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獨家專訪:台灣學者李明輝談儒家價值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6-10-12 05:31:25
獨家專訪:台灣學者李明輝談儒家價值與學者使命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LMxG8.html
2016-01-12 08:43:17
【導言】
剛剛過去的2015年,對於台灣學者李明輝而言,或許可稱作」是非之年「,因為一次媒體
採訪,他點燃了一根炮仗的引線,也因此捲入大陸新儒家與台灣新儒家論爭的風口浪尖,
遭到大陸新儒家代表人物的集中批駁。這是一場開始就勢力嚴重不對等的舌戰,他自己苦
笑道:他們是輪番上陣,而我就一個人。
所以,預約李明輝先生採訪時,他便提醒道:」最好別聊那件事,我現在不想多說什麼,
免得又起新的風波。「或許學界也是一種」江湖「,埋頭著書立說的人們,可以在書齋里
愛恨情仇,但出門還得謹言慎行。
於是,晚上在他的房間,訪談就從謹慎的教育話題聊起。李明輝先生的語速很快,思維也
很跳躍,想跟上他的節奏還真不容易。想想元月份要在成都進行的兩岸新儒家對話,以他
的口才和學識,應該不會太」吃虧「。
即使說好了不觸碰讓他捲入風口浪尖的話題,可只要聊到」新儒家「,總不可避免要提到
大陸一些人、一些觀點,李明輝先生說話率真,該說的其實也說到了。呵呵,這算是迂迴
側擊嗎?
台灣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更看重學術與教育標準
鳳凰國學:台灣做過很多儒學的普及工作,現在大陸的教育界經常會拿來參考。2014年,
教育部發過一個文,關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很多出版社爭
相編寫中華文化讀本,中華書局就有一套是引用了台灣的版本。
李明輝:是的,這可能是董金裕編的那套《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但那一套是前幾年編的
,目前已不是最好的。
鳳凰國學:您之前也參與過台灣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編寫,能不能談談你們當時編寫的標
準為什麼要」去政治化「?
李明輝:是的,我們編寫的標準很簡單,就是學術的標準,教育的標準。因為在台灣,至
少馬英九政府不大幹涉我們怎麼去編,我們沒有受到這種干涉,內容方面他們不過問。所
以我完全根據學術跟教育的標準。這跟1980年代以陳立夫的」四書道貫「作為基本理論來
編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編的這套教材包括課本與教師手冊。課本中除了文本與注釋之外,還有」情境導引「
、」問題與討論「、」延伸閱讀「等設計。比如《論語》第一章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
乎「的話,課本就會藉」延伸閱讀「建議學生去閱讀那些相關的著作。教師手冊則告訴老
師,現在有哪些小說、電影可以幫助你向學生解釋這段文本,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師手冊講
解得活潑一點。台灣學生和大陸學生的知識背景可能不太一樣,所以這份教材拿到大陸來
用時,可能要針對具體情況作調整,當然有一部分還是可以用,可以幫助教師怎樣去教。
但是教師的培訓比較困難,並非培訓三個月就上崗,要找一些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老
師來培訓,而且人數也要比較多。北京大學的干春松教授告訴我,教育部曾經找他們去開
會,規劃把儒家經典教育放到中學課程,但是目前還在規劃中。
鳳凰國學:對於您自己的小孩,您會讓他從小就去讀經嗎?
李明輝:我對小孩的教育是比較自由的,因為我是你們所謂的」海歸派「,因此我對小孩
子不大去干涉他們的興趣。所以我的小孩,老大在念理工科,沒有念文科;我女兒是念戲
劇的。他們都是自己決定的,我完全沒有干涉。
鳳凰國學:那他們在之前讀初高中時呢,要不要接受中華經典的系統教育?
李明輝:他們很」不幸「,是在民進黨執政的時候受的教育,在這方面是不足的。
鳳凰國學:但您是研究這個的,他們沒受您的影響嗎?
