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lkj (N )
2018-01-16 23:07:20原文
https://tinyurl.com/y8k96ond
翻譯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32209189
Economist Jan 11th 2018
日本現代化的故事,始於一百五十年前的這個月,一群年輕武士及其盟友推翻了德川幕府
和七百年的封建統治。在各將軍的統治下,商業及文化的發展 — 以熙熙攘攘的江戶為中
心 — 並沒有停滯,可以從葛飾北齋、歌川広重等人驚人的版畫看出來。但兩個多世紀以
來,日本變成封閉和內向的國家。它的封建社會僵固到一種荒謬的地步。
最重要的是,裝備落後的武士階級,無法對付威脅日益增加的西方列強船堅炮利。列強航
行到東京灣,強迫幕府將軍簽下開放貿易的條約。競爭完全不平等;西方有的是裝甲艦、
最新式的槍枝,而日本武士的正式盔甲,則是凸顯假鬍子的面具。
政變領導人的口號是「尊王攘夷」。尊王的部分,他們以傳統號召。他們讓天皇重新回到
政治中心,過去天皇只是位於京都的魁儡。他們把十二歲的睦仁帶到江戶(今日的東京),
申明他是天照大神無庸置疑的後裔,宣布親政。睦仁逝世於1912年;逝世後被授予明治天
皇的名號。而政變也以此為名:明治維新。
在攘夷的部分,非但沒有驅逐野蠻人,新的天皇還接受他們。1868年4月著名的「五條御
誓文」中,誓言要「求知識於世界」,以振皇國基業。五位高官安排了為期二十二個月的
世界之旅,極盡所能地想了解美國、西方國家政府、工業、貿易、教育及戰事相關事宜。
回到日本後,他們開啟了瘋狂的工業發展、政府改革跟軍事現代化,即使中國近期的迅速
成長也很難與其媲美。明治維新,實際上是一場革命。
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對明治維新有所共鳴。安倍來自山口縣,封建時期稱為長州,而
長州領袖是最先發起革命的。安倍有次告訴記者說,他認同這些長州前輩,因為他們「不
只往內看,還看到更寬廣的世界視野。」他進一步解釋,長州男兒看到來自西方帝國主義
的威脅,日本要在「成為西方宴會上的肉、還是餐桌的賓客」中做出嚴峻的選擇。透過現
代化,日本成為亞洲唯一能維護獨立的大國,加入了西方世界的宴會桌。
安倍從中看到可以學習的地方,自2012年上任以來,他看起來急於落實這些。在國內,日
本陷於疲軟的經濟、社會趨於規避風險,而人口正在老化跟萎縮。在國外,中國不只是經
濟上威脅到日本,隨著中國日益壯大,也在軍事上對日本造成威脅。復甦的經濟(讓女性
有更多工作機會)、有力的外交、更強大的國防(雖說有戰後和平主義憲法的限制),對他
來說是正確的回應。(這些也有助於對抗北韓的核武威脅。)
日本政府盡了一切努力來發揚明治維新一百五十周年,首先是在2015年推動明治工業革命
的重要遺跡,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長崎附近的
端島,過去曾是三菱財閥所營運的煤礦。端島曾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島上住滿
了礦工以及礦工的家屬。(今日,這個後世界末日式的廢墟,最為人所知的是電影「空降
危機」中,詹姆士龐德死敵的巢穴。)
慶祝明治維新的日本政府網頁上,將明治維新時期形容成是來自基層的變革,人權、創新
並重。但對那些領土被兼併、文化被扼殺的族裔,比如說北方的愛奴人跟南方的沖繩人,
這可不怎麼有趣。徵兵制新軍的一般軍人,被殘酷對待。礦工、工廠工人過著艱困的生活
。而蒙大拿州立大學的山口智美(音譯)說,在那時女性的地位很低。她們不能投票、結婚
或擁有自己的財產。安倍所屬的自民黨,大力推動回到明治時期的「家庭價值」,多數日
本女性並不買單。
Don’t mention the war
不要提到戰爭
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明治維新播下了日本在二十世紀侵略的種子。第一批被放在靖國神社
(之後因為紀念戰犯而備受爭議)裡緬懷的陣亡將士,死於明治維新時期(雖說即便是輸掉
的那邊,也應該是為了天皇奮戰)。1890年的威權式憲法,借鑒了俾斯麥德國的獨裁憲法
,尊尚天皇以及軍隊 — 日本戰爭機器的武力特徵 — 的榮耀。
1945年日本戰敗時,有數萬名韓國人、中國人被迫在包括端島的礦坑中工作。在拒絕許多
次後,安倍政府最後終於承諾教科文組織會反映歷史。但無論是在端島,還是其他地點的
導覽手冊、標牌中都沒有提到此事。安倍政府中的成員,甚至有時候是總理本人,似乎拒
絕承認有強迫勞役這件事存在。
你可以不帶著同情心看著這個難題。那些不太坦率面對日本戰時歷史的人(比如說安倍),
擔心這會拉出另一個脈絡。沒有任何一個明顯的事件、沒有國會縱火案(Reichstag fire
,納粹奪權的關鍵事件)標記出日本進入軍國主義的時刻。如果明治維新的某些面向也被
質疑,那還剩下甚麼可引以為傲的事?日本追求現代化認同的路仍在持續。