儒學對上天的解釋的很簡要,
更特別著重在個人修為及群體之間的相處關係,
因此在社會制度有多著墨。
按在下心目中的儒學指引,
勞爸在擔任軍官時應盡心負責努力,
退休後可往來兩岸或世界各地,
可藉由為群眾作更大貢獻而獲得滿足(達則兼善天下),
或退守頤養天年(浮於海)。
只要不是為了私利而作出對社會群體有害的事就好(問所學何事,庶幾無愧)。
由於在下完全不了解勞爸,
所以不清楚他是否有儒學背景,也不知道他是否在對岸出賣國人。
但總覺得勞爸的好壞與儒學關連性不大。
譬如某人提出了一個養生建議,
我們不能用非洲某個人過世就說這建議不好。
畢竟這只是希望能幫助人的建議,而不是具強制性的法規,
如果人們不採用也只能徒呼奈何。
儒學只是現今學派之一,
而且極有可能大多數到對岸的退役將領(包含勞爸)是基督教或其他教派,
不也未見有人加以批評。
作者:
pork (清夢繚亂憶孤獨)
2015-04-25 02:03:00宗教要有教主、教義、神職人員以及「入教儀式」還請善心大德告訴我怎麼「皈依」儒教? 此為其一儒學處理的以倫理為大宗,退役將領的道德倫理何以不能斷言?儒家學者處理了上千年這種政治問題,反而今天用不上了,唉
首先是宗教定義的問題了,在下研究到的宗教至少需要1.對未解神秘的定義. 2.條理化的人生指引。至於是否有教主、場地或儀式等,到是非必要。其次,是邏輯的角度,一個成熟的宗教應能評價任何事評價的範圍,當然也包含勞爸的行為在內。然而,可評價不一定能夠"解決",就像站在法理角度可以評價伊斯蘭國,但要"解決"卻是必須靠武力等其他因素。更別說若勞爸是個基督徒,如何能責怪儒學無法處理基督徒犯下的錯誤?
作者:
pork (清夢繚亂憶孤獨)
2015-04-26 00:48:00可以問一下是哪一派的宗教學這麼定義宗教嗎?第二點也很微妙,到底評價算不算「處理」?一個可以「評價」所有事情卻無法「解決」事情的宗教很有趣嗎XDDDDD閒聊一句,你所說的「宗教」比較接近「信仰」或「信念」只是處理範圍乍看好像很專門而已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5-04-26 01:52:00給樓上,其實很多人認同儒家是宗教的談法(我是不置可否)社會學和人類學的理路以及某些哲學派別的談法是如此喔我自己是承認儒家有宗教面向,但儒家主體是否為宗教我是不認同拉若要說組織那孔廟算嗎? 關公廟算嗎?
作者:
pork (清夢繚亂憶孤獨)
2015-04-26 23:24:00孔廟沒有「住持」,我認為是沒有「專職的神職人員」的而且主祀官世襲壟斷兩千年,除了天皇,去哪找這種神職人員?要改革,不就從恢復實用性作起?要是發現沒用,早早改弦易轍也好過耽誤後來學子啊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5-04-27 23:13:00其實儒家是不是宗教和中國有沒有哲學是類似的問題西方挾帶船堅炮利進入中國後中國非得使用西方文化的成果和知識體系的框架作為社會運作的基礎,既有的文化元素該放在哪個位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