李明輝:我不可能親自教他們這些東西啊,因為他們在學校里的課業已經很繁重了,我不
願再增加他們的負擔。台灣的教育其實跟大陸一樣,像我女兒在念國中的時候,每天只睡
五六個小時。因為我們台灣一般的家長,都希望學校越嚴越好。我則是反其道而行,我看
她每天只睡五六個小時,功課做不完,就去找他們的校長。我說,拜託你讓她每天睡滿8
個小時可不可以。但沒有用,因為其他家長不認可這種方式,校長也怕其他家長的壓力。
所以我對子女的教育比較放任,我唯一的做法就是帶著他們到國外到處跑。像我兒子留學
過四次,從幼兒園開始就留學,中學的時候留學兩次,高中時他自己到美國去當交換生一
年,他現在在德國讀書。我覺得對小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讀了多少書,而是適應環境的能力
。像我兒子的那個本事,以後會很受用的。他可以一個人搭飛機到美國去念高中,一整年
我都沒去看過他。我的同輩當中,很多人都不敢單獨出國旅行,但我兒子十幾歲時就敢。
我就是要給他這種教育,我覺得這種適應能力很重要,特別是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裡面,
到哪裡都能夠生存。
儒家沒有宗教形式卻有普世價值
鳳凰國學:您覺得傳統儒家在民間的價值,比方說在家教、家族門風方面,它的價值更多
體現在哪裡?
李明輝:別的地方我不敢講,比如說日本、韓國的情況我不一定很了解,但台灣的情況我
比較了解。基督教(包括新教與舊教)在台灣傳教一百多年,到現在台灣基督徒的人數還
沒超過百分之五,你知道這裡面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就是祭祖的問題,因為基督徒不能上
香。但羅馬天主教是例外,因為在經過清代的禮儀之爭之後,目前羅馬教會容許其信徒祭
祖。
台灣鄉下的一般民眾不會說他是儒家信徒,但是他一定會祭祖,即使搬到台北這樣的大城
市,他還是會在客廳擺個祖宗牌位,天天祭拜。基督教在台灣鄉下傳教的最大障礙就是祭
祖問題,它過去被一些台灣鄉下民眾稱為」不孝的宗教「,所以儒家的優勢就在這個地方

我聽說大陸北方有些地方整個村子都信了基督教,南方可能好一點,因為南方的宗族組織
還保存得比較多,像廣東、福建都還比較好,但在北方可能全村都信基督教去了,這是因
為在當地作為儒家基礎的宗族組織已經不存在了,文化真空了,所以基督教很容易趁虛而
入。我的祖籍在廣東梅州,我的祖先在在兩百七十幾年前移民到台灣。前些年我帶著家譜
回去尋根,一下子就找到了故鄉及祖墳,因為當地的宗族組織還存在。
日本比台灣更厲害,基督教傳入日本也已經幾百年了,但現在日本的基督徒比例不到人口
的百分之一。日本除了有由中國傳入的儒教與佛教之外,還有本土的神道教,所以基督教
不容易傳入。韓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它雖有長遠的儒家傳統,但目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信
基督教。有人說這可能跟他們被日本殖民的歷史有關係,但台灣也被日本殖民過,卻沒有
這種現象。
在韓國,雖然很多人信了基督教,但清明節還是會去祭祖,而且這對他們來講,這是很重
要的家族團聚的節日。這里體現的就是一種跨界的現象:信仰基督教,同時認同儒家價值
觀。所以你不能只看表面上韓國人基督徒占了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同儒家信徒去比較。儒
家信徒的人數是很難統計的,佛教徒的人數還可以統計出來,那些常常到廟裡燒香的人,
可以調查出來,可是儒家沒有廟,孔廟不是讓你燒香的。
鳳凰國學:那我們能不能夠換一個說法,說儒家的真精神其實就是一種普世價值?
李明輝:儒家當然有它的普世價值,比如說」人格主義「。我認為這比個人主義好,因為
個人主義的流弊很大,當然也比集體主義好。此外,我認為儒家作為一種沒有宗教形式的
宗教,是很有價值的。現在西方世界與阿拉伯世界的衝突不都跟宗教衝突多少有關系嗎?
鳳凰國學:而儒家像一個海綿,吸納包容?
李明輝:對。所以我不贊成陳明他們的主張,一定要把儒家宗教化。為什麼要那樣呢?這
個世界已經夠亂了,你再創一個宗教做什麼?這不是增加衝突的因素嗎?至於他們擔心儒
門淡薄,這不用操心,儒家不會消滅。
此外,要維持儒家的純粹性,也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必須面對現代
社會的問題。每個國家都在面對這個問題,如果人家處理得比我們好,我們要不要去參考
人家怎麼處理呢?
