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iifff (如果)》之銘言:
: 還蠻好奇到底有沒有人在崇禎的位子上有能力逆天改命
當然有,就說木匠皇帝繼續當搞不好都沒事,要知道崇禎到處亂搞還做了16年
不用你特別想多厲害的人,任何一個普通人去當崇禎,可能都可以撐過去
首先就是崇禎二年就面對後金第一次入塞,這個前因要算在木匠頭上,但是
媽啦,先不管對袁崇煥的長年爭執,天底下換成板上任何一個人,仗打到一半
你會陣前把袁崇煥召來抓起來嗎? 真的是看不懂的騷操作嗄....
自古陣前換將兵之大忌更別說把他抓起來下獄,沒有馬上兵變真的阿彌陀佛了
這個嚴重錯誤,大體上,換成板上任何一個人,應該都不可能會犯
若不是這個智障錯誤,第一次入塞應該會提早結束,也應該不會永定門之戰損兵折將
皇太極應該會承受遠比史實高很多的損失,之後會更加謹慎緩攻,整體形勢會好非常多
其次就是大戰略問題,你要繼續當民變跟外患的夾心餅乾,遲早完蛋
所以絕對是要跟後金議和,想都不用想,有智障反對議和的,就學祖先廷杖打一打
這個應該也不用太聰明就能辦到,大概也是板上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議和爭取一點時間把防線組織好,一方面之後就不會整天被入塞大搞破壞
一方面專心把民變先穩穩地打下去,至少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
就不會有松錦之戰的後方智障遙控指揮一直逼令出戰,因為民變火燒眉毛了兵要調回來用
也就不會有洪承疇被迫改變本來制定的堅守騷擾戰術,進攻擊作戰,而明軍惡名昭彰的
偕同攻擊作戰特別爛只會互扯後腿,這在薩爾滸就知道了,你知我知洪承疇也知,所以
他採用步步為營的陣地戰來彌補己方的這個弱點,就是崇禎跟嘴砲文人不知,一再催促
決戰,結果偷雞不著蝕了全家,不但沒有能趕緊把兵調回來用,還把兵全扔沒了
自古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洪承疇戰法正有效,幹嘛叫他改,你說我們有後見之明
但崇禎難道沒有看歷史故事看看趙國想要決戰換掉廉頗的下場?這種時候只能忍啊
所以換作是任何一個正常普通人,應該都不會幹一樣的蠢事
倒帶回去一點,假設議和有成果,那洪承疇一開始就不會被調去守邊,李自成不會復起
那如果這部分也失敗了,如史實李自成橫掃河洛了,而且還往北京打過來了...
那當然是不要當夾心餅乾,趁情況還可控立馬就有秩序南遷,有反對南遷的官員,好呦
你們都太愛國了,全部負責留守北京
還可留下一句酸話,看啊,這片好戰場,就留給李自成跟皇太極去玩吧
等李自成被皇太極打爆,在南方重整態勢,徐徐反攻
只要明還有完整軍事力量,皇太極大概會大搶一通後就撤回北方去
這時再慢慢收復民變地區,等到下次亡國危機可能還可撐十幾年
下次再擋不住,就真的把北方讓給後金,當南宋,後金也要消化個十幾年
之後看後金會不會跟金一樣很快過太爽戰力快速弱化就擋在淮河一線
少說也撐個50年,這中間你也就準備歸西傳給下一位倒楣鬼了
於是你就躲過亡國危機,至於下一任會怎樣,那是他的事.....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