儒家文化自兩漢以後就一直在跟其他的文化交流。而且,就算是面對西方文化的衝擊,儒
家也可以保留自己的特色,它有自己的文化基因。我以前寫過文章,說儒家傳統沒有西方
的個人主義,可也不是集體主義,所以用一個詞來表達,叫做」人格主義「。它介乎個人
主義與集體主義之間,這是儒家的一種特色。其次,就儒家的宗教性來說,儒家不像西方
的宗教一樣,肯定唯一的真神,有教會、有僧侶,還有皈依儀式,這些因素儒家都沒有。
可是儒家有宗教性,這很特別,可以滲透到其他宗教裡面,無孔不入,跟水一樣。這在西
方找不到類似的例子,對西方人也是很難理解的,但卻是儒家的一個特色。正因為儒家沒
有這些宗教的形式,它才可以變成文化教養的基礎,進入中學的課程裡面。如果儒家是一
個宗教的話,它要進入中學的課程,那麼佛教徒也可以提出同樣的要求,基督徒也可以這
麼要求。
去年我們在台灣討論把儒家經典納入高中課程的問題時,有自由派的學者就反對,說這違
背現代社會」政教分離「的原則。我就批評他們」食洋不化「。西方所謂的」政教分離「
是什麼意思呢?西方的宗教是有實際權力的,比如說有教皇、有教會,可是儒家沒有教皇
,也沒有教會,沒有一個機構來施展他的權力,這怎麼有」政教分離「的問題呢?中國從
來就沒有這個問題,所以這也是儒家宗教性的一個特色。
藍綠對立因缺乏健康的政治文化儒家能扮演一定的角色
鳳凰國學:關於儒家在當代的意義,現在儒學界對過去的文本做了很多詮釋工作,但到底
怎樣才算真正做到了」返本開新「?儒家那些重要思想、文化價值能不能在今天成為一種
文化共識呢?
李明輝:這個問題可能兩岸要分開來談,因為大陸的情況和台灣不一樣。台灣的情況比較
單純,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儒學在一個民主社會中怎樣定位,它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最
近台大出版中心出了一本書,作者是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的鄧育仁,書名叫《公民儒學
》。這就是我們現在需要的東西。因為我們不能像蔣慶所主張的那樣,把儒家定為國教。
台灣已經是個民主社會,但是儒家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上次秋風在鳳凰網批評我,說我是」歷史終結論者「。什麼叫」歷史主終結論「?它是日
裔美國學者福山的講法,是說:民主制度是」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和」人類最後一
種統治形式「。但是一個社會已經民主化了,是不是就意謂」歷史終結「了呢?並不見得
,在民主社會裡儒家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我剛才提到的問題。徐復觀有一個觀點
我很贊成,就是民主政治還需要儒家來支撐。當代新儒家有一種觀點,認為民主政治只是
一個架構,它的內容還是需要靠文化來支撐,這跟西方現在的」社群主義「不謀而合。社
群主義認為民主政治只是個架子,它本身不能培養社群意識,這樣民主政治是不會穩固的
。社會還是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共識,而這種共識只能從文化中來,這時儒家就可以發揮它
的作用。
台灣現在的民主政治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問題?我認為就是因為這方面有所不足,在文化
內容方面有所不足。過去台灣自由派的想法很簡單,他們以為只要把國民黨拉下台,產生
兩黨制、議會制度,就天下太平了。但問題哪有那麼簡單?台灣現在的藍綠對立為什麼那
麼厲害?就是缺乏健康的政治文化。這方面儒家其實應該扮演一定的角色。但現在一般政
客還沒意識到這個問題,光說不要藍綠惡鬥,但要怎樣才能不惡鬥呢?台灣原來繼承的儒
家傳統,它本身就很多資源,可以矯正這種情況。
鳳凰國學:您覺得在台灣,儒家的價值主張能成為藍綠之間的文化共識嗎?
李明輝:按理是可以,但現在有點麻煩,這可能要分兩方面來看。首先從民間來看,上次
澎湃新聞採訪我,我說到台灣還是個儒家社會。我的學生上台灣的網站去看,就發現有一
些網民懷疑我的說法,說台灣怎麼還是一個儒家社會呢?
後來我在台灣的《思想》雜誌上回應他們的質疑。我根據2013年台灣政治大學蔡彥仁教授
的調查,他做過一個研究,是用問卷方式做的調查。他發現台灣的儒家傳統有一個很特別
的現象,叫」跨界「的現象。比如說在西方,一個基督徒不可能同時是伊斯蘭教徒,也不
可能同時是猶太教徒。可是在台灣,一個佛教徒可能同時認同儒家價值,一個基督徒可能
也祭祖。蔡彥仁教授的問卷調查發現台灣民間的儒家色彩非常強烈。而且他也到大陸來調
查,發現台灣的儒家認同比大陸強,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女性的儒家認同比男性還要強。
可是台灣的政治人物看不到這種現象。對綠營的人來講,這種認同是有問題的,他們比較
反中國文化,認為儒家基本上是」中國「的,不是」台灣「的。可是在藍營選民的心目中
,這沒問題,儒家就是中國的。因為這個問題也被政治意識形態影響、扭曲了,你說要它
成為藍綠共同的基礎,現在有點麻煩。形式面和實質面這兩方面沒有互相配合,沒有很好
地接上,這是台灣民主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說,台灣在形式上已經民主化了,可是如果實
質面不夠健全的話,政治還是無法上軌道。
鳳凰國學:您剛才說到從民間看台灣是個儒家社會,可政治層面上儒家又沒有成為藍綠的
文化共識,那儒家能不能成為台灣的主流文化呢?
李明輝:這要分別從學術界與民間兩方面來說。就台灣的情況來看,儒家在學術界談不上
是主流。雖然台灣有新儒家的出現,新儒家有不小的影響力,但在台灣批評新儒家的人也
不少。整體說來,儒家在台灣學術界很難說是主流,而且這種情況也不是今天才存在,從
我當學生的時候就是這樣。因為台灣也曾經受到五四反傳統思想的影響,像李敖的影響在
某個階段就比新儒家大。台灣儒家的生命是在民間,但我們也不能就任由它只停留在民間
,因為民間是」日用而不知「,」日用而不知「的東西很容易被侵蝕。所以我們還是要把
儒家學術化,要在學院裡面研究它,所以新儒家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在學術界與民間之
間需要一個連接點,像王財貴的兒童讀經運動,就是要把學院的儒學推廣到民間去。在這
個中間層面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有人去做。
鳳凰國學:從理論上講,儒家要發揚光大,既要有做學術研究的,也要有做大眾推廣傳播
的,最好還要有政治人物來推動。
李明輝:沒錯,但在政治層面上比較難,因為台灣沒有一個儒教黨。儒家人物從政的,在
國民黨裡面比較多,國民黨的」立法委員「裡面,認同儒家價值的比較多,民進黨就比較
少。所以國民黨就吃這個虧,因為民進黨敢去打架,國民黨就不好意思打,不是他們不敢
打,而是他們打了,選民會罵他,說你怎麼去打架啊!民進黨的選民卻不會罵他們打架的
立委,反而會說打得好。兩個黨的支持者不一樣,這就變成一種」秀才遇到兵「的局面。
儒學的範圍非常廣有自信的人不需要自我標榜
鳳凰國學:那從您的角度看,儒家在大陸所能扮演的角色會有多大呢?
李明輝:大陸這邊的問題完全不一樣,儒家所能扮演的角色相比台灣會有更多種可能,所
以蔣慶的政治儒學在大陸還有人接受,但在台灣完全沒市場,不會有人理他的。
儒家講」名不正則言不順「。」大陸新儒家「這個名稱也不是名正言順的。因為,簡單來
說,從熊十力開始,到梁漱溟、馮友蘭,這些人不是大陸新儒家嗎?他們沒有離開大陸啊
。他們不是大陸新儒家嗎?為什麼到蔣慶才開始有大陸新儒家?這不是很荒唐嘛?而且對
蔣慶他們來講,」大陸新儒家「這個封號,只有他們可以用啊?景海峰不能用啊?郭齊勇
不能用啊?
雖然從網路上看起來,好像他們人多勢眾,而我勢單力薄,但其實我認識很多大陸研究儒
學的學者,我敢肯定大陸學界支持我的人絕對比支持他們的人多,只是很多人不願意出來
蹚渾水。其實我也不太願意同他們辯論,我這次辯論是擦槍走火。因為我應邀到復旦大學
講學,邀請單位給我安排一個訪談,客隨主便,我就接受了訪問。記者問起我對所謂」大
陸新儒家「的看法,我就照實回答嘛,並不是我主動去談這個問題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
,他們的反應非常強烈。
我對這些情況有一些警惕,主要是因為2013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了一本書叫《何謂普
世?誰之價值?》,不知道你曉不曉得這本書。那本書裡面的一些發言者口不擇言,整個
基調就是在貶抑港台新儒家,我覺得這很荒唐。當大陸在文革中全面糟蹋中國傳統文化時
,港台新儒家在海外苦心保存中國文化的火種。他們沒有對不起你們,更沒有對不起中國
文化,你們幹嘛刻意貶抑他們,提起他們就咬牙切齒?這些所謂的」大陸新儒家「罵了我
們十句,我只回應他們一句,他們就受不了了。我就一個人去回應他們嘛,而且我的回應
也不是那麼激烈,他們比我還激烈。這正好證明我原來的擔心是有道理的,我覺得他們有
點走火入魔,走到」沙文主義「的路子上。
最近北京清華大學的一位教授在一次座談會上講了一個觀點,我覺得很荒唐。他說,牟宗
三他們那一代不能叫」台灣新儒家「,因為他們考慮的問題是大陸,他們生活的根也是大
陸,倒是現在在台灣和香港的牟門弟子,站在台灣或者香港本土的意識來談問題,才可以
叫」港台新儒家「。這個講法完全背離事實,因為我在台灣是專門對抗所謂」本土意識「
的。台灣也有」沙文主義「,就是把中國文化與台灣文化對立起來,排斥被認為屬於中國
的東西。我反對一切形式的」沙文主義「,而且我的視野比牟先生他們還要開闊。我與台
灣大學的黃俊傑教授等人推動了十幾年的東亞儒學研究,我們的視野是整個東亞,超過中
國。所以面對台灣的獨派,我們強調,儒家不僅屬於中國,而是屬於東亞的,你們憑什麼
反對?過去的歷史事實就是這樣啊,儒家是東亞共同的文化資產,至少在日本、韓國、中
國、越南這四個國家是這樣子嘛!
鳳凰國學:您不認同蔣慶他們所謂」大陸新儒家「的帽子,那您接受」台灣新儒家「這個
帽子麼?
李明輝:基本上我討厭自我標榜,別人要如何講我,我當然管不了別人的嘴,但是我不會
這樣自我標榜。有自信的人不需要自我標榜。況且」港台新儒家「,乃至」新儒家「這種
說法都是外面的人講的,因為像我老師牟宗三先生、還有唐君毅先生,他們從來都沒有說
自己是新儒家。牟先生有一次還講,儒家就是儒家,哪有什麼新舊啊!他自己不會用這個
詞,加上」港台「兩字,則是更晚的提法。所以我基本上不會用這個詞來自我標榜,因為
所有的自我標榜都是在跟別人劃分界限,就把自己的格局做小了嘛!
我批評蔣慶他們的主要就在這一點,因為儒家目前在大陸的隊伍還很小,儒家研究才剛剛
萌芽,剛剛開始恢復,但是他們就在裡面分派,揚己抑人,這種心態實在很膚淺。可是他
們好像聽不進我的這番忠言。
鳳凰國學:有一位北京的學者聽說我要採訪您,要我轉達他的看法。他說儒學沒有什麼大
陸台灣之別,只有真儒學和假儒學。
李明輝:對,這點我完全同意。我就是不喜歡他們進行分類。對於所謂的」大陸新儒家「
,我無意否認他們的研究,他們研究康有為、研究公羊家,我都樂觀其成。每個人都有自
己專長的領域,儒學的範圍非常廣,一個人一輩子都做不完,你不可能一個人包辦,一定
要分工。但是你不要說你做的工作才是重要的,其他人的研究都不值一提,那就很糟糕。
鳳凰國學:您覺得儒家學者在當下更重要的使命是什麼?
李明輝:前陣子華中師大的許紀霖教授到台灣中研院來訪問,我跟他聊過。他說大陸有學
術界跟思想界之分,我們是屬於學術界,蔣慶他們是屬於思想界。思想界的人可能看不起
學術界的學者,覺得學術界的學者沒什麼作用,對這個社會沒有發言。可是我覺得不能這
樣講,學術界的研究還是基礎,如果我們對儒家研究不夠的話,根本就不能澄清一般人對
儒家的誤解。這種工作還有很多,是一輩子做不完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你就去講儒家
,出現一些將儒學說成心靈雞湯的人物,對儒家的理解缺乏學術研究的基礎,這樣到底好
還是不好呢?很多朋友跟我提到大陸現在推動儒學出現了很多亂象,甚至有很多野狐禪式
的投機分子,這樣對儒家的發展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儒學的研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過去在大陸,儒家長期受到壓制,80年代才開始恢復,這
個時間累積得還不夠。學者願意研究儒學,我認為應該鼓勵。雖然他們的工作表面上看起
來對這個社會沒有什麼直接的幫助,但文化就是慢慢累積起來的,水漲船高,沒有這些累
積,整體的文化水平不會